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将锦鲫(Carassius auratus)幼鱼20尾随机平均分成训练组和对照组,在25℃水温下每天饱足投喂1次;其中训练组实验鱼持续2周进行强度为每天2次的力竭运动训练;随后分别测量实验鱼力竭运动后的耗氧率并计算过量耗氧(EPOC);待力竭运动恢复8 h后再分别取样测量肌乳酸、肝乳酸的含量和肌肉中乳酸脱氢酶(LDH)、柠檬酸合成酶(CS)的活性。研究发现,力竭运动训练组与对照组的EPOC分别为(166.2±7.2)、(108.0±6.2)mg.kg-1,训练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肌乳酸含量分别是(17.4±0.8)、(25.4±1.7)μmol.g-1,训练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训练组实验鱼的肝乳酸含量、LDH和CS的活性与对照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力竭运动训练有助于提高锦鲫幼鱼的无氧代谢能力;无氧代谢能力的提高可能与乳酸清除速率加快有关。  相似文献   

2.
将锦鲫(Carassius auratus)幼鱼20尾随机平均分成训练组和对照组,在25℃水温下每天饱足投喂1次;其中训练组实验鱼持续2周进行强度为每天2次的力竭运动训练;随后分别测量实验鱼力竭运动后的耗氧率并计算过量耗氧(EPOC);待力竭运动恢复8h后再分别取样测量肌乳酸、肝乳酸的含量和肌肉中乳酸脱氢酶(LDH)、...  相似文献   

3.
持续时间对南方鲇游泳性能测定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考查测定临界游泳速度(Ucrit)方案中的持续时间(△t)对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幼鱼的Ucrit及其代谢率的影响,于25℃条件下以6.0 cm·s-1为速度增量(△v),分别在△t为20和40 min时测定实验鱼的Ucrit和运动代谢率(Vo2).结果显示在△t为20和40 min时实验鱼的绝对临界游泳速度(Ua)分别为(31.89±1.29)和(30.17±0.98)cm·s-1,相对临界游泳速度(Ur)分别为(4.22±0.16)和(4.05±0.14)BL·s-1(BL表示实验鱼的体长,以厘米计),两个临界游泳指标不同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而△t为20 min时的最大运动代谢率(AMR)为(183.36±12.80)mg·h-1·kg-1,显著高于△t为40 min下(139.66±8.75)mg·h-1·kg-1的水平(P<0.05);另外,当△t为40 min时,前20 min和后20 min的AMR分别为(152.08±10.79)和(121.61±6.68)mg·h-1·kg-1,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却显著低于△t为20 min处理组的水平(P<0.05).上述结果表明,不同的持续时间对南方鲇幼鱼的Ucrit的测定结果无明显影响;而对AMR存在着显著性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与实验鱼的应激反应程度有关,也可能由于运动过程中无氧代谢的不同比例所致.  相似文献   

4.
摄食水平对锦鲫幼鱼特殊动力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殊动力作用(SDA)是指动物摄食后代谢增加的现象,相关参数和功率曲线在动物生理生态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25 ℃水温条件下,测定0%、0.50%、1.00%、2.00%和4.00%体重等不同摄食水平的锦鲫幼鱼在摄食前和摄食后的耗氧率.结果发现锦鲫幼鱼摄食后耗氧率显著增加(p<0.05),约在摄食后2 h达到峰值.0.50%、1.00%、2.00%和4.00%体重等4个摄食组的摄食代谢峰值(耗氧率)分别为(96.15±7.74)、(100.72±7.29)、(117.72±7.23)和(173.22±14.20)mg·kg-1·h-1,其中4.00%摄食水平组显著高于其他摄食水平组(p<0.05);SDA时间分别为(6.29±0.68)、(7.14±0.85)、(7.33±1.23)和(9.20±1.36)h,各摄食水平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SDA总耗能分别为(1.42±0.18)、(1.58±0.20)、(2.63±0.60)和(5.33±0.76) kJ·kg-1,其中4.00%摄食水平组的SDA总耗能显著高于其他摄食水平组(p<0.05);SDA系数分别为(4.60±0.52)%、(2.54±0.34)%、(2.07±0.45)%和(2.17±0.30)%,0.50%摄食水平组的SDA系数显著高于其他摄食水平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锦鲫幼鱼摄食后的功率曲线呈典型的"三角型",这与其经常摄食的生活习性和较低的营养等级地位相适应.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广泛分布于长江、珠江等水系的经济鱼类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 Richardson)幼鱼为实验对象,选取实验鱼42尾,体重和体长分别为(13.10±0.59)g、(9.63±0.15)cm;在(25±1)℃的条件下,分别测定了其静止状态和力竭性运动后恢复时间为0、1、2、4、8和16h时的肌肉乳酸含量和血糖浓度。结果显示,瓦氏黄颡鱼幼鱼静止状态时肌乳酸浓度为(5.16±0.34)μmol/g;力竭性运动后肌乳酸迅速上升,并在运动后恢复0h达到峰值(16.11±1.06)μmol/g,经计算其变化倍率约为3.1;随后逐渐下降,恢复4h后与静止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乳酸清除速率为2.4μmol·h-1·g-1;瓦氏黄颡鱼幼鱼恢复过程中肌乳酸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拟合曲线方程为Y=5.2199+11.2333e-0.4366x(R2=0.8395,p0.001,n=36)。血糖浓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随后又下降的变化趋势,运动后在恢复0h时显著下降并达到(4.31±0.48)mmol/L这一最低水平(p0.05)。经与其它几种鱼类的相关资料比较,本研究提示力竭运动后瓦氏黄颡鱼幼鱼的肌乳酸峰值水平较低、恢复时间较短;推测该实验鱼的无氧代谢能力可能较弱,但短期内具有较强的重复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体重对大鳍鳠力竭性运动后过量耗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过量耗氧(EPOC)是衡量动物无氧代谢能力的重要生理指标,为揭示不同体重鱼类在EPOC方面的适应机制,在25℃条件下对体重范围分别为低于20g、20~30g、30~50g和高于50g的大鳍鳠(Mystus macropterus Bleeker)力竭性运动后EPOC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实验鱼单位体重的静止耗氧率随体重的增加而显著下降(P〈0.05),分别为2.44、2.25、2.05和1.71mg&#183;min^-1&#183;kg^-1;力竭运动后实验鱼耗氧率迅速上升,然后缓慢回落到一稳定水平;其力竭性运动后耗氧率峰值出现时间随体重的上升而后延,分别为1.31、1.53、1.89和4.50min;其单位体重的耗氧率峰值随体重的增加而显著下降(P〈0.05),分别为12.36、11.07、10.27和7.20mg&#183;min^-1&#183;kg^-1,该数值分别为处理前的5.36、5.04、5.23和4.22倍;各体重组耗氧率下降到稳定水平的时间分别为20、20、25和20min,在此时间段高于静止耗氧率水平的耗氧量分别为69.25、64.89、62.15和49.07mg。研究表明大鳍鳠无氧代谢能力随体重的增加而上升。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作功量相同、不同强度阻力运动后的过量氧耗,并依据不同强度阻力运动后的生理反应的数据分析造成运动后过量氧耗差异的成因,我们以16名男性大学生为试验研究对象,让试者分别接受高强度(3组、75%IRM的强度重复10次)和低强度(3组、50% IRM的强度重复15次)的阻力运动实验,在运动后恢复期分别测其心率、换气量、摄氧量、体温、能量消耗和呼吸交换率.以此来检验不同强度阻力运动后过量氧耗与各项生理反应之间的差异.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高强度阻力运动组运动后恢复期各阶段的摄氧量和能量消耗都显著的高于低强度阻力运动组(p<0.05),而体温、心率、呼吸交换率在恢复期各阶段并无显著差异(p>0.05).这说明在相同做功量下,高强度的阻力运动比低强度阻力运动要增加运动后过量氧耗,进而增加运动后恢复期的能量消耗.  相似文献   

8.
饥饿对鲇鱼幼鱼静止代谢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在25℃条件下对鲇鱼幼鱼(29.41~44.45 g)进行了60 d的饥饿处理,每天测定3次耗氧率。结果显示:鲇鱼幼鱼在饥饿60 d后,其静止代谢率由63.19±3.68降至22.38±1.36 mgO2kg-1h-1,下降了64.58%;通过对静止代谢率变化的分析,发现存在有3个相对稳定期:其代谢水平分别为41.62±0.34、34.72±0.55和27.59±0.52 mgO2kg-1h-1(P<0.05),持续时间分别为10、14和27 d。实验结果表明:鲇鱼幼鱼采用降低代谢水平的方式来适应饥饿环境;静止代谢率越低,则相对稳定期历时越长。  相似文献   

9.
温度和盐度对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温度和盐度对不同规格背角无齿蚌的耗氧率、CO2排出率和NH3-N排泄率及其昼夜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35℃条件下,背角无齿蚌的耗氧率为0.18~0.69mg.g-1.h-1,CO2排出率为0.19~0.71mg.g-1.h-1,NH3-N排泄率为3.97~6.35mg.kg-1.h-1;蚌的耗氧率、CO2...  相似文献   

10.
不同麻醉剂量灌喂对南方鲇幼鱼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绝大多数的鱼类餐后代谢即特殊动力作用(SDA)研究都是以实验条件下能够主动摄食的鱼类为对象,近年来麻醉灌喂方法越来越多地用于不主动摄食鱼类的相关研究,而目前专门评价麻醉灌喂方法的文献资料却不多见.本研究为了考察麻醉灌喂对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幼鱼SDA的影响,采用4、7、10 g/L的不同剂量麻醉剂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MS-222)处理,以主动摄食组为对照,均灌喂10 %南方鲇幼鱼体重的泥鳅(Misgurus anguillicanndotus),连续48 h(1次/2 h)测定各组实验鱼的耗氧率.结果显示,各实验组的SDA参数之间,除10 g/L麻醉灌喂组的摄食代谢峰值比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外(p<0.05),其它参数如静止代谢率、SDA时间、峰值达到时间、摄食代谢峰值、SDA总能量和SDA系数各实验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上述结果表明,麻醉和灌喂操作对南方鲇幼鱼的SDA过程无明显影响,该方法不仅适用于南方鲇摄食代谢的研究,还将有助于获取不主动摄食鱼类的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11.
南方鲶的三代虫病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方鲶(Silurusmeridionalis)的三代虫病病原体是古雪夫三代虫(GyrodactylusgusseviLing,1962).该虫离开南方鲶后,有粘液时,存活率比无粘液时高(32-83)%,存活时间也较无粘液时长(1.5-3.5)h.古雪夫三代虫可通过养带虫鱼的水及与病鱼直接接触传播.该三代虫最先感染南方鲶的部位是上颌须和臀鳍,其次是尾鳍和其它部位.南方鲶急三代虫病的早期症状是上颌须变软、变白和断须,通过这一特点,可进行该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2.
短时多次运动形式的研究在国外主要针对身体健康,而对心理健康的研究较少,在国内更是匮乏。通过对82名大学生12周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短时多次与持续长时运动均能有效的提高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但在不同维度上存有性别差异。短时多次运动方式也是一种促进心理健康的,且简单易行的运动形式。  相似文献   

13.
葛根素对运动大鼠血清自由基代谢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竭力游泳训练模型,测试大鼠血清SOD、GSH-Px、GSH、T-AOC、MDA含量,探讨葛根素对运动训练大鼠血清自由基代谢及运动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安静时葛根素组大鼠血清SOD、T-AOC高于对照组,而MDA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运动后即刻和恢复24 h葛根素组大鼠血清SOD、GSH-Px活性、T-AOC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组(P<0.05),而MDA含量明显低于相应对照组(P<0.05);且葛根素组游泳时间较对照组有显著延长(P<0.05).葛根素可显著提高运动大鼠抗自由基氧化的功能,使小鼠运动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枸杞对小鼠急性运动后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50只昆明种雄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G1),急性运动组(G2),急性运动+枸杞组(G3),力竭运动组(G4),力竭运动+枸杞组(G5)。对实验运动喂养2周后进行负重游泳,测定血液和线粒体某些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枸杞有增加小鼠游泳耐力时间的作用(P<0.01);急性运动后G3组RBC及心肌线粒体GSH-Px活力明显高于G2组(P<0.05);力竭24小时后,G5组RBC及心肌线粒体、血浆MDA含量明显低于G4组(P<0.05)。结果表明,枸杞可以通过抗自由基损伤,对抗运动性疲劳。  相似文献   

15.
根据近十年来的有关文献资料,综合分析比较了运动性疲劳与运动性力竭在机体不同系统、不同层次上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运动性疲劳属于生理现象,运动性力竭属于病理现象,两者存在本质上的不同.对运动性疲劳要进行多技术、多指标、系统性的综合评定,建立标准化的运动性疲劳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16.
实验室循环水养殖系统中,27.5℃条件下,以对照组(添加0%碳水化合物)和处理组(添加12%碳水化合物)的人丁配合饲料喂养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rt)幼鱼(38~42g),在喂养0,2,4周后分别测定实验鱼胃、肠、胰的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结果显示:胃、肠、胰淀粉酶活性在对照组与处理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南方鲇幼鱼的淀粉酶活性的基础水平(未经实验处理的0周)在胃、肠分别为0.073,0.108U/mg,高于某些肉食性鱼类的相应水平;蛋白酶活性在摄人碳水化合物后却产生了明显的变化(卢〈0.05).研究表明:南方鲇幼鱼淀粉酶活性对饲料碳水化合物的变化具有相对保守性,而蛋白酶活性对碳水化合物的变化则表现出明显的反应.本研究提示,南方鲇幼鱼能够利用饲料碳水化合物可能与其淀粉酶活性的基础水平较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3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安静组、力竭运动组、训练加力竭运动组.前组在安静时,后两组跑台力竭运动后,即刻取股四头肌测定红、白肌肌纤维线粒体Ca2+-ATP酶活性.结果表明:(1)安静时白肌肌纤维线粒体Ca2+-ATP酶活性较红肌的高;(2)力竭运动使白肌肌纤维线粒体Ca2+-ATP酶活性降低,红肌的则升高;(3)5周的递增负荷训练对白肌肌纤维线粒体Ca2+-ATP酶活性的影响较大,而对红肌的几乎没什么影响.此结果提示了递增负荷训练中可能慢运动单位较少参与运动,所以该训练方式可能只对白肌起到积极的锻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南方鲇幼鱼胃和肝脏的组织结构及其在饥饿过程中的变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描述了南方鲇(Silurusmeridionalis)幼鱼的胃和肝脏的基本形态和组织结构及其在饥饿过程中的变化.发现随饥饿时间延长,胃粘膜皱褶高度、粘膜下层厚度、上皮细胞高度及胃腺厚度均有明显减少趋势.肌肉层厚度呈先降后升再下降的趋势.饥饿过程中还发现各层组织,特别是肌肉层有结缔组织增生和崩溃疏松的现象.饥饿鱼肝脏的肝细胞体积明显减小,细胞索紊乱,细胞间隙增大.胃的上皮细胞高度和胃腺厚度可作为南方鲇幼鱼营养状况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褐藻寡糖对小鼠低温力竭游泳运动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5组,空白组,对照组,3个实验组,空白组和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灌胃,3个实验组分别用0.75%、1.5%、3%不同浓度的褐藻寡糖进行灌胃,每只每天灌胃量0.3~0.5 mL,连续灌胃4周。之后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取小鼠7只,分别在(5±1)℃环境条件下进行无负重力竭游泳运动试验,观察并记录游泳力竭时间及行为改变。待小鼠死亡后(空白组断头处死),分别取出甲状腺、肾上腺、胰腺、胸腺和脾脏,用电子天平称重,并计算其系数。系数=腺体(mg)/体重(g)×100%。结果:褐藻寡糖能提高小鼠低温力竭游泳运动时间,1.5%褐藻寡糖组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甲状腺、肾上腺、胰腺、胸腺和脾脏系数增大。结论:褐藻寡糖能够提高小鼠的力竭游泳运动能力,1.5%浓度为最佳;一些内分泌腺和脏器不同程度参与了小鼠低温力竭游泳运动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验室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综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业余男中长跑运动员在不同训练阶段的血乳酸清除率、心率恢复率等指标进行测定,得出了不同训练阶段运动员的运动强度安排、间歇时间安排应不同的结论.运动员在训练初期运动强度要小些,间歇时间为9min左右;训练三个月后训练强度可适当加大,间歇时间调整为8min左右;当系统训练半年后由于运动员的血乳酸清除率和心率恢复率都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可以采用较大的训练强度,适当地缩短训练时间,将间歇时间调整为7min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