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
生物技术时代生命在分子水平上被理解、解析和设计,打开了生命政治的新视域.在此方面,拉比诺和罗斯不仅描绘了生物技术时代生命政治的新特征,而且还突出了人的新的生物身份和主体化模式,他们的生命政治也成了个人或群体以健康为名义的自我实践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但是,拉比诺和罗斯思考的生命政治,难以掩盖其视角上的狭隘性和局限性.如果...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儒道哲学是两大主干思想,都致力于对生命问题的哲学思考,形成了迥异的生命观。其中,道家文化秉着高度的理性主义精神,探究生命根源、探寻生命存在方式、探讨人生价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超然、超越的生命哲学理论,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也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中国道家哲学在中国哲学体系中的地位入手,简要阐述为何以道家人生哲学立论以及其大致特点,进而引出全篇。本文分析了道家生命哲学本原论、生命价值论的基本内涵,展示了其中闪烁的理性主义的光辉;进而考察了道家在前者基础上构筑的人生处世哲学,对其生命存在观、生命修为观和生命境界观的基本内涵和现实意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道家人生哲学对生命进行着现实且理性的关怀,在塑造国人精神方面影响颇深,今日仍应该以辩证的态度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7.
生命伦理的公共论坛:美国国家生命伦理委员会的历史发展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不同时期美国国家生命伦理委员会的作用。初创时期,关注人体实验伦理,构建生命伦理准则;发展时期,规范生命伦理议题,提倡科学家责任意识;完善时期,体现公共利益,建立公众参与技术决策的平台。发挥国家生命伦理委员会的公共论坛、伦理评估和伦理教育等作用,有助于我国生命科技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基因技术是当代生命技术的重要形式。当代生命技术重塑了人们关于生命的观念与对生命形式、生命质量的期许,罗斯从"生命本身的政治"视角探讨了当代生命技术召唤出来的主体政治与身份政治实践,建立了从希望技术到生物公民的理论进路。当代生命技术与生命政治实践的联结,既提出了生命政治的当代化问题,也建立了从生命政治视角讨论当代生命技术的议题与空间,来自技术的经验现实与生命政治理论的反思性、批判性可以形成互补的知识框架与辩证的讨论视角,从而推进当代生命技术的深入观察和当代生命政治理论的拓展。 相似文献
9.
10.
11.
数字生命研究是新兴起的计算机与生物学交叉的前沿科学领域,主要是采取软件的形式在计算机中产生展示生命特征的人工生命实体。本文概述了“磁芯大战”、“L-系统”、“生物形态”、“计算机病毒”、“Tierm世界”、“阿米巴世界”等数字生命模型的内容和特征,说明数字生命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生命间性是指人类生命具有的不仅把自己思为生态的三重生命(生物性生命-社会性生命-精神性生命)而且用生命的理念看待、对待其他生命的一种生命特性。生命间性建基于主体间性又超越了主体间性,把主体间性思作人类生命与自然万物之间的生命间性。生命间性表明善待和敬畏他者生命实际上就是善待、敬畏自我生命的另一面。这种生命关系特性基本证成"善待和敬畏生命"这一"底线生命伦理"。 相似文献
14.
汉语生命伦理学正在经历危机.生命伦理学应是这样一门学科:对人的生命状态进行道德追问;对生命的终极问题进行伦理研究;对生命科学技术进行伦理裁判与反省;对生命、特别是人的生命的本质、价值与意义的道德哲学解读.汉语生命伦理学的学术知识生产,已深深地和各种社会权力、利益体制相互交缠,其学术体制的内部组织、学科发展、学术行动和开拓的规划,都受制于社会权力和利益的关系,加之学科门类的顽固偏见,使其始终处于政治伦理、制度伦理或政策边缘,始终处于医学、哲学与社会科学专门化的边缘.生命伦理学至今没有建立完整而融贯的理论传统和科学的方法学训练机制,并由少数人操控学术体制使之成为学术偏见的生产地,以服务于局部利益,建立虚假的权威之虞.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