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采用电化学法还原氧化石墨烯,构建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GCE),选用方波伏安法(SWV)测定微量镉.实验研究了石墨烯修饰电极对镉的溶出伏安行为,优化了石墨烯用量、富集电位、富集时间、pH值、支持电解质.结果表明石墨烯修饰电极明显增强了镉溶出信号,响应电流值与Cd2+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001~1 μg/mL,线性方程y=27.859 2x+0.344 5 (R=0.998),检出限为0.001 μg/mL,所制备的修饰电极重现性和重复性较好,6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56%和2.51%.所提出的检测方法简单、灵敏、快速,无需复杂的样品前处理,修饰电极可重复使用,能应用于实际水样中镉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2.
采用电化学法还原氧化石墨烯,构建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GCE),选用方波伏安法(SWV)测定微量镉.实验研究了石墨烯修饰电极对镉的溶出伏安行为,优化了石墨烯用量、富集电位、富集时间、pH值、支持电解质.结果表明石墨烯修饰电极明显增强了镉溶出信号,响应电流值与Cd2+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001~1μg/mL,线性方程y=27.859 2x+0.344 5(R=0.998),检出限为0.001μg/mL,所制备的修饰电极重现性和重复性较好,6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56%和2.51%.所提出的检测方法简单、灵敏、快速,无需复杂的样品前处理,修饰电极可重复使用,能应用于实际水样中镉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3.
谢英  冉升 《河南科技》2013,(14):219-220
报道了血红蛋白(Hb)在月桂酸,大豆卵磷脂,胆固醇修饰的玻碳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在0.02mol/LKH2PO4-Na2HPO4(pH=7)的缓冲液中,+0.6V~一0.7V(VS.Ag/AgC1)电位范围内,Hb于该修饰电极产生不可逆还原电流峰。本文采用最小二乘法、Gauss-Newton算法、分形理论等,对信息数据拟合处理,得出血红蛋白在膜修饰电极的电还原机制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4.
采用铂-铅电化学共沉积/溶铅法制备了纳米铂修饰玻璃碳电极,并用于电催化氧化C1有机小分子(甲醇、甲醛和甲酸).结果表明,该法所制铂修饰电极的电催化氧化活性比常规单组分电沉积法所制的铂电极提高了约60%.  相似文献   

5.
在含有Ag+,Ni2+,K3Fe(CN)6的胶体混合溶液中,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制备了一种过渡金属铁氰化物——铁氰化镍/银复合膜(Ag/NiHCF)修饰石墨电极(SG).在pH 5.00的醋酸-醋酸铵缓冲液中,Ag/NiHCF/SG修饰电极对氟康唑的电极反应有催化作用,氟康唑还原峰的峰电流与浓度在8.00×10-7~5.00×10-5 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86),检出限为2.50×10-9 mol/L.该电极已成功用于氟康唑注射液中氟康唑含量的测定,回收率为96.5%~109%.  相似文献   

6.
采用电沉积方法制备了碳纳米管(CNT)修饰电极.以CNT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于-1.0V富集后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检测水中微量铅离子.从富集电位-1.0V正向扫描至0.2V,在-0.56V附近出现铅的阳极溶出峰.对CNT修饰电极进行了表征,优化了电极修饰时间、铅离子富集时间.Pb~(2+)浓度与溶出峰电流值在0.003~1mg/L范围内呈较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0.001mg/L,回收率为90.7%~102.1%,6次重复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58%.所提出的检测方法简单、灵敏、快速,电沉积修饰方法简便,电极能反复使用,无复杂的样品前处理,能应用于实际水样中铅离子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7.
在pH 5.5 HAc-NaAc缓冲溶液中研究了2,4-二硝基苯酚在玻碳电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表面活性剂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探讨了其电化学反应机理,建立了痕量2,4-二硝基苯酚的快速检测方法。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和表面活性剂修饰电极的检测限分别为2.6×10-7和2.4×10-7mol.L-1,用此法对模拟水样进行检测,回收率在97~103%。  相似文献   

8.
以PB为模板,在玻碳电极上层层电沉积普鲁士蓝(PB)-金复合物,制备了多孔金膜(AuPB)修饰电极.用电化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该多孔金膜修饰的电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膜具有高表面积和粗糙度.并将其应用于高灵敏三价砷的电化学检测.在最优条件下,电化学线性扫描阳极溶出伏安法(LSASV)响应峰电流与样品中的砷(Ⅲ)在0.075~5μmol/L浓度范围内成线性关系;灵敏度为1.4 k A/mol,检测限(S/N=3)为8.5 nmol/L.该修饰电极对As(Ⅲ)分析具有响应范围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以及良好稳定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单晶n-CdTe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和光致钝化行为,采用近代表面分析手段考察了电极表面形貌和组成的变化.通过选择适当的氧论还原偶及浓度配比,进行电极表面修饰,显著改善n-CdTe光电化学电池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运用FeCl_3修饰单晶n-CdTe光电极,使电池效率提高到14.3%.借助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俄歇电子能谱对电极表面组成与结构变化进行了检测.测量了光谱响应曲线,电容电压曲线,以及交流阻抗谱,对被修饰电极的光电化学与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考查,观察到在电极/溶液界面有费米能级“钉扎”现象.此外,对FeCl_3的修饰作用作了初步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异养硝化菌提高好氧颗粒污泥脱氮效率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人工配置污水,研究兼性细菌较多的活性污泥.首先在进水NH4-N浓度为200mg/L,COD浓度为1000 mg/L,溶解氧10.0 mg/L条件下筛选培养出好氧异养菌占优的脱氮性能较强的活性污泥.然后通过控制SBR反应器曝气量(溶解氧先后为2 mg/L、6 mg/L、2 mg/L),创造利于某些好氧异养硝化菌生长的...  相似文献   

12.
三亚湾海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8年4月对三亚湾水质进行监测,结果显示:三亚湾海域大部分区域水质状况良好.符合国家I类水质标准,但其溶解氧、Chl a、无机营养盐、化学耗氧量、粪大肠茵群均呈现近岸高、远岸低的特点,其中粪大肠茵群在局部近岸海域严重超标.造成三亚湾局部区域环境质量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生活人口的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3.
赵志刚 《河南科技》2013,(4):205-206
实验采用生态学方法,以NH4Cl为实验药物,在(15±0.5)℃的半静止水环境中设置了五种氨氮水平,分别为0mg/L,0.25mg/L,0.5mg/L,1mg/,2mg/L,研究氨氮对体重为(6.55±0.25)g的草金鱼致死溶氧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氨氮对草金鱼致死溶氧水平的影响在不同浓度间有明显的不同,呈现出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在氨氮浓度为0.25mg/L时,致死溶氧水平最低,为0.5353mg/L;在氨氮浓度为0.5mg/L时,致死溶氧水平最高,为1.5195mg/L。  相似文献   

14.
近岸海域水质分析及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年10月和1999年5月在浙江近岸海区采集水样,根据海洋监测规范[1]对样品的pH值、溶解氧、5种营养盐、化学需氧量、石油类、砷、重金属等化学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无机氮、活性磷酸盐严重超标,富营养化指数偏高,有机物污染加重,汞成为新的主要经超标因子.  相似文献   

15.
考虑到水产养殖业中水温对溶氧度的影响,为确保水生物得予存活,打氧机又可节能工作,设计以STC12C5410AD单片机为主控核心,PT100为检测元件的水温测试系统.在此系统中,依据PT100在不同温度下具有不同阻值的特性,采用OP37运放设计了PT100电阻转换为电压的信号处理电路,并让单片机采集PT100转换输出的电压信号并对此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借助于RS232通信协议,将最终测试出的水温显示在上位机VB界面上.实验表明:所设计的系统能实时测试水的温度,测试误差在1℃的允许范围内,这为不同水温下不同溶氧量的调节提供了前提保障.  相似文献   

16.
本文建立了以I3紫外间接光度法测定水中溶解氧的方法.方法快速、简便、准确、选择性和灵敏度均较高.绝大多数有机物、无机物对本测定都无干扰.对混浊、澄清、有色、无色水样均可直接测定、直接用于测定水中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河流的主要污染物耗氧有机物的特点的分析,总结了耗氧有机物进入河流后的运动特征,阐述了在稳态条件和忽略弥散作用下,污染物的一维水质模型.另外,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河流稳态水质模型建立的条件及S-P的数学模型.最后经分析复氧曲线、耗氧曲线和氧垂曲线的内涵,提出了研究河流水质模型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气相色谱法测定大米中多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微量化学技术,建立了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大米中标14种有机农药残留量的方法,并对样品的前处理作了一定的探讨。14种有机磷农药在SPB^TM-1701石英毛细管柱上得到良好的分离。本方法检测下限在0.01-0.08mg/kg,回收率在80%-101%,变异系数为2%-9%。  相似文献   

19.
在四水合三氯化铟催化下,于苯中加热回流,脂肪及芳香醛与二元醇的缩醛反应形成相应的缩醛,产率76%~85%.用同样方法,能够获得缩酮,产率达75%~82%.  相似文献   

20.
赵力  李之璇 《高师理科学刊》2000,20(3):44-45,54
研究了毛细管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测定液化石油气中 C1~ C5组分的方法 .采用 DB5 MS毛细管柱分离 ,EI离子源四极杆质谱检测 .用纯组分配气混合物作标样 ,实验证明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 .所测组分的相对标准偏差范围在 0 .2 8%~ 0 .4 9% ,其中乙烷、乙烯、丁烷及丁烯等异构体得到基线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