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964年,李约瑟在《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中提出"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没有在中国文明(或印度文明)中产生?"这就是所谓的"李约瑟问题"。其实,对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近代科学,远在明末西方科学输入中国时就有讨论。当时,未被"挨打"的中国人没有以仰视的姿态看待这一完全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西方文化.而是以对等的心态探寻中西之间的不同与差距,寻求中西会通,并开始反思中国科学落后  相似文献   

2.
金兴华 《科学》2003,55(5):57-59
2003年暑期,笔者参加了由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举办的针对中学物理教师的培训活动(High School Teacher,简称HST).为期三周的活动,欧洲的文化和教育,特别是科学方面的教育活动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3.
正7月23日,英国宣布退出欧盟的一个月后,大约4 500名科学家和科学界人士将汇聚英国曼彻斯特,参加欧洲科学开放论坛(Euro Science Open Fo rum)的开幕,这是欧洲最盛大的交叉学科研究会议。英国退出欧盟的投票和关于英国新首相特雷莎·梅的未来规划的问题必然为会议议程蒙上一层阴影,英国退出欧盟令欧洲科学界和各领域人士深表担忧。然而欧洲科学开放论坛项目委员会主席耶日·兰格(Jerzy Langer)却认为,会议目前已经有了  相似文献   

4.
欧洲科学基金会是非官方性质的,目前,它由来自19个欧洲国家的53个成员组织所组成,这些成员组织都是各个国家的研究院或研究委员会,比如英国有6个组织参加欧洲科学基金会,其中包括"英国研究院"、"皇家学会"以及"科学和工程研究委员会",正是这些成员组织向基金会提供资金,此外,"欧洲化学和欧洲物理研究协会(EEC)也向基金会提供一些小规模的经济援助.欧洲科学基金会已经和正在完成的三个大的项目分别是"4000公里欧洲横贯地球工程"(1983—1990)这是一个穿过欧洲直达北非的深层地震探测计划,还有地处法国格勒诺  相似文献   

5.
吴廷玮 《科学通报》1956,1(10):70-70
铁道部在8月下旬召开了全国铁道科学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正式代表486人,特邀代表68人.苏联政府还派遣了一个以运输工程部副部长Б.И.列文为首的代表团参加了这次会议。大会自8月21日开幕,共开会8天。会议的内容主要有二:第一为讨论全国铁道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第二为宜读科学论文。关于全国铁道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  相似文献   

6.
关于科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科学与哲学和文化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因此科学也是多元的,由于中西方文化有巨大差异,因此,中西方科学也有本质不同。  相似文献   

7.
袁闯 《世界科学》2007,(7):40-42
科学传播(SciCom)是一个实践与研究的成长区域。在过去的20年里,科学传播活动、课程和从业者的数目都在稳步增加。但是,科学传播究竟是什么?它在何种方式上不同于公众的科学意识、公众理解科学、科学文化和科学素养?本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7月2~4日,由中国综合大洋钻探计划专家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国际中国地球科学促进会、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在上海召开,来自大气、海洋、地质、生物、行星科学等学科的专家学者齐聚,共话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热点问题,展望地球系统科学未来发展前景."地球系统科学大会"是地球科学领域以华语作为主要交流语言的大幅度跨学科交叉的学术会议,其前身为2010和2012年已召开的"深海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学术研讨会".与前两届会议相比,本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规模更  相似文献   

9.
张剑 《科学》2015,(2):2-5,69
百年前,《科学》诞生之际,正值欧战爆发。创办《科学》的留美学生,发刊"战争号",论述科学与战争的关系,他们的视野宽泛,最终目标依然在于"科学救国"。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立即成为举世瞩目的大事,自然也成为中国留美学生学业之外的焦点。战争爆发仅仅几日之后的8月5日,胡适日记即有《记欧洲大战祸》的记载。此时正筹备创刊的《科学》,作为当日留学生创办的重要刊物,对一战也非常关注,特别是这次大战广泛运用了各种新兴的科学技术,在大  相似文献   

10.
公元5世纪到15世纪,被称为"黑暗的中世纪".这是基督教会占统治地位的时期,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文化衰落了,欧洲进入了神学统治一切的时代.上帝主宰一切,人是毫无价值的,人是上帝的奴仆、上帝的羔羊,只能忠顺地听从神的摆布.在那些年代里,科学被认为是对上帝的侮辱,而一切学问都"归"神父所有,一切智慧都"集中"在<圣经>里.那个时代,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科学只是教会恭顺的婢女,它不得超越宗教信仰所规定的界限."教会利用手中的特权,镇压所有"异端邪说".据统计,中世纪欧洲各国被判刑烧死的约有500万人,其中有不少是自然科学家.因此,在这个时期,科学的发展是极其缓慢的,在有些领域与古代科学相比,甚至倒退了.  相似文献   

11.
正"翱翔计划"是由北京市教委成立的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提出的一项人才培养计划。在参加"翱翔计划"的过程中,每位学员可以依据各自的兴趣选择物理与地球科学、化学与生命科学、数学与信息科学、社会与人文科学这四个学科领域,并与对应的基地校和高校实验室实行双向互选,进入基地校和高校实验室完成相应科学课程及科学实验探究。除此之外,他们还会参加一系列科学讲座,与科学家进行交流,从真正意义上做到"在科学家身边成长",以此来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逐步养成探索科学、热爱科学的习惯。  相似文献   

12.
两种文化的一次碰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晓雷 《自然杂志》2005,27(5):304-306
<海客述奇--中国人眼中的维多利亚科学>一书描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近代科学文化早期碰撞时的情形并进行了一些反思.本文由此进一步探讨了科学本身的内涵,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发生在中国以及科学文化如何传播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第十八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于1982年8月17日至8月26日在希腊的帕特拉斯隆重举行. 全世界五十多个国家近二千人参加了这次大会.我国以中国天文学会副理事长王绶琯、副理事长叶叔华、常务理事曲钦岳等12人组成的代表团出席了全会,这12名代表中有7人是正在欧洲进修访问的我国天文科学工作者.  相似文献   

14.
1981年10月由维丝克男爵(女)率领的欧中友协代表团来上海访问并进行学术交流。在10月28日的学术交流会上,欧中友协代表团成员邦德博士向中国同行作了题为《欧洲的科学与研究》的学术报告,现将报告原稿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15.
北京大学在今年5月4—15日召开了1954—1955学年科学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除了该校的全体教师、苏联专家、研究生和四年级学生之外,还邀请了校外有关的科学机关的代表和其他高等学校的教师参加。参加会议的约有1,500人。高等教育部部长杨秀峰、副部长黄松龄、曾昭抡、刘皚风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稼夫等都曾蒞会指导。在我国访问的苏联科学院代表团团员塔纳纳耶夫、阿斯塔非耶夫,匈牙利科学院副院长利格蒂和蒙古科学委员会副主席纳查格达尔日也曾应邀出席。  相似文献   

16.
公众科学素养是城市文明的重要内涵,也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大力开展城市科普工作是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水平的重要途径。去年在上海举行的首届"城市科普发展国际论坛"中,中外专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城市科普发展"的模式、经验及思考,给城市科普工作发展带来崭新的理念。本期摘录了几位专家在此次论坛上的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文化传统与生命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铭贤 《科学》2004,56(1):27-28
2003年7月17日至23日,美国芝加哥大学人类尊严与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举办了一次主题为"文化多元论与生命伦理学关系"的国际会议.文化与生命伦理的关系,正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生命伦理学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期《世界科学》"书评"栏目选介了几本物理学领域的新书,有史蒂文·温伯格的量子力学教科书,肖恩·卡罗尔和吉姆·巴戈特风格迥异的"上帝粒子"传奇故事,还有菲利普·舍韦倾情打造的弗里曼·戴森传记。其中,除了巴戈特是物理学局外人,其他作者,包括传记人物戴森在内,都是知名的物理学家。另外,正如舍韦对弗里曼·戴森的评价,他们都还有作家的头衔、向公众传播科学文化的热情,以及成为当代艾默生的追求。科学家传播科学文化并不鲜见,像卡尔·萨根和艾萨克·阿西莫夫就以科普作家和科幻小说家为世人熟知。戴森和温伯格则在取得  相似文献   

19.
城市用水:21世纪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给即将到来的下个世纪带来了一些极为严重的环境问题——最显而易见的是,到2Z25年,必须为5亿城市居民(是目前的两倍)提供安全、纯净的用水。1997年,LjNU(联合国大学)在东京组织了一个主题为“对世纪的城市用水”的讨论会,会议云集了8位世界顶尖专家,分别来自亚洲、欧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和世界银行,本文摘录了会上的主要观点。JuhaIUitto博士是UNU总部的高级学术计划官员,AsitK.Biswas教授,本次会议的召集人,是国际水资源协会(IWRA)国际合作委员会的主席。CeciliaTor-tajada是墨西哥第三…  相似文献   

20.
董光璧 《科学》2014,(3):3-5
当代科学所面对的三大挑战,即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倾向、科学预测和技术评估的困难、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构成了科学的社会危机,它导致自然系统研究的兴起并预兆一场新科学革命的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