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辑先生: 我是《大自然》的热心读者,每期到手,我都篇篇细读。我是一名中学生物课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常引用贵刊所载知识,也曾把贵刊推荐给学生阅读,以期学生将来热爱大自然。积极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律。但近日研读贵刊2000年第3期31页《海鸟趣谈》一文,与贵刊1999年第1期30页胡龙成同志写的《说燕》一文中关于“燕窝”的话题相对照,发现观点出入较大,现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2.
编读往来     
《华东科技》2006,(6):53-53
我是贵刊的热心读者。“政策解读”是我一直比较喜欢的栏目,并会复印发给公司里相关部门同事,作为工作指导。不过在上期杂志中发现了一些错误,比如“第10页,摘要段倒数第3行,倒数第6字‘既’为多余,前有‘既’后无‘又’,显得话未讲完”、“第34页,第2竖段倒数第3行,第4个字‘即’为多余”……因为喜欢看贵刊,所以下了点功夫,仅供参考。差错难免,惟希望杂志可以越办越好。读者:刘亮莹一直以来《,华东科技》得到了广大读者的无私支持和厚爱,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关注,杂志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发展。在这里,我们对工作中出现的疏忽和错误表示歉意,并…  相似文献   

3.
也谈“从…到…”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到…”,有人认为是由两个介词结构组合的联合结构。邢福义同志在《关于“从…到…”结构》中说:“‘从…’和‘到…’意思并重。但是,‘从…’和‘到…’这两个部分之间不是横的联合关系,不是平面上的并列;而是纵的联合关系,具有时间上、空间上或某种逻辑关系上的系列性。”(《中国语文》1980年第5期)余大光同志在《“从…到…”是介词结构吗》中说:“‘…从…到…’则分明是两个介词结构:‘…从’表示起点,‘到…’表示迄  相似文献   

4.
读者来信     
反对“老一套”北京陈仲道来信: “关于近年来的‘世界知识’,就我个人的体会与要求,写出几点意见给你们参考。首先谈内容方面: (一)不全面,难以具有世界性:从‘世界知识’发表的稿件看来,主要是关于美国、欧亚两洲的一些国家,或是具有世界性的共同问题(如和平问题、裁军问题……)。当然,这是对的,但是把非洲、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都忘了。今年第1期到第10期,‘世界知识’上关于非洲的论文有四篇。至于拉丁美洲的论文,一篇也没有。在目前世界上,非洲、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科学上都有显著的发展,并在世界事务中有相当的重要性。然而在这些国家中,在这段时间里,在政治上、经济上……发生了些什么事,几乎完全不知道。而这些情况在其他出版物上也不易找到。‘世界知识’登载的大部分文章,几乎老早在‘人民日报’上或其它有关刊物上找得出内容近似的文章来。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二年第四期《辞书研究》上,刊登了朱方同志写的《“嵌”与“赤嵌”》的文章。文章对台湾的地名“赤崁”还是“赤嵌”的问题作了一番研究,摆出了很多确凿的资料,指出台湾无“赤崁”而只有“赤嵌”,其说甚是。文章又说:“‘墈’、‘坎’都是实有的汉字,字典里都查得到。以‘赤坎’为地名的,广东、福建沿海就有几个。‘崁’,却是个在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对台湾统治时五十年(1895—1945)中造出来的字,我怀疑这是日本人按照汉字的形声字构字法,自造的汉字。”  相似文献   

6.
河南商丘市房产管理局张安平同志来信称:“我读了贵刊今年第3期‘阿斯曼特·萨达特案’一文后,很想了解该文中提到的‘埃及道德法庭’是什么性质的机构,它有什么法律根据和权限。”张安平同志:现根据埃及报刊报道的有关材料,就你来信提出的问题简答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把电视机的新闻频道暂时避开,我不想看那么多美伊战争的实况和某些与自己无关痛痒似的战略评论与分析。有时也很怕听播报者用热心而急切的声调向大家预告说:“我们将有新的画面,随时提供给观众。”对面人家的小孩,兴奋地跑回家,说他要赶快看“美国打败坏人的‘电影’”。战争实况成为现代人习惯了的娱乐性的杀戮电影。大家好像已经不知道,那些死亡在伊拉克战场上的人并不是“临时演员”,他们是真真正正的“死了”!他们不会在“收镜”以后站起身来,拍拍身上的尘土,去领演出的酬劳,然后回家去吃饭。他们不再站起来了!他们的父母…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关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和“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等一系列重要观点的论述,充满了辩证逻辑思维;这部著作不仅是一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而且是一部新时期的“思想创新学”。  相似文献   

9.
第197期《中国报刊报》上登了一篇题为《“偶尔”与“偶而”》的短文。文中说:“‘他常常写杂文,偶而也写点诗’。这里的‘偶而’是‘偶尔’之误。”作者还批评说,报刊上这种差错“并不少见”,“大都是作者写了别字,编者以错为正或未发现所致。”  相似文献   

10.
哈哈镜     
广 告 语         一学生爬墙出校,被校长抓住。校长问:“为什么不走校 门?”学生说:“‘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校长又问: “这么高的墙,你怎么翻得过去?”学生指了指裤子说:“‘李 宁’——一切皆有可能。”接着,校长又问:“翻墙的感觉怎 样?”学生指了指鞋子说:“‘特步’——飞一般的感觉。”         第二天,这个学生从学校大门进来,被校长看见了。校 长问:“今天怎么不翻墙了?”学生说:“‘安踏’——我选择, 我喜欢。”          第三天,学生穿混混装进校,校长说:“不可以穿混混 装上…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通讯》1994年第3期上《“这个”病句早该修改了》一文,议及《史记·屈原列传》中的一个句子:……因谗之曰:“王俊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个出,平促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屈原列传》)该文判定引句为“病句”的第一个理由是:“双引号内的两句话是上官大夫在楚怀王面前‘谗’屈平的内容。如果是上官大夫直接引屈平的话来低毁屈平,那么,‘以为’就多余。如果是上官大夫转述屈平的话的大意,那么,‘曰’就多余。很明显这句犯了杂揉的语病,‘曰’与‘以为’,两者只能选其一,以选‘曰…  相似文献   

12.
“涕”、“泪”二字,目前比较通行的说法是“上古没有‘泪’字,凡‘泪’的意义都说成‘涕’。”汉代产生了“泪”字,但“涕”字仍表示“眼泪”的意思。王为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就持这种观点①。后来,郭锡良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也一直沿袭此种说法②。只有任学良先生提出异议,说上古已有“泪”字,而且‘泪”指“眼泪”,“涕”指“鼻涕”扮得十分清楚③。笔者认为,对“涕”和“泪”的不同理解,直接关系到古籍今译问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本文就此谈点自己的看法,以就正干方家。在此问题上,笔者基本赞成任先生的观…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小儿垂钓》一诗时,我让学生结合挂图及工具书理解诗意。一生指出:“工具书上的‘蓬头’意思是‘头发蓬乱’,为什么课本插图上的小男孩头发却一丝不乱呢?”我定睛一瞧,可不是嘛。于是我称赞道:“我们每个同学都要像他一样,不唯书、不唯师,独立思考,坚持真理。”听了我的话。孩子们的眼睛似乎更亮了。  相似文献   

14.
本刊第七期所载王芸生同志《黄遵宪吟诗为日本担忧》一文中曾说:“桦太,日名;中名库页岛:苏名萨哈林岛。”成都科技大学王祖荫同志来信认为:萨哈林是我国满族名称;满人称黑龙江为“萨哈林乌拉”,法国人绘的地图上将此名注在江口上,俄国人不知其详,误以为“萨哈林”是岛名。由此可见库页岛即萨哈林是我中华故土。王芸生同志就此复信如下:“王祖荫同志的意见是对的。我问过满族朋友,‘萨哈林’一词是‘黑’的意思,‘乌拉’是‘水’的意思。满族称黑龙江为‘萨哈林乌拉’由来甚久。据我国史籍记载,库页岛在黑龙江口外。一作库叶、库野。唐属黑水都督府所辖,  相似文献   

15.
《三峡》,为素有定评的古代散文名篇,注释、分析它的文章,数以百计。全文仅一百五十五字,逐字逐句,你“斟”我“酌”,似早有定解,更无疑义,实则不然。笔者拟就下列字句再献疑义并加试释,管窥蠡测,谨以之就正于方家。一、“自三峡七百里中”的“自”“自,有‘于’和‘在’的意味。”——这是中华书局版《古代散文选》的注释。“自,这里有‘在’的意思。”——这是部编十年制学校课本初中第四册的注释。就笔者所见,这还是比较慎重的注释,因为其中都带有一些限制的说法或不十分肯  相似文献   

16.
黄体茂 《科技馆》2006,(2):17-22
笔曾就科技馆常设展览规划问题,在《科技馆》2003年第4期发表过“关于常设展览规划设计中的‘主题’和‘学科’问题”的章。主要论述了在常设展览规划设计中,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主题”和“学科”的关系。本将继续就其他有关问题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同志对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早就有过精辟的论述。近些年来有些鲁迅研究者为了对此有所“突破”,提出了“两个鲁迅”论:有人说:“不论从思想上还是从实践上都存在着两个鲁迅),一个是公开为群体存在而积极行动热情呐喊的鲁迅,一个是私下为个体存在的‘黑暗’和‘虚无’而默默探索且只在自己身上实验的鲁迅”,即“为个人”和“自私”的鲁迅。“这两个鲁迅虽然同为一身,却始终矛盾着”,“未实现统一”,即使是辩证统一观.也无法使其达到统一产关于第一个鲁迅,他们认为多年来鲁迅研究界已将其简化和神化了,“…  相似文献   

18.
“我们都爱上‘新阳光作文’课程,每次写作文就像拧开了水龙头!” “爸妈和老师都夸我的作文进步太大了!” “姐姐上大学了,跟我一提起小时候上‘新阳光作文’的事,就来劲儿!”  相似文献   

19.
一九四五年四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说:“一九三一年十一月的江西南部根据地党代表大会和一九三二年八月党中央(应是“党的苏区中央局”——引者注)的宁都会议”,撤销了毛泽东同志对苏区党和红军的领导职务,“但是因为毛泽东同志的正确战略方针在红军中有深刻影响,在临时中央的错误路线尚未完全贯彻到红军中去以前,一九三三年春的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仍然得到了胜利”。①正是根据这个决议,后来几乎所有的党史书及有关文章,讲到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中毛泽东同志的作用时,都只是说在他的“正确军事思想的影响下”,使这次战争取得了胜利。对于这种“影响”说,粉碎“四人帮”前后似乎又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以前讲第四次反  相似文献   

20.
代词“您”的后边能否加“们”表示复数?近几年来,这个问题一直引起人们的关注。一些重要语文刊物纷纷发表文章,对它进行热烈的讨论。有些同志认为:“‘您’没有复数,北京人从来不说‘您们’。因此,普通话也不应该有‘您们’”(王力《谈谈写信》见《语文学习》1980年第3期)有些同志认为:“近几年出现‘您们’的写法,看发展趋势,很可能为大家接受”。(林杏光《汉语五百句》第93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有些人则直截了当指出“‘您们’的出现是大势所趋,也是适合社会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