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6月15日,美国五大直销公司之一——康宝莱在重庆的首家直营店在江北区开张。康宝莱重庆分公司的成立,标志着美国五大直销企业:雅芳、安利、康宝莱、玫琳凯、如新全部聚首重庆。加上在此之前已在重庆布局的完美、天狮、李锦记、新时代等直销企业,重庆直销市场一时问巨头云集,市场重新洗牌再所难免。  相似文献   

2.
《当代地方科技》2006,(12):86-87
1、1990年,直销进入中国——标志性事件:广州雅芳公司成立 1990年1月23日,雅芳投资2795万美元,与广州化妆品厂合资成立“广州雅芳有限公司”,以雅芳在中国公司的成立为标志,直销模式正式进入中国内地。随后安利、攻琳凯、完美、仙妮蕾德等直销公司纷纷登陆中国,直销在中国开始大范围出现。  相似文献   

3.
根据市场调查公司Euromonitor的一份研究报告,2005年,罗马尼亚通过直销方式售出的消费品总值达1.77亿欧元,与2004年相比增长了45%。其中市场排名前几位的公司分别是雅芳(Avon)、欧瑞莲(Oriflame)、康宝莱(Herbalife)和安利(Amway)等国际化妆品和护理产品知名品牌。  相似文献   

4.
如新仿佛总是一个后来者。与安利直销帝国的创建时间相比,如新整整迟到了25个春秋。与雅芳1990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相比,如新直到2003年才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5.
在跨过了一道道门之后,眼下摆在雅芳面前的最重要的命题是,下一步该怎么走?作为世界直销行业的No.1,雅芳一直是众多企业追赶的目标,其中安利凭借在中国市场的繁荣,正不断缩小着与雅芳的差距。雅芳想要创造更大的辉煌和在世界直销市场保持领先的优势,就必须深耕和壮大中国市场。目前的中国市场,对于雅芳而言,显然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就在业界  相似文献   

6.
《当代地方科技》2008,(1):40-41
雅芳(中国) 雅芳这个中国直销市场上的“乖孩子”一直延续着“乖”的路线,始终坚持走单层次直销的策略。更难能可贵的是,雅芳把单层次直销走得有声有色,截至2007年年底,雅芳已经吸纳了近70万直销大军。  相似文献   

7.
《当代地方科技》2008,(1):89-90
1广州:巨头俱乐部 代表企业:安利、雅芳、南方李锦记、月朗国际 广州是中国直销最毫无争议的王牌胜地,因为首开改革之风,安利、雅芳、南方李锦记等老牌直销企业将总部设在广州。而正是在这些企业的努力经营下,广州形成了对直销企业的宽容氛围,进而吸引了更多直销企业的入驻,月朗国际就是后继者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8.
2008年众多直销企业业绩飘红,其核心品牌也一起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对等品牌的态度正在发生变化。安利、雅芳、玫琳凯等企业越来越多地在传统受众面前经营自身品牌,传统媒介广告已经成为这三大美资企业的最重要投入之一。效果目前来看还难以评说,安利大获全胜,雅芳和玫琳凯却是磕磕绊绊。  相似文献   

9.
随着直销企业越来越成熟,商业策划越来越受到重视并被广泛运用,以安利、雅芳为首的直销企业们,最早在国内直销界掀起了商业策划的浪潮。最有代表性的是安利策划的纽崔莱健康跑。雅芳在商业策划上一直不遗余力,“无离乳癌、健康一生”、“反家庭暴力”、“明天会更好”等活动也留下了策划史上的精彩一笔。  相似文献   

10.
《当代地方科技》2005,(11):17-19
创立于1980年的康宝莱,和雅芳、安利、玫琳凯、如新同列美国五大直销公司,在全球拥有超过100万直销商,业务分布在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其全球业绩去年达到了20亿美元。康宝莱早在1999年就进入了中国市场,但由于1998年直销被禁后仅有10家企业获批转型,所以康宝莱选择了以传统方式经营。  相似文献   

11.
月度新闻榜     
N0.1安利、完美、玫琳凯压线获牌 2006年12月1日,商务部批准了安利、完美、玫琳凯的直销营业许可证。这天,是外商投资直销转型企业拿牌的大限之日,至此,98年10家转型企业已有5家企业分获直销经营许可证,分别是安利、雅芳、完美、玫林凯、富迪。获得直销牌照的企业也增至13家,其中外资企业10家,内资企业3家。  相似文献   

12.
《当代地方科技》2004,(3):26-26
直销在国际市场上又称为“无店铺销售”。中国重新开放直销市场,是不是意味着安利雅芳等直销巨头可以放弃现在的“店铺 雇佣推销员”模式? 然而,据了解,国家商务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制订的《外资投资直销企业暂行规定》草案(以下简称《暂行规定》草案)中,对于“外商投资直销公司应履行的义务”,便有明确规定,“必须首先开店铺之后才能有权雇佣推销员从事直销经营”。  相似文献   

13.
《当代地方科技》2008,(1):28-30
NO.1安利(中国) 安利一直是中国直销行业的风向标,它的业绩、对政府政策的影响力以及公共关系处理都让其他企业难以望其项背。继2006年12月1日压线获得直销牌照之后,于2007年5月28日最终通过商务部直销服务网点核查备案,是除雅芳外获批直销区域最多的直销企业。  相似文献   

14.
从安利、雅芳到如新,一个个国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采用的都是直销方式.本文从如新公司出发,运用SWOT分析了如新直销方式的内外部威胁和优势,试图探索一条直销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直销法2005年7月正式出台!雅芳(中国)成为首家经国家商务部和工商总局批准的直销试点企业!安利、仙妮蕾德、如新、中山完美……外资直销公司在积极行动!天狮等内资直销公司蓄力已久!天年、珍奥等会议营销龙头公司在行动!……而我们还有那么多保健品公司怎么办?那么多专做会议营销的公司怎么办?更重要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世界主要直销企业的生产国——美国,其直销企业的数量和质量在世界范围内都处于称雄的地位。安利、雅芳、玫琳凯、康宝莱和如新等都已经成长为全球顶级跨国直销企业,他们海外扩张之路也就是直销走向世界的过程,其经验和教训都堪称世界直销业扩张的范本。  相似文献   

17.
2007年,中国直销市场在低迷中前行,但直销公司高管的闪展腾挪依然如2006年般频繁,甚至愈演愈烈。在直销公司和职业经理人频繁试婚几个月就分手的普遍情况下,这里不禁有一个问题,直销公司赶走职业经理人,就能解决问题吗?不妨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矛盾两个角度来看看这个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本月,随着雅芳、康宝莱、如新等企业相继发布年度财报,2009年度直销企业业绩逐渐明朗化,安利、完美、玫琳凯,稳坐国内直销业绩三强,而乖孩子雅芳的财报数据则有些差强人意,雅芳中国业绩出现8%的下滑,利润也从2008年同期的1900万美元下滑至1600万美元,降幅为16%。祸不单行的是,标准普尔下调了雅芳信任指数由A到A-,这让雅芳处境更为尴尬。直销转向的雅芳不可能放弃原有的专卖店系统,而专卖店经销商和直销员之间的竞争冲击着雅芳的进一步发展,雅芳似乎还未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如新中国区比去年营收相比有所增长,但却因为骨干经销商8%的流失量拖累了榜单分值;欧瑞莲一如既往地缓慢前行;唐宝莱的中国行越走越稳,从整个上市直销公司的业绩报告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台湾直销协会成立的背景 中国台湾的直销市场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因为一开始就有非法的传销公司带来拉人头敛财的弊端,并且当时没有相关法律来规范,造成很大的社会风波,也让一般社会大众将直销视为老鼠会,极为排斥。80年代初期,美商安利公司、雅芳公司陆续进到台湾。虽然都是正派经营的公司,但是因为直销已失去社会大众的信任,使他们做得非常辛苦。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直销市场很庞大,大到足以改变直销传统规则,大到已知的直销产值已正式超过日本,直追美国。但中国直销规模到底有多大?中国直销从业人员到底有多少?因为一直没有一个正式的机构进行精确统计,目前还是一个谜。中国商务部的相关统计数据不多,若要估算中国直销人口(即直销商规模),透过安利(中国)公司的直销商人数来推算可能会是一个相对不错的方法。2013年,安利(中国)正在从事直销的会员大约有114万,据以推估中国拿牌直销企业及部分申牌直销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