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王力《古代汉语》注释中存在的一些疏漏和错误 ,诸如望文生义、误判词性词义、注释难解忽略古汉语句式的对译 ,以及论述中前后龃龉不合之处 ,再次提出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郭锡良先生主编《古代汉语》(修订本)文选注释中的7个问题,提出了一得之愚。  相似文献   

3.
洪波教授主编的《立体化古代汉语教程》是一部高质量、有特色的高校古汉语教材,但其注释尚有若干可疑而值得商榷的地方。针对一些当注未注,或注非所当之处,提出修正意见。  相似文献   

4.
对王力《古代汉语》注释中存在的疏漏和错误,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有进一步发现,诸如注释简单,释而未训,注释欠妥和重点疑难词语失注等,再次提出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5.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内容全面、条理清晰,长期以来被许多高校选用,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发现部分文选中的个别注释和标点不尽如人意,值得商榷。本文谨就《冯谖客孟尝君》《论语·述而》《齐桓晋文之事》《楚辞·卜居》等篇目中存在的个别问题提出浅见,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6.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虽多次修订,改正了一些注释错误,但至今仍有误注、失注。本谨就教材尚存的词语注释问题,结合具体用例,予以辨析论证。  相似文献   

7.
郭锡良先生等编著1999年商务版《古代汉语》仍有个别词语注释疏误和特殊文字现象注释疏误问题,针对两篇文选中的疏误现象,引用适量语言材料,进行辨析商榷.  相似文献   

8.
“因”是一个常用汉语词。在先秦文献里,“因”处于虚化过程中,其词性、意义和用法看似十分复杂,但如果明确了“因”的本义为“像垫子(席子)之形”或“会垫子(席子)之意”,则该字的各种意义和用法就如网在纲,纲举目张,十分清晰明确了。  相似文献   

9.
郭锡良先生等编著1999年商务版《古代汉语》仍有个别词语注释疏误和特殊文字现象注释疏误问题,针对两篇文选中的疏误现象,引用适量语言材料,进行辨析商榷。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列举了郭锡良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文选”中的12处注释,并对之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不要之处,以请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1.
朱振家主编的《古代汉语》虽经修订,但其文选注释仍有不少错误。本文从字形对应关系、引申与通假混误、实词取义及释义失当、虚词诠释错误等几个方面进行归类指正。  相似文献   

12.
《六书本义》是一部由我国明代文字学学者赵撝谦所著,以阐释六书理论为导向的字书。赵撝谦是明代文字学研究的第一人,《六书本义》较为集中地反映了他的六书学思想。本文把《六书本义》与《说文》作比较研究,综合考察宋元时期文字学理论研究成果对赵撝谦《六书本义》的影响,以期探寻赵撝谦《六书本义》关于文字学研究的规律特点和优劣得失。  相似文献   

13.
朱振家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对食、遇、监、啼、陛、令、羹、谤等的本义注释有不当之处,原因可能是编者对这些字的形体缺乏细致的分析和没有掌握足够的语言材料。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王力《古代汉语》教材中中古诗歌部分(即两汉乐府民歌及汉魏六朝诗)的注释进行重新考证,归纳出注释中有“解释有误”、“解释欠深入”、“对特色词未予解释”等三方面的缺憾。从而进一步认识中古诗歌的语言特色,并加深对中古汉语语词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16.
词义的引申线索、引申方向及引申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荆贵生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作为教材,在古汉语学界有广泛影响,该书在编排体例、选录入、词句解释方面较之同类教材有所突破和创新,但也有些许不尽人意之处。  相似文献   

18.
六书是传统文字学中关于汉字结构的基本理论,历来为汉字学者所宗。六书把庞杂的汉字分成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六种类型,自许慎《说字解字》赋予其定义并附加字例开始,两千多年来,由于学者们没有做到周密完善,致使有些字在实际操作中难以明确归类,从而造成汉字在六书区分和辨识上存在一些困惑。本文以赵撝谦《六书本义》为基点,综合古今学者的观点,试就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判别作一浅显探析,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9.
何旦 《镇江高专学报》1998,(2):27-31,66
74.义务教育初中课本第一册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诗:“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寻常,课本无注.按:“寻常”一词,现代汉语中为平常、普通的意思.此处“寻常”与“几度”对文相应,“经常、常常” 的意思.“寻常见”犹云“时常见”,而与刘禹锡《乌衣巷》诗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中的“寻常”义有不同.“寻常” 的““经常”义多见于唐代诗文.如:崔峒《送王侍御佐婺  相似文献   

20.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最新版虽经修订,订正了一些词语的误注,但其在通假字的注释方面仍有错误和疏失,今就其疏误予以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