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日本日立公司在茨城县建造了一座电梯测试塔,这座名为“G1TOWER”的测试塔地面部分高达213.5米,地下15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电梯研究设施。它的工程投资高达5400万美元,工期耗时两年。其内部设置有9部电梯,专门用于验证每分钟1080米等几种升降速度对人体舒适感的影响。此外,  相似文献   

2.
《大自然探索》2012,(2):10-10
634米高的东京天空塔要到2012年5月才正式开放,但它已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列为世界最高塔。2010年落成于迪拜的哈利法塔,高达830米,但它实际上是一幢巨型摩天楼,而不是一座塔。按照吉尼斯世界纪录总部的解释,塔与楼的区别在于塔的实用楼面空间不到建筑面积的一半。东京天空塔的底座为三角形,  相似文献   

3.
《大自然探索》2006,(6):18-19
四川省西部的九龙县内、海拔7556米的贡嘎山西南麓,有一个被当地人奉为“神湖”的高原湖泊——猎塔湖。猎塔湖“水怪”也是我国著名的“水怪”之一。  相似文献   

4.
1999年9月,3704号国际小行星接近地球,距离约为2亿千米。 3704号小行星位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它和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3.6亿千米,绕太阳公转一周为3.74年。1999年,它在双鱼星座至宝瓶星座间运行。 它被称为“高士其星”。  相似文献   

5.
小荷 《科学之友》2005,(3):84-84
中国台湾的“台北101大楼“保持了好多个世界第一的纪录。如世乒最快的电梯,有2部电梯,可以在39秒内(其余还有59部将以较慢的速度上升)将乘客载到89层的观景台.其中有10秒的时间是以高达每分钟1000米的速度上升。“台北101大楼”的电梯每台造价都超过2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6.
《科学24小时》2011,(1):52-52
意大利天文学家凯文·里尔登最近拍到一张太阳的特写照片,展现了太阳表面持续喷出的快速移动超热气体形成的喷流。在照片中,一种被称为“针状体”的扭曲管状结构从太阳表面向上喷射,速度可达到每小时7.2万千米,远远超过音速,而其直径可达482千米,长度与地球不相上下。  相似文献   

7.
正当美国人摩拳擦掌准备在纽约世贸大厦原址上打造“自由之塔”之际,沙漠之国阿联酋为了发展该国旅游业,正准备兴建150层的世界第一摩天大厦———“迪拜之地”(Dubailand)。预计,这座于2008年峻工的建筑将高达2300英尺(合701米),造价约为6.3亿英磅。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设计师为了确保它“世界第一楼”的美誉,给它留下了充足的“弹性空间”,换句话说,它随时可以继续“长高”!据悉,这一“世界第一楼”的设计方案将于几周之后的正式开工典礼上首次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据悉,屹立在沙漠之中的这座大厦将成为阿联酋首都迪拜最大的旅游和购物中心…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的传统俗语中,每当形容一件断然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时,人们往往会说:“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这句话在人类生活的地球上是千真万确的,太阳绝对不可能从西边升起。但是放到范围更大的宇宙间,就不尽然了,例如在金星上,太阳就是西升东落的。金星是我们地球的“近邻”,它是太阳系行星中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天文学上将太阳中心到地球中心的平均距离称为“天文单位”,1个天文单位约为1.496亿千米。同时,天文单位又是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的半径。而金星轨道的半径为0.723天文单位。由于各大行星的公转轨道几乎都在同一个平面上,所以当地球与金…  相似文献   

9.
火红的太阳     
九天之上的“核反应堆”太阳是银河系数千亿颗恒星中一颗中等大小的恒星,其中心的温度高达1500万~1600万℃,它的压力相当于地球表面大气压的400亿倍。太阳的中心是一个极其巨大的核反应堆,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核聚变反应,把氢转变成氦,并控制  相似文献   

10.
能源危机促使人类大胆地寻找替代能源。美国科学家希望利用模拟太阳中心核聚变发能原理,打造出微型“人造太阳”,为将来探索新能源带来希望。美国“人造太阳”于2009年春季首次点火。参与此次科研工作的主要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11.
谷子 《世界科学》2004,(8):46-46
欧洲科学家最近指出,太阳可能是造成地球变暖的“元凶”。因为太阳在最近60年内比过去的1000年“燃烧”得更猛烈,使地球变得越来越热。 在过去20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约摄氏0.2度。根据1860年以来收集的全球天气纪录,1997年、1998年和2002年  相似文献   

12.
1994年5月,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制造厂家——美国波音飞机公司首次向世人展示了它们研制的最新型客机——波音777。 波音777是波音公司自1969年推出波音747以来所研制的第一架双引擎大型宽体喷气式客机。它的机体宽6.22米,双翼宽60.7米。但为了适应世界各地不同机场的要求,两翼皆可各自折叠起6.7米。机翼面积达428平方米。机体高18.56米,机身长63.73米。巨大的身体使其起飞重量高达243吨。为了将这个庞然大物送上蓝天,波音公司为它安装了2台各有45吨以上推力的大功率发动机,每台造价高达1000万美元。 波音777有305~418个座位,比欧洲的“空中客车”A330多30~50个座位,最大航程可达13584公里,比麦道MD-11还多800公里。为了驾驶飞机达到迅捷、可靠、安全、稳定的要求,波音777的所有操  相似文献   

13.
据息,我国中科院等离子物理研究所经过8年艰苦奋斗建造成全超导的托克马克试验装置,并调试成功。这种装置也“称人造太阳”。之所以被称“作人造太阳”,是因为这个装置产生能量的原理和太阳产生能量的原理一样。太阳能够发出强光,辐射到宇宙空间中去,巨大的能量来自于核聚变反应。这类托克马克聚变装置可以把氘的聚变燃料加热到4亿 ̄5亿℃的高温区,在这样的温度下发生大量的聚变反应,这将会带来巨大的清洁能源,会给世界带来更加广阔的能源空间。中国人造太阳工程调试成功  相似文献   

14.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在今年早些时候发射了一枚空间飞行器——斯塔达斯特(Stardust),旨在收集、研究慧星的尘埃。“斯塔达斯特”飞行器的使命能够进一步扩大科学家对太阳系历史甚至地球生命起源的了解。许多研究人员认为,童星可能含有形成太阳和行星的原始物质;一些人还相信,远古时代降在地球上的管星尘埃在生命的起源方面“可能起着决定性作用。”童星是由大冰球和尘埃组成的,它以高达每秒9000)米、比射出的子弹快大约10倍的速度飞行,要想捕获快速飞行的童星尘埃却颇为棘手。那么,“斯塔达斯特”飞行器是如何工作的,科学工…  相似文献   

15.
《大自然探索》2006,(7):6-6
科学家借助美国宇航局“卡西尼号”飞船上的雷达发现,土星最大的卫星——土卫六的赤道地带存在着横亘上千千米的“沙海”,“沙海”中的沙丘高达百米。这种“沙海”的特性与地球上的撒哈拉大沙漠非常相似。土卫六的赤道地带有大片阴影区域。过去,科学家一直推测这些阴影可能是液  相似文献   

16.
探索土星环     
今天,望远镜以当年伽利略只能梦想的细节向我们展示了太阳系:太阳表面的爆发威力高达1000万亿吨梯恩梯;木星表面的大红斑实际上是一个超巨型风暴涡旋,它大得足以吞没三个地球;在木星的卫星伊娥(木卫一)表面,火山将气体和尘埃喷进太空.  相似文献   

17.
《科学24小时》2011,(1):51-51
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与美国宇航局共同合作测量了KIC11026764恒星释放光线亮度的变化,这颗被称为“贯索四”的恒星体积是太阳的两倍。该恒星距离地球4989万亿千米,它产生的“星震”就像一种乐器颤动一样,能够从表面至内核产生共振。  相似文献   

18.
音乐建筑     
音乐建筑给建筑物增添了生机和活力,也给人们一种美的享受,因此很受欢迎,现介绍几种。琴塔肯尼亚的库奔洛马地区有一座神奇的塔,塔身共有13层,塔高避6.3米,塔层高3.9米,塔的第三、四层塔角上装有64只琴栅(如马蹄形琴簧),从东西南北任何一方吹来风都会发出不同的响声,完全和一架琴上的各种音响类似,非常动听。无风时不响,稍有风吹过就能发出各种声音,风大琴声,大,风小琴声小。这座琴塔建成已有700多年历史了。五音桥我国河北遵化清代东陵顺治皇帝的幸陵神道上,有一座长110米、宽7米的七孔桥,桥两边嵌着116片石栏板。  相似文献   

19.
宇宙十三问     
天文学领域耐人寻味的十三个悬念太阳温度的逆转之谜?太阳的内部每天都在发生猛烈的核聚变反应,它的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但当其高温传递到太阳表面时,温度降至为6000摄氏度。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位于太阳上空约2000公里处的“日冕”温度却又升至100万摄氏度,整个太阳的上空被比其表面温度高100多倍的日冕所包围。虽然日冕的部分热量会影响太阳表面,但其温度就是难以上升。仅为6000摄氏度的太阳表面温度却能使日冕升温到100万摄氏度,原因何在?天文学家对此甚感迷惑。我们肉眼看到的太阳仅是一个耀眼的“光球”而已,但当用X射线望远镜观…  相似文献   

20.
科技传真     
日全食观测获得了大量数据 英国拉瑟福德·阿普尔顿实验室菲利普斯教授领导的观测小组在8月11日日全食发生的两分钟内,利用保加利亚当地天空晴好的便利条件,采用先进的“日食日冕成像系统”争分夺秒地拍摄了1.2万幅高分辨率太阳日冕照片,获取的信息量相当于3000张软盘的存储总量。 日冕是太阳外层的稀薄气体,温度高达数百万摄氏度,而太阳表面温度仅为5000℃左右。这一现象一直让科学家感到困惑。本世纪40年代以来,科学家动用很多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