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00年前,即1906年4月18日的凌晨5点12分,旧金山市的居民们在睡梦中被惊醒,圣安德烈亚斯断层(San Andreas Fault)发生大规模断裂——大地震爆发了——大地震颤,房屋动摇,地下煤气管道断裂,紧接着大火在城市1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整整燃烧了3天(大火无法扑灭是因为地震使城市的供水网管也遭到严重破坏)。百年前的那场地震和随之而来的大火毁坏了28000幢房屋,估计财产损失达5.24亿美元,死于地震的人数为300人,但是实际伤亡人数可能达到这个数字的10倍以上。科学家们根据地震时和地震后收集到的数据资料分析,估计震级为7.9级,这是旧金山海湾地…  相似文献   

2.
一个冬日的夜晚,兰特斯坦纳在做完一个死于输血反应患者尸体解剖后,从医院回家。他虽然感到疲惫,坐在沙发上休息,但仍在不断思索……朦胧的双眼似乎看到壁炉中红色火光化成了堵塞死者血管的斑块……这时他"暮然回首",望着书桌上那张实验报告,完全明白了那答案——  相似文献   

3.
    
《科学之友》2004,(10):60-61
光穿过一扇敞开的窗户,或者照亮了一个房间,这似乎是非常平常的现象。然而,我们对光的知识——它是什么,它如何作用——则是自从有人类思考以来,就广泛引起科学界兴趣的题材。  相似文献   

4.
森林大火     
2010年发生的俄罗斯森林大火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森林大火是怎样发生的?森林大火会对全球气候和环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应该如何探察、预防、扑灭森林大火……  相似文献   

5.
新型电厂可将化石燃料转变为清洁的可燃氢气——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气体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也是酸雨、烟雾和汞中毒的主要肇事者。产生浓烟的煤炭看上去似乎不可能成  相似文献   

6.
提到森林之火,许多人不禁会联想起十多年前东北大兴安岭的那场令人触目惊心的大火。人们往往因此认为森林必须绝对禁止烟火,否则将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和灾难。然而,这种看法全面吗?最近,国外一些林业专家指出,对于森林之火不能一概而言,应当全面分析、科学对待。森林火灾分为两种:一种叫树冠火,俗称森林大火。它通常由火苗先把一棵大树从树底点燃,一直烧到树尖,并且殃及邻树一齐猛烈燃烧而形成。这种大火可以摧毁被烧森林中的一切,如遇大风干燥天气,借助风势,火的破坏性就更大。另一种叫地面火,俗称森林小火或野火,这种火一般…  相似文献   

7.
<正>中微子和它们奇异亚原子行为,可能有助于我们了解高能粒子、正在爆发的超巨星,以及物质本身的起源。为什么在稳定地照亮黑暗宇宙数百万年后,一颗超巨大的恒星——超巨星会突然在一阵超明亮(亮度超过1000亿颗恒星发光的总和)中爆发?深空中有什么奇异天体,在以宇宙中已知最高的能量发射粒子?最令人困惑的问题或许是为什么宇宙会包含物质?这些奥秘已经困扰了天体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发生在亚马孙雨林的大范围火灾受到全世界密切关注。大火由谁引起?大火带走了什么?人们为什么如此关心雨林存亡?亚马孙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雨林,面积为550万平方千米,其中近2/3的面积位于巴西境内。雨林拥有地球上最高的生物多样性:所有陆地动植物物种中,半数可以在雨林中找到。雨林至少储存了2500亿吨碳,其  相似文献   

9.
正远古时期,当一道闪电偶然击中一棵树,或是一丛灌木时,照亮夜空的火光第一次出现在人类眼前,得益于自然给予的这份珍贵"礼物",人类开始加快了点亮这座星球的步伐。起源于石器时代的灯具,或是置于案上,或是持握手中,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连,在数千年古代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千姿百态的灯具诉说着来自不同时代的声音。这其中,有些灯具以今日眼光观之,其艺术造型与实用功能的完美结合,浓缩着令人惊叹的智慧结晶。这期为读者朋友们介绍的就是这样一件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精美西汉灯具,来自两千年前的"环保灯"——彩绘雁鱼青铜釭灯。  相似文献   

10.
您是否曾经有过一棵开过花的果树而这棵树已好几年无花了?您已在早先萌芽时施了肥,然而看来这棵树还是一年又一年不开花。这样的事为什么会发生?是植株有病吗?是土壤过于贫瘠以致于即使您施用化肥,植物仍不能成长发育吗?答案——土壤。真正的损害在于——我们似乎总是在侵蚀病树,而且为此化了大量财力、时间。正确  相似文献   

11.
有点凄冷的北美车展似乎真正宣告:汽车界已进入霜冻期.但面对困境,我们需要希望.于是在我们还对混合动力、纯电力、燃烧电池等能源模式纠缠不清的时候,一干纯电动汽车已经大刀阔斧地开进了市场,从概念到量产,开启了新时代的篇章.  相似文献   

12.
此次上海高层建筑大火,被证明又是一次低级的错误。焊渣失火是唐山林西大火开始,到国产093核潜艇烧毁在船台,再到香港嘉利大厦大火等,多次火灾的失火主因。这些在发达国家早已控制解决的问题.在国内因为认识和管理的原因依旧屡禁不止。也许是我们缺乏获取有效的消防常识渠道.或者是点火源无所不在,  相似文献   

13.
正在大多数人眼里,谈化学物质让人色变,尤其是人造化学品,它们似乎就是危险的化身。据统计,合成化学品消耗大国——美国迄今已经合成了8万多种商业用途的化学品,其中许多未经足够完备的安全测试就被释放到了环境中。对于这些渗透到世界每个角落的合成化学物质,我们应该感到担忧和恐惧吗?  相似文献   

14.
下火海     
《科学之友》2014,(4):70-71
这些从火堆里夹起来的铁片是湘西农村用来耕地的工具——犁口,经过炭火的烧烤,温度已经在700~800℃了,一切准备就绪后,当地人准备赤脚从这些滚烫的铁片上走过。血肉之躯真的能经受住烙铁的高温吗?这其中又有着怎样的秘密?下火海这种古老的习俗究竟始于何时,已经无法考证了。而这些准备在滚烫铁片上行走的人的身份并不普通,他们是当地的巫师,在走之前,他们口中念念有词,似乎是在背诵着一种神秘的咒语。仪式结束后,巫师光脚迅速从滚烫的铁片上走过,脆弱的脚底皮肤真的能够承受高温吗?看着巫师灵活的步伐,在铁片上如履平地,难道它真的掌握着不被烧伤的咒语吗?  相似文献   

15.
为什么     
蜡烛为什么会被吹灭? 大家可能吹灭过蜡烛,也看到过蜡烛被风突然吹灭的情景吧?可是,就是这样一种似乎司空见惯的现象,深究一下也会发现一些令人不可思议的问题。例如,为什么在空气(包括助燃的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蜡烛反而会熄灭呢? 根据牛顿的冷却定律,热的物体与周围的温差越大,冷得越快。冬天,热茶水凉得快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而且,为了使热茶快点变凉,人们常用嘴吹气,这样就可以把茶水上部的热空气吹走,换成冷空气。根据牛顿的另一个定律,热的物质表面积越大,冷得越快。把茶倒入茶碟里凉得更快,就是因为如此。 这两个定律都适用于蜡烛。就是说,通过吹气可把燃烧着的蜡烛的蒸气冷却到燃点(这个温度以下,蜡烛的蒸气不会燃烧)以下。如果往蜡烛的火焰上吹气,①可把火焰周围的热空气换成冷空气;②可破坏燃烧着  相似文献   

16.
寻找外星人     
《科学之友》2005,(8):57-57
宇宙中有其他生命存在吗?如果有,是什么样子呢?我们刚刚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线索。水和气泡我们都知道,生命离不开水,人体内有70%是水。因为有水,体内细胞才能产生各种化学反应,生命才得以延续。地球上曾有过的其他生物都一样——从细菌到大白鲸,从雏菊到恐龙。所以天文学家在寻找  相似文献   

17.
2004年1月14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了包括火星载人飞行在内的新太空开发计划:而在1989年,美国也曾宣布过火星载人飞行计划,但时隔不久便夭折了.从这次预算增加等方面来看,似乎开局是顺利的:那么,人类真的能够登上火星吗?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的的川泰宣博士对此作了浅析——  相似文献   

18.
正物理学是否达到了我们可以企及的极限?又或者说,人类才刚刚开启新的可能?现代物理学已经走向终点了吗?21世纪通常被称为生命科学的世纪,抑或是人工智能,以及其他诸多新兴领域的时代。而这个世纪的物理学似乎仍停留于20世纪的辉煌——那个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革命震惊世界的黄金时代,那一连串由基本粒子引出的诺贝尔奖——现在很多人都担心黄金时代正陷入干涸的沙漠,一片几十年都不再有新粒子现身的荒凉。  相似文献   

19.
也许,在比星星更遥远的地方还存在着什么东西吧!而星星离开我们又如此之远,从距离我们最近的(当然,我们不把太阳系的星星包括在内)一颗星星发出的光线,要经过四年才能到达地球表面。但是早在数千年前,就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把人类的注意力吸引到那个遥远的地方去了。也许正因为这个缘故,人们产生了通观宇宙全貌的奢望。宇宙是一个整体,这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似乎都有它的组成:宇宙——银河系——星体——原子——核子——基本粒子——夸克。这就是物质结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传统观念认为森林之火百害无一利,必须严加防范。各国政府为此制定并采取了各种严密措施,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森林火灾仍随处发生,防不胜防。今年5月,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班德利国家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爆发了一场森林大火,这原本是一次计划中的、称为“有节制的燃烧”,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酿成了一场灾难,至今让人心有余悸。这场大火肆虐横行,烧毁了周围近2万多公顷的土地,并殃及了附近洛斯阿拉莫斯城的大量人口。更为可怕的是,森林附近的洛斯阿拉莫国家核研究中心也因此受到严重威胁,美国政府最后不得不下令关闭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