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刊1983年创刊,至今共出版九卷二十六期。 1983年为第一卷,共二期:第一期社科版,第二期教育自然版。1984年为第二卷,共二期:第一期社科版,第二期自然版。1985年为第三卷,共四期:第一期社科版,第二期教育自然,增刊《胡文虎研究一》,第三期自然版。 1986年为第四卷,共三期:第一期社科版,第二期《音韵、方言专刊》,第三期《教育理论专刊》。1987年为第五卷,共三期:第一期《胡文虎研究二》,第二期自然版,第三期社科版。 1988年为第六卷,共三期:第一期社科版,第二期自然版,第三期《胡文虎研究  相似文献   

2.
《文学遗产》一九八○年第一期,发表了姚雪垠先生的《论〈园园曲〉》一文。其中有些问题,我有不同看法,写了一篇《姚雪垠先生〈论《园园曲》〉献疑》,发表于《文史知识》一九八一年第一期。感到言有未尽,再作此文请教于姚雪垠先生。  相似文献   

3.
吴晓明同志的《胡风笔名杂录》(《上海师大学报》1985年第1期)系统整理了胡风的笔名资料,这里再作几点补充:一、《杂录》遗漏了“孟林”、“秋明”两个笔名。笔者所见,胡风曾在《文学》月刊第5卷第5号上,用“孟林”一名发表了《錶》(书评)、《田园交响乐》、《诅咒翻译声中的译文》三篇作品。近读黄源的《左联与〈文学〉》(载《新文学史料》1980年第1期)一文,写有“谷非化名为胡风、孟林、马荒继续为《文学》撰稿”一语。可见,“孟林”是胡风曾在一段时间内署用的笔名。《文学季刊》第2卷第3期(1935年)刊登的《“七年忌”读后》,胡风署名“秋明”,此文后收入《文艺笔谈》。  相似文献   

4.
《创造月刊》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影响的重要刊物.创刊于1926年3月16日,1929年1月因国民党当局查禁而终刊,共出二卷18期.《创造月刊》开始由郁达夫、成仿吾、王独清先后编辑,1928年7月成立了“文学部”,此后的编辑工作由编辑委员会负责.《创造月刊》是后期创造社的重要刊物,它和《文化批判》一道为倡导和宣传革命文学立下了汗马功劳,是二十年代末革命文学论争的重要阵地.《创造月刊》同人在创刊的时候,似乎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将要担负的历史使命.郁达夫在一卷1期卷头语上写道:“我们觉得生而为人,已是绝大的不幸,生而为中国现代之人,更是不幸中之大不幸.”所以,“我们志不在大,消极的就想以我们无力的同情,来安慰那些正直的惨败的人生的战士,积极的就想以我们弱微的呼声,来促进改革这不合理的目下的社会的组成.”郁达夫在这里流露出的口气,完全没有后来倡导革命文学的郭、成、李、彭诸人那种慷慨激昂的气魄.这当然与郁达夫个人的文学追求和人生态度有关,但也的确反映了《创造月刊》创造初期的宗旨和倾向.郭沫若、郁达夫、王独清、张资平等人发表在上面的作品,大抵承续前期创造社余风,不脱情爱、性苦闷、嫖妓,怀乡、伤时、自恋等窠臼.郁达夫的《春霄》、《街灯》(一卷1期)、《怀乡病者》(一卷2期)、郭  相似文献   

5.
读了《曲靖师专学报》一九八五年第一期发表的周颐厚、黎敏茜二同志的《〈荡寇志〉认识价值之浅见》和郭兴良同志的《应该怎样看文学的认识价值——再谈〈落寇志〉兼答周颐厚、黎敏茜二同志》以后,颇有一点不成熟的想法,不揣浅陋,姑写出来以参加这场有益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曹丕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著名作品。《典论·论文》写于何时,史书缺乏明确记载,因此引起了后世研究者探讨的兴趣。朱东润先生在他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中,提出了“曹氏兄弟论文,皆发于东汉之末,无关黄初”的看法。《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一九八○年第一期和第三期分别刊载了高敏同志的《略论“建安七子”说的分歧和由来》和《对〈异议〉的异议》两篇文章,又提出了《典论·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关于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决定》指出:“高等学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根据中央决定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工作。”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要求我们,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决定,“潜心钻研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孜孜不倦,学以致用,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8.
本刊1986年第1期发表任学良同志的《汉语历史的真实面貌究竟如何?》以后,不少读者希望见到《〈古代汉语·常用词〉订正》全书。由于出版社过些时候才能印制完毕,所以我们于此再选登两个词的订正,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丽莎的哀怨》是蒋光慈小说中艺术价值较高的一部作品,也是引起广泛争议的一部。在不同时期,对这部小说主人公丽莎的解读也是不同的。根据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分析丽莎这一形象,丽莎的悲剧便是丽莎性格与命运的悲剧。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小说始于何时,我认为是一个值得探讨,也是十分有意义的学术问题,因此,才不揣浅陋,写了《略谈〈史记〉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一文(见《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第4期和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古代、当代文学研究》1984年第1期)。文章发表以后,自己感到有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阐明,也需要补充论述与之有关的问题。所以又写了如下意见,不当之处,敬希专家和读者指出。  相似文献   

11.
我国早期的一篇淡水藻类分类学论文及其作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编辑出版的《博物学会杂志》第一卷到第四卷(共4期)上刊载的毕祖高撰写的“武昌长湖之藻类”一是迄今所知由中国科学家研究中国标本所正式发表的淡水藻类分类学的第一篇论。此篇论的发表,标志着中国淡水藻类的采集、调查研究和发表此时,他是国立武昌市师附属中学的博物学教员。  相似文献   

12.
基于MEGA2附属资料卷,对马克思早期文本如《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克罗茨纳赫笔记》《论犹太人问题》《政治学与国民经济学批判》的文献学问题进行清理和考察,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克罗茨纳赫笔记》写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之后,而非通常认为的之前或之间;《论犹太人问题》第一二部分不是连续写作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写于《论犹太人问题》第一二部分之间,而且第二部分的写作受到了赫斯《金钱的本质》的影响;《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政治学与国民经济学批判》的基础手稿,对“社会主义者”的研究和评论,也是《政治学与国民经济学批判》的写作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3.
政教系陈征副教授编写的《〈资本论〉解说》第三册已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资本论〉解说》第三册(以下简称《解说》第三册)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新成果,对于推进《资本论》第二卷的学习和研究,探索经济规律,搞好经济改革,加快四化建设,很有助益.  相似文献   

14.
补正     
发表于我刊2011年21卷第14期(总第299期)163-165页的《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与分析方法概述》一文(署名刘翠明、闫欣、张绍果)及2011年21卷第15期(总第300期)164-166页的《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理论研究与运用》一文(署名闫  相似文献   

15.
河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赵晓艳、李静娟,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臧民和天津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蔡靖发表在《建筑科学》2004年第20卷第4期第38页到第42页的论文,“基桩低应变缺陷定量分析新方法的研究”,与河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赵晓艳、李静娟,天津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蔡靖和河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梁春永发表在《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33卷第4期第113页到第116页的论文“基桩低应变缺陷定量分析的一种新方法”内容完全相同。(本刊编辑部)学术不端行为举报@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16.
《中国植物志》的研究与编撰工作,从1958年正式启动,2004年全部完成,历时近50年。全书共80卷126册,是迄今为止有关中国维管束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的最为完整的基本资料,也是世界上篇幅最大的植物志。它被誉为中国现代科学的重大成果之一,是我国几代植物学家,从酝酿、准备算起,以近百年的时间历尽种种艰难才得以完成的。 1994年,时任《中国植物志》副主编、并长期负责编委会组织与管理工作的崔鸿宾,奉主编吴征镒院士之命,撰写了“《中国植物志》编研史”初稿,拟作为第一卷“总论”的组成部分。同年7月16日,崔鸿宾在工作时突然病倒离世,所写初稿后由其姐姐、北京大学崔一华先生帮助整理誊清,并于1995年提交《中国植物志》编委会。由于种种原因,已正式出版的《中国植物志》第1卷第7章“《中国植物志》编研简史”(5000字)系以该稿为基础之一加以删节而成。2006年初夏,崔鸿宾的妻子、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谢玉如女士,将该稿交与本刊。吴征镒院士曾提议改用《〈中国植物志〉编研的经验和教训》,以别于现已出版的《中国植物志》第1卷第7章标题。本刊经与谢玉如女士协商,以现在的标题刊发。另外,限于篇幅,省略了原稿中编委会名单。 崔鸿宾,1928年出生于北京。早年就学于北京汇文小学及中学,1947年进入中法大学生物系,院系调整后于1951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生物系,后分配至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从事植物分类学和植物系统学的研究。他自始至终参与了《中国植物志》的编研以及相关的组织、管理、协调工作。1958年开始参与《中国植物志》的筹备;1959年《中国植物志》编委会成立,即担任秘书工作;1973年任第二届编委会常委兼秘书,主持编委会的常务工作;1976年任第三届编委会副主编兼秘书,后一直担任副主编,直至1994年7月因病去世。在他去世后。由《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主办的《编写工作简讯》印行了纪念专集(第74期,1994年8月22日),同时,该志中英文版联合编委会决定将英文版第16卷献给他以表纪念。 作为亲历者,崔鸿宾先生的这份遗稿较为真实、详细地记录了《中国植物志》的编研——这一重大科研活动的过程;而作为附件发表的手稿《〈中国植物志〉第二版编写计划(草案)》、《〈中国植物志〉第二版编写规格(草案)》和《〈中国植物志〉第二版编写要求》,融入了作者对于植物志编研后续工作的想法,以及对于中国植物分类学今后任务的看法。今日读来,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它们珍贵的史料价值。全面、真实、生动地记录现代科学在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并认真、深入地分析、研究、总结那一段段已经发生的历史,是本刊的宗旨,也是本刊藉该文所期望引导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现代中文学刊》2012年第4期,刊有陈学勇《新发现的冰心佚作》一文,认为:发表于《国民教育指导月刊》1944年3卷8期的《怎样指导特殊儿童》,是谢冰心的佚作。但其附录文字,与原文多有出入。另一方面,该文虽署名“冰心”,但其真实作者并非谢冰心,而应当是魏冰心。  相似文献   

18.
《“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是鲁迅先生在一九三○年四月写的一篇著名杂文,最初发表于同年五月出版的《萌芽》月刊第一卷第五期上,后收在作者的《二心集》里。教育部统编的中学语文课本选有此篇。 这篇文章是批驳反动文人梁实秋的谬论并论证他是“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的。梁实秋原来依附于北方军阀段祺瑞,后来又投靠国民党反动派。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在疯狂地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反革命军事“围剿”的同时,穷凶极恶地对进步文化运动进行反革命文化“围剿”,梁实秋充当了这个反革命文化“围剿”的急先锋,他杀气腾腾地  相似文献   

19.
也谈周炳     
周炳,是欧阳山同志长篇小说《一代风流》第一卷《三家巷》、第二卷《苦斗》的主人公。周炳形象的塑造如何,是整部作品成败的关键。但历来评价岐异、毁誉不一。有人认为他是值得我们自豪的英雄人物;有人又说他是资产阶级的风流人物,是现代的“贾宝玉”,是人们灵魂的腐蚀剂;江青及其御用写作班子——“上海革命大批判写作小组”则一口咬定他是“投机分子”、“叛徒和工贼”。究竟应该如何评价才比较正确?欧阳山同志在《<三家巷>、<苦斗>再版前记》中指出;“他是一个手工业工人出身的知识分子,在这八十五章里面(包括已发表的第三卷《柳暗花明》的前五章——笔者注)还不是  相似文献   

20.
今年四月廿八日,《文学报》刊载了一篇《艾青写〈大堰河〉》的短文,文中说:“一九三二年,中国诗坛上发表了一篇轰动一时的诗歌《大堰河》。这是诗人第一次用艾青这个笔名发表的诗作。”笔者认为这一看法与客观实际很难吻合,值得商榷。 一九三二年,著名诗人在左联刊物《北斗》上发表的第一首诗是《会合》,不是《大堰河》。同年七月,反动当局以莫须有的罪名将诗人逮捕入狱。在狱中,他写了不少的诗歌,带自传性质的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就是其中的一首,发表的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