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刘辰翁的元宵词,以描写元宵为主,感时伤世,将雨、月意象的多种所指巧妙地与灯节结合起来,寄寓黍离之悲,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南宋遗民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2.
宋季遗民词在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上达到高度和谐统一,颇受号称词学复兴的清人关注。清人对宋季遗民词的批评研究集中在对宋季遗民咏物词、节序词的阐释接受,及遗民词人风格流派的划分和艺术优劣的评判上。通过对这种批评接受的检讨及利弊得失的分析,不仅可以廓清清人心目中的宋季遗民词学观,而且对当今的词学批评研究也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明末清初的遗民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民词并不是明清之际词人首创。然而 ,还从来没有哪个时代遗民词创作 ,能达到明末清初的高度 ;没有哪个时代遗民词的创作 ,能像明末清初一样有着明确、统一的主题 ;没有哪个时代的遗民词 ,在政治内涵的深度和广度上 ,能与明末清初媲美。可以毫不夸大地说 ,明末清初的遗民词成就是巨大的 ,在中国文学史上前无古人。这是我们民族一份极为珍贵的文学遗产  相似文献   

4.
南宋遗民词人蒋捷历来以“品谊高”著称,因其心念故国拒不出仕而沦为社会最底层的流浪者。品读他的词作可以发现在众多凄苦的遗民作品中,蒋捷词在郁结中能转向透达,显示出精神上的独特亮彩。  相似文献   

5.
宋代歌妓词是中国古代“女性书写”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歌妓词的情感内涵主要有:对坚贞爱情的渴望、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家主的感激和对被愚弄的绝望等。宋代歌妓词在情感表达上的最大特点是真切动人。这些歌妓词人以她们独有的女性的视角、女性的笔触与那些男性词人一起共同构成了百花齐放、五彩缤纷的宋词世界,对宋词的全面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须溪词》遗民心态的变异及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刘辰翁及其《须溪词》者众多,然而就刘辰翁志节言,一致认为是位出色的爱国者,对前朝的忠贞始终不渝,直到终老。其实检阅《须溪词》,刘辰翁的遗民心态也非全如此。刘辰翁《须溪词》的遗民思想、隐逸心态也是发展变化的。特别是他后期的某些心态相对全词的主体遗民思想而言,确实又带有变异的色彩。虽然这种现象比较微妙,不容易查考,也不能遮掩词人的总体精神风貌,但无疑也是当时词人的实际情感思想的表现,客观上为我们比较全面真实地研究刘辰翁《须溪词》的遗民心态提供了新的探测点,而这却正是历来评家所忽视的。  相似文献   

7.
南宋遗民词中抒情主人公人格形象的形成,是远继魏晋名士旷达风度、近承姜夔雅士风流的。南宋遗民词人的社会角色、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与魏晋名士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故他们在放怀山水、怡情歌唱时,也就很自然地效法魏晋名士的风度了。  相似文献   

8.
宋代著名女诗人、女词人朱淑真,其词率性真情,自然本真,委婉凄清,情韵俱胜。词人在吸取前人语言精华的基础上,熔铸冶炼,形成了她独具的和美新丽,浑然天成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9.
南宋遗民词人隐居生活实践中各式各样的活动,为他们的交游唱和词提供了丰富的题材,表现了他们隐居实践中多方面、极其广阔的生活内容。他们主要从咏物寄托、故国故人之思、隐逸之志等三个方面阐述了他们交游唱和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
鸿雁意象在我国古典文学中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抒情象征体系,对传统抒情文学和民族审美心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南宋遗民词中的鸿雁意象不但继承了传统的意蕴,在表达黍离之悲、表现遗民孤凄流离的生存状态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通过鸿雁意象在这一特殊时代的丰富内涵,可以清晰地透视到南宋遗民词人强烈的遗民情绪和悲剧性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11.
反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修辞格,由辞面和辞里两部分构成。长期以来,反语的辞里都被视为是言者所表达的真实含义,辞面只是一种形式,是为辞里服务的,辞面和辞里的语义呈现出矛盾性和逆向性。从语言事实出发,分析了反语辞面的多种作用,指出了传统理论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2.
立法后评估工作是立法实践中的一个新的创举。“立法”是立法后评估的对象,同时也为立法后评估提供了一种方法;“后”是立法后评估的时间,分别具有时间点和时间段的意义;“评估”作为立法后评估的本质,是一种法律意识、法律价值、法律行为的意义综合。  相似文献   

13.
结合历史文献、普通话和汉语方言材料,论证了寿县方言表"丢弃"义上声词[p 24]的本字是古全浊上声字"拌"。今读上声的"丢弃"义是"拌"字本义,这个意义的"拌"在属于古楚国的汉语方言中原官话核心地区仍然使用。"丢弃"义"拌"字在兼并"秚"字的"搅和"义时处于"古全浊上归去"的历史音变时期,从而产生了本义今读上声而后起义变读去声的音变规律例外现象。  相似文献   

14.
质点的意义在牛顿力学和相对论力学中是有差别的。现在看来 ,牛顿力学中质点的意义已远远超过了其最初定义的内涵。相对论力学在揭示时空的本质方面比牛顿力学前进了一大步 ;从牛顿力学到相对论 ,物理学获得了巨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刘勰《文心雕龙》的著述本质上是一种转义行为。在他预设批评话语时,当前化具有一种占优势的组建作用。刘勰深刻领悟自身存在的时间状态,并渴望借著述实现其存在的意义。因此,他写作《文心雕龙》的基础是生存论上的时间性。这不仅使刘勰澄清了自身存在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赋予他以时间为视域理解文学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探索意义缺失通过引起意义寻求影响生命意义感的中介路径, 并分析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对该过程的影响。采用两个时间点的半纵向设计, 在大学生群体中间隔一个月收取问卷数据, 在第一个时间点施测意义缺失、意义寻求和心理需要满足量表, 第二个时间点施测生命意义感量表, 共追踪有效问卷156份。结果表明: 意义寻求在意义缺失和生命意义感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在意义寻求和意义感之间起到调节作用, 基本心理需要满足水平较低时, 意义寻求将显著提升意义感, 随着心理需要满足水平的提高, 意义寻求对意义感的促进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7.
鲁迅的散文集《野草》构建了复杂多重的时间要素。在线形物理时间的延续中,文本内部存在主观时间的循环观和梦魇性,同时蕴含感性思维特征下的空间把握。鲁迅对时间感悟的方式不仅有哲学意味的探寻,而且融入着社会性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8.
利用电磁仿真计算软件FEKO,对有界波模拟器传输电磁脉冲信号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有界波模拟器结构尺寸与所能模拟器的电磁脉冲上升沿下限的估算关系,所得到的结论对设计快上升沿大型电磁脉冲场模拟设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夸张中的逻辑和语义偏离,来考察夸张辞格的语用功能,其主要功能不在于表事而在于表情。因此,夸张虽然在表述上言过其实,违反质准则,但是在本质上却是符合事实的,不违反质准则。这就保证了会话合作。同时,语境制约着夸张中的偏离。  相似文献   

20.
隐喻是人类认知和体验世界的基础,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隐喻表达的往往不是其字面含义,理解时需要进行认知推理,在推导过程中,文化因素影响隐喻喻义的理解。文化具有共性和异性,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的共性使交际双方往往能推导出相对正确的言外之意。但同时,每种文化对一定事物都有其特定的隐喻内涵,如来自不同的文化的个体不熟悉这种文化内涵,跨文化交际就难以顺利进行。因此,了解隐喻概念的异同将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