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近200年的发展过程中,西方女性主义提出了社会性别理论,对两性不平等的根源、两性之间的差异以及实现两性平等的途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供了一种新的认识视角,为整个人类作出了卓越的理论贡献.但是西方女性主义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不足:一方面缺乏统一的、系统化的理论主张,另一方面以欧美中产阶级白种女性的观点和需求为中心,掩盖了第三世界女性主义的声音和需求.妇女解放的深刻内涵不仅是改造和削弱男权文化,更是要输入平等和自由的文化精神,更新和确立女性乃至整个人类安身立命的价值尺度,在设计未来文化蓝图时,既应摒弃男权传统的糟粕,又要力避矫枉过正——制造新的不平等和对立.  相似文献   

2.
陈亚涛 《科技信息》2013,(14):97-97
强奸犯罪一直是公安机关严厉打击的重点之一。然而打击犯罪的同时还要注意犯罪的预防,本文通过对近3年强奸案进行实证分析,找出犯罪的特点及犯罪原因,提出相关对策进行犯罪预防,以期减少此类犯罪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婚内强奸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的名词,在我国的立法上是一个空白,有关的司法实践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本文从夫妻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及从刑法的理论方面对此进行了简要的探析。  相似文献   

4.
化人类学初创的出发点似乎是希望通过这门学科建构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类化模式,但这种以欧洲明为核心的理论基点一开始就注定了它不可能在平等的化平台上与其他明进行对话,以致把自己推向无法摆脱的悖论中。当探源性思维被移植到中国后,中国化人类学以及学人类学学们研究和写作的深层意识形态背景仍然沿袭的是19世纪西方化人类学理论中普同主义的知识观取向,在面对中国化的地方知识时,不知不觉中成为自证西方中心的“他”。从历史和实践的角度认识人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在实践的语境中去反映人类化变迁的真实面貌。去审视人类存在的多元形态,这应该是中国学人类学的当代形象。  相似文献   

5.
现代婚姻家庭关系是在现代化进程加快的条件下,产生的一种以追求个性人格完善、男女完全平等、家庭幸福美满为主要标志的新型婚姻关系。和谐的婚姻家庭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女性的地位已获得很大改善,但社会上"男权主义"的封建残余仍然存在,使得现代女性在婚姻家庭中应有的权利与安全难以得到真正保障。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男权主义产生的条件、男权主义对现代婚姻家庭的不良影响以及改善现代婚姻家庭关系的措施,以促进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D·H劳伦斯:男权与女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多数女权主义者对劳伦斯是持批评态度的,认为他在文本中表现出明显的大男子主义。但是,如果从历史和西方社会现代性的进程对他的性政治立场进行分析的话,我们可以看出劳伦斯的性政治立场虽然受传统男权主义的影响,但与西方现代性思想的发展又是一脉相承,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余君 《世界博览》2008,(6):52-57
1926年冬,最早发现楼兰古城的西方探险家斯文·赫定再次来到中国。然而,此时的中国社会似乎起了某种深刻的变化,他开始遭遇到麻烦——中国西部对赫定来说不再是可以自由穿越的无人之境。而他的对手,也是后来的合作者,是以北京大学国学门师生为代表的中国学者。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外平等联合的"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就这样产生了。  相似文献   

8.
从西方文化研究入手,以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布莱特,发现其身份认同困惑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即父权制思想。要实现新女性的身份认同,关键在于解构男权中心的思想,实现女性的自我价值,从而确立平等和谐的两性生态关系。  相似文献   

9.
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三款第四项规定了"二人以上轮奸"情形属于强奸罪的加重情节,在司法实践中,存在多个行为人在轮奸的共同故意下,部分行为人实施强奸得逞,部分行为人实施强奸未得逞的情形,对此应做何认定,存在争议,出现了起诉、审判不一的情况。本文即以具体案例入手,从共同犯罪、犯罪形态的基本理论出发,认为对此类亲手犯性质的共同犯罪也应当坚持"部分实行,全部责任"和"一人既遂,全体既遂"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在西方文学领域,男性作家一直把女性塑造为天使、淑女或恶魔的形象,他们以自身的男权思想掩盖了女性本身的性别特征和社会特征,剥夺了女性的话语权。自女权运动以来涌现的大批优秀的女性作家则站在女性的角度书写女性题材小说,试图推翻这种传统的男权社会及其制度,争取自由和平等。通过对男女两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的分析,希望消除文学上的霸权思想,谋求两性的和谐。  相似文献   

11.
美国十九世纪末期女权先驱凯特.肖班在她的代表作《觉醒》中,通过描写主人公埃德娜从性欲觉醒到精神觉醒,再到不惜放弃生命捍卫其女性意识的经历,以独特的视角审视女性置身于男权社会重围中的扭曲与无奈,深刻洞察其深陷于实现自我价值和履行社会强加的家庭责任的身心俱疲的两难处境,展现了彼时美国妇女日益觉醒、渴望实现性别平等的历史生活画面,并将对男权文化制度的批判置于显著地位。  相似文献   

12.
美国十九世纪末期女权先驱凯特·肖班在她的代表作《觉醒》中,通过描写主人公埃德娜从性欲觉醒到精神觉醒,再到不惜放弃生命捍卫其女性意识的经历,以独特的视角审视女性置身于男权社会重围中的扭曲与无奈,深刻洞察其深陷于实现自我价值和履行社会强加的家庭责任的身心俱疫的两难处境,展现了彼时美国妇女日益觉醒、渴望实现性别平等的历史生活画面,并将对男权文化制度的批判置于显著地位。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代社会,人们尽管对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等表现出越来越多的认同,但在本质上仍然是以西方的价值观为前提的,这就是历史的进步发展的观念.与此不同,中国传统的历史观却渗透着一种循环和流转,它也不仅仅具有消极的意义,而是意味着宇宙中两种力量的变迁.假如我们要真正地认识中国传统哲学的价值,也许要回到东方的立场.这样东西方的关系不过是阴性和阳性两种力量的对立和消长.当西方处于兴盛期时,它以排斥和否定的态度来看待东方,并在人类中心、西方中心的观念中相信历史的进步,但当西方衰落的时候,东方哲学的影响便增加了.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的思想中包含了一种深刻而现实的生态观,这种生态观立基于历史唯物主义之中,在对象性活动中把握了人与自然、历史与自然的真正统一,在社会历史的实践维度中,揭示了人与自然矛盾的资本根源以及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反生态性。而西方生态主义以现代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为支撑,以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作为理论基石,试图通过伦理努力来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认识与调整,诉诸的方式也多为激进环境保护运动的开展,而并未能深入到社会历史存在的层面。面对派别林立的生态主义,马克思的生态观并未显得过时或落伍,却不断显示了其理论的优势,成为当今生态哲学不可跨越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三权分立原则和现代官僚制度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政治--行政模式,作为资本主义后发国家的日本禀承"拿来主义"的传统,在引进的同时对之加以改造.在日本近、现代化的历史过程中,西方的政治理念与本国传统行政文化中的精英主义、权威主义相交融,并在日式集团主义的社会准则基础之上构筑了日本独特的"官僚主导型"政治-行政模式.分析其形成的历史与文化渊源,可以使我们对这一独特的政治--行政模式有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16.
核材料犯罪是伴随着核物质的开发利用而产生的一类犯罪,因其对人类及其生存环境有巨大的危害性而引起社会的关注。我国关于核材料犯罪的立法规定体现了我国惩治核材料犯罪的精神和原则,但与国外核材料犯罪立法相比还存在明显的不足。本文在分析我国核材料犯罪立法背景和立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与国外核材料犯罪立法的比较,指出我国核材料犯罪立法的缺陷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7.
权利支配话语,在以男权为中心的传统社会,女性的沉默无语反映了男女两性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受汉族礼教影响,木纳村布依族妇女在传统男权社会一直无声失语,改革开放后争取到了部分话语权,社会地位有了显著提高,但因受到民族深厚积淀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制约束缚,布依族妇女要快速实现男女平等的理想目标,必须以综合实力为背景。  相似文献   

18.
人类的文明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人类与自然灾害抗争的历史.洪水是一种发生频繁、对人类社会影响深刻的自然灾害.人类的防洪减灾实践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人类对人地关系认识的深化.人类从防洪减灾实践中认识到人地关系协调论的重要意义,并在防洪减灾实践中采取工程性措施与非工程性措施并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江永聪 《科技信息》2011,(12):157-157
在汤亭亭作品《女勇士》中,女权主义思想浓厚的女性形象被塑造得十分突出,男性形象甚至没有直接出场,没有直接说话,基本上整体消声,然而隐藏在这些男性形象背后所代表的却是旧男权主义为主导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父权社会,其影响深远,无处不在。本文以第一部分"无名女子"为例,分析旧男权主义思想如何在《女勇士》中被呈现,并从现实意义出发,警惕当今社会旧男权主义思想的重演和加剧。  相似文献   

20.
《唐律疏议》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封建法典,其结构严谨、内容完备,影响及于古今中外。唐律中对累犯制度的规定,深刻、系统和广泛地反映了中国封建刑法的立法精神和立法技术,尽管其带有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但对于严密法网,维护社会稳定还是有其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