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福喜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
探求“元气”学说的起源 ,通过考古发现及辨伪考证 ,认为先秦子书《冠子》,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元气”是宇宙的本原 ,“气”可以决定万物的形态与性质的宇宙本原观。同时 ,认为《冠子》具体而形象地描述了“元气”是怎样生成天、地、万物 ,乃至整个宇宙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3.
宇宙发生论是儒家思想和理论的基石,也是地球科学研究的范畴.介绍了董仲舒、周敦颐、邵雍和张载等宇宙发生论的主要内容以及地球科学与其对应的科学解释.在此基础上,提出宇宙发生论的4个内涵:中国古代宇宙观、宇宙发生论的历史演变、宇宙发生论的地位和作用、宇宙发生论所涉及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4.
在批判杜林“宇宙有限论”过程中,恩格斯阐述了“宇宙无限论”观点。但现代宇宙学一系列新发展使人们对其论断产生了质疑。本文探讨了对该论断质疑的实质,论述了具体宇宙与整个宇宙的辩证关系,并指出恩格斯该论断在21世纪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通过对宇宙生成神话的两种形态--无性宇宙生成和有性宇宙生成神话-的剖析,探讨它们之间的异同及其同人类的认识水平和审美能力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挖掘神话创作的内在本质。 相似文献
6.
“宇宙大爆炸假说”与《老子》中“道”的本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字宙大爆炸假说”与《老子》中的“道”论相似,“道”的本义似应是“宇宙体积为零”状态;《老子》论“道”的思维方法与现代宇宙论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7.
认为《老子》的哲学观点:宇宙是网络结构,“道”生发了整个宇宙,“道”贯通于一切宇宙网络之中。“道”是以“阴场”、“阳场”和“冲气场”的形式对万物发生作用。在宇宙网络中是无形控制有形。 相似文献
8.
2005年7月26日,由德国马普学会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中国科技馆共同主办的《爱因斯坦——宇宙大匠》专题展览在中国科技馆开幕。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白春礼院士,德国驻华大使史丹泽先生,瑞士驻华大使马提内利先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出席开幕式的还有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程东红,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技史学会理事长刘钝,德国马普学会科学史研究所所长雷恩,中国科技馆馆长王渝生,郑州市副市长龚立群,洛娃集团董事长胡克勤。 相似文献
9.
张猷 《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6):38-46
在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研究中《形而上学》Λ卷是最重要的,因为唯有在本卷中,亚氏才兑现了他对不可感实体进行形而上学研究的承诺.亚氏在本卷以回溯的方式达成了他的研究计划,即从可消灭的可感实体回溯到永恒的可感实体,再回溯到永恒的不可感实体.永恒可感的实体是中介性.正是它们才使得不可感实体能够对于地上万物来说同时是超越的和内在的,也正是它们所具备的那些天球运动,才推动了地上可感实体的生成.也正是基于它们的存在,宇宙才成为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10.
“天人合一”作为中华审美文化的灵魂,当它实践于文学艺术,便会滋育一种“宇宙情怀”。从神秘体验中升华出神圣“宇宙情怀”,《红楼梦》与《边城》的景象描写堪称典范,它们分别以精湛的艺术表现诠释了自然“神秘”中的神圣“天人合一”,从而很好地实现了“宇宙情怀”这种文学精神的写作传承。 相似文献
11.
自从1905年两个似乎格格不入的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引入以来,综合上述两个理论到量子场论和粒子现象的标准模型的尝试成为物理学的主流。本书就是80多年来对于上述的尝试的一个总结,同时也是对本领域的一个导论。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手稿》中没有直接做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论,主体实践美学认为一切美都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学理上极为牵强附会。马克思主义主客体实践美学的新本原论认为,美根源于宇宙自然的本质力量的客体与客体之间的对象化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也就是自然化和人化;美的本质就是宇宙自然的非自觉自在的客体实践自由和人类社会的自觉自为的主体实践自由而形成的无限永恒创化的自由。人与自然本质上的双向互动的物质变换关系,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美学是在掌握主客体辩证互动规律的基础上而向无限永恒的宇宙自然的自由渐趋靠近的终极关怀性的学科。 相似文献
13.
金克木的诗作具有“现代派”诗人的某些共性,但又表现了其“民族性”的独特个性,常将佛、道、儒融为一体,在诗的表现手法和语言运用上也具民族特点,本文以此解读其30年代的一首长诗《宇宙疯》。 相似文献
14.
朱仰东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76-80
《牡丹亭》的声腔问题至今仍然争讼不已,一般来说无外乎力主弋阳腔、宜黄腔、昆腔和海盐腔四种。事实上,依据相关资料及汤显祖创作的实际情况,此四种观点之于汤本原著《牡丹亭》而言,都有偏颇之处。结论认为:《牡丹亭》初创时期并不主何声腔,完全是一部传奇体制式的丈人剧作,只不过后来各种唱腔结合自身情况,各取所需,加以改编。也正因如此,一方面该剧在唱腔问题上难以趋于一致;另一方面,该剧能常演不衰。 相似文献
15.
经《地球化学与宇宙化学学报》(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GCA)主编帕多瑟克(Frank Po- dosek)博士提名、美国地球化学学会审查批准,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段振豪研究员被聘请担 相似文献
16.
由于儒家思想的重要影响,《文心雕龙》标举儒家音乐观。在审美本质论上,刘勰认为音乐的本质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尤其是社会政治生活的反映,音乐的发展变迁决定于现实政治的盛衰;通过音乐可以了解一个国家国势的兴废盛衰。在美感论上,刘勰认为音乐应该具有中和之美,应该是雅正的;他提倡的中和之乐,崇"雅"薄"郑"。在审美功能上,刘勰认为音乐具有重要的教化作用,应该发挥雅正音乐的教化功能。 相似文献
17.
赵建宛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6(2):242-246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把系统定义为:“我们把极其复杂的研究对象称为‘系统’,即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组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这一理论的兴起始于本世纪四十年代的生物学领域.由奥地利科学家L·贝塔郎菲首先开始把生物整体及其环境作为系统来研究,提倡生物学研究中的“机体系统理论”,并创立了“一般系统论”,他认为各种系统都存在着适用于一般化系统的四个主要特性,即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和目的性.而大约成书于两 相似文献
18.
王瑞平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0,30(3):1-4
几十亿年来地球上的生物是否存在周期性的繁盛与衰亡,可以说是全人类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寻找发现生物大灭绝的规律可以说是人类的梦想。从已发现的化石来看,地球上确实发生过若干次生物大灭绝,而且距我们今天都十分遥远。我们仅仅从现在地球的某些变化似乎很难发现古代生物大灭绝的规律。所以,如果我们从一个宇宙年的角度来看待地球上的生物大灭绝现象,可能会使我们对问题的认识更接近于正确答案。 相似文献
19.
依据表征物质波粒二象性的德布罗意,爱因斯坦关系,从微观意义上获得和说明了牛顿引力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发现了决定时间之箭的物体自身质量时变关系,并推导出著名的哈勃定律,论述了推动宇宙和地球演化的主要动力,揭示出物质的波粒二象性是微观,宏观,宇观统一运动的根源,是实质上处于演化之中的物理世界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我们对柏拉图之前的希腊情况知之甚少,然而公元前6世纪出现的一种特殊文学样式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在这个时期曾经有一些视野较为宽阔的关于宇宙及其起源的书籍问世,它们在特殊的环境中获得繁荣。这些书籍主要由两条支流——思想和文学汇集而成,它们超越了狭小的地域边界,广为流传的是:智慧的宣言和宇宙开创的神话。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理由将希腊人——荷马,赫西俄德或俄耳甫斯神话的宇宙发生论从其东方副本(极相似的人或物)中分离出来。很明显,它们出自同一个家庭,而且有不少证据显示出前苏格拉底的哲学家们依然在步东方宇宙发生论的后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