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微型泵在化学分析、环境监测和药物传送等领域有广阔应用前景。为了解热驱动薄膜式微型泵的性能 ,对泵的主要部件进行了理论分析 ,然后对泵的整体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微型泵的频率特性 ,流量 -压头曲线及流量随功率的变化。发现泵的流量在 3 .3 3 Hz左右达到最大 ,泵的零流量压头为 64 k Pa左右 ;由于预应力的作用 ,使输入功率低时泵的流量比没有预应力时显著减小 ,而当输入功率较大时 ,泵的流量随输入功率增大而迅速增大。实验测定了微型泵流量的频率特性和随功率的变化 ,实测结果与模拟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分布式驱动微型电动汽车的动力性和操纵稳定性,设计了集成电子差速、驱动防滑和横摆力矩修正等功能的微型电动汽车驱动控制策略.基于改进阿克曼汽车转弯模型设计了电子差速控制算法,基于汽车转弯驱动轮滑转率修正算法和模糊PID(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控制方法设计了汽车驱动防滑控制器,并针对汽车转弯时容易发生侧滑失稳,进行了基于PID控制方法的汽车横摆力矩修正.最后基于Simulink和Carsim软件建立了联合仿真模型,进行了以驱动轮转矩为控制量的低附着路面典型工况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分布式驱动微型电动汽车驱动集成控制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和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4.
为了解释控制棒可动线圈电磁驱动机构加入永磁后电磁力增强的机理,对机构的电磁机理及分布进行了研究。利用Maxwell张量法及有限元分析技术,计算了加装永磁前后衔铁表面的电磁力的分布,分析了加装永磁前后磁密矢量和主气隙的磁通变化规律,并与传统螺管电磁铁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上永磁使磁密矢量方向向主气隙方向偏转,下永磁使衔铁内的磁通量增加,两者均增加了主气隙的磁通量,这是电磁力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恒压主量泵被广泛地应用在农林机械、工程机械、飞机、船泊及自动控制系统等的液压机构中。恒压变量泵的动态特性对液压机构的影响很大,所以对恒压变量泵的动态特性进行深入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计算机仿真是分析动态特性的手段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仿真方法;即结构框图法,结构框图法仿真与传统的仿真方法不同,用该方法进行仿真时直接从结构方块图开始计算,不用推导传递函数,不用简化任何实际结构参数.固为仿真时所用的变参量可以是实际结构参数,所以对分析各结构参数变化对动态特性的影响是十分方便的.本文用该方法对 YB20—AH 型恒压变量泵进行了动态仿真与实验分析,给出了程序框图,实验记录曲线与仿真曲线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6.
活齿泵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栾振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8(7):54-56
在活齿传动理论及齿轮泵工作原理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了活齿泵的结构原理,讨论了活齿泵的工作原理及流量特性,研究表明,该泵具有流量大,流量脉动小,噪声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8.
基于ANSYS有限元仿真平台的动网格技术,建立了三维增强型电磁驱动装置有限元模型。结合440 kA发射条件下增强型电磁驱动装置附近的空间磁场分布,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结合模型开展仿真,获得了增强型电磁驱动装置内膛中轴线上磁场的分布规律,以及电磁驱动装置径向磁场在空间的衰减规律。指出电流峰值时刻,电枢前端的磁感应强度随着距离增大先增大,而后趋于不变。在模型中,可认为电枢前端磁场最大为2.3~3.3 T。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升负载敏感泵控系统流量控制特性,建立了负载敏感泵控系统动态数学模型及动态仿真模型,并对模型的正确性开展了台架试验验证.以动态模型为依据,着重分析了变量机构关键配合参数对负载敏感泵控系统流量控制精度及变量机构能耗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适当的负载敏感阀及压力切断阀径向配合间隙和负载敏感阀口负遮盖量,不仅有利于提高负载敏感泵控系统的流量控制精度,而且能将变量机构节流损耗控制在较低水平.过大的间隙和负遮盖量设计,不仅会导致变量机构节流损耗大幅增加,而且会导致负载敏感泵控系统的流量控制精度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10.
11.
电磁型微小管道机器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颜国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8,32(8):122-125
针对微小空间、微小管道实时探测的要求,研制成电磁驱动微小型管道机器人样机,对样机的移动机理及动作过程作了具体分析,并对影响机器人运行速度及步距大小的几个因素(如激励电压的幅值和频率、机器人驱动机构与地面的摩擦情况等)进行了分析讨论.最后给出了微小型管道机器人在不同材质表面上驱动运动的实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电磁驱动微小型机器人不仅能在上述材质表面上完成各项设定操作,并有足够的驱动力输出. 相似文献
12.
基于双斜齿轮泵的组合形式及工作原理,研究双斜齿轮泵的瞬间排量和流量脉动特性,得出流量脉动最小条件。分析双斜齿轮泵的传动受力、泵体受力及泵盖受力情况,为设计使用和进一步优化斜齿轮泵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步进电机的单片机控制方法,设计了一台具有3个通道独立注射功能的微量注射泵.该注射泵采用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芯片,通过3台步进电机的细分控制实现了注射器的高精度注射功能,并应用旋转编码器对步进电机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反馈.当注射完毕或出现工作状态异常时,系统将给出提示报警.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应用于临床以实现同时对3种不同药液不同输注速度和注射量的高精度控制. 相似文献
14.
精密磁浮运动系统电磁力的非线性建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磁悬浮运动系统中电磁力进行精确建模,运用磁路理分析气隙边缘效应、铁芯磁阻效应和磁路漏磁通对电磁力模型的影响.推导并给出不同情况下电磁力模型的表达式,绘制不同电磁力模型之间的误差曲线.从图形曲线及定点计算数据中可以得出3点主要结论.(1) 仅考虑气隙边缘效应时,对电磁力模型的精度影响较大.(2) 漏磁通对模型的影响较小,同时考虑3种因素影响时的曲线和不考虑漏磁通效应影响时的曲线非常相近.但这并不说明磁路中漏磁通量很少.(3) 随着悬浮气隙的增大,按理想磁路理论建立的简化电磁力表达式计算的磁动势,与同时考虑气隙边缘效应、铁芯磁阻和漏磁通时的表达式计算结果之间的误差也不断增大,会对系统的控制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电场中微梁结构的建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微机电系统(MEMS)中微梁结构在非线性电场力下的振动问题.重点讨论对非线性电场力的处理方法,建立相应的力学振动模型,用计算机仿真(Simulink)模拟该模型,并用有限元的方法计算梁的振动.最后给出微梁中点对初始位移响应的峰值所对应的振动频率随梁质量和外加电压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利用超强永磁体(如稀土钕铁硼等)作为唯一的能源,借助精巧设计的行星传动机构作为载体,使磁系统中的藕合磁场产生旋转动能而输出机械功,这就是新型发动机——磁机。21世纪人类将进入崭新的永磁能时代! 相似文献
17.
在核磁共振实验中,一般通过高速离心的方法来区分可动流体和束缚流体,为了准确的测试可动流体饱和度,需要确定一个最佳离心力。传统的最佳离心力标定方法需要多次离心,并且离心力只能间断增加,改进的方法通过matlab数据拟合可以减少离心次数,并将该离心力-含水饱和度拟合曲线中,满足斜率为-69/500的点的纵坐标作为最佳离心力;更进一步地通过岩心理想毛细管模型,推出离心力与孔渗数据之间的理论关系,结合该理论关系与已经建立的最佳离心力标定方法,得到最佳离心力与孔渗数据之间的拟合曲线。该曲线给出了核磁可动流体饱和度实验中最佳离心力与岩心孔隙度和渗透率之间的函数关系,使最佳离心力可以通过岩心孔渗数据确定。 相似文献
18.
磁力金属带传动效率的理论计算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磁力金属带传动(MBDM)是基于摩擦传动理论和电磁学理论构建的一种新型摩擦传动.研究了MBDM的功率损失及传动效率,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并通过实验加以验证.结果表明,MBDM通过电磁吸引力和初张力的耦合作用产生摩擦力,传递运动和动力,具有传动功率大和效率高等特点.MBDM稳定运行时的传动效率可稳定在95%~98%,并随磁感应强度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9.
周菊林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1(4)
阐述了力敏传感器的原理,并利用力敏传感器测量了水的表面张力系数、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测量的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并可用数字信号显示,实现了非电量电测,对力敏传感器的实验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力密度法的基本原理,应用有限元原理提出单元力密度矩阵概念,引入高效CSR存储技术来存储总力密度矩阵,并把CSR存储技术与GAUSS_SEIDEL迭代法相结合来综合处理索膜找形问题,运用Fortran95计算机语言,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对工程实例进行了验算.结果表明,与传统力密度找形方法相比,该方法的分析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