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健康观察组(65例,行单侧或双侧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与对照组(63例,行单侧或双侧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术),随访2 a,对比两组患者的中央区食道旁淋巴结转移、外侧区淋巴结转移、复发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随访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死亡病例;观察组随访期内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5例,转移率为7.69%;颈侧区淋巴结转移3例,转移率为4.62%;对照组随访期内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11例,转移率为17.46%;颈侧区淋巴结转移7例,转移率为11.11%;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8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38%,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较高,行中央区食道旁淋巴结清扫治疗术后复发率与并发症发生均较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原则,以提高对该病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09年间4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本组42例占同期甲状腺癌患者的50.6%,占同期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的14.43%,其中微小癌占了38.1%,颈淋巴结转移率23.81%。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率较高,结肿背景干扰甲状腺癌的检出;重视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表现及B超特征;对可疑结节术前在B超引导下穿刺活检可提高术前诊断率;冰冻切片快速病理检查是预防漏诊,提高术中甲状腺癌检出率的关键;甲状腺癌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加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术或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加改良颈部淋巴结清扫是适宜的手术方式,术后辅以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采用不同手术方式对我院1986-1994年收治的65例舌癌进行治疗分析,认为对颈部已触及肿大、固定以及质硬淋巴结转移的舌癌患者行根治性颈清扫;对颈部未触及肿大的淋巴结,但原发病灶较大、肿瘤侵润较深者行功能性颈清扫;对舌癌范围小、口底未被侵犯者,保留下颌骨.手术前行放、化疗不仅能弥补手术缺陷,而且还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单纯颈浅丛阻滞复合氟芬合剂应用于甲状腺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 将拟在颈丛阻滞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在单纯颈浅丛阻滞后静注复芬合剂,对照组:传统C4横突一点法双侧颈丛阻滞后静注氟芬合剂.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生命体征(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02)、术中并发症,术中配合程度.结果 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术中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配合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单纯颈浅丛阻滞复合氟芬合剂应用于甲状腺手术中,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术中生命体征平稳,并发症少,患者安静配合手术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鼻咽癌细胞核DNA倍体和颈淋巴结转移与预后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加深对影响鼻咽癌(NPC)预后因素的认识.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对44例NPC癌细胞核DNA进行检测,发现二倍体肿瘤(DT)10例,近二倍体肿瘤(nDT)17例,非整倍体肿瘤(AT)17例;44例中,颈淋巴结转移35例,经放疗后3年追综观察,鼻咽局部复发和(或)远处转移24例.将不同DNA倍体的NPC、颈淋巴结转移和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NPC DNA倍体与转移之颈淋巴结及其大小无关;nDT和AT NPC放疗后3年局部复发比率高于DT NPC;无颈淋巴结转移NPC,放疗后3年局部复发率与有颈淋巴结转移者无差别(P>0.05);与无颈淋巴结转移NPC相比,有颈淋巴结转移者放疗后3年更易发生远处转移(P<0.05).结论:NPC DNA 倍体与鼻咽局部预后关系较为密切,而颈部淋巴结情况则与远处转移与否有关.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和不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提取RNA进行转录组高通量基因测序,经过基因本体注释分析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找出核心差异基因,在GEPIA网站对核心差异基因进行相关性分析和无复发生存期分析.取只在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组中表达的差异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必要性及手术方式,分析再次手术的原因和手术的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1999年2月~2004年5月本人所在医院接收36例甲状腺癌再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首次行甲状腺肿块切除术20例,患侧腺体部分切除术8例,患侧腺体次全切除术5例,甲状腺癌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3例。首次手术后的病理类型:乳头状癌32例,滤泡状腺癌3例,髓样癌1例。根据外院手术治疗资料及我院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CT检查结果,均再次行手术治疗,其中再次行患侧甲状腺残叶+峡部切除者6例,行患侧甲状腺残叶+峡部切除+功能性颈清扫术27例,患侧复发病灶切除术2例,对侧甲状腺切除+对侧功能性颈清扫术1例。再次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癌残留的18例(54.5%),颈部淋巴结有转移癌20例(71.4%)。随访至今均生存。结论甲状腺癌行局部肿块切除术,残癌率高,再次手术是必要的。强调术中快速冰冻病检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常规应用,选用恰当的手术方式,是避免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甲状腺细针穿刺物中miR-221-3p、miR-125b-5p、miR-183-5p的表达及其与乳头状甲状腺癌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2016年12月至2018年10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外科二科收住的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91例,乳头状甲状腺癌34例,术前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采用定量PCR对穿刺物进行miR-221-3p、miR-125b-5p、miR-183-5p检测,研究其相对表达量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乳头状甲状腺癌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25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物中miRNA-221-3p、miRNA-125b-5p、miR-183-5p均有表达.miRNA-221-3p表达量良性组1.18±1.09,恶性组4.91±3.64;miRNA-125b-5p表达量良性组1.41±1.35,恶性组2.50±1.28;miR-183-5p表达量良性组1.76±2.79,恶性组2.31±3.01;3种微小核糖核酸表达量恶性组较良性组均显著上调.miRNA-221-3p表达与病灶大小、淋巴结转移及包膜侵犯相关,miRNA-125b-5p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miR-183-5p与病灶数目和病灶位置相关.结论甲状腺穿刺物中miR-221-3p、miR-125b-5p、miR-183-5p均有表达,miRNA-221-3p、miRNA-125b-5p有助于乳头状甲状腺癌的诊断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风险的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放疗联合高能超声聚焦[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近期疗效及副反应.方法46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癌随机分为热放组和单放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根治剂量放疗,DT50 Gy后开始热疗,同时观察副反应,治疗结束后3个月,观察淋巴结消退情况.结果热放组淋巴结CR率为78.26%(18/23),明显高于单放组47.82%(11/23),统计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副反应发生率热放组较低,但组间分析无差异(p>0.05).结论放疗联合HIFU治疗颈部淋巴结转移癌能提高局部控制率,且安全、无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放疗联合高能超声聚焦[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近期疗效及副反应.方法46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癌随机分为热放组和单放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根治剂量放疗,DT50 Gy后开始热疗,同时观察副反应,治疗结束后3个月,观察淋巴结消退情况.结果热放组淋巴结CR率为78.26%(18/23),明显高于单放组47.82%(11/23),统计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副反应发生率热放组较低,但组间分析无差异(p>0.05).结论放疗联合HIFU治疗颈部淋巴结转移癌能提高局部控制率,且安全、无创.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ret原癌基因活化形式—PTC癌基因在甲状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判断其生物学行为,运用RT-nPCR技术检测1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4例滤泡癌、2例未分化癌、1例髓样癌PTC癌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1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有7例(43%)PTC基因表达为阳性,甲状腺滤泡癌、髓样癌及未分化癌均为阴性。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PTC表达阳性组多伴有淋巴细胞浸润(57%),高于阴性组病侧(11%)(P<0.05),而与患者发病年龄、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性。因此,我们认为ret原癌基因的活化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有关,其活化形式—PTC癌基因的表达仅限于乳头状癌,可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有效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颈丛复合肌间沟阻滞与常规颈丛阻滞行锁骨内固定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行锁骨手术患者,采用颈丛复合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与颈丛神经阻滞,随机分为A、B组,每组30例.评估麻醉后感觉的阻滞程度,手术过程中的阻滞效果(优、良、失败),并观察和记录并发症.结果:锁骨外2/3部位感觉阻滞A组(16.7±1.9)min,B组(13.2±1.1)min,B组好于A组(t=2.42,p<0.05),B组优良率为90.0%,A组优良率为76.7%,B组高于A组(p<0.05).结论:锁骨内固定手术中颈丛复合肌间沟阻滞优于常规颈丛阻滞.  相似文献   

13.
男性患者,65岁。因右颈前区包块2年,增大伴不适10余d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体检未见异常,双肾未见肿块。右颈前甲状腺部触及1肿块,约3cm×3cm,质硬,边缘模糊,周围及左右颈部淋巴结无肿大。B超提示:右侧甲状腺实性肿块,约3cm×2cm×1.5cm。术前诊断:甲状腺癌可疑。于2007年8月8日手术,术中冰冻切片报告:(甲状腺)恶性肿瘤,行右侧甲状腺及肿块切除术。  相似文献   

14.
由于甲状腺上极受来自于迷走神经的喉上神经支配 ,所以单纯颈丛神经阻滞麻用于甲状腺手术在处理上极时常出现牵拉痛等不适。本文探讨经皮甲状腺上极封闭对减轻手术中处理甲状腺上极牵拉反应的作用。50例甲状腺次全切除病人 ,其中双侧切除 17例。ASAⅠ -Ⅱ ,随机分为两组 ,经皮甲状腺上极封闭配合颈丛神经阻滞 (实验组 ) 2 5例和单纯颈丛神经阻滞 (对照组 ) 2 5例。常规颈丛神经阻滞一点法 (C4 )穿刺 ,选用质量分数为 0 2 5%布比卡因术侧深丛 8mL ,浅丛 6mL ,非术侧浅丛阻滞 ,穿刺成功后 ,实验组用质量分数为 0 2 5%布比卡因 3mL…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纳米碳在甲状腺癌手术时对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7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于甲状腺内注射纳米碳混悬液,10 min后待中央区黑染后再行清扫术,对照组按传统手术方式行甲状腺切除术.统计两组清扫组织中淋巴结数量、转移淋巴结数量及甲状旁腺数量.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清扫淋巴结数目、清扫转移淋巴结数目及甲状旁腺误切数目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纳米碳使中央区淋巴结黑染,而甲状旁腺不黑染,且在黑染组织中均未发现甲状旁腺.结论纳米碳示踪效果确切,而且甲状旁腺不黑染,可达到既彻底清扫淋巴结同时又使甲状旁腺易于识别和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旨在探讨REGγ,p53,NOTCH1和BRAF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应用Realtime-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REGγ,p53,NOTCH1和BRAF在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REGγ与p53,NOTCH1,BRAF之间的关系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REGγ在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且其阳性率为87.5%(35/40).REGγ表达与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15 1<0.05),与患者性别无显著性相关(P=0.742>0.05);REGγ表达与p53,NOTCH1和BRAF表达呈正相关(P=0.023 3<0.05).REGγ阳性表达可作为乳头状甲状腺癌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指标,联合p53、NOTCH1和BRAF检测可以为临床诊治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李晓玲 《科技信息》2010,(8):I0340-I0340
目的:研究血清HTG结合131I全身显像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131I治疗后随访诊断其复发和(或)转移的作用。方法:受检患者共137例,均已行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术或(和)颈部淋巴结清除术,接受相应剂量的131I去除残留甲状腺组织治疗并定期随访。常规接受血清HTG测定和131I全身显像,HTG与131I全身显像结果不一致的病人,进行其他影像学检查,临床随访平均时间为(28±4)个月以确定结果。结果:应用血清HTG诊断复发与转移.其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022%和63.4%。应用131IWBS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100%和7609%,而二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100%和93.47%。结论:血清HTG测定和131IWBS联合检查的相符情况有助于尽早发现有无复发或有无转移灶出现,不相符情况则有利于提高警惕,加强随访力度,对于减少误诊或漏诊以及131剂量的正确制订、提高PTC患者的生存率与治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由于仍缺乏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准确的术前诊断方法,故目前对于是否应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CLND)仍有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CLNM的相关危险因素,为进行CLND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行颈部CLND并最终病理确诊为PTC的患者140例,将患者的各项临床病理相关因素作为自变量,以CLNM作为因变量,应用卡方检验及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以期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CLNM的高危因素.结果:恶性肿瘤数目(P=0. 277)、伴结节性甲状腺肿(P=0. 811)、伴甲状腺良性肿瘤(P=0. 152)、伴桥本氏病(P=0. 399)、术前彩超显示低回声(P=0. 174)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年龄(P=0. 037)、性别(P=0. 008)、肿瘤大小(P=0. 004)及彩超提示微钙化(P=0. 006)与CLNM有关,且年龄(P=0. 016,OR=0. 383)、性别(P=0. 016,OR=3. 167)、肿瘤大小(P=0. 003,OR=3. 244)以及彩超提示微钙化(P=0. 006,OR=3. 148)是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CLNM的患者中,彩超提示微钙化、肿瘤大小、年龄以及性别均作为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决策是否行预防性CLND时应充分评估上述多个独立危险因素,并综合考虑作出合理的个性化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1 病例患者 ,男 ,4 4岁 ,于 1997年 4月、1999年 10月先后两次因甲状腺癌接受了甲状腺癌切除加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病理报告示甲状腺乳头状腺癌。术后曾接受 3次131I治疗 (剂量分别为 3 7× 10 9、7 4× 10 9、11 1× 10 9Bq)。 2 0 0 0年 3月复查 ,头颅及颈部CT平扫加增强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 2 0 0 0年 11月复查 ,外院颅脑磁共振(MR)平扫加增强检查示 :左侧顶叶见一大片异常信号影 ,大小约 3 5cm× 3 7cm。左侧额叶见两个小异常信号影 ,较大者约 0 5cm× 0 7cm ,结合临床考虑脑内多发性转移瘤。随后在外院接受 1次全脑外照射治疗。2…  相似文献   

20.
胸腔镜辅助肺癌根治术10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少波  杜建文  陈升恺  杨超 《甘肃科技》2010,26(16):150-151
总结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癌根治术的方法;回顾分析了107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中,肺叶切除102例,全肺切除5例,中转开胸手术1例。清除肺门淋巴结984枚,纵膈淋巴结864枚,其中转移淋巴结304枚。阳性率16.5%。所有手术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无手术死亡病例。与常规手术相比,电视胸腔镜辅助肺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淋巴清扫符合肺癌手术原则,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