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锯缘青蟹幼体消化酶活力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7  
对锯缘青蟹幼体(Z_1→C_1)各发育期的几种消化酶(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脂肪酶)活力的测定结果表明,在幼体发育过程中,这四种消化酶比活力表现出三种变化模式。初步认为,青蟹幼体消化酶活力高低与幼体发育期有关,同时受饵料条件和各发育阶段能量需求的调节;状幼体V期(Z_5),大眼幼体(M)高死亡率可能与这两期幼体蛋白酶活力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2.
锯缘青蟹卵子发生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锯缘青蟹的卵子发生可划分为卵原细胞,卵黄发生前期和卵黄发生期卵母细胞三个时期,卵原细胞核大而圆,卵质稀少,胞器以滑面内质网为主。卵黄发生前的卵母细胞核显著膨大,部分核内可见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现象:卵质细密,出现核仁外排物和大量的核糖体,粗面内质网,线粒体和自噬泡,卵黄发生的卵母细胞核膜上核孔密集;卵质中各种胞器高度发达,参与形成卵黄粒和脂滴;细胞出现微吞饮活动并形成卵黄膜,细胞外围单层滤泡细胞,本  相似文献   

3.
锯缘青蟹脑的神经分泌细胞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应用组织学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子锯缘青蟹脑的神经分泌细胞的各类与分布,依据细胞形态、细胞核、细胞质的特征,将脑神经分泌细胞分为4种类型,并绘制了神经分泌细胞的分布示意图。  相似文献   

4.
锯缘青蟹卵母细胞的卵黄发生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锯缘青蟹(Scyllaserrata)卵母细胞的卵黄粒形成是通过多种胞器的共同作用完成的。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是参与卵黄粒和脂滴形成的主要胞器,其演化方式复杂多样:高尔基液泡和胞溶酶体不同程度参与卵黄粒的形成;卵黄粒还可直接在胞质中聚集形成,此外.微吞饮颗粒可参与卵黄合成表明部分卵黄物质也来源于卵母细胞之外.中文讨论了上述结构在卵黄发生中的变化特点和作用。还描述了卵黄粒内一种类似“微管”的微细结构。  相似文献   

5.
采用光镜和电镜技术。观察了锯缘青蟹胚胎复眼发生的过程,并将之划分为4个阶段:复眼色素带出现期,复眼色素带斑状期,复眼色素带条状期和复眼色素带核仁期.刚孵出幼体的复眼呈黑色半球形,着生在粗短的眼柄原基上。小眼表面观呈六边形.复眼发生和胚胎颜色变化密切相关,复眼可作为评判锯缘青蟹胚胎发育阶段的重要指标,为其科学人工育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钒酸盐和脲对锯缘青蟹碱性磷酸酶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钒酸盐(偏钒酸钠、钒酸钠、偏钒酸铵、联吡啶过氧钒酸钠)和脲作为养殖环境的污染物对锯缘青蟹碱性磷酸酶的酶活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程度随着抑制剂浓度的增大而增强。钒酸盐对酶的抑制类型均为竞争性抑制,而脲为非竞争性抑制;在脲浓度低于7.0mol/L时,25℃与脲处理2.5h的酶的抑制失活作用是可逆的。钒酸盐和脲对酶有协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应用化学修饰法结合酶的紫外吸收光谱及荧光发射光谱的变化研究锯缘青蟹碱性磷酸酶的功能基团性质,结果表明:色氨酸的吲哚基团、赖氨酸的ε-氨基、组氨酸咪唑基及精氨酸残基是酶活性必需基团,而巯基与酶活性无关.  相似文献   

8.
不同温度和盐度对锯缘青蟹抱卵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2004年分别在浙江温岭、三门和江苏通州等地进行锯缘青蟹生产性育苗,并结合生产实践,开展了不同温度、盐度等对锯缘青蟹抱卵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青蟹培育池水温15℃时,青蟹可以抱卵,25℃时抱卵情况最佳;盐度20.2时青蟹可抱卵,但优质抱卵率低,盐度升高会改善抱卵质量,25~30是青蟹抱卵的理想盐度.  相似文献   

9.
锯缘青蟹幼体消化系统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锯缘青蟹幼体消化道随幼体发育逐渐复杂化.食道壁逐渐增厚,肌肉层越来越发达.贲门胃胃磨的结构组成逐渐完善,以适应不同发育时期对饵料的需要,幽门胃内腺滤器的结构逐渐发育形成,以使其过滤功能逐渐完善:ZI只有腺滤器的雏形,ZIV-ZV才出现过滤结构,大眼幼体和仔蟹,壶腹内具有由刚毛组成的纵行嵴,发育更加完善.中肠壁上皮细胞的形态特征在幼体不同发育时期存在明显不同.幼体肝胰腺的复杂性逐渐增加.中肠前后盲囊随幼体的发育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10.
锯缘青蟹幼体消化酶活力昼夜节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定活性培育条件下,锯缘青蟹幼体「蚤状幼体(Z5)、大眼幼体(M)」4种消化酶(蛋白酶、α-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比活力的昼夜变化,结果表明,青蟹幼体4种消化酶活力表现出昼夜节律,蜕皮后第2天的Z5幼体,其4种消化酶比活力仅表现出一种单相周期型昼夜变化模式为临变态到M的Z5幼体和M幼体,其4种消化酶活力则表现出4种不同的昼夜变化模式,讨论了青蟹幼体消化酶活力昼夜节律可能的调节机制,初步认为,幼体消化酶活力的昼夜节律主要受发育期和蜕皮周期的影响,并通过激素这个中间环节控制的消化酶的合成和分泌。  相似文献   

11.
锯缘青蟹胸神经团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锯缘青蟹胸神经团食道下神经节、胸神经节和腹神经节高度愈合而成,胸神经团具有3种类型的神经分泌细胞(NSC),食道下神经节腹面NSC的数量多于背面,胸神经节背面的NSC靠近步足神经分布;腹面的NSC较多,靠近胸动脉孔发布,腹神经节的NSC聚集成群,主要位于腹面,不同类型的NSC通常参杂分布。  相似文献   

12.
锯缘青蟹肌肉组织坏死的病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福建省龙海县土池人工养殖的锯缘青蟹发生肌肉浊白现象,开展肌肉组织病理学研究,发现病蟹的肌纤维断裂、肌细胞坏死溶解、细胞核萎缩和空泡变性、在肌肉组织中存在大量的20面体、大小约为150nm的球形病毒粒子,初步推断该病毒为锯缘青蟹肌肉坏死症的病原体。  相似文献   

13.
文蛤幼体的摄食生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文蛤幼体对几种单胞藻的摄食及饥饿实验,研究了几种单胞藻的饵料效果及适宜投饵密度,幼体营养贮存饱和点(PRS)和幼体发育变态不可恢复点(PNR).等边金藻和扁藻为文蛤幼体的适宜饵料,混合投喂效果更佳.饵料的适宜密度为:扁藻0.5~1万/mL,等鞭金藻2.5~5万/mL,混合投喂(金藻+扁藻)(1.25+0.5)万/mL.老化金藻藻液对幼体的生长发育有限制作用.文蛤幼体的PNR和PRS50各为5d左右  相似文献   

14.
锯缘青蟹Y器结构与卵巢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锯缘青蟹的Y器位于前鳃腔、眼柄的后外侧,其显著特点是细胞紧密排列,细胞核几乎占据了整个腺细胞,异染色质极其丰富,细胞突起多,细胞器少。线粒体具管状嵴,细胞内常见不同大小的空泡,卵巢成熟之前,Y器具有巨大脂肪球;腺细胞胞质少,空泡数量较多,以小泡为主,线粒体基质电子密度高。卵巢将成熟时,腺细胞胞质体积有所增大,多泡小体、髓样小体和大空泡增多,线粒体基质电子密度低,内嵴膨大或消失,表明腺细胞分泌作用逐渐减弱。锯缘青蟹Y器超微结构的变化,为其蜕皮类固醇参与卵巢发育的生理作用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饥饿对锯缘青蟹幼体生化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对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刚孵化幼体在饥饿状态下生化组成的变化进行分析测定,为合理投饵和提高青蟹早期幼体的成活率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1)饥饿幼体同时动用蛋白质和脂类作为能量来源,且以脂类为主,当幼体饥饿超过1.5d,脂类储存就已接近匮乏;2)饥饿的幼体明显地保留高度不饱和脂肪酸20:4n-6和20:5n-3(EPA),而2:6n-3(DHA)的保留程度很低,饱和脂肪酸16:0,单不饱和脂肪酸16:1和18:1是主要的供能脂肪酸;3)在饥饿状态下,幼体蛋氨酸和亮氨酸的比例略为升高,脯氨酸的比例有所降低,其他氨基酸的比例基本不变。上述结果表明,应尽早投喂富含22:6n-3(DHA)的高脂食物,以保证早期幼体的生长发育,提高幼体成活率。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兔抗哺乳类Glu、SP、Gas、Pro、SOM、ACTH和PP等7种抗血清.应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一过氧化物酶免疫细胞化学技术,从锯缘青蟹的消化系统检测出前4种抗血清呈免疫阳性反应.Glu细胞分布于食道的皮腺、后肠肌层和肝胰腺.SP细胞位于后肠皮腺和肝胰腺.Gas细胞分布于食道和后肠的皮腺、贲门胃粘膜上皮以及肝胰腺.Pro细胞仅见于肝胰腺内.锯缘青蟹消化道粘膜上皮内分泌细胞少,这与脊椎动物内分泌细胞主要分布于消化道粘膜上皮的模式不同.肝胰腺具有4种内分泌细胞。提示了肝胰腺是锯缘青蟹体内重要的内分泌腺.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生化方法对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凝集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锯缘青蟹体内具有血球凝集活性的凝集素.凝集素不仅分布于肌肉组织,同时分布于血清中.且两者在热稳定性、pH适应性、对金属离子的依赖性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分别向肌肉提取液和血清加入50%的固体硫酸铵使凝集素沉淀.用不同饱和度的硫酸铵溶液依次对两沉淀物进行抽提.抽提物的比活力分别提高了约2.25倍和1.27倍.总活力回收分别为33.36%和16.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