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本篇报道围绕2018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项目"全相干自由电子激光的前沿实验研究与新原理探索"展开,该奖项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赵振堂院士领衔的团队获得。上帝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这是圣经《创世记》中对于光的一个记载。有了光,人类才有了绚丽多彩的世界,有了对抗黑暗的勇气。  相似文献   

2.
正本篇报道围绕2018年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项目"有机-无机杂化策略构建多功能生物医用材料" 展开,该奖项由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朱美芳院士领衔的团队获得。2018年,有一项获得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殊荣的工作,即用"有机-无机杂化策略构建多功能生物医用材料",由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朱美芳院士和陈志钢教授领衔的团队获得。  相似文献   

3.
正本篇报道围绕2017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城市再开发场地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展开,该奖项由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黄沈发领衔的团队获得。2020年4月24日,湖南益阳市委宣传部表示,针对"云南昭通市镇雄县销毁一批来自湖南益阳的重金属超标大米",经核实决定对7家涉事企业立案调查。然而,这并不是"镉大米"  相似文献   

4.
正本篇围绕2017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臂丛神经损伤及修复过程中的大脑功能重塑规律及新技术的转化研发和应用"和2019年上海市科技进步特等奖——"基于脑可塑理论新发展修复残障上肢功能的新方案"项目,该奖项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徐文东教授领衔的团队获得。  相似文献   

5.
正本篇报道围绕2017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复杂亲缘关系鉴定关键技术研发及其应用"展开,该奖项由原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现更名为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司鉴院)李成涛领衔的团队获得。2016年8月26日,隐秘于世间的连环杀手,52岁的高承勇在白银市工业学校内的小卖部被捕归案。这一引起  相似文献   

6.
正"走近科学"是本刊科研项目科普化报道的传统栏目,从本期开始,我们选择一批上海市获得国家及上海市科技奖励的成果进行报道。本篇报道的是2018年度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项目细胞属性转变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惠利健团队获得。  相似文献   

7.
冷雨欣 《自然杂志》2018,40(6):400-406
1985年,Donna Strickland和Gérard Mourou等提出了啁啾脉冲放大(chirped pulse amplification,CPA)技术的概念,这是超高峰值功率超短脉冲激光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直接推动了超强超短激光和强场激光物理等研究领域的诞生。目前,利用CPA技术已经可以获得峰值功率达到10拍瓦(PW,1 PW =1015 W)量级的激光脉冲,被认为是“将影响从聚变到天体物理的每一项研究”的成果。也正因此,发明啁啾脉冲放大(CPA)技术的法国科学家Gérard Mourou和加拿大科学家Donna Strickland,获得了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首先,初步介绍了Strickland和Mourou提出的啁啾脉冲放大(CPA)技术;然后,结合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室在超强超短激光技术和强场激光物理研究等方面的成果,以及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简单介绍了Gérard Mourou和Donna Strickland 获奖的意义;最后,对相关领域未来发展进行了初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8.
正本篇报道围绕2017年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植物次生代谢与抗虫"项目展开,该奖项由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陈晓亚院士领衔的团队获得。蝶恋花、蜂采蜜,植物与昆虫大约是地球上关系密切程度最高的配对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世界科学》联合“澎湃新闻”平台,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下,共同策划“走近科学”栏目,对获得国家及上海市科技奖励的成果进行科普化报道。本篇围绕2020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项目“G蛋白偶联受体结构与功能的系统性研究”展开,该奖项由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刘志杰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获得。  相似文献   

10.
正本文围绕2017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聚丙烯高性能化技术及其在汽车轻量化上的应用"项目展开,该奖项由杰事杰集团杨桂生团队联合上海普利特、中科院化学所、江淮汽车及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获得。  相似文献   

11.
<正>本篇报道围绕2018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项目"富碳纳米材料的结构调控及其化学储能行为研究"展开,该奖项由上海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杨俊和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获得。电池就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1799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把一块锌板和一块银板浸在盐水里,发现连接两块金属的导线中有电流通过。于是,他就把许多锌片与银片之间垫上浸透盐水的绒布或纸片平叠起来。用手触摸两端时,会感到强烈的电流刺激。  相似文献   

12.
<正>本篇报道围绕2022年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项目“RNA调控在精子发生及男性不育中的新功能机制研究”展开,该奖项由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刘默芳研究员领衔获得。2006年,刘默芳结束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研究生涯,回到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王恩多课题组担任副组长。刘默芳已经和RNA打了很多年的交道,此刻的她十分渴望能独自在RNA领域开拓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13.
正本篇报道围绕2018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项目"乙型肝炎慢性化的多重新机制及治疗策略研究"展开,该奖项由复旦大学袁正宏领衔的团队获得。1981年,默沙东公司研发的一代乙肝疫苗Heptavax-B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审批上市。同一时期的中国,乙肝泛滥的情况要严峻许多。北京医科大学陶其敏医生顺着Heptavax-B的思路,于1975年7月1日研制出中国第一支血源性乙肝疫苗(这一疫苗根据诞生日期被命名为"7571")。由于经费短缺无法支持在黑猩猩中开展动物实验,1975年8月29日,陶其敏医生挺身而出,勇敢地在自己身上注射"7571"疫苗——"7571"疫苗最终大获成功。  相似文献   

14.
李辉 《世界科学》2012,(9):31-34
由上海海洋大学(原上海水产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严兴洪(左图)教授领衔完成的“坛紫菜新品种选育、推广及深加工技术”项目,荣获了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在坛紫菜的基础遗传学、良种选育技术以及良种推广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理论与技术突破。此奖励,是国家对严兴洪等人30余年潜心研究的认可。  相似文献   

15.
自从1960年激光器发明以来,UK原子能管理局卡尔哈曼研究所的科学家们一直在专心致志地研究激光。他们的研究是有成果的。最近法兰泰公司准备生产出售由该研究所设计并改进过的高能激光器。这种能产生速率5千瓦或10千瓦的高能激光器可用来切割,焊接或处理厚达20毫米的金属片。激光器作为标准的工业装置已为期不远了,它将成为自动化工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李辉 《世界科学》2011,(8):19-23
2010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社会公益类),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叶定伟教授团队获得,获奖项目是:“国人前列腺癌综合治疗策略优化和应用”。当本刊记者前往采访时,叶教授直截了当地说,希望更多有影响力的媒体能够像你们一样报道前列腺癌,上海现在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非常高。但是远远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正基于2018年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项目"肿瘤细胞代谢感受的调控机制及其病理效应",本文报道了乙酰化修饰研究的兴起和进展。问细胞核内,谁主沉浮?1962年,一篇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的论文吸引了洛克菲勒大学教授文森特·阿尔弗雷(Vincent Allfrey)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8.
<正>本篇报道围绕2022年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项目“环形RNA生成和功能机制的研究”展开,该奖项由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陈玲玲研究员领衔获得。她在非编码RNA领域深耕十余年,见证并推动了这个领域的发展。她领衔的团队发现了不带有多聚腺苷酸(polyA)尾巴或者N7-甲基鸟苷(m7G帽子)的非经典lncRNA新种类,包括sno-lncRNA、SPA RNA、circRNA等,并在阐明这些RNA的生物合成机制与功能、探索其生物医学应用方面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超短脉冲激光啁啾放大(CPA)技术的重大突破,激光强度提高了5~6个数量级.利用这种放大技术建立的激光装置的脉冲宽度可以短至几个光周期(十几飞秒),输出功率可以高达拍瓦(1015W)量级,聚焦光强超过1020W/cm2.  相似文献   

20.
"理论预言激光足够强时可以从真空中产生正负电子对,但没有人知道是否可以实现".本文回顾了从真空中产生正负电子对相关的理论发展,以及理论上要求的激光条件,和目前激光达到的条件:施温格推导出当准静电场达到量子电动力学关键场E_s=me~2c~3/e?=1.32×10~(16) V/cm(对应场强I_s=4.65×10~(29) W/cm~2)时,正负电子对可以从真空中产生;单束聚焦激光产生正负电子对阈值光强约为5×10~(27) W/cm~2;两束相向传输的激光同时聚焦到同一点,对应的单束光强阈值约为10~(26) W/cm~2.考虑到只要有一对正负电子产生,其在激光场作用下的级联过程将耗尽激光场能,使最高的激光场强不能高于约3×10~(26) W/cm~2.目前国际上最高激光功率是由钛蓝宝石激光经过多级啁啾脉冲放大获得,为5.13 PW,对应光强在10~(24) W/cm~2.国际上有几个大的激光项目,近几年目标是10~15 PW,远期目标百拍瓦到艾瓦.远期目标获得的光强可以产生正负电子对,但是能否实现仍然未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