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姚喆 《科技信息》2008,(13):219-219
公众参与,尤其是关于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方面的话题近年来颇为热门,但是,由于在城市规划中,存在私利与公利的冲突,在没有具体的机构,可行的措施与立法保障的情况下.公众参与至多也只是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锦上添花”。公众参与究竟是民主的途径还是民主的外衣?在现阶段的中国城市规划中,尚是迷境。 本文试图从城市规划中较小的,同时也是较少公私冲突的一个方面——环境艺术营造的角度,看待公众参与的问题。探讨在城市环境艺术营造的各个方面,可操作的公众参与方式。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无论是城市规划理论研究还是各地的规划实践,公众参与都是一个热点,而且也取得了相当长足的进步,但在如何评价、检验公众参与的成效以及如何对其进行量化研究等方面却鲜有涉及.本文试图借鉴多学科的相关方法,探讨构建公众参与城市规划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主要指标和关键环节,探寻针对公众参与城市规划不同形式、不同层面的评价所采用的具有共性特征的技术手段和流程,使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评价方法趋向科学和规范.  相似文献   

3.
虚拟现实(Vinual Reality,VR)技术作为数字城市的支撑技术之一,对城市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从虚拟现实的概念出发,论述了虚拟现实的3个基本特征及其技术系统的构成,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城市规划的优势,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关键技术,并以珠江新城为例,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城市规划的实施步骤,最后还针对珠江新城虚拟现实系统进行了评价,同时提出了关于VR技术应用于城市规划的几点不足.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的城市规划专题制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一套GIS环境(ArcCAD)下的专题制图系统,用于设计制作城市规划专题图.此系统继承了GIS的综合数据管理功能,可以有效地存贮、管理和使用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及制图数据.特别是它融GIS的分析功能与CAD的图形功能于一体,结合友好的用户界面及丰富的城市规划专题符号库,形成了一套功能强而又方便使用的专题制图系统.着重介绍这一系统的基本组织、数据结构及主要特点,并阐明了GIS环境下专题制图的特点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PPGIS的基本概念,建立了公众参与的适宜性分析模型,给出了基于PPGIS的城市规划决策系统的设计方案,并结合污水处理厂选址演示了该系统实现城市规划的步骤。结果表明:基于PPGIS进行城市规划的方法为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决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提高了城市规划决策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完善城市规划的民主决策、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机制,进一步推进城市规划政务公开工作,让不同层次的群众都能参与到城市规划工作中来,使城市规划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更人性化,更具亲和力和贴近性。  相似文献   

7.
以GIS技术为基础,进行城市规划智能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分析归纳城市规划智能管理信息系统的用户需求,重点研究了城市规划智能管理信息系统结构及功能,提出了城市规划智能管理信息系统数字化设计及智能决策支持,构建了网络集成方案。同时对系统核心技术提供了解决方法,将矢量处理过程应用于鸡西市的地下管网系统。并进行了系统评价。  相似文献   

8.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规划的环境影响具有显著的不确定性,难以定量评价。该文将社会经济活动落实到空间网格上,以土地利用变化表征城市规划的实施,集成情景分析和Monte Carlo技术来模拟土地利用变化,并结合不确定性分析技术构建了城市规划环境影响的定量评价方法。对大连市发展规划的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方法应用,识别了规划年主要河流的环境风险、环境压力、极端环境影响、关键污染物和关键污染源。该方法可以系统识别城市规划环境影响的不确定性并定量评价其影响,为科学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城市规划的环境影响具有显著的不确定性,难以定量评价。该文将社会经济活动落实到空间网格上,以土地利用变化表征城市规划的实施,集成情景分析和Monte Carlo技术来模拟土地利用变化,并结合不确定性分析技术构建了城市规划环境影响的定量评价方法。对大连市发展规划的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方法应用,识别了规划年主要河流的环境风险、环境压力、极端环境影响、关键污染物和关键污染源。该方法可以系统识别城市规划环境影响的不确定性并定量评价其影响,为科学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2006年4月1日开始实施新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通过对新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比较,了解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在实际工作中把握《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编制重点.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不断完善,首次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地位,增强了城市规划编制的严肃性,扩充了规划内容,反映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三大态势:规划从技术文件走向公共政策;从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依法行事、社会监督、公众参与,规划成为一项公共事业;紧密结合国情,中国的城镇化道路更具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research, th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index system and evaluation model were established by means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methods. The methodology for establishing the evaluation system for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was first analyzed; then the subjective evaluation data-base was established by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objective evaluation data-base was constructed by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and then the related equation system between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system was developed by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is research could benefit evaluation of th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quality for various purposes, and also provide important rudimentary data-bas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for officials. Furthermore, the index system and evaluation model established in this research could construct a strong relation between subjective evaluation and objective data; and thus could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methodology for the evaluation of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2.
行政改革的评估是对改革成效的大检阅,由于主观和客观多方面的因素限制,很难对行政改革进行精确的量化评估.根据中国行政管理体制在政治发展和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文章从管理层面和制度层面建立评估体系,应用模糊数学原理,得到行政改革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效益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建立农业科技园区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够模拟专家对农业科技园区效益进行综合评价,而且避免了评价过程的人为失误,仿真试验表明采用该方法获得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4.
汽车操纵稳定性客观评价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汽车操纵稳定性评价是汽车动力学研究中最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目前,汽车设计最终的评价、调校阶段基于主观评价,为了要在样车生产出来之前即可在虚拟样机上预测和评价汽车操纵稳定性,就需要有一套可在计算机上实施的客观评价体系。汽车操纵稳定性客观评价主观化是操纵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目的和难点,一种方法是通过线形回归方法建立主客观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这方面的研究较多但没有形成最终统一明确的客观指标体系。本文将详细介绍汽车操纵稳定性客观评价的发展历史、评价方法、研究现状及展望,以及基于人车闭环系统中驾驶员模型的参数来评价汽车操纵稳定性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5.
MPEG—2系统运动图像质量评价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MPEG-2系统特点和人的视觉特性,研究了评价运动图像质量的两个失真量;三维加权信噪比(WSNR)和三维加权块效应(WBSNR),实验表明,加权后的客观测试指标,较物理峰值信噪比(PSNR),与主观评价结果的相关性更高。  相似文献   

16.
人才-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人才-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主成分分析与回归分析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协调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及数学模型。实例研究的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避免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主观因素的影响,比较客观地揭示了人才、经济系统的客观状态和发展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其评价体系的构建成为教学督导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将BP神经网络用于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以重庆工商大学的教学督导专家评教情况为例,构建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模型。通过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可以克服人为的主观因素,并且得到满意的评价结果。为学校构建科学合理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质量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模糊数学的理论应用于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评判问题中,并构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评价方法和算例.该评价方法解决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法中评价指标体系不够细化、评价指标所占分值过于平均化以及主观随意性强等缺点.评价过程科学、合理,评价结果客观、公正。  相似文献   

19.
汽车平顺性评价体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了对汽车平顺性进行评价以及对悬架参数进行优化选择,根据汽车平顺性的3个评价指标,充分利用主观评价法和客观评价法各自的优点,建立了一个汽车平顺性评价体系.根据各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它们的主观权重;根据各评价指标的性能统计数据,利用熵值法,确定它们的客观权重;综合主观权重与客观权重,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最终权重;根据各评价指标的最终权重与性能统计数据计算汽车平顺性的评价值.该评价体系以逐次淘汰的方式求优,通过最小的评价值与最优的汽车平顺性相对应的方式评选出最优的悬架参数方案,该体系便于计算机编程使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基层政府这一特殊的环境,根据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构建了公共政策执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用客观赋权(拉开档次法)和主观赋权(G1法)确定指标最优权重,避免了客观赋权法无法反映专家经验或主观赋权法无法反映客观条件变化的双重弊端,并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基层政府公共政策执行进行评价.为分析不同层级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的评价情况提供了实证,同时也证明了该方法简单易行、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