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碳酸氢钠存在下,用一步法以苯并咪唑,甲醛,盐酸羟胺为原料,合成了N,N-双-(苯米唑唑基甲基)羟胺;苯并咪唑,甲醛与甲胺与甲苯溶液中回液分水,得到,N,N-双-(苯并咪唑基甲基)甲胺。用N,N-双-(苯并咪唑基甲基)羟胺与格氏试剂反应合成了4个N,N-双取代羟胺。  相似文献   

2.
苯乙醛的新合成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苯乙醛的新合成方法。方法以苯并咪唑盐和苄基氯为原料,利用苯并咪唑盐与Grignard试剂的加成.水解反应合成苯乙醛。结果苯乙醛的产率73%,产物的红外光谱以及熔点与文献报道一致。结论苯并咪唑盐与Grignard试剂的加成-水解反应为苯乙醛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新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3.
苯并咪唑类化合物作为碳钢缓蚀剂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失质量法、极化曲线法研究了20#碳钢在含有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H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发现在室温和50℃的条件下,5种苯并咪唑化合物的缓蚀效果都很明显。其中2-对氯苄基苯并咪唑的缓蚀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4.
苯并咪唑类化合物抗幽门螺旋杆菌活性的模式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一种新的模式识别方法-最佳投影识别应用于2-「「(2-吡啶基)甲基」硫代」-1氢-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抗幽门螺旋杆菌活性的分子筛选,得到了建模所用的最佳模式识别投影图,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判据可用以筛得到较高抗幽门螺旋杆菌活性的该类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一个苯并咪唑桥连的双核铜(Ⅱ)配合物,Na3[Cu2(NTA)2bZim]·10H2O(NTA为三乙酸三价负离子,Bzim为苯并咪唑负离子),并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UV/VIS,IR,ESR谱,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它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1.0426(7)nm,b=1.2074(5)nm,c=1.4680(2)nm,a=73.62(3  相似文献   

6.
超氧化物歧化酶是一种金属酶,它具有防御机体内氧自由基损害的功能,它的活性中心是以咪只桥联的多核过渡金属配合物^[1-3]。人工合成以含苯并咪唑化合物为配体的单核、同双核配合物,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应用上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三(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为配体,合成了其钴(Ⅱ)的配合物,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及结构测定。  相似文献   

7.
硝基苯基苄醚与2,4-二硝基苯基乙基醚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对-硝基酚与氯化苄、2,4-二硝基酚与乙基溴在二甲基亚砜溶剂中进行缩合反应,合成了对-硝基苯基苄基醚和2,4-二硝基苯基乙基醚。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反应结果,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对-硝基苯基苄基醚和2,4-二硝基苯基乙基醚的收率分别为84.9%和72.3%。  相似文献   

8.
苯并咪唑、甲醛与芳胺在甲苯溶液中回流分水,得到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N,N-双-(苯并咪唑基甲基)芳胺,N,N-双-(苯并咪唑基甲基)芳胺与芳香酮在氯化氢-无水乙醇溶液中可发生交换反应,得到β-芳氨基双酮或β-芳氨基酮,β-芳氨基双酮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分子内醇醛缩合,得到环化产物4-羟基-4-苯基哌啶。用IR,1HNMR和元素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9.
以邻氯苯甲醛和邻苯二胺直接关环合成了1-(2-氯苄基)-2-(2-氯苯基)-苯并咪唑.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确定了其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10.
将磷甲氧基乙酰苯胺氯磺化,用锌粉在中性介质中还原,再进行苄基化,在酸性介质中水解,即得到猩红LG色基。合成时参考了德国生产方法。 充份水洗氯磺化产物至滤液对石蕊试纸不显酸性是保证磁酰氯质量及提高亚磺酸产率的重要因素。苄基化时的反应介质须严格控制在始终对石蕊呈微碱性。亚磺酸与氯化苄的分子比由 1:1.12 提高到 1:1.30时,可使苄基化产率由 80%提高到 90-92%. 还原以后的亚磺酸水溶液不经酸析可直接用于苄基反应。 对各中间产品的分析方法提出初步的意见。 按磷甲氧基乙酰苯胺计算,实验室小量试制猩红LG色基时的总产率达到65-69%,较德国生产方法提高5-7%。  相似文献   

11.
以氯化苄和甲酸钠为原料,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为相转移催化剂,通过酯化和水解两步法合成苯甲醇。分别考察原料摩尔比、酯化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初始水量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以及水解反应温度、加碱方式、初始水量等因素对水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氯化苄与甲酸钠摩尔比为1∶1,酯化反应温度为110~115℃,催化剂用量为2%(以氯化苄为基准),初始水量与氯化苄的体积比为1∶1;适宜的水解反应温度为100℃,加碱速率为5 mL/h,酯化液与水的体积比为1∶1。在最优工艺条件下,苯甲醇的收率可达98%。  相似文献   

12.
本论文利用微波技术首次成功地实现了 p -氨基苯基苄基醚化合物的合成 ,对 p -硝基苯基苄基醚的还原也进行了有力的探索 ,并得到满意的结果 .总收率达 84.3% .  相似文献   

13.
H2SO4改性活性炭催化合成二苯甲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活性炭负载硫酸作为一种新型便宜和有效的环境友好固体催化剂,催化合成了二苯甲烷.考察了催化剂用量、苯与苄基氯体积比、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该傅一克反应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反应条件,即m(改性活性炭):m(苯):m(苄基氯)-18:39:4,反应时间为7h,反应温度为80℃.在此条件下,二苯甲烷产率为78%.  相似文献   

14.
肖乃玉  李善吉 《广西科学》2010,17(2):135-137
研究以路易斯酸氯化锌为催化剂,乙酸和苄醇为原料合成醋酸苯甲酯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反应的最佳条件是:冰醋酸¨苯甲醇=1.0¨2.0,带水剂10ml,催化剂1.5g,回流反应时间2.5h。在此条件下,酯收率达到93.2%。  相似文献   

15.
以季戊四醇为原料,与二氯亚砜反应制得季戊四氯,通过GC-MS、IR和1H NMR对目标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讨论了物料比、温度和时间对季戊四氯产率的影响,季戊四氯产率达到92.35%.  相似文献   

16.
香料乙酸苄酯合成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以氯化苄和醋酸钠为原料,采用相转移催化合成乙酸苄酯。在催化剂的合成上,采用了新的加料方式;在反应过程中,加入NaHCO3使氯化苄转化完全;在产品的处理上,采用了较为经济合理的方法,使乙酸苄酯的收率达到88%。  相似文献   

17.
6,6-二烷基富烯和有机锂、有机镁试剂反应可以得到叔碳取代的环戊二烯基负离子,该负离子与2-呋喃甲酰氯或5-溴代-2-呋喃甲酰氯反应,得到呋喃甲酰基取代的富烯化合物。通过1HNMR、IR和元素分析确定了新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8.
利用相转移催化合成乙酸苄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相转移催化剂催化三水合乙酸钠和苄基氯的酯化反应,合成乙酸苄酯,产率为65~90%,酯含量在98%以上。  相似文献   

19.
水相合成1,2-二苯乙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Zn粉和CuCl2为催化剂,以氯化苄为原料在水相中合成出1,2-二苯乙烷。在以下条件下n(氯化苄)∶n(Zn)∶n(CuCl2)=0.5∶1∶0.05,室温,反应6 h,1,2-二苯乙烷收率为97.6%。  相似文献   

20.
相转移催化合成乙酸苄酯香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氯化苄和乙酸钠为原料,以相转移催化法合成乙酸苄酯香料。提出了最佳工艺条件和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过剩反应物料循环利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转化率高达99%,选择性为98%~100%;产品收率在90%~95%.工艺过程简单,副反应很少,是乙酸苄酯生产的一条高产、优质、低成本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