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形象"是一种想象性的建构物,是一整套内含话语机制的隐喻符号系统。这个形象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根据需要被创造出来的。这个他者形象的构建过程,实际上是在历史的延续与断裂的张力中不断转变的过程,构成了"时而乌托邦,时而黄祸地狱"的隐喻系统。本文就这一过程,对"中国形象"在文化形象变迁过程中如何进行"他者"身份的变化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中国形象”是一种想象性的建构物,是一整套内含话语机制的隐喻符号系统。这个形象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根据需要被创造出来的。这个他者形象的构建过程,实际上是在历史的延续与断裂的张力中不断转变的过程,构成了“时而乌托邦,时而黄祸地狱”的隐喻系统。本文就这一过程,对“中国形象”在文化形象变迁过程中如何进行“他者”身份的变化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世界各民族的学史,都是在不断的继承与创新的对立统一律中,随着不同时代人精神和审美趣尚的不同而不断变革发展的。本拟从艺术化学的角度,将彝族学的历史性变革,即由原有的母语叙事模式全面转向汉语叙述模式这一化变迁现象,作为彝族学继承与创新的根本命题加以透视,同时,分析和揭示彝族学变革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底蕴、当代形态、时代背景及未来走势。 相似文献
4.
彭豪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61-65
当代台湾女性文学从20世纪50年代发轫到90年代末的繁荣,呈现出曲线发展的轨迹。受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新女性文学、政治文学与色情文学出现台湾文坛,曲线轨道的中轴是女性文学的审美嬗变。从对传统女性美学的继承到对性别社会的审美反叛、再从对传统审美的解构到对女性美学的再度重构,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女性文学发展的明显线索,更能看到女性成为"人本体"和女性话语衍进的艰难历程。台湾女性文学的审美嬗变,对当代文学美学的建构提供了新的思考向度。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中叶出现于中国文学中的农民形象,都是时代精神的产物。他们既勇于开拓进取,又受到时代思想的束缚。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曲折磨难,新时期的农民精神出现了两极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莫先武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美国学者王斑从自己的《春苗》体验出发,描述、究查20世纪中国美学与政治的复杂关系,他一反传统的政治-审美对立论,即外部的关系研究,提出了政治-审美的融合论,很好地解释了20世纪中国文学中政治与审美既对立冲突又相互融合吸收的复杂关系.王斑关于审美与政治的关系研究,对于文学政治学如何实现从外部关系研究走向内部融合研究具有极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洪星球 《渝西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
文学形象应当是文艺理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试图从文学形象的符号自身、创作主体的创作和接受主体的接受角度对文学形象作一些特征上的探讨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寇国庆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3-86
城市文学注重日常生活话语的传统在当代一段时期遭到主流意识形态的批判和否定,新时期以来这一传统得以承续。但是这一作为市民阶层利益的文学表征形式,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注重个体日常生活话语并且被标榜为"纯文学"的城市文学缺点也较为明显:在当下语境中政治意识的阙如。而同样描述城市市井生活的一部分底层文学对现实的政治介入相对而言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0.
11.
当代女作家就女性问题展开的哲学思考不仅表现了对以往女性文学的题材领域,审美凤格的突破,也标志着现代女性思维方式的变革,她们的思维不再是封闭的,内向的,而是向外拓展,开始用一种形而上的整体思维方式来思索人生和文化,为构建一个更健全的文化体系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文学”这个概念几乎是包罗万象的。它可以指涉“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等政治家口号下的文学写作;它也可以指涉“创作自由”、“人道主义”、“新启蒙”、“个性解放”、“表现自我”等知识分子与文学家们的倡导。它可以用来概括“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也可以用来概括“朦胧诗”、“寻根文学”、“先锋文学”等。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仍处在“新时期”。组成我们现如今的广泛的“共识”,广泛“认同”的观点,都是由“新时期”来提供的。90年代以后,往往是对80年代某些观念的强调、延续或者以此为基础的推断。“新时期文学”的最基本态度还可以用这几个概念来描述:“人道主义”、“个性主义”、“文学独立”。人道主义精神是“新时期文学”的最强音,也代表了1970年代末以来文学的最感人最健康的声音。将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化,以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为文学资源,“新时期文学”展开了对文化大革命传统社会主义“极左”政治的全面否定和批判。“新时期文学”的人道主义旗帜上有“自由”、“博爱”,却鲜有“平等”。人道主义者更倾向于把当下的问题看成是“社会转型”中的问题,这种态度一致延续到1990年代。但是没有对平等价值的奋力追求,又何来人道主义呢?而人道主义者的现实和历史位置究竟又在哪里呢?“新时期文学”10年盛会那段时间内,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是关于“忏悔”。忏悔在当时的表述下,是对今日之我的肯定,是自我与历史的“切割”。让文学与时代、社会“切割”,让文学回到文学本身,考察“人本身的灵魂”,在这一点上,“新时期文学”与“五四”新文学有着本质的差异。后者也有所谓“忏悔意识? 相似文献
13.
范小青的苏州话方言写作采用活泼自然的方言俚语,使小说表现出幽默、讽刺的艺术审美格调。注重从古老的风俗习惯、方言俚语等地域性文化特征来描写城市的老区居民以及他们富有传统的乡村特征的生存方式。苏州话的写作使小说文本保持了俚俗的原生态,培育了审美的慢节奏,并产生了阅读的亲近。 相似文献
14.
张娅娅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1)
从价值追求与价值取向变化轨迹的视角,通过对1978年以来知青作家部分知青文学“经典文本”的重新审视及“老三届”文化热价值导向的研究,提出“个人空间”和“公共空间”关系在“知青文学”价值追求中的意义;分析了知青历史参与者不同政治、文化、经济背景对历史本质认识的差异;考察了在80~90年代社会经济结构重大变化背景下,知青文学价值尊崇的不同倾向,价值标尺的转移与确立;探讨了文学、价值取向与历史语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文革文学”——失态的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鼎川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3)
“文化大革命”中的主流文学是失态的文学。其主要特征是“极化”即彻底意识形态化,主要表现为否定一切的极端化思潮,文学本体的彻底丧失,极端的文学创作模式和“棍子式”文学批评。文学彻底意识形态化对文学本身造成了戕害。失态的文学的发生有其社会历史根源,它不是孤立的,突然出现的 相似文献
16.
当代西藏文学中地域文化的嬗变过程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的发展史,也是西藏这一地域本身在现代社会中的变迁史。研究西藏文学中地域文化的变迁对探究当代以来地区文化发展进程和社会经济变迁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追溯当代西藏文学中地域文化的嬗变历程可以发现,西藏文化中体现的地域特征对于作家创作的影响具有基础作用,而文化源流和宗教信仰则引起作家对于民族文化与人类文明、人性与生命的深度思考,从而影响作家对人的精神追求的地域性文学表达。 相似文献
17.
在19世纪的20至50年代的俄国坛和中国现代学史上,都曾出现过一批独特的“多余人”形象。俄中两国的这两组学形象有何异同?本对其加以分析和比较,并论述其社会化意义和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红色历史叙事的变迁发展反映了时代思潮对于历史的不同认识,从红色历史侧重揭示事件从而阐释历史本质到转向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人及人性的探微,反映历史过程及本相的多样性、丰富性及复杂性,新中国红色历史叙事深刻反映了意识形态的嬗变过程。 相似文献
19.
雷珍容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1):66-70
文学离不开形象。不同的民族由于风俗习惯、历史文化、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差异性 ,对同一形象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或者 ,表达相同意义却要借助不同形象。处理文学翻译中的形象有以下四种基本措施 :(一 )保留形象 ;(二 )更换形象 ;(三 )增加形象 ;(四 )取消形象 相似文献
20.
杜丽娘是汤显祖《牡丹亭》一剧中的女主人公。她是中国文学中极为独特的一位女子形象。她一直生活在极度封闭的家庭和时代,因偶然一次到自家后花园而开始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她接触春天后青春觉醒了。觉醒后的杜丽娘集中体现出了汤显祖的“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的社会追求和“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人生追求。突出了“情”与“理”、“法”的矛盾,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体现了汤显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时代的一种超越性思考。在他的思考中既体现了他的先进性也体现了他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