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8 毫秒
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拥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才是最具有发展力的民族。时代呼唤教育创新,呼唤创新型学习。素质教育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重点,正是反映了时代的需要。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是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因此我们的教育必须努力把“创新”两个字注入到青少年的精神内核。本文将结合新课改以来,本人在历史教学中的一点点经验,着力探析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一、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让学生获得足够…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建设与国际相匹配的教育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用教育的创新来实施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实施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就必须进行教育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的不竭的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之林。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因此,作为新世纪的教育工作者——教师本身必须具有创新的教育理念,同时要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种类型的物理实验,  相似文献   

4.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必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强化民族忧患意识和自强意识,激发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品格,使中华民族精神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5.
刘亭  陈朴 《科技信息》2007,(13):216
江总书记指出:“创新是民族的灵魂,一个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民族,是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21世纪是创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是一种创新的经济,适应21世纪和知识经济的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时代呼唤创造性,怎样才能开发人类自身的创造性资源?江主席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说:“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我们必须未雨绸缪,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早日到来储备人才,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幼儿园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  相似文献   

6.
创新精神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又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而语言教学更是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宗旨。  相似文献   

7.
要搞好创新教育,必须从教育自身的创新做起,教育也要担负起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创新能力的责任,进行创新教育.提高民族的创新素质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创新精神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积极的精神品质;民族创新精神,是一种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的更高层次的创新精神。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实践呼唤民族创新精神。教育是培养民族创新精神的基础性工程,适应培养民族创新精神的需要,教育要根据自身的特性和社会的要求,进一步确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质量观,加强对学生进行包括民族创新精神在内的人文理想和人文精神的教育和培养。  相似文献   

9.
张巧玲 《科技信息》2007,(12):181-181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永恒主题。江泽民主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这一论点,精精辟地阐述了创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巨大作用,指明了人才培养的方向:教育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一个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的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中国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先发展的战略主动权,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江泽民主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是现代教育  相似文献   

11.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理性认知与现实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性,指出它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中予以广泛开展实施是必须和必要的。只有自觉地理性反思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效地建构大学生民族精神养成的现实路径,才能够弘扬民族精神,振奋民族意识,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12.
浅议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重视提高全民精神素质的必然 ,是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创新 ,是推动高校文化建设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要做好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必须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 ,把弘扬民族精神与发扬高校校训、校风相结合 ,弘扬民族精神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培养大学生成为弘扬民族精神的模范。  相似文献   

13.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明确指出:"必须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上,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特别是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课,可以使学生增强体魄,锻炼意志,培养乐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族要振兴,国家要强盛离不开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教育,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现代教育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本文将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师作为国民教育的母机,必须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树立新的教学目标,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改革课程、教材内容体系,营造良好教学氛围,发挥教师创新主导作用,大力推进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载体是人才,是通过实施创新教育而产生的,而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是要有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这就对高等师范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等师范教育必须主动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加快、加大自身改革的速度和力度.只有这样,才能迎接挑战,抢占竞争先机,夺取生存空间,保持发展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7.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作为民族精神的发展者、推动者、承接者的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大以来确立发展与创新民族精神的指导思想,加强发展与创新民族精神的制度创新与体制建设,优化发展与创新民族精神的社会环境,积极开拓发展与创新民族精神的国际环境,不断地为民族精神的发展与创新做出途径上的新探讨。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地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因此,全面实施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大力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成为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地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进一步升华,高等教育的着眼点是创新素质的培养,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源泉,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高度重视创新教育,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是21世纪教育的重要特征,也是做好高等院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