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汉语是非屈折语,汉语里词的音节短小,基本上没有形态变化。这个特点,造成了大量同形异类现象。所谓同形异类,是指词的形式(语音形式和书写形式)相同,实际上属于不同的词类。同形异类现象在上古汉语里更为突出,从其构成特点来看,有三种不同的类型:(1)不同的词借用同一形式(语音形式和书写形式),即同音词;(2)同一词兼属两类或数类;(3)同一词的固定用法及其活用。其中第二种情形比较复杂。汉语是否有兼类词?兼类词的界限如  相似文献   

2.
同形同音复合词的区别语素是同形同音词词义有别的体现者,决定了其所构复合词的同形同音现象。根据区别语素是多义语素还是同形同音语素,将同形同音词的构词形式分为"多义语素+单义语素""多义语素+多义语素""同形同音语素+单义语素""同形同音语素+多义语素"四类。同形同音词构词形式不同其词语关联程度往往也不同,进而探析出同形同音词词义区别度的高低差别。  相似文献   

3.
同音词是语言中存在的一种客观现象 ,是某种词汇系统中语音形式完全相同的一组词。根据词义的词汇意义 ( A)语法意义 ( B)色彩意义 ( C)的不同或相距较远 ( 1 )和相同或相近 ( 2 )给现代汉语同音词分成如下八类 :1 .A1B1C1,2 .A1B1C2 ,3.A1B2 C1,4 .A1B2 C2 ,5 .A2 B1C1,6 .A2 B1C2 ,7.A2 B2 C1,8.A2 B2 C2 ,并指出在词汇意义相近的前提下 ,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对同音词的运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2.3同音词的消极影响大多可以消除2.3.1在深入考察同音词(以及其他层级的同音单位)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要深刻认识同音词的消极影响。词音是词的物质外壳。词与词在语音形式上的差异,是其意义上相互区别的物质标志。不同意义的词如果具有完全相同的语音形式,它们物质形态的差异便消失了,从而就有可能引起语义上的混淆和语用中的误解,而对语言的表达与纯洁造成干扰。在这个意义上,同音词的存在无疑是词汇中的一种消极现象。比如,说“gzhng考试”,到底是学期中间的考试还是学期终结时的考试,就有歧义;说“yuchun”,是“油船”…  相似文献   

5.
同音词是语言中存在的一种客观现象,是某种词汇系统中语音形式完全相同的一组词.根据词义的词汇意义(A)语法意义(B)色彩意义(C)的不同或相距较远(1)和相同或相近(2)给现代汉语同音词分成如下八类:1.A1B1C1,2.A1B1C 2,3.A1B 2C1,4.A1B2C2,5.A2B1C1,6.A2B1C2,7.A2B2C1,8.A2B2C2,并指出在词汇意义相近的前提下,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对同音词的运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陈奎彦先生的《同音词语别裁》一文提出了商榷。文章认为,同音词必须是“同音”的一组词,“近音词”不是同青词;同音词必须以“不同义”加以限制,同音但等义的词不是同音词。文章还论述了同形同音词与多义词的划分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 同音词指的是读音完全相同的词即声韵调完全相同,如“别离”“别针”“别去”“分别”中的四个“别”字;再如“工事”“公式”“攻势”三个词也是同音词。 同音词通常是就两个词或多个词而言的。有时它也可以理解为在语言形式上与某个词相同的词。现代汉语的同音词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偶同的,并非造词时有意在声音上雷同,  相似文献   

8.
中韩语言交际中的谚语例证分析例证可以分为三类:同形同义的原因,一是相同的文化心理背景,二是相似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同形异义的原因,一是谚语传播的讹变,二是对待相同事物的不同理解,三是相同形态的偶然性;异形同义的原因是表达概念的语言形式不同。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汉语双音节同音词的内部分类问题。文章认为,其表层分类应以词的书面形式为标准,可分为“两素同形”、“前素同形”、“后素同形”、“两素异形”四个大类;其深层分类可以构词方式和词性作为标准,每个大类可分为“同构同性”、“同构异性”、“异性同性”、“异构异性”四个小类。  相似文献   

10.
同音词是汉语中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不仅跟语音,而且跟语义、词汇、语法等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同音词现象是一种历史现象,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容,在对它进行研究时要把握住在一个共时平面上进行,存在于不同时代的"同音词"不是真正的同音词,因为它并不使人产生分辨意义的必要.  相似文献   

11.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台湾和大陆的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上都有明显的差异。本文从同形同义、同形异义、异形同义、异形异义四个方面来比较两岸词语 ,但比较的重点放在同形异义、异形同义上  相似文献   

12.
异形成语是意义相同而书面形式不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语。异形成语的意义相同是指成语整体的隐含的意义相同,它们的书面形式不同但在形式上又具有一致性。《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的四字格异形成语的构成情况复杂。根据其成因可分为五种类型:置换字词类、调整词序类、改变说法类、增减字词类、综合变化类。这五大类又分别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分为若干小类别。  相似文献   

13.
“同形异构”是指文言文中的一种形式上相同而内部关系不同的现象。所谓形式,是指从表面上看一些较固定的格式,而其内部关系则包含了词的语法意义以及词和词的语法联系。从中学文言文教学的角度来看,搞清楚一些常见的同形异构现象,对它们从语法功能和意义上进行分析,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所谓同音是指孝感方言和普通话按语音对应规律完全对应的音,所谓同形是指书写形式完全相同。文中所列的孝感方言词有少数可能不是本字,但当地人都这么写,我们也收录了。孝感方言词的意义分两类,一类是与普通话的词义没有联系,另一类是与普通话的词义有联系,我们都收录了,文中所列的孝感方言词,有少数在普遍话中是语素或短语。  相似文献   

15.
略谈汉语中的谐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略谈汉语中的谐音徐越谐音是指汉语中一些字(语素)、词在语音上相同或相近而含义不同的现象。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说,由于语音上相同或相近,就有可能以音混义、言此而指彼;也可能使不同的含义通过相同或相近的语音形式而相互转移,由此而及彼,由彼而达此.所以,利用这...  相似文献   

16.
同形字是指汉字字库中字形相同,音义不同的字,即一个字符记录了几个音义之间互无联系的词.系统、全面研究同形字,对于文字训诂、汉字发展史的研究,对于文献的识读与整理、字词典的编纂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以汉魏六朝石刻中的同形字为基本材料,就其出现的时间、类型、产生原因、发展趋向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双语者大脑中存在母语和第二语言两个心理词典,第二语言的词汇通达是双语研究的热点.实验使用大脑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基于语音判断任务考察中日双语者日文词汇语音通达的时间进程及大脑机制.实验材料为以与中文词的关系而定义的3类不同日文词:同形同义词、同形异词义和非中文词.结果表明:在被试通达日文3种不同词型的语音时,在大脑的额叶存在200ms出现的词形竞争和400ms出现的词义竞争.这种竞争反映了大脑额叶在日文词汇通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语法教学中,有一种形式相同而语义表达不同的句子或语组叫歧义句或歧义语组。例如“发现了敌人的哨兵”就可能有两种意思,一种是哨兵发现了敌人,“发现了敌人”作为定语修饰“哨兵”,定语内部是一个述宾结构,这种切分法表达的意思是这个哨兵是发现了敌人的哨兵。再看另一种分析:“敌人的哨兵”是发现的对象,而作为宾语内部是一个定中结构,这样意思就变成了敌人的哨兵被发现了。可见,不同的切分,不同的结构关系表达了不同的意义。除了层次分析法外,我们还可以借助一种辅助方法——语音手段来分化歧义。下面分几点来谈:  相似文献   

19.
由于假借字、同形字、古今字等用字、造字现象的存在,使得文字在记录语言的过程中,字与词的对应关系更加的不平衡、不整齐,出现了同词异形和异词同形等现象。古汉语虽以单音节词为主,但在记录多音节的单纯词时,字与词则为完全不同的东西。汉字独特的表意属性虽为我们解词提供了线索,但字形的构意并不同于文字在具体语境中的使用意义。这些都体现了语言与文字之间的矛盾性,使用字与造字不相应,文字与文词不相应,增加了训释过程的复杂性,以至于造成了诸多误训。  相似文献   

20.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声音纷繁复杂,而汉语的音节又很有限,以下几种是用汉语语音形式表现声响的常见方法:一、 用象声词表现,若无恰当的象声词时借用同音词替代;二、直接用一个动词来说明或描述,该动词一般是“叫”、“喊”的同义词; 三、在名词或动词后加“声”,为了使其声曼具体,前面可加形容词或象声词等修饰语进行描绘;四、借用比喻、移觉等修辞手法 来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