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卫 《甘肃科技》2001,17(6):62-62
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建立一套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责权利统一,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新型劳动用工制度,必须从铁路沿线艰苦地区的实际出发。转变思想观念,打破传统的条条框框,在铁路沿线艰苦地区劳动用工制度上应给予宽松政策,用工形式上也要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做到统筹就业,择优使用,灵活调节,能进能出,能上能下。 1 改革用工制度的关键是转变思想观念 企业用工制度的改革是以“人”为中心的深层次改革,触及的是传统观念和职工的切身利益。要使用工制度改革顺利进行,必须有职工群众的真心拥护这个前提做保…  相似文献   

2.
浅谈新时期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马兰 《甘肃科技纵横》2010,39(4):122-123
人事档案是组织、人事、劳动等部门在人事管理工作中形成的,记述和反映个人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业绩、健康状况,是全面考察和管理员工的重要依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发展,劳动用工制度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和逐步完善,企业用工合同制度也在进一步的规范中,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就随之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加强和改进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已成为当前企业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一个重要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3.
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建立一套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责权利统一,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新型劳动用工制度,必须从铁路沿线艰苦地区的实际出发.转变思想观念,打破传统的条条框框,在铁路沿线艰苦地区劳动用工制度上应给予宽松政策,用工形式上也要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做到统筹就业,择优使用,灵活调节,能进能出,能上能下.  相似文献   

4.
《劳动合同法》视野下的高校劳务派遣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务派遣制度是一种新型用工形式,由于该制度合经济性,备受公司企业青睐。随着高等学校用人制度改革的深入,高校开始引入劳务派遣制度。劳务派遣制度利弊互见,用工单位对被派遣劳动者权益时有侵犯,《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进行了规范。高校劳务派遣亦应在《劳动合同法》规范下运行,尽管高校用人制度有其自身特点。本文通过对劳务派遣涵义、特征及其利弊进行分析,结合高校劳务派遣实际予以阐述,最后提出作者观点。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有企业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问题既是社会舆论的热点问题,也是企业内部3项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切实解决制约企业经营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需要不断创新和加强企业劳动用工管理。该文从H公司管理实践出发,研究提出了加强劳动用工管理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是伴随着地勘单位战略性结构调整及改组、改造、改制工作的深化所必须面对和要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一定意义上讲它是"三项制度"改革中涉及面最广、难度最大、思想问题最多、直接影响队伍稳定和改革成败的重大制度改革。本文结合地勘一院撤队组院几年来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实践,就其中的若干问题浅述已见。  相似文献   

7.
李春平  王毅欣 《科技资讯》2011,(28):169-17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简称《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以后,对原有的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用工制度带来了全新的变革与挑战,与企业原有的用工模式及思路发生了碰撞。依笔者自身工作经历及对《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认识,同时结合笔者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举办的各种学习研讨心得,了解到企业在实施《劳动合同法》时,存在着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将以《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为背景,从企业用工角度,浅谈企业应如何最大限度的降低用工风险,以保障企业与员工双方的利益,从而创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高校后勤实体使用了大量的“临时工”,2008年1月1日起,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在全国正式实施,后勤劳动关系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用工管理亟待规范,严格遵守《劳动合同法》在用工管理方面的新要求,是建立高校后勤规范用工新机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事实劳动关系制度存在偏离劳动法宗旨、法律规则失调的缺陷,应把其纳入劳动合同制度加以改造,具体的路径是把"用工"作为劳动合同订立的一种形式,以"用工"建构的劳动权利义务作为未来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劳动合同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这是劳动用工制度的重大改革。实践已证明了劳动合同制有着巨大的作用。但对劳动合同制,人们也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看法。分歧之一,是劳动合同制能不能体现职工的主人翁地位。认识的不统一,就会有碍于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劳动诉讼组织建设是劳动诉讼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劳动诉讼相对独立的基本内涵之一,是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组织保障。相关部门要根据我国劳动司法实践,结合我国立法进程,借鉴域外先进立法,逐步推进劳动诉讼组织建设,最终建立相对的劳动诉讼审判组织。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图书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图书馆工会作为党领导下的基层群众组织,在和谐图书馆的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图书馆工会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将教职工紧密团结在党周围;加强体制建设,依法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加强职能建设,为教职工服务是工会的基本职责.  相似文献   

1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经济增长的基本途径。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必须从法律层面创新户籍制度、土地流转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劳动就业制度;并不断完善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真正转变政府职能,担负起对农民工管理、服务的法定责任,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提供政策支撑;同时不断完善劳动法体系,切实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4.
劳动教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强制教育改造的措施,建国初期它在控制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以及适应国际人权斗争的需要,该项制度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本文从劳动教养制度在实践中的问题谈起,系统地解释了完善劳动教养制度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完善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七种方式,产权制度结构、信息不对称、组织的缺位、市场化改革的路径依赖是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降低交易成本的相关路径.  相似文献   

16.
民营企业的劳动关系是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通过分析民营企业的劳动关系现状,将民营企业的劳动关系分为劣等劳动关系和优等劳动关系,即劳动关系的二元性,进而提出了改善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模式与农村劳动力过剩的自我强化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称采取了农民工这种扭曲的方式,虽然从静态看农民工模式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了缓解,但是从动态来看农村劳动力供给却增加了,农村劳动力过剩存在一种自我强化的机制。因之要通过提高农业的技术水平和农业生产率、户籍制度及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增加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等方式推动城市化进程,减少农村劳动力供给,从而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对整个劳动力市场的冲击。  相似文献   

18.
牛艳华  黄向球  李赛 《河南科学》2013,(12):2269-2274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是实现健康城镇化的关键因素,也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重要前提.为探索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利用近几年来河南省县域农村劳动力转移抽样调查数据,重点分析了县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具体特征、发展趋势及促动因素,并针对目前农村劳动力进城落户面临的主要障碍,提出应重点推进户籍管理制度、土地管理制度及城乡就业制度创新,同时提升各级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建立城乡互通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这些措施促使县域农村转移劳动力能够真正融入城镇,进而使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相似文献   

19.
发挥工会职能作用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动和谐企业建设是工会组织服务大局、履行职能的使命所在.从履行基本职能、坚持两个"融入"、维护企业稳定、提升企业品质4个方面提出了工会工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将劳动分为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 ,复杂劳动包含了管理和科技劳动。创造价值的劳动不仅仅指生产劳动 ,而应是劳动的总体概念。管理和科技劳动在当今社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因此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应鼓励管理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建立可发挥管理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