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慈欣,男,山西阳泉人,中国科普作协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表科幻作品,曾于1999~2007年连续九年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作品宏伟大气、想象绚丽,文笔特点是将极端的空灵和厚重的现实结合起来,同时注重表现科学的内涵和美感,努力创造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文学样式!作为中国科幻的领军人物,刘慈欣的创作极具特色。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长篇小说《三体》一炮而红,衍生了广大的粉丝群体和同人文化。小说问世以来,改编成电影的传闻就时不时要被人提一下。《三体》系列,毫无疑问是中国近年来最具商业价值和文化影响的科幻小说。 相似文献
3.
4.
科幻小说中的“机器人”概念 “机器人”一词在欧美并不仅仅指区别于“蓝领”和“白领”之外的“钢领”工人,而是泛指一切由人工技术制造出的智能形式,其中也包括了由生物复制和化学合成的“人工人”。事实上由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创作的、出版于1818年的世界上第一篇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就是一部有关“人造人”的故事。玛丽·雪莱的“人造人”是利用死人器官拼凑而成的,最后施以电击使之复活。 不过率先使用“机器人”一词的则是捷克作家卡列尔·恰佩克,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写出的讽刺作品《洛桑的万能机器人公司》《R.U.R》)中,第一次使用了 相似文献
5.
6.
7.
8.
9.
10.
每天清晨,迎着阳光,我们起床吃饭,穿衣打扮——新的一天开始了.不知大家可曾想过,如今的我们过着如此这般的生活,那古时的人们呢?他们又穿着怎样的衣服,吃着怎样的食物,过着怎样的日子?这个问题正是考古学家们的心之所想,一代又一代的考古人穷尽一生,只为揭示古人的生活面貌,探求他们与我们之间的联系.但无情的时间总会将许多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13.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之河冷酷而又执著地呈单向性向前流逝。 然而,富于幻想的人们不肯屈服于这一铁的规律,提出了一种极为大胆的挑战,那就是在时间之河中无拘无束地肆意航行。 相似文献
15.
芒福德的技术观:破除机器的神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去年始,本刊曾陆续发表了有关技术哲学内容方面的文章,在这些文章中多次提到美国著名技术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为了让读者了解芒福德技术哲学的主要观点,现将上海社科院哲学所吴晓江副研究员与北大科技哲学博士生韩连庆的对话刊发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