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英国科学家最近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一些青少年整天沉溺于交互网中、已经上瘾不能自拔。 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的心理学家麦克·格里弗斯博士对一些整天沉溺于交互网中的青少年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他们的行为与吸毒成瘾或酗酒者类似,一接触交互网就兴奋异常,如果没有机会接触交互网就会“网瘾难耐”。调查还发现一些青少年每天泡在交互网上的时间多达14小时,尽管每小时要花费2.3英镑。 由于交互网上的信息量十分庞大,因此用户几乎可以无休止地获取各种信息,其中包括电子游戏以及暴力、色情信息,这很容易使意志薄弱的青少年上瘾。格里弗斯指出,青少年过多地在交互网上游玩会减少交友  相似文献   

2.
网婚说的是男女双方在网上"发喜帖"、"办喜宴",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结婚安家",甚至"生儿育女"。如果日子过不下去了,还可以"离婚"。网婚其实是网恋的一种,只是双方关系更加密切和明确。与现实生活中的婚姻相比,网婚最大的特点就是以聊天为载体,全虚拟化。但就是这样的一种"结婚"方式,却在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中泛滥起来。  相似文献   

3.
如果有人问,你希望网络能带来什么?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回答,但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网络应该给人们带来方便和便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信息,聊天,打网络电话,以及其他许许多多的应用,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在最基术的网络服务之外寻找到许多以往无法想象的便利。目前,由美国影立驰公司和成艾德共同推出了WEB PHONE 产品。它的缩号器功能可以使人们直接拨听对方号码,而无须记忆以往那一长串特服号码,不但简便易用,而且节省时间和费用,满足了  相似文献   

4.
声纹     
无论是谁,在通电话时,当把受话器拿起,即便是想不到的来电,大多也能在对方自报姓名前,就识别出对方了。如果是不认识的人给你来的电话,你就要判断对方是男是女,年龄多大等等,并且听对方谈话时,还能察觉到对方的情绪。 人们通过声音来识别对方的这种能力,不仅适用于电话,也可用于许多别的场合。例如,在电视讨论  相似文献   

5.
为什么     
蜘蛛为什么不会粘到自己的网上? 蜘蛛的网编织得可真够棒的。它不仅细而透明,还非常结实、极富弹性。 不小心落到蜘蛛网上的虫子,都会拼命挣扎,试图 逃出“魔网”,但越 挣扎,蜘蛛网就把 它缠得越紧。这 时,“威风凛凛”的 蜘蛛突然出现,向 猎获物不停地“吐 丝”,不一会儿,就将其一圈一圈地缠个牢牢实实。然后,蜘蛛才开始不慌不忙地享受它的美餐。 这些倒霉的虫子之所以会被蜘蛛逮住,全是由于那粘乎乎的蜘蛛网。而蜘蛛能在自己编织的网上畅通无阻,全靠了它那会渗出油的“足”。不信你可以试试看,拿一点儿挥发油搽一下蜘蛛的腿,再把它放回到蜘蛛网上,蜘蛛就会像那些猎获物一样立刻被粘到网上,再也无法显示英雄气概了。  相似文献   

6.
正不少动物都能感知电场,活的人体细胞会沿着电场运动(例如在伤口愈合过程中)。科学家最近对较大动物(例如鱼和人)的细胞以及阿米巴网柄菌(存在于土壤中,以下简称网柄菌)细胞进行了研究。通过敲掉网柄菌的某些基因,他们识别了一些基因和蛋白质——当网柄菌暴露在电场中时,这些基因和蛋白质控制网柄菌的移动方  相似文献   

7.
编读往来     
《大自然探索》2007,(6):1-1
最近,本刊总编辑接受龙源期刊网(数字期刊收录网)记者蔡凛立的采访,就《大自然探索》的办刊宗旨、编辑理念、发展状况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关心《大自然探索》的读者朋友们可以到龙源期刊网上了解有关情况(http://zhubian.qikan.com),如果您还想了解什么问题,请给我们写信或发邮件,我们会尽快答复。以下是部分访谈内容。  相似文献   

8.
日本新力公司研发的人形机器.人Sony Orio,会走路,会跳舞,能与人互动,能辨识人脸,在它上方有7个麦克风,倘若有人和它说话,它就会把头转过去与对方互动.  相似文献   

9.
公平网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吴哲辉 《科学通报》1990,35(16):1211-1211
文献[1—5]就有界(或结构有界)情形给出了公平网的充要条件及其他结论。本文对一般网(即去掉有界性限制的网)给出判断其是否为公平网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首先,对一个网给出单个位置的结构有界性的定义,并证明了从一个网中删去那些不是结构有界的位置(连同它们所关联的弧)后所得到的子网是结构有界网;其次,证明了这个子网同原网有相同的公平性,从而,通过对此子网的公平性检验,可以判断原网的公平性。此结论可推广到分组公平网。  相似文献   

10.
美国CH·1公司于2001年推出了因特网与电视相交容的36英寸高清晰度网络电视机,这种电视机的非凡之处在于用户能直接通过因特网浏览其中五光十色的众多内容:收看喜爱的电视节目、发送电子邮件、网上购物、聊天等等。该电视机没有内置解调器,通过数字用户线或有线电视光缆上网,是因特网与广播电视联姻后的又一结晶。  相似文献   

11.
如果你在网络上结识了让你认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的网友,而当你们建立视频聊天时,发现对方并不是你想象中的样子,此时你会怎么想、怎么做?A.他(她)的语言和人也太不配了,好丑的面孔,然后立刻关了窗口下线。B.一时无法接受,推说有事或者上厕所,待自己冷静之后再聊。  相似文献   

12.
网上听音乐     
在网上听音乐应该是一件美事,特别是对于爱好音乐的人来说尤其是这样。我们所说的网上听音乐是指在网络上点歌,随点随听,情趣盎然。那么如何才能实现上网点歌呢?其实很简单,如果你已经上了网,并且在电脑上安装了多媒体(就是声卡、音箱),该愿望即可实现。  相似文献   

13.
正网上流传这样一种说法:经常生小病的人,体内的抗体比较多,抗病能力会增强,也就不容易生大病。乍一听,似乎很有道理,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根本是两码事。专家解答网传的经常生小病能增加抗体,前提是健康人,或者说是免疫力正常的人一年感冒、咳嗽一两次,身体做出的一个正常的免疫应答。这是我们在免疫力正常的情况下,自己对身体的保护,是合理的。但这种合理,不包括那  相似文献   

14.
网络的超搜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凯声  胡天其 《科学》1999,(9):7-12
每天万维网(World Wide Web)都要大约新增一百万电子网页,使现在已在网上的数亿网页的阵容日益庞大。这些多得令人头晕目眩的信息是通过10亿多个加注解的连接(称为超连接)松散地保持在一起的。成百万上千万的人几乎是一眨眼就能从他们的家里与办公室获得地球上很大一部分人(并且其数量还在不断增长)的创造性成果,这还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相似文献   

15.
当你听说世上有种蜘蛛,它分泌的一滴毒液就能杀死一个人时,你也许不会相信。然而澳大利亚东部人口稠密地区的居民对此却不感到奇怪,因为这种世界上最毒的蜘蛛——漏斗网蜘蛛就生活在他们的周围。漏斗网蜘蛛的洞穴入口处呈漏斗状,蜘蛛的爪大约有1/3英寸长,可以轻易地刺入人的皮肤,注入的毒液可以在1小时内杀死一个小孩,即便是大人也活不了几天。  相似文献   

16.
“并非危言耸听,心理学家认为,总是呆在不断闪烁的荧屏前会使人的精神极度紧张,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听了小军(化名)及其妈妈的陈述,我开门见山地指出了小军行为出格的原由所在,我又告诉他们,迷恋电子游戏还与赌博有着密切的关系。西方有研究发现,那些赌博上瘾的成人中约有四分之三的人,是由于青少年时期沉溺于电子游戏,这些成人不由自主地认为,把孩童时通过电子游戏学到的技巧可以转用于赌博机。事实并非如此,玩电子游戏时他们可以控制结果,取得胜利,而对付赌博机他们实际上是无能为力的。  相似文献   

17.
最近,中国首位聋人博士生、中国聋协主席唐英就手语、聋人就业及聋人权益问题接受了深圳残疾人网站的采访。唐英的成功路同样身为聋人的唐英说他非常喜欢与人交流,常用QQ和MSN与网友聊天。但现在基本没有时间上网聊天了,因为他现在开发软件项目,还要对它们进行封闭管理。  相似文献   

18.
<正>在适当的条件下,电子在石墨烯中可以像流体一样流动。流水无形,能绕过障碍物,并且在流动中施加力。然而,像水这样的传统液体只是很多流体的一种。几十年前,科学家就假定存在一种电子流动形成的量子流体,但直到最近科学家才观察到:这种量子流体来源于导电材料中的电子彼此之间的强相互作用,使得电子可以在比人类头发丝细100倍的尺度上像水一样流动。贝尔迪尤金(Berdyugin)等人和加拉格尔(Gallagher)等人分别在石墨烯(由厚度只有一个原  相似文献   

19.
梦溪 《自然与人》2014,(1):60-61
在生活的许多领域,个子高的人似乎会得到所有的好处。平均而言,他们在工作中更加成功,能赚到更多的钱。不过研究显示,矮个人群可能有一个方面可以胜过对方:他们不太有患癌症倾向,甚至会比高个人群更长寿。身高与癌症身高与癌症风险的关系并不是很新的科学课题,科学家们早在1975年就提出了身高与女性乳腺癌的关联性。许多的研究都会专注于乳腺癌,  相似文献   

20.
就像查尔斯·狄更斯描述的圣诞精灵的未来那样,两个年轻的新闻工作者给新闻媒体展示了一幅令人烦扰的前景,那就是——在不久的将来,目前的新闻出版模式将不复存在。对此,有些人认为这种预测只是危言耸听,但也有人认为这种景象已经来到了。由马特·汤普森(M attThom p-son)和罗宾·斯隆(Robin Sloan)制作的8分钟假想的纪录片“EPIC2014”——在2014年回顾了主流媒体的消亡过程。在2004年初放映该片的时候,就已经在新闻媒体召开的研讨会和新闻专业的师生中间引起震动;当两位制作人把这段视频节目放在网上,没有说明是谁制作以及制作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