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垚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4(2):29-32
傣族是一个有着深厚宗教文化底蕴的民族,在原始宗教和佛教的共同影响下发展至今。在傣族传统文化中,生态环境思想占有重要地位。在傣族生态环境思想的形成过程中,原始宗教和佛教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对其内容的构建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宗教色彩浓厚是傣族生态环境思想最显著的特点。宗教中诸如"万物有灵"、"万物一体"及"众生平等"等观念可以说是傣族生态环境思想形成的一个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2.
陈胜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4):33-35,74
中国传统法律有其哲学思维方式和审视事物的独特视角,在与原始审判法,即宗教思维模式分离后,在宗法性传统宗教哲学影响下衍生出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的范式,这固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但不能仅仅满足于这样宏观的分析和笼统的概括,更应具体厘清内在的哲学思维方式,以期做出更为具体的探讨和分析。中国传统法律伦理化的哲学基础主要体现为天人交感的宇宙观,道德化的法律观和息事宁人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3.
先秦道家的治道思想以"道法自然"为本质,以"清净为天下正"为目标,以"无为而无不为"为行为标准,以"太上,下知有之"为最高境界,构成了道家思想的管理观,即包括管理的本质观、目标观、行为观、境界观,以此构建了管理型道家的治道模式. 相似文献
4.
先秦道家的治道思想以"道法自然"为本质,以"清净为天下正"为目标,以"无为而无不为"为行为标准,以"太上,下知有之"为最高境界,构成了道家思想的管理观,即包括管理的本质观、目标观、行为观、境界观,以此构建了管理型道家的治道模式。 相似文献
5.
马奔腾 《武陵学刊:社会科学版》2008,(5):24-28
佛教、道教等传统宗教在历史上曾发挥过深刻作用,在当前建设和谐社会和新时期民族精神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它们仍有不可忽视的价值。这种价值主要体现于它们有丰富的重“和”的思想,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遗产的宝库。我们有必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一步研究传统宗教文化,并发掘、利用其中的智慧。 相似文献
6.
马莉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0,(1)
胡适作为20世纪中国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和学者之一,其思想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胡适的宗教与民族思想作为其思想和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研究当今的宗教与民族问题有着重要启示和指导意义。胡适关于宗教问题的研究,其态度是理性主义的,其方法是实验主义的;而胡适的民族思想则是感性主义的、爱国主义的和民族主义的。传统与现代的纠缠贯穿在他的宗教与民族思想中。 相似文献
7.
付欣 《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7,(21)
宗教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仍将长期存在,宗教文化构成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态势下其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及对外文化的交流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要积极地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对宗教文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做出积极的诠释,并且能从历史的角度来审视宗教文化与社会主义的有机关联。从而使其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发挥出有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樊华强 《武陵学刊:社会科学版》2007,32(1):63-65
慈善捐赠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支撑了美国的近代高等教育,拓展了美国高校的服务职能,加速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诞生。从文化心理思考,美国的高等教育捐赠植根于美国浓厚的宗教文明,导致了美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诞生和现代美国高等教育的高度发达。 相似文献
9.
安巧珍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8,8(4):27-30
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和庄子为主要代表的道家学派提出了宝贵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自然和谐是先秦道家思想体系中最显著的特征,它是一种合目的与合规律的生存状态。自然和谐、道法自然、以天合天是道家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主要思想,这对我们今天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王瞻宁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19(8):18-21
本文以楚文化“凤”图腾造型的物象表现和美学意义为切入点,探求楚凤艺术形象的精神来源、孕育环境的相关性及形成其特有艺术美感.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2.
13.
道教作为一种宗教,有极强的适应性和拓展性,深深地影响着元杂剧的创作:神仙道化剧与写梦戏的产生,剧中出现大量描写道法道术的内容、对元杂剧艺术风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张岩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9,16(2):51-56
先秦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著作中不仅保存了孔子形象最初的真实写照,也保存了孔子形象最早的变异,二者都对后世的孔子形象塑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为为后世孔子形象的塑造提供素材、奠定基础;开尊孔之先河,为后世统治者圣化、神化孔子完成心理准备;而且还表现为为后世变异孔予的形象提供了早期范本. 相似文献
15.
张兮 《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08,(Z1)
"因"这一范畴在老子以后的先秦道家理论中,具有深刻的方法论意义,在现实中落实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国语》、《黄帝四经》中多提及"因天"思想,即顺应天道,《管子》中创造性的提出"静因之道"命题,完善了道家的方法论,为此,通过对以上思想的分析探讨了"因"这一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师培论汉代今古文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旦旦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18(5):84-87
刘师培是晚清很有影响的经学大家,在经学研究领域成绩斐然.他对汉代经学的出现及其内部的分野有独到的认识.刘认为古今文之争实为利益之争,并不存冰炭不相融,从汉初今文家不废古文、今古文同出一源、今古文学兴衰的内在理路三个层面分析汉代经学的演变. 相似文献
17.
康勇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28(6):65-69
唐初八部正史文本体现了实用而审美的文学观,主要表现于经世纬俗的文学功用观和妙发性灵与形言之美的审美观。从文学史角度看,这种文学观在唐初具有纠正时弊和为盛唐文学奠基的重大意义,从文学批评史角度看,具有综合创新意义,而且这种文学观的形成过程对当代文学理论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两千多年前西汉伟大历史学家司马迁的惊世骇俗之言.他的不朽著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在这一巨著中,作者从各个方面记述了中华民族自轩辕黄帝以迄西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历史.其中涉及到天文、地理、历史、历法、人物、科技、医学、音乐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梁红秀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4-7
西方哲学中一直都包含着人对人的认识这一内容。从人生哲学、宗教人学、到理性主义人学及现代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和反思,西方哲学对人的认识逐渐深刻。而这种认识最后必然得出结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共存,人在与自然和平共处的实践中实现价值。 相似文献
20.
先秦诸子百家思想流派中,宗教色彩最浓厚的要算是墨家。道教敬神祀鬼、贵生重术的教义.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摄取自法夏宗禹的墨家。道教与墨家学派,不论在思想上还是在作风上。都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本文拟就墨家“天志”“明鬼”“兼爱”等思想对早期道教的影响作一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