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感、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等概念的辨析及研究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地方感、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已经成为文化地理学研究的热点,但目前研究者对其概念的内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都尚未达成共识.鉴此,本文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在明确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明晰了概念间的关系.研究指出:地方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包容性概念,包括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两个维度;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是2个相关但各具独特内涵的概念,研究过程中应对其进行有效区分;地方依恋会影响地方认同,二者都有助于地方感的构建.文章最后指出,未来研究中应该从概念构建上突出地方本身的独特性和典型性,研究中应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空间上应区分地方感的不同空间尺度,时间上则应强调地方感研究的动态观点. 相似文献
2.
地方感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备受关注。文章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为搜索引擎,以1900年~2017年间的745篇直接文献和14640篇间接引用文献记录为分析数据,运用文献计量的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作为数据分析工具,对地方感研究的发展历程、重要主题及研究作者进行引文年轮环和共引网络图谱分析,绘制了国外地方感研究前沿的知识图谱,展示了地方感研究的总体特征。运用传统的文献分析方法,对地方感研究的维度构成、影响因素、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对象等内容进行分析和整理。研究发现:(1)地方感研究在总体发展特征方面表现为成果不断增多,20世纪60年代初步发展于环境心理和感知研究,引入地理学以来,围绕依恋、认同、环境、社区等主题进行研究;(2)地方感的维度构成主要分为地方依恋、地方认同、地方依赖等多个维度;(3)地方感的影响因素十分复杂,主要包括个人因素和地理环境因素;(4)地方感的研究方法由单一的定量或质性研究逐渐向定量与质性相结合的多元化方法发展;(5)地方感的研究对象除了居民、移民、游客等群体,更加关注女性、儿童、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以及居民与游客的对比、居民与移民的对比等。 相似文献
3.
地方感是印第安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琳达·霍根作为美国印第安族的作家,在其作品《太阳风暴》中生动展现了印第安文化中的地方感,强调了地方感对印第安人自我认同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两个维度实现地方感重建,对人们重新思考当下社会存在的生态危机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以来,学界从各个角度对唐代西域文学展开研究,以前未被重视的文人作品也受到了一定的关注,唐代西域文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与20世纪唐代西域文学研究相比,近10多年以来的研究者善于利用和借鉴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挖掘出唐代西域文学新的文化内涵,加大了对唐代西域文学系统性、持续性、整体性的研究,出现了一批颇具成就的系列性研究成果。文章从唐代边塞诗中的西域研究、唐诗与西域文化、唐诗与西域地理、唐五代边塞词等几个方面对其成就做了回顾;同时,新世纪唐代西域文学研究也存有明显的不足与遗憾,如低水平的重复性研究较多,这也是下阶段唐代西域文学研究亟待改观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地方依恋近年来成为旅游研究热点.目前国内对旅游地的规划研究与经营管理上,大多还重视实质环境上的经营管理,或是对于旅游设施的投入,并未对居民与游憩地点之间的地方依恋关系进行研究.本研究以鼓浪屿旅游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利用相关统计软件和数理分析,了解旅游区的当地居民对特定地方所产生的地方意识,揭示居民的个人背景、旅游活动... 相似文献
6.
国外藏学研究是藏学学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WOS数据库里相关文献进行统计,着重分析了21世纪以来的20年间,国外藏学研究的高产作者及其机构的基本情况并指出了这些机构在本学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基本动因。 相似文献
7.
尽管国内地方依恋研究年限较短,但是从论文数量和经费来源来看,近些年来地方依恋的研究呈良好的发展趋势,从研究方法来看,国内地方依恋也由定量研究为主转向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本文对近些年来国内研究者对影响地方依恋的原因、地方依恋维度、形成机制和聚类、地方依恋的影响、地方依恋的应用五个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并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后研究的四个展望和趋势。 相似文献
8.
王新立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1,3(3):1-5
近十年来的两宋家族文学研究,在综合研究和个案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发展,内容丰富多样,研究角度自由灵活,成绩显著。通过对其研究成果的整理和总结,能够更加.清晰地把握现阶段宋代家族文学研究的发展脉络,并为人们今后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9.
以南京农业大学学生为被试,通过半结构化的调查问卷,结合定量和质性分析方法,了解现有行政区划体系下居民对地方依附和地方认同的偏好尺度,分析其人口统计学差异,揭示地方感形成机制与居民地方感偏好尺度的关联.研究结果表明:(1)居民地方依附的尺度偏好呈"倒U型曲线";地方认同的尺度偏好随尺度递减而下降.(2)年龄、独生子女与否、民族、户籍、专业、入学前的住校时间都会影响居民地方感尺度偏好.(3)地方依附和地方认同作为地方感的从属概念,均包含了情感、认知和行为的过程,都可以采用认同领域的指导性理论加以诠释. 相似文献
10.
11.
婚恋关系是成人依恋的主要形式.自上世纪80年代末,国外兴起了对成人婚恋依恋(Adult Romantic Attachment)的研究.阐释了婚恋依恋的理论背景、依恋类型、内部工作模型及当前对婚恋依恋与成人社会功能发展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未来研究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2.
关于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目标,一直存在不少争议:有人主张求"同",探寻各民族文学的共同性;有人主张求"异",挖掘各民族文学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也有人主张"异同"兼顾。从文化身份认同的角度看,只有维持"求同"与"求异"之间的必要张力,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才能对文化建设产生积极作用和健康影响。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国内盛行的华裔美国文学文化批评现象,本文首先研究了目前世界范围内对华裔美国文学的普遍认识,讨论华裔美国文学作品的本质;接着通过对华裔美国文学和黑人文学进行比较,分析华裔美国文学的发展根源并提出华裔美国文学和文化批评之间的联系与挑战。 相似文献
14.
孙波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0-36
建国后五十多年,尤其是恢复地方立法后的近三十年,地方立法逐渐成熟.在未来数年内,会突出呈现以下发展趋势:人性化色彩更浓,愈加尊重人性和尊严;自主性立法将成为地方立法的主要形态;调整内容、规范程度等方面的差异进一步扩大;立法模式由政府单一立法模式向政府立法与社会立法相结合模式转变;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的立法良性互动逐渐加强. 相似文献
15.
《诗经》是我国古代的文学名著,又是一部对我国文学和文化以及历史发生过重要影响的典籍。《诗经》研究,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历史的航船驶向1949年,大陆的《诗经》研究走上了新阶段。自建国以来,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一)1949~1966年为第一个时期,是《诗经》的普及期。这一时期,主要是通过《诗经》的译注与通俗读物的介绍,使这部古雅的儒家经典从神圣殿堂而走向民间。其代表作是陈子展《国风选译》(春明出版社1955年版),李长之《诗经试译》(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陈子展《雅颂选译》(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袁梅《周代抒情诗译注》(山东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等,其中以余冠英《诗经选译》(作家出版社1956年版)影响最大,余先生以优美的文笔再现了《诗经》的艺术境界,赢得了读者的广泛赞赏。金开诚《诗经》(中华书局1962年版)是本较好的通俗读物,对《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诗经》的思想内容,《诗经》的艺术成就,《诗经》的传授等重要问题作了通俗的阐释,为读者 相似文献
16.
文学桂军在全国文坛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高校文学研究对其的理论支撑,高校文学研究以其学科化、学术化、学理化的学院派视角和特点为文学桂军崛起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培育基地,有效地重组理论资源和教育资源,直接和间接地推动了广西文学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柱林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4,(2):27-31
在东西、凡一平、黄佩华等相思湖作家群小说家的作品中,文学地理与空间书写是紧紧缠绕在一起的。东西注重家庭与外界的书写,凡一平注重城市与乡村的书写,黄佩华注重民族与地方的书写,这些空间书写加深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也表征/再现了作家对世界、地方和空间的自我体验。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具有了消费社会的某些特征。为满足大众日常审美兴趣,部分作家与出版商追求欲望写作.偏爱感官刺激与快乐,按市场规则来运作文学,消费娱乐性较为鲜明。 相似文献
19.
刘亚虎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8,(5):35-41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是国家教育部列的二级学科,不等同于文化人类学、民俗学。作为文学的研究过去人们多注重它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但这两方面的描述远远不能展现其整体形态及深层积淀。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作者的创作心理包括族群的“种族心理积淀”、作品的形式因素、外部世界相关的各种社会因素、读者的接受心理等,在更广阔的领域努力揭示对象的深层意蕴和独特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20.
“文学性”其实和编辑有很重要的关系,是被编辑生产出来的“文学性”。20世纪80年代更可以看出编辑的特点,编辑有意识地编发文学作品以表达自身对于文学的看法。当代文学史研究在很多方面可以拓展,应该把围绕作品的各种因素揭示出来。
从“新时期文学30年”甚至是更广阔的“当代文学60年”的角度来看,其中包含着一个巨大的变化,即从1992年“南巡讲话”之后,中国作家面临15年的高度“市场化”和“全球化”过程,这一过程是以前的所有中国人没有经历过的。作家如何来把握这一变化?市场化和全球化的迅猛程度,这是过去中国作家从来没有办法体会到的一种离散的经验,即我们的经验分崩离析了。这种离散的经验也成了“全球化”经验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在失去一个完整的世界之后怎么办?这是中国作家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今天很难在已有的艺术形式和人的内心世界之间建立一种对应关系,如何建立这样的关系,值得去思考。恐怕我们过去的审美经验、文学经验都要发生变化和修正。
“新时期文学30年”或者说“当代文学60年”是个比较完整的阶段。而在这个阶段之后,我们的文学是否又到了一个变革的时期?在未来的日子里,文学的出路又在哪里?还有多少可能性?无论是作家面对的生活世界,还是作家自身的状况,媒介的条件等等,经过了最近15年的时间,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今天所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的缺失。每个人都需要认同,你的认同依据是什么?我们很多人都找不到了。而如果回顾文学的历史的话,会发现文学不完全是追求艺术性、审美,文学在很大程度上都提供了人们认同的依据。我们今天讨论“新时期30年”之后的文学怎么走,实际上也是讨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