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装载荧光材料的纳米级聚合分子囊泡,使科学家能透过皮肤和肌肉,看到组织深处的肿瘤。研究人员说,这一技术将在癌症诊断和治疗领域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形状记忆聚合物作为一种新兴的智能材料能够记忆暂时形状,并在外界激励条件下实现主动回复到初始形状的驱动过程.基于静电纺丝技术获得的形状记忆聚合物微纳米纤维膜与天然细胞外基质具有相似的三维结构,因此在生物医学领域,特别是组织工程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形状记忆微纳米纤维膜作为智能可变形材料为生物医疗的快速发展带来个性化、智能化的机遇.本文综述了形状记忆聚合物微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技术、结构形貌及驱动方法,总结了形状记忆聚合物微纳米纤维膜在骨组织支架、骨组织修复、神经支架及细胞培养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分析了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的其他结构在生物医疗领域的应用现状,进一步阐述了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未来面临的挑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韩国开发出大量生产纳米粒子的新技术韩国科学家最近开发出一种生产铁、锰等金属纳米粒子的新技术 ,与传统方法相比 ,新技术能使金属纳米粒子的生产成本更低 ,产量更高。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 ,汉城大学工业学院应用化学系教授玄泽焕领导的研究小组 ,在实验中首先加热由铁原子和氯、水分子组成的原料物质 ,分离出作为纳米粒子核的铁原子。然后 ,使二次分离出的铁原子附于第一次分离出的铁原子表面 ,便制成了纳米级粒径的粒子。如果变换原料物质 ,则可制作出由锰、钴和锌原子组成的纳米粒子。玄泽焕介绍说 ,研究小组在 2至 3小时内通过一个…  相似文献   

4.
据前一期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介绍,德国一家生物技术企业研制出一种肾癌疫苗。最新试验表明它能防止手术切除肿瘤后肾癌复发,提高病人生存率。这种疫苗由德国“LipoNova”公司开发,德国吕贝克大学的科学家报告了他们对疫苗的试验结果。科学家选取了379名肾癌病人,在4个星期的时间内给一部分病人注射6剂疫苗。疫苗是采集病人肿瘤样本、为每个人“量身定制的。结果表明,接受了疫苗注射的病人,在5年内健康生存的几率为77% ,而不接受疫苗注射者生存率为6 8%。疫苗仅在12人身上产生了副作用。科学家说,新疫苗对肿瘤组织较大、复发危险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太阳能的开发和应用是目前解决能源危机的最具前景的方向.分子级光储热作为一种新型的太阳能存储与转化技术,在太阳能存储领域具有大规模应用的发展潜力.这种技术以有机分子的光致异构化为核心,在光照的条件下实现分子由低能量的稳态结构转变为高能量的亚稳态结构,并通过不同结构间固有的能极差达到将光能存储在分子的化学键中,在合适的条件下以热量的形式释放出来的目的.本文介绍了分子级光储热材料的储能机理,关键性能指标,常见光储热分子以及新型纳米结构的光储热材料,为研究和开发新型的高能长效的太阳能储热材料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科学家制造出一种新型的纳米线激光器 ,它小得可以集成到微芯片里 ,其开关可由电信号控制。美国哈佛大学的查尔斯·利伯及其同事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报告说 ,这种激光器是由硫化镉半导体制成的单根线 ,直径仅为 80到2 0 0纳米 ,因此称为纳米线激光器。此前已经有一些科学家制造出了类似的激光器 ,例如2 0 0 1年问世的第一种纳米线激光器由氧化锌制成 ,能发出紫外线激光。但这些激光器只能通过激光启动 ,而大多数应用场合需要能够用电启动。利伯和同事们设计的一种装置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在硅基板上制造出一根硫化镉纳米线 ,然后在上…  相似文献   

7.
电渗驱动纳米压印是一种新型的纳米压印工艺,它在大面积纳米压印、高深宽比微纳结构制造,尤其是在易碎衬底大面积图形化方面具有非常突出的潜能和优势.但是,电渗驱动纳米压印不同于现有的"压力驱动"纳米压印和"电毛细力驱动"纳米压印,已有的纳米压印聚合物流变填充基础理论和相关研究结果不再适用.本文开展了电渗驱动纳米压印聚合物流变填充机理、影响因素和规律的研究.基于微流体电渗驱动原理,建立了电渗驱动纳米压印驱动力体积力、填充速度以及填充时间的理论模型.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模拟软件,揭示了液态聚合物在模具型腔动态填充的过程,工艺参数、模具几何特征、聚合物材料特性等因素对于纳米压印流变填充的影响及其规律.本研究为电渗驱动纳米压印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为电渗驱动纳米压印工艺优化和和压印装备开发与性能的改进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和方向性指导.  相似文献   

8.
向聚合物基底中添加纳米粒子可用来制备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而纳米粒子在基底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问题是多年来制约其大规模应用的关键因素.采用聚合物配体链来修饰纳米粒子,是实现对纳米粒子稳定性调节的一种可行方案.在众多接枝聚合物链的纳米粒子中,双峰聚合物刷接枝的纳米粒子在聚合物基底中表现出超强的分散性和稳定性.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研究了双峰聚合物链接枝到纳米粒子表面的grafting-to反应过程.模拟研究表明,影响grafting-to反应过程的因素是多重的,包括双峰聚合物链中短链所占的比例、聚合物链的浓度等因素.研究表明,反应前期聚合物链长度影响很微弱,但反应后期长链的反应速率、接枝效率都会明显降低.此外,在低浓度体系中,接枝过程并不受聚合物链长度的影响,遵循"就近原则"接枝;但在高浓度体系中,纳米粒子明显表现出"选择性"地接枝短链的行为.该研究的结论对实现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精细调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纳米级的微型“金弹”有望成为对付癌症的新式武器。美国研究人员前些日在网络版美国《全国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他们利用“金弹”对患癌症的实验鼠进行治疗,初步获得成功。 所谓“金弹”是由黄金制成的微型小球,小球中心含有少量云母。这种“金弹”体积如此之小,5000粒加起来才与一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两步阳极氧化法在钛箔片上制备了TiO_2多孔薄膜,随着阳极氧化的进行,Ti片表面依次出现上下双层纳米多孔结构、内外双层(芯壳)纳米管阵列结构和单层纳米管阵列结构等典型形貌,结合不同时间段的阳极氧化膜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X射线光电子能谱、电流密度随时间变化曲线等,分析了随着氧化进行钛片表面多孔TiO_2纳米膜典型形貌可能的形成机理.上下双层结构纳米多孔膜可能是因为纳米孔孔径强烈依赖于电流密度,而起始阶段的电流密度大小指数下降导致出现上层大孔下层小孔的双层结构;内外双层结构纳米多孔膜的形态可能来自于氧化钛纳米多孔膜从内至外由成分和可溶性不同的氧化钛构成导致;随着氧化进行,内层可溶性大的氧化钛结构逐渐溶解,形成的常见的TiO_2纳米管阵列结构.将阳极氧化得到的稳定的TiO_2纳米管薄膜作为光阳极组装成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了其光电性能.基于未经修饰处理的TiO_2纳米管阵列光阳极,其组装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η)可达5.88%,将TiO_2纳米管阵列光阳极进一步采用常用的TiCl_4溶胶处理后,其效率提高到8.47%,在能源转化方面展现了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利用微波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在多孔二氧化碳基底上制备了大面积取向一致的碳氮纳米管薄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能量散射X射线能谱仪分别进行了纳米管的形貌、结构和成分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纳米管的直径一般为100nm,长度可达20μm,为纳米钟的线性聚合物。  相似文献   

12.
来自美国各地的纳米技术科学家最近几天相聚美国科学年会,报告最新研究成果,探讨未来发展趋势。专家们说,美国纳米技术的研究热点正由半导体芯片领域转向医学领域,纳米医学技术已经被列入美国的优先科研计划。在本次科学年会上,主办者特意开设了纳米技术论坛。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米尔德雷德·德雷塞豪斯在论坛的基调演讲中说,美国用于研究纳米技术的经费已从1997年的不足5亿美元上升到2 0 0 2年的2 2亿美元。随着纳米技术在医学领域表现出越来越诱人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多的研究经费正在涌入这一领域。兼任爱默里大学和佐治亚理工学院教授的华…  相似文献   

13.
聚合物超薄膜结晶是高分子物理领域的一个新研究课题,近来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为人们在真实时空下研究聚合物结晶及相关链行为提供了可能。聚合物超薄膜结晶与膜厚(D)有很强的相关性,尤其是D<20nm的薄膜在结晶形貌和结晶动力学方面与本体结晶差别很大。已有的结果主要集中在结晶形貌、晶体尺寸、晶体生长速度和习性、晶体的熔融和结晶度等方面,涉及温度、膜厚、基片性质和膜的组成和结构对结晶的影响;然而,有些实验结果和解释彼此不完全一致,甚至有时相互矛盾。本文综述和讨论了近年来在超薄膜结晶方面的研究,重点在于结晶形貌的形成和相关的聚合物链行为。  相似文献   

14.
日本科学家最近利用纳米材料 ,开发出一种可检测人或动物体内物质的新技术。这一技术可以辨别身体内物质特性 ,因而有望用来预防和诊断糖尿病等疾病。据《日刊工业新闻》报道 ,东京大学大学院工学系的科研人员使用的是一种纳米级微粒子 ,它可以同人或动物体内的物质反应产生光 ,研究人员用深入血管的光导纤维来检测反应所产生的光 ,经光谱分析就可以了解是何种物质及其特性和状态。研究人员使用的微粒子是聚合乳酸等制成的 ,检测工具是一种被称为半透膜空心柱形聚合体的物质。微粒子的直径约 2 0 0纳米 ,表面是含有萤光素的 3种酶。检测工具…  相似文献   

15.
微米、亚微米与纳米超细晶粒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晶粒尺寸<10μm的超细晶粒钢具有高强度和优异的韧性从而成为先进结构材料的研发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微米级、亚微米级和纳米级超细晶粒钢研究的最新进展,并从工业应用角度简要分析了制约超细晶粒钢应用的组织稳定性和塑性稳定性等问题.指出,对现有制备方法的改进和完善以及更先进工艺的创新,是未来超细晶粒钢研究的关键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一个美国科学家小组前些时候宣布,他们研制成了能在11小时内检测出流感病毒株系的芯片。科学家说,这种芯片使用简便、检测结果快速准确,有望帮助人们应对可能发生的流感疫情。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 ,科学家用碳纳米管造出了世界上最小的电机 ,它的直径约为 5 0 0纳米 ,比头发丝还要小 30 0倍 ,能够在电压驱动下转动。纳米电动机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设计的。这所学校的亚历克·蔡特勒等研究人员日前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 ,电动机的旋转叶片———一片金叶 ,长度不到 30 0纳米 ,叶片安装在一根由多层碳纳米管做成的转轴上。多层碳纳米管由多根口径不同的空心圆管套在一起 ,两端装有二氧化硅制的电极 ,它固定在一块硅片上 ,碳纳米管的周围还安置了另外 3个电极。在碳纳米管与其中一电极之间施加电压 ,…  相似文献   

18.
德国和美国科学家日前联合进行了一项研究,成功地发现了发育基因“RAD51”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的特性机理。科学家说,由于该基因与遗传行为及肿瘤形成具有密切关系,因此新成果有望为人类征服癌症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9.
树枝聚合物是一类新型聚合物材料。树枝聚合物由芯、支化单元和表面组成,包含大量的空穴,具有高支化的3维结构和纳米尺寸以及独特的电、光、热、力学和流变性能。通过对树枝聚合物结构的功能化设计即在树枝聚合物的芯、支化单元和表面引入确定功能的基团,可使之具有催化、分子识别、能量和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吸热或放热受体等功能,具有可控制的溶液、热等性能和液晶态,并能广泛应用于电活性和电致发光器件,光化学分子器件(能量和电子转移,非线性光学),太阳能电池,化学传感器,液晶显示,催化剂,超薄膜(层),胶束与胶囊,生物医用和药用,分析和分离等领域。  相似文献   

20.
目前,已经有多种与超临界流体有关的技术用于纳米材料的制备。在这些技术方法中,超临界流体可以作为介质,也可以直接作为反应物来参与制备过程。超临界流体技术广泛应用于制备无机材料、有机材料、高分子聚合物、医药、电子等方面纳米级材料。本文概述了超临界流体制备纳米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