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冷战结束后,欧盟与中东欧国家的经济关系发展十分迅速。随着欧盟东扩提到议事日程,欧盟与中东欧国家的经济关系从已具规模的贸易与投资方面快速扩大到金融领域。自90年代初以来,中东欧国家成为欧盟在发展中国家集团中最为重要的贸易伙伴。欧盟向中东欧的出口从1992年的265亿埃居(欧元)增加到1998年的955亿埃居,同期欧盟从中东欧的进口由283亿埃居增加到1148亿埃居。1998年中东欧与欧盟的贸易占其整个进出口的1/3,中东欧国家相互之间的贸易为31%,同俄、美、日三国的贸易仅分别为8%、4%和2%。欧元启动又将进一步推动了两大集团的经济关…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盟东扩呈现出不可逆转之势,与此同时,亚欧两洲为了加强双方的政治经济联系于1996年成立亚欧会议,其目的是建立新型的亚欧伙伴关系。2004年5月,原属于前苏联阵营中的10个中东欧国家新成员国加入欧盟,由于欧盟成员国都是亚欧会议的成员,所以这10个国家自然而然的也成为了亚欧会议中的新成员。本文试从欧盟成员和亚洲成员两个角度来分析欧盟东扩对于亚欧会议的政治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1月1日,波罗的海国家立陶宛加入了欧元区,成为第19个成员国,也是中东欧地区第五个进入欧元区的国家。越来越多的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和进入欧盟核心机制,重新激发起人们对中东欧国家之于欧盟、乃至整个欧洲意义的讨论。从2004年至今的十多年间,欧盟已经实现了三次东扩(2004年、2007年和2013年),中东欧16国中已有11个成为欧盟成员国,欧盟成员国也从15个增加到28个。与东扩前相比,欧  相似文献   

4.
2004年是欧盟的“扩大年”,成员国由15国跃增为25国。虽然无论在新成员国还是老成员国中,均没有出现当年柏林墙倒塌时的那种激动场面,但中东欧加入欧盟无疑是欧洲大陆最终结束分裂的历史性事件。同时,成员国的激增对欧盟的发展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在欧盟内一直有人担心扩大会影响欧洲的深度统合,主张先深化后扩大。但由于怕中东欧对入盟的热情消失后改革逆转甚至出现类似前南地区的战乱,殃及西欧,最终“稳定压倒一切”,扩大派占据上风。欧盟同时很清楚它不能够因扩大而使一体化停顿不前。9.11后,欧盟各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加强政治一体化的…  相似文献   

5.
11月20日~21日,由17个中东欧国家组成的“中欧倡议国组织”CEI领导人在波兰举行了欧盟扩大前的最后一次峰会。东道主波兰借此峰会向欧盟制宪中已定的主基调发起猛烈的攻击。那么,波兰何以尚未入盟就大唱反调?这主要是基于国家利益的需要。在波兰看来,今年6月13日出笼的欧盟宪法草案,在表决机制上“存在缺陷”,将对波兰的国家利益造成危害。欧盟的表决机制一直是一个风波不断的问题。作为欧盟扩大的重要法律基础,2000年12月签署的《尼斯条约》曾规定,在欧洲理事会中,波兰和西班牙拥有27票,与欧洲四大国法、德、英、意享有的29票几乎不相上…  相似文献   

6.
从1991年12月16日到1995年6月15日,欧共体/欧盟先后同中东欧七个国家签订了《欧洲协定》,即联系国协定。这七个国家有:保加利亚、捷克、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1993年6月21日~22日,欧共体哥本哈根首脑会议确定了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必须满足的四项基本标准。从1994年4月到1996年6月,中东欧七国相继向欧盟递交了入盟申请。1997年7月,欧盟发表了对中东欧候选国的第一个评估报告,对候选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进行全面评估。1998年3月,欧盟开始同捷、匈、波和斯洛文尼亚四个中东欧国家进行入盟谈判。2000年3月,…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是欧洲一体化的出发点——《罗马条约》签署60周年,也是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下称"罗保")这两个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10周年。3月25日,欧盟重回"出生地",签署面向未来十年发展的《罗马宣言》,公开宣示了相向而行但发展快慢不一的"多速欧洲"模式,包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中东欧国家"16+1合作"机制(简称"16+1合作")自2012年建立以来,经过五年多的不断发展日益成为中国与广大中东欧国家在各领域合作交流的重要机制平台。目前16个中东欧国家中已有11个成为欧盟成员国,而其余的中东欧国家也把加入欧盟作为本国重要国策和未来发展方向。这使得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进行合作时必须考虑与欧盟的关系。"16+1合作"与中欧合作密不可分,早在2015年习近平主席就指出,"16+1  相似文献   

9.
欧洲在何处     
欧洲,既远又近的地方,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今天,我们已经很难把“欧洲”和“欧盟”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如今的欧盟已拥有25个成员,占欧洲国家总数一半以上,面积400万平方公里、人口4.5亿,整体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万亿美元。30年前,1975年5月6日,中国与欧盟的前身欧洲共同体建立正式关系。近年来中欧关系发展迅速。目前欧盟已超越日本和美国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则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双方年贸易额已突破1000亿美元,且仍以强劲的势头迅猛增长。双方都看好对方的市场。中欧的政治关系和经贸关系都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借中欧建交30周年之机,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欧洲。后面这两篇文章,也许不同于您熟悉的“世知”风格,我们有意通过这种方式,使您对欧洲的认识更直观、更生动。——编者手记  相似文献   

10.
正经过几轮东扩后,中东欧地区大部分国家已经成为欧盟成员国,几个西巴尔干国家也把加入欧盟作为本国的战略目标。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使得其实现了"回归欧洲"的夙愿,也使欧盟内部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规模和范围更加广泛,给欧盟带来了新的生机。但中东欧国家与"老欧洲"的差异性也导致欧洲一体化进程遭遇困境。在疫情冲击下,欧盟及其成员国都面临着抗击疫情和恢复社会经济的艰巨任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关于欧洲经验的提法不断见诸于国内外报刊,一部欧盟扩大、发展的历史,事实上就是老成员不断推广欧洲经验、新成员不断接受欧洲经验的历史。欧洲人也毫不掩饰对自身成就的自豪感,尽管今年以来遭遇了宪法危机等一系列的挫折,但欧洲人推销其经验的热情并未有丝毫减弱。欧洲人不仅热衷于向中东欧以及其他家门口国家推销其经验,而且还试图使后冷战时代世界新秩序的建设打上欧洲的烙印。几年前美国的约瑟夫·奈就发现:许多欧洲人正在将他们的地区经验应用到全球大舞台上。伊拉克战争期间法德等欧洲国家政府,以及几乎所有欧洲国家多数民众与…  相似文献   

12.
正欧洲有40多个国家,从中国与欧洲关系的角度看,其可分为西欧国家(包括南欧、北欧)和中东欧国家。前者绝大多数加入了欧盟;后者原属苏联集团,苏联解体后,有些国家加入了欧盟,本文所言欧洲主要指欧盟国家。中欧关系有"双轨",一是与欧盟成员国的关系,二是与欧盟整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正>自2004年中东欧11国加入欧盟后,中东欧国家经历了全面、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转型与改革。中东欧国家从欧盟成员国身份中受益颇多,也为欧盟的"东方"战略需求提供了保障。但自2010年起,欧债危机、难民危机和英国脱欧等一系列事件,严重冲击了欧盟现行体系,一些成员国与欧盟发生了离心倾向。尤其在难民问题上,民粹主义盛行,新一轮的较量则来自具有特殊的民族文化背景的"新欧洲"和坚守欧  相似文献   

14.
为什么有成千上万的匈牙利人到议会大厦外静坐示威,他们又因何要求久尔恰尼总理辞职?与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中东欧国家一样,匈牙利进入新世纪以来的社会发展是比较顺畅的,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发展也很快,2004年还正式加入了欧盟。在世人的眼中,匈牙利就像是一个刚刚过上了富裕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黑社会为何如此猖獗?中俄为何能够顺利解决边界问题?哪些因素影响中亚国家的政治转型?加入欧盟是解决中东欧问题的灵丹妙药吗?……原苏联东欧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剧变后,又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这些国家的转型进程、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又是怎样?很多人希望对这些问题有所了解。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陆南泉等组织人员撰写了《苏东剧变之后——对119个问题的思考》一书。  相似文献   

16.
欧盟原先希望与北约东扩“齐头并进”,随着北约东扩的步伐越来越快,人们关心:欧盟东扩如何了呢?抓住机遇最早是1993年6月,欧盟在哥本哈根首脑会议上正式邀请中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加入欧盟。会前,当时的欧共体执委会提出了加速把东欧6国(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的政治和经济纳入欧共体轨道的一揽子计划。哥本哈根首脑会议明确宣布:“中东欧联系国将成为欧盟的成员国。一旦  相似文献   

17.
正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东欧国家一直沿"欧洲化"道路前行,2015年不过是"欧洲化"道路上的一个点。这里所说的"欧洲化",指的是中东欧国家在内部体制上通过政治经济转型与西欧国家趋同,在外部关系上通过加入西欧国家所属的西方社会的核心组织——欧盟和北约与西欧国家融为一体,内部趋同与外部融合同时进行、相互促动。选举与未来政策走向2015年,波兰和克罗地亚分别举  相似文献   

18.
《甘孜科技》2004,35(2):46-47
缘起:说起西部大开发,谈论科学发展观,我们不得不面对这项国情: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存在明显差距,且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地区差距还出现逐年扩大的趋势。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这是必然出现的吗?它会给国家发展带来什么影响?中央政府应当怎样解决这种差距?是否需要对欠  相似文献   

19.
时事点评     
10月19日,爱尔兰就有关欧盟扩大问题的《尼斯条约》举行第二次全民公决,结果显示62.89%的选民赞成爱尔兰批准《尼斯条约》,这一结果为欧盟扩大进程扫清了一道关键的障碍,使欧盟和亟待入盟的中东欧候选国都松了一口气。爱尔兰是欧盟成员国中最后一个批准该条约的国家。根据条约规定,如果此次公决中《尼斯条约》再遭否决,则该条约将自动失效,从而使欧盟其他诸国的努力付之东流,因此,爱尔兰此次公决备受关注。随着爱尔兰批准《尼斯条约》,接纳新成员国将正式被提上欧盟的议事日程,可以说,小小的爱尔兰成全了欧洲的“大欧…  相似文献   

20.
东扩是欧盟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内在张力的必然要求。苏联东欧剧变后,欧盟抓住有利时机进行东扩,共耗费十年时间,最终完成对中东欧国家的整合,建立起一个实行相同政治经济体制和社会模式的大欧洲。欧盟第五次东扩是由一系列因素综合推动的,其中文明、地缘政治和经济因素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