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利用LB技术和原子力显微镜研究表面活性剂混合不溶膜的结构。结果表明C18H37SO3Na-C8F17COOH混合凝聚膜发生机分离,C18H37SO3Na形成六方微畴分布在连续的C8F17COOH相中;C12H23SO4Na-C18H37N(CH3)3Br形成了相当 均匀完整的混合膜;C18H37N(CH3)3Br-C8F17COOH所成膜呈微不均匀状态。结果说明混合不溶膜表面状况由极性头相互作用与  相似文献   

2.
采用预吸附溶胶及原位水热合成方法,在多孔陶瓷管表面制备了ZSM-5沸石膜.X—光衍射测定表明陶瓷基质表面的膜层是纯ZSM-5沸石晶相;SEM结果显示经多次重复合成的沸石膜层晶体相互交连,形成一种连续的多晶层,厚度约30μm.H2/N2理想分离因子从原来陶瓷管基质的2.32提高到3.61,接近Knudsen扩散水平.这一研究表明采用预吸附溶胶及重复多次合成的方法可以制备出交连程度高的连续晶相沸石膜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交联膜对Sc^3+的电渗析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两种离子交换膜-壳聚糖交联膜I和壳聚糖交联膜II,研究了这两种离子交联膜对Sc^3+的电渗析作用,考查了槽电压,溶液酸度和溶液浓度对电渗析的影响,同时对两种壳聚糖交联膜对Sc^3+的电渗析作用进行了比较,得出壳聚糖交联膜II对Sc^3+的电渗析效果优于壳聚糖交联膜I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通过LB膜技术将硬脂酸酯修饰的SpA嵌入到气液界面的磷脂膜中,并沉积于疏水石英表面形成重组双层生物膜。此重组膜可作为免疫球蛋白的能诱导膜。结果表明,修饰SpA表面硬脂酸数目的多少是影响该蛋白构象变化的主要原因。当共嵌入到磷脂单分子膜中时,膜中蛋白质密度增加,且呈现良好的成膜特性,重组膜中SpA的活性下降与理解旨酸的修饰及SpA在膜中嵌入作用有关。本文还讨论了膜中结合IgG的状态。  相似文献   

5.
采用交、直流阳极氧化的方法,研究了硫酸溶液中形成氧化铝多孔膜的红外特性,结果表明,交、直流氧化膜中存在的A1O←→H键,S←→O键,Al←→OH键,Al←→OAl键以及交流氧化膜特有的S←→H键和S←→S键对红外光的吸收是其具有极低红外反射率的主要原因。交流氧化膜基体铝的粗化也使其红外反射率进一步降低,交、直流氧化膜的红外反射率均随膜厚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6.
非对称SiO2凝胶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有支撑体的SiO2凝胶膜,探讨了溶胶浓度,粘度,干燥控制剂的加入和凝胶化时间等条件对凝胶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TEOS+H2O+CH2H5OH=1+6+8,添加适量干燥控制剂,溶胶易于涂膜,并能形成较完整无裂纹的SiO2凝胶膜。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线性电位扫描,x射线衍射和恒电位阳极极化电流与时间的关系研究了锑在0.05mol·dm-3Na2B4O7+0.5mol·dm(-3)Na2SO_4溶液中(PH=9.1,30℃)于1.2V(VS.SCE)阳极成膜3h,阳极形成膜相组成及其生长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本工作中的阳极膜主要组成是Sb_2O_3和SbOHSO_4·H_2O,膜生长规律大致包括金属的溶解→氧化物膜的形成与增厚→膜的钝化。  相似文献   

8.
高铬镍不锈钢是湿法磷复肥生产装备中常用的材料,它能够经受得信工况介质腐蚀磨损的双重作用,是因为在其表面能形成耐磨腐蚀和具有自愈能力的钝化膜,采用XPS和AES对钝化膜的组态和元素分布进行分析;运用X衍射对钝化膜的结构进行了测试;并结合静态与动态的电化生能对高铬镍不锈钢钝化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钝化膜主要是由Cr、Mo、Fe的氧化物Cr2O3、MoO3、FeO、Fe2O3等复合组成,所形成的是非晶  相似文献   

9.
ZSM—5沸石膜合成中几个影响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水热合成法在Al2O3陶瓷载体和SiO2复合膜上成功地合成了ZSM-5沸石膜。考察了ZSM-5沸石膜合成中载体性质,合成溶液的碱度,水硅质量比,晶化时间等对成膜的影响,探讨了沸石膜的生成机理并对合成的沸石膜进行了XRD及SEM表征,表明当合成液水硅质量比为100时,主要是液相晶化机制起艇,表面的Si-O键或Al-O键参与晶化,使膜与载体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TiC类硬质合金刀具切削Ca-S易切不锈钢时,刀具温度场及其对刀具表面覆盖膜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膜形成时,在距主切削刃0.25-0.5mm范围内,靠近前刀面处垂直前刀面的温度梯度比无覆盖膜时的温度梯度小得多,使覆盖膜/前刀面间的温度在切上过程中维持在880-580℃之间,为形成稳定覆盖膜创造了最佳温度环境。  相似文献   

11.
利用XPS技术观测1.35V恒电位极化形成的铅和铅锑合金阳极膜,发现锑对阳极膜表面层二氧化铅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利用AES结合Ar+刻蚀技术对其内层主要组成元素作深度分布分析,发现锑能够显著提高阳极膜内部二氧化铅的含量,从而使铅锑合金阳极膜较之纯铅阳极膜具有更为优越的导电性.  相似文献   

12.
ZSM-5 沸石膜的气体分离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预吸附溶胶和重复晶化工艺,在多孔不锈钢管外表面制备了ZSM5分子筛膜,SEM观察表明,膜层晶体紧密地相互交联,厚度约25μm,H2对N2,O2和CO2的分离系数分别是448,427和513,明显超过Knudsen扩散理论选择性数值,而且这些分离系数的差别表明所制备的分子筛膜具有分子筛分效应.  相似文献   

13.
铝合金表面稀土转化膜成膜机理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电化学测试方法、XPS技术等研究了CKS转化膜的形式过程及其组成,元素价态及元素在膜中沿深度的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CKS转化膜的成膜机理。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海藻酸钠(SA)和醋酸纤维素(CA)为膜材料,研究了SACA渗透蒸发共混膜的制膜条件,分析了该膜的渗透蒸发性能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SACA共混膜对乙醇—水混合液具有良好的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15.
利用伏安法,椭圆偏振法和XPS法对黄铜在BTA中形成的表面化学转化膜的成分,结构,厚度及导电性进行了结果表明,表面膜层属半导体,膜易被击穿,膜层为双层结构,即黄铜/Cu2O/Cu(I)BTA膜。  相似文献   

16.
用离子束辅助沉积技术在GCr15钢基体上形成了TiCxNy膜.TEM观察揭示,膜呈多晶结构,具有(111),(200)和(220)择优取向.AES和XPS分析进一步证实,TiCxNy膜呈含氧配置.膜的硬度和摩擦特性与N含量有关,N的过高含量对提高表面硬度不明显,但摩擦特性明显下降.在作者的实验条件下,以3×1017/cm2的注量为宜.干摩擦表明,膜的抗氧化性能优良.不仅存在能有效地抑制基体在摩擦过程中形成的氧化皮,又由于硬度高,润滑性良好,还能显著地改善基体的耐磨粒磨损特性.  相似文献   

17.
对阳极氧化技术制备铝磁性膜进行了实验研究。用SEM,ESCA,RBS等表面分析手段对Al磁性膜的形貌、大小、厚度以及磁性膜中的元素分布作了分析,并测量了不同工艺条件下磁性膜的矩形比。  相似文献   

18.
以TBP为载体,采用LMS-2作为表面活性剂组成膜相,利用内外相OH-浓度梯度形成的推动力对水中的苯酚实施分离和浓缩。叙述了苯酚在乳浊液中的传输机理,分析了对影响上述液膜萃取过程的各种因素,得出了该实验体系膜相组成的最佳条件。用此液膜分离苯酚,除酚率可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19.
新型Sol—Gel技术制备0—3型PZT厚膜材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以硝酸锆、钛酸丁酯、乙酸铅为原料,去离子水、乙二醇乙醚为溶剂,采用新型Sol-Gel技术,即将PZT陶瓷粉末分散于PZT Sol中,形成均匀、稳定的厚膜材料先体溶液,再制备厚膜的方法,成功地制备出2 ̄50μm厚的新型0-3型PZT厚膜材料,XRD谱分析显示,PZT厚膜呈出现纯钙钛矿相结构,无焦绿石相存在。SEM电镜照片显示,PZT厚膜均匀一致,无裂纹,高致密,介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PZT厚膜  相似文献   

20.
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硅光学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在线温度和提拉速度对溶胶-凝胶法制备的SiO2光学膜光学性质的影响,考察了热处理温度对SiO2光学膜表面散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溶胶-凝胶法制成的SiO2光学膜随着在线温度的升高,膜的厚度呈线性减少,减少的速度为0.09nm/℃;室温下SiO2光学膜膜厚提拉速度呈指数增长,指数等于0.54;SiO2光学膜表面散射率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在400℃左右有一个增大的突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