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齐齐哈尔高峰林场林木种子园红皮云杉子代林46个家系和5个对照(一个对照CK,来源于优树产地汪清地阴沟优良林分的混合种子;一个对照CK商来源于吉林市种子站出售的商品种子;一个对照CK新来源于优树产地黑龙江省新兴林场优良林分的优树上采集的混合种子)。测定表明:林期间家系间生长量差异显著。子代林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大于对照CK商的家系数目分别为总数的54.5%和65%。子代林11生时最好家系比最差家系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分别大175.4%和295.2%,树高和胸径的遗传力分别为62.1和40.6。  相似文献   

2.
通过不炼山建立杉木与马尾松混交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造林初期的两年内,由于炼山林地增加速效灰分,所以比不炼山林分平均树高超出10.1%.第4年不炼山林分生长量开始微弱超出炼山的林分;7年后不炼山林分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都超出炼山的林分,其中不炼山混交林中的杉木平均胸径比炼山增长12.5%;不炼山立木材积为26.5773m3/hm2,炼山材积为20.9618m3/hm2,立木材积相差5.6155m3/hm2.试验还表明,采用不炼山比炼山造林的前4年每hm2可节约整地造林与管护投资1072元.不炼山造林不仅可行,而且经济效益明显优于炼山造林,应大力提倡.  相似文献   

3.
福建柏地理种源试验幼林期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福建柏17个地理种源和48个家系6~7年生幼林期的树高、胸径、材积生长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福建柏在山区、半山区、丘陵区的生长差异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树高、胸径、材积遗传力分别达0.556 1~0.903 40、.630 3~0.914 00、.670 1~0.914 3,反映该差异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种源×地点交互作用显著,其3个主要性状生长量在山区的表现优于在半山区和丘陵区的表现;根据材积遗传增益选出适宜不同生态环境造林地的7个优良种源和16个家系(其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18.99%~94.96%、16.78%~215.75%),种源优树99株和家系优树140株(其材积遗传增益比优良种源和家系平均值分别提高63.66%~257.61%、138.33%~878.34%)。  相似文献   

4.
杉木拟赤杨混交造林效果研究表明,杉木与拟赤扬(7杉木:3拟赤杨)星状混交,林分空间分布格局合理,充分利用了营养空间且改土效果显著,明显地提高林分产量和质量,11年生混交林分的蓄积量分别比杉木、拟赤杨纯林提高了31.54%和56.90%,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显著。但在现行密度条件下,此时混交林分结构不够稳定,急需通过适当的间伐以进一步改善种间关系,调整林分结构。  相似文献   

5.
巨尾桉萌芽更新不同密度处理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每个伐根保留萌芽条1株,2株和3株的方式进行巨尾按萌芽更新试验,以探讨不同留萌方式对林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年生巨尾按萌芽林的胸径生长量(cm)序列为留萌1株(11.03)〉留萌2株(9.26)〉留萌3株(7.82),差异极显著;3种留萌方式的树高生长量差异不显著,但提高留萌密度有利于萌芽林枝下高和高径此的增加;林分蓄积量以留萌2株(121.584m3·hm^-2)的最高,分别比留萌1株和留萌3株的高37.59%和1.99%,适当增加留萌密度对于提高短周期按树萌茅林的蓄积量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西南桦与红椎"丛状行间"同龄混交林的生长动态和树干形质特征,为其大径材培育提供参考。【方法】以11年生西南桦与红椎"丛状行间"同龄混交林为对象,选取9株西南桦和10株红椎样木进行树干解析,分析混交林不同树种的生长动态、径阶蓄积构成、干形、冠高比和树干分杈率等。【结果】西南桦平均木和优势木的胸径生长速生期(连年生长量>1.0 cm)分别在第3~7年和第3~9年;红椎平均木的胸径生长速生期在第4~8年,优势木胸径生长速生期从第3年开始,直至第11年仍未结束。西南桦平均木和优势木的树高生长速生期(连年生长量>1.0 cm),分别在第1~7年和第1~8年;红椎平均木的树高生长速生期主要在第3~7年,优势木树高的生长速生期在第1~7年。西南桦平均木和优势木单株材积的生长速生期(连年生长量>0.01 m;)起始时间分别在第6年和第5年,二者直到第11年仍未结束。在造林后11年内,红椎平均木单株材积的生长量仍处于缓慢增长期。从第4年起,西南桦平均木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总生长量开始显著高于红椎平均木对应生长量(P<0.05);西南桦优势木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总生长量分别从第5、8、5年开始显著高于红椎优势木对应总生长量(P<0.05)。二元材积模型(V=a×10-4×Db×Hc)对西南桦与红椎的单株材积拟合及预测效果较好。在11年生混交林中,西南桦和红椎的径阶蓄积分布近似正态分布,西南桦和红椎优良级干形的林木比率分别为67.71%和97.31%,两树种树干分杈率均低于6.0%。【结论】在中幼龄期,西南桦处于混交林上层。西南桦与红椎的"丛状行间"同龄混交经营,有利于塑造西南桦与红椎的优良树干形质和林木生活力。西南桦与红椎优势木的胸径和树高生长速生期比其平均木的速生期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西南桦与红椎"丛状行间"同龄混交林的生长动态和树干形质特征,为其大径材培育提供参考。【方法】以11年生西南桦与红椎"丛状行间"同龄混交林为对象,选取9株西南桦和10株红椎样木进行树干解析,分析混交林不同树种的生长动态、径阶蓄积构成、干形、冠高比和树干分杈率等。【结果】西南桦平均木和优势木的胸径生长速生期(连年生长量>1.0 cm)分别在第3~7年和第3~9年;红椎平均木的胸径生长速生期在第4~8年,优势木胸径生长速生期从第3年开始,直至第11年仍未结束。西南桦平均木和优势木的树高生长速生期(连年生长量>1.0 cm),分别在第1~7年和第1~8年;红椎平均木的树高生长速生期主要在第3~7年,优势木树高的生长速生期在第1~7年。西南桦平均木和优势木单株材积的生长速生期(连年生长量>0.01 m;)起始时间分别在第6年和第5年,二者直到第11年仍未结束。在造林后11年内,红椎平均木单株材积的生长量仍处于缓慢增长期。从第4年起,西南桦平均木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总生长量开始显著高于红椎平均木对应生长量(P<0.05);西南桦优势木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总生长量分别从第5、8、5年开始显著高于红椎优势木对应总生长量(P<0.05)。二元材积模型(V=a×10-4×Db×Hc)对西南桦与红椎的单株材积拟合及预测效果较好。在11年生混交林中,西南桦和红椎的径阶蓄积分布近似正态分布,西南桦和红椎优良级干形的林木比率分别为67.71%和97.31%,两树种树干分杈率均低于6.0%。【结论】在中幼龄期,西南桦处于混交林上层。西南桦与红椎的"丛状行间"同龄混交经营,有利于塑造西南桦与红椎的优良树干形质和林木生活力。西南桦与红椎优势木的胸径和树高生长速生期比其平均木的速生期长。  相似文献   

8.
近自然抚育作业于徂徕山林场、泰山林场和明光寺林场进行,采用目标树抚育作业方式,对不同林分进行间伐处理,时长分别为2、10和3年。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抚育处理后林分平均胸径、树高和冠幅较对照提高3.13%~12.89%、3.03%~8.91%和2.75%~25.91%;林分生长速度加快,保留木的胸径、树高和冠幅年生长量分别提高21.43%~66.67%、9.21%~26.15%和64.29%~300%;林下灌木层植物种类增多,出现侧柏、臭椿等喜光物种;油松纯林和松栎混交林中草本植物多样性改善,Simpson、Shannon-wiener和Gleason指数分别提高0.95%~1.93%、5.33%~10.43%和4.67%~18.18%,马唐、大油芒、羊胡子草等植物重要值提高;另外,抚育间伐后林下土壤pH提高0.77%~3.78%,土壤容重降低5.48%~12.68%;同时,过氧化氢酶、土壤磷酸酶、土壤蔗糖酶、土壤脲酶活性较对照分别提高6.74%~29.33%、4.79%~4.99%、2.13%~10.34%和1.25%~25.56%。近自然抚育间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林分生长量积累、丰富林下植物多样性、改善林下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9.
不同玉米群体灌浆期叶片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两种种植密度下,对三种株型玉米品种灌浆期叶片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耐密型品种中层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比叶重分别比对照提高20.1%、15.2%、8.1%;中间型品种的各指标也分别比对照提高17.8%,12.1%,11.8%;平展型品种的各指标分别比对照提高13.2%,11.4%,9.7%.因此,选择合理的种植密度,保证中层叶片发挥最佳生理功能是不同株型玉米品种达到高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不同相思根瘤菌株接种厚荚相思幼苗效应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不同立地条件的6种相思林中采集根瘤并分离14株根瘤菌,将其接种到厚荚相思幼苗。结果表明,从广西本地分离的土根瘤菌比对照菌株L1(从中国林科院引进的外来优良菌种)有更好的共生效应。从综合效应看,多数菌株接种的厚荚相思幼苗与对照相比,其苗高生长量增加4.5%~18.6%,地径生长量增加2.5%~46.8%,固氮酶活性提高7.6%~241.8%,叶绿素含量提高11.0%~19.1%,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3.3%~34.4%,叶片含氮量提高7.4%~43.8%,叶片含磷量提高9.1%~72.7%,叶片含钾量提高8.39/6,叶片合钙量提高7.3%~41.5%,叶片含镁量提高12.5%~25.0%,叶片含铁量提高10%以上。  相似文献   

11.
结合金川有色金属公司的实际,探讨了企业科技投入产出模型的建模方法和投入产出技术在企业科技进步评价中的应用,其核心是:在产品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运用生产函数方法分解各部门的总产品,以反映科技进步对各部门产品生产的直接贡献,进而得到企业科技投入产出表;基于科技投入产出表,建立科技投入产出模型,可以对企业科技进步直接贡献、间接贡献和完全贡献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铬砷在土壤和作物体内积累与迁移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动态盆栽模拟性试验,研究了城市(太原市)污水溉灌,铬和砷在耕作层土壤、作物(水稻、菠菜)系统内的积累与迁移的规律,及其对植物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这种模拟性试验,对于科学地合理地利用城市污水灌溉农田,监测土壤污染动态并予报其发展趋势,进而针对性地进行防治,提供了依据,具有现实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首先给出半球面安排与半平面安排之间的一些联系,然后得到关于半平面安排的权和的一个方程.在此基础上证明了J.Linhart关于权和的一个猜测.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了法国西北部波罗乃和布勒塔尼两地区的古生界。以泥盆系为重点,列举了4个重要剖面,就地层划分、重要化石的分布和沉积相特征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大学水电后勤管理现状,在校园网环境下,设计、开发了一个基于B/S和C/S混合构架的水电智能管理信息系统,给出了系统的拓扑结构及详细的功能模块设计,讨论了关键的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16.
从自然发病鸡群眼结膜囊内分离到14株葡萄球菌,并对该菌进行生化特性及致病性等试验,证实眼型葡萄球菌具有致病性。通过体外药敏试验、有效消毒剂的筛选及疫苗的研制,筛选出氨苄青霉素和过氧乙酸。用于实际病例防治,能有效地控制眼型葡萄球菌病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用紫外吸收光谱和~(14)C原子示踪技术,对多菌灵在处理后的马尾松种子、幼苗和土壤中的吸收和残留动态进行分析,并讨论多菌灵不同处理方法在防治松苗猝倒病效果上所存在差异的原因,从而论证了用多菌灵防治松苗猝倒病最理想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MES(制造执行系统)就是在MRPII(制造资源规划)的基础上将计划与制造过程实现统一的系统。本文根据具体的变速箱装配线MES的工作原理,分析和研究了以MRPII(ERP)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与MES的信息集成方法,提出并实现了基于数据库外模式下的信息系统集成框架、集成方法、接口程序设计等,成功应用并解决了MF70/65汽车变速箱装配线MES与其它信息系统的集成问题,该方法对离散型制造业企业的信息系统集成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二氯乙酸为起始原料通过制备酰氯后与姜黄素反应制得姜黄素-二氯乙酸偶联物.采用噻唑兰(MTT)法考察其对HeLa、HepG2、A2780及A549等4种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通过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JC-1)检测其对线粒体膜电位的破坏,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诱导的细胞凋亡.结果发现姜黄素-二氯乙酸偶联物抗肿瘤活性比...  相似文献   

20.
应变片式传感器由于自身所具有的灵敏度、测量精度和可靠性高、动态响应快、抗干扰性强等特性,已在许多领域获得广泛应用。本文仅就实际使用的一个方面,做一系统介绍,供应用者进一步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