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科诨是我国古典戏曲构建喜剧性情境的一种重要手段。李渔在戏曲中以令人发笑的科诨来构建他的戏曲中的喜剧性情境,形成李渔戏曲独特的喜剧性品味。李渔戏曲《风筝误》中科诨的主要特点是:人物上场时自述式的滑稽语言和动作,属于与故事情节关系不大的科诨,往往采用外交流系统与观众直接对话;每出之中的人物之间的科诨,大多与故事情节结合紧密,构成喜剧性情境,属于内交流系统;李渔以谐音、谚语、熟语等方式构成科诨之“诨”。  相似文献   

2.
郭福平的戏曲作品具有浓郁的喜剧风格,主要表现在矛盾冲突的安排、形象塑造、细节和情境的设置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80年代在戏剧探索大潮中涌现出一批写实型探索戏剧,它们既秉承“写实剧”特征,又兼具“探索剧”特点。前者仍以现实主义精神为基石、现实主义手法为主要创作方法,坚持以人物为中心,注意揭示底层人物的命运、生存价值、内心冲突,追求人物关系生活化;后者不拘泥于传统旧有模式,适度进行创新试验,注入一些现代意识,吸纳了西方现代主义戏剧的手法、技巧,或从传统戏曲中汲取营养,采用非幻觉武审美形式,表现出现实主义的开放性和拓展。  相似文献   

4.
戏曲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它的根本目的是创造丰富多彩、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所以在戏曲艺术的审美特征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和美学追求,更能集中的体现这种艺术的特点和神韵。现以元代北方杂剧、南戏为例分析戏曲人物塑造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5.
中西悲剧最根本的不同就是选择悲剧人物和悲剧冲突的不同。中国悲剧的悲剧冲突主要表现在外在的正义力量战胜邪恶势力的过程中,西方悲剧的悲剧冲突则主要表现在内在的人性善战胜人性恶的过程中。中西悲剧的悲剧冲突的解决却是相当一致的。这就是它们都追求历史的进步与道德的进步的统一。因为中西悲剧的悲剧人物不同,中国悲剧的悲剧人物是完美的,所以中国悲剧是通过否定和拒绝邪恶势力来完成这个统一的,而西方悲剧的悲剧人物是有缺陷的,所以西方悲剧是通过否定人自身的缺陷和罪过来完成这个统一的。  相似文献   

6.
佛教文化对中国古典戏曲有着重要影响,佛经中丰富绮丽的故事更为古典戏曲创作提供了直接的素材和艺术手法。佛教文化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戏曲题材,还与古典戏曲的圆满结局有着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悲剧冲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表现为伦理性质的善恶冲突和冲突的淡化与模式化,本文将从中西悲剧的比较当中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8.
由于十七年文学与时代政治的紧密关系,所以常常被评论家视为“人与自我的失落”的文学。然而,十七年时期的文本往往在“表达了什么”与“如何表达”之间又形成了叙事的裂缝。从微观叙述形态层面上来探讨《创业史》,可以发现其叙事张力在文本内部的人物关系设置、矛盾冲突的展开方式、作家对角色的定位与读者接受等诸多方面都有所呈现。  相似文献   

9.
《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曲浩瀚海洋之中的璀璨明珠,自元朝问世以来备受瞩目,数百年的流传过程中,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版本面貌。有明一代就有60多种不同的版本,步入清朝,仅金圣叹评本就有近百种不同版本。由于当时的出版者在出版戏曲等俗文学书籍时,射利是其首要目的,故而在刻印时往往掺入自己的创意,这种创意也与当时的时代风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话剧《雷雨》表现了戏剧尖锐的矛盾冲突,戏剧的取材、人物、场景、时间都高度集中。戏剧悬念设置以及戏剧人物语言所具有的性格化与动作性的特点,让我们领略了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对词雄稼轩一生不同阶段的评价,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一个重要原因是稼轩词中情感与理性常呈冲突表现。本文对这种冲突的不同表现从不同角度作了分析。说明讲气节、秉至诚、做真儒乃为其始终如一的追求和人材特征。  相似文献   

12.
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话语结构学说,对Austin的小说《傲慢与偏见》第3部分第14章中的人物之间的权势关系进行了会话分析,揭示在这个片段的冲突话语中3个人物之间失衡的权势关系的语言学根源,由此加深对小说人物和故事情节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话剧《雷雨》表现了戏剧尖锐的矛盾冲突,戏剧的取材、人物、场景、时间都高度集中.戏剧悬念设置以及戏剧人物语言所具有的性格化与动作性的特点,让我们领略了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试论《高老头》的中心人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尔扎克的代表作《高老头》在《人间喜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高老头》的人物设置、关系及其作用来看,可见作品各条线索之间有一个共同的核心——金钱至上。这个核心,把作品中的所有人物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而这个核心的最直接表现就是高里奥老头。因此说,高老头是《高老头》的中心人物。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园中各构园要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协调的关系,而整个园林以及园中各构园要素与人之间也是一种和谐的关系,这可以说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诗化结构。这种结构的形成深受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生态美和文化生态美的影响。中国古典园林具有诗化的结构,这也意味着中国古典园林是人们实现诗意地栖居的绝佳所在。  相似文献   

16.
本论文之所以选择从知识产权法与反垄断法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入手分析.是因为当前学术界对于二者的关系存在两种不同的认识。这种相互关系既表现为形式上的冲突,又表现在实质上的制约与反制约。由于分析角度不同.论文结构也因人而异。本文按一般规律对这两个法律分支进行梳理.希望能得出一点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7.
在教育价值取向的过程中,教育者偏重于教育结果的价值,受教育者则重视教育过程的价值,由此往往导致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之间的价值冲突,而片面追求教育结果的功利价值的价值取向加剧了这种冲突。要充分发挥教育在促进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中的作用,全面实现教育的价值,在价值取向的过程中,就必须追求教育过程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关汉卿剧作的戏剧冲突与人物性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汉卿在戏剧方面之所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关键在于他能够娴熟地运用戏剧冲突来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他的成功经验有以下几个方面:设计戏剧冲突,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关键;人物性格的主要方面,是由主要冲突来表现的;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是由多种戏剧冲突来表现的;戏剧冲突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充实人物性格的过程;人物心理上的矛盾冲突,也是表现人物性格的重要一环;设计人物自身言行的矛盾冲突,也是表现人物性格的艺术手段。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打金枝》中皇后的原型进行了史料考述,重点分析其在戏曲故事中的形象,发掘戏曲人物对现代观众的教化意义,启发现代家长在面对和干预儿女家庭矛盾时应把握的基本原则,让古老的戏曲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的艺术生命。  相似文献   

20.
吕天成戏曲境界说略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境界是中国古典戏曲一个重要理论范畴.吕天成在<曲品>中运用"境界"这一术语评判戏曲作品的成败得失.本文重在阐述吕天成"境界说"的理论内涵和美学追求,探讨境界与意境的内在关联,从而揭示境界说的本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