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叙利亚借美压以;美国将叙纳入中东和平轨道;以色列与美国则在调整关系;三方围绕“戈兰高地”纵横捭阖。中东和会自1991年10月在马德里启动以来,阿以双方在美国的推动和协调下进行了两年多的艰苦谈判。谈判从浅入深,终于在去年9月13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签署了巴以和平协议。  相似文献   

2.
根据美联社报道的统计数字,阿尔及利亚十年来在各种暴力冲突与恐怖活动中的死亡总人数竟然高达12万人之多!要知道,这个数字远远高于人们更为关注的巴以冲突中双方的死亡人数之和!早在1962年,阿尔及利亚就摆脱了法国的殖民统治,取得了民族独立,但是该国人民却一直并未享受到真正的和平与安宁。长期以来,肆虐的宗教恐怖活动和种族冲突令人们始终生活在极度的恐惧与不安之中,尤其是自1992年,原教旨主义组织“伊斯兰拯救阵线”(简称伊阵)在选举中被军政府镇压并转入地下活动以来,爆炸、绑架、暗杀等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接连不断。  相似文献   

3.
巴以和平进程在磕磕碰碰中艰难前行,有人说它可能会走入死胡同,有人说它将会给巴以双方带来光明。现在巴以和平进程进入了关键阶段,它将经受最严峻的考验。7月11日,美国小城戴维营拉开了巴以美三方首脑会谈的序幕,再次给和平以机会。  相似文献   

4.
巴以和平进程在磕磕碰碰中艰难前行,有人说它可能会走入死胡同,有人说它将会给巴以双方带来光明。现在巴以和平进程进入了关键阶段,它将经受最严峻的考验。7月11日,美国小城戴维营拉开了巴以美三方首脑会谈的序幕,再次给和平以机会。  相似文献   

5.
在艰难的巴以和平进程中,如何处理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的犹太人定居点,是巴以双方面临的又一大难题。近30年来,国际社会始终一致反对以色列在所占领土上建立犹太人定居点。即使在以色列国内,定居点问题也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之一。国际环境和国内政局的变化,不断影响着以色列历届政府的定居点政策。尽管内塔尼亚胡政府在这一问题上采取强硬立场,甚  相似文献   

6.
1992年对于西班牙来说,可谓极不平凡。“92年马德里欧洲文化首都节”、“塞维利亚世界博览会”、“巴塞罗那奥运会”和“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500周年”四项活动都在年内举行。国际舆论界称1992年为“西班牙年”,对这个拥有50.47万平方公里土地、3900万人口的南欧国家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92年马德里欧洲文化首都节”已于1月21日由西班牙王后索菲娅正式宣布开始,活动将贯穿全年。西班牙和世界各国的艺术名流将荟萃马德里,100多  相似文献   

7.
《世界知识》2010,(18):8-8
中断近20个月的巴以直接和谈9月2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正式重启。当天巴以领导人在进行几个小时会谈后,同意未来展开进一步谈判,但舆论仍然对双方和谈的前景持怀疑态度。  相似文献   

8.
第五纵队     
第五纵队一词最早出现于西班牙内战时期。一九三六年十月,以佛朗哥为首的叛军和德、意法西斯联合进攻西班牙共和国首都马德里时,叛军将领摩拉扬言,他率领的四个纵队正在进攻马德里,第五纵队已在首都等候。他所指的第五纵队  相似文献   

9.
如何看待当前中东局势?如何看待当前巴以这场冲突?首先有一个问题需要廓清:巴勒斯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是整个20世纪风起云涌的民族解放运动的一部分,是其尾声,尽管巴勒斯坦人民的力量尚不够强大,但并不能因此削弱这场斗争的正义性与合理性!正是因为巴勒斯坦目前实力弱小,处于“理与力背离”状态,才使巴以问题长期化。从巴勒斯坦本身来讲,虽然1988年已宣布建国,但目前她还不是  相似文献   

10.
“金钱换和平”、“‘结构’换和平”都非良策;土地换和平才是谈判基本原则。随着工党领袖巴拉克出任以色列总理,中东和平进程也出现了转机。去年9月,在美国、埃及等国的协助下,以色列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签定了《沙姆沙伊赫协议》;11月初,克林顿又借在挪威纪念拉宾遇刺逝世四周年之际同巴拉克和阿拉法特举行了首脑会谈,确定要在今年2月达成关于永久地位问题的框架协议,9月签署巴以永久和平协定。现在,巴以达成框架协议的期限已经临近,巴以关于永久地位的谈判问题日渐凸显。那么,巴以关于永久地位的谈判结果会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土地换和平”,是否会出现其他和平手段,如以“金钱换和平”、“‘结构’换和平”?成为人们  相似文献   

11.
巴以激烈对抗年代及巴以和平进程时期都有中情局的介入。  相似文献   

12.
2012年中东地区局势持续动荡,地区政治格局重新分化组合.转型国家举步筵墨艮.叙利亚动乱不已,巴以、伊核等热点问题继续发酵,美国主导地区事务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3.
巴以流血冲突持续八个月。在这场冲突中,已有560多人死亡,数万人受伤。严重冲突使巴以双方从高层到民众之间的仇怨进一步加深。目前,巴以和平乃至中东和平正面临1991年以来前所未有的险境,和平成果行将付之东流。谁在丢失中东和平?导致目前中东局势进一步恶化的关键因素在于以色列新政府的强硬政策。沙龙政府成立以来,不仅未给业已艰难的中东和平进程带来一丝曙光,其强硬政策使中东地区陷入血腥和苦难中。以色列现领导人  相似文献   

14.
局势又趋紧张7月30日,发生在西耶路撒冷闹市区的两起恶性爆炸事件,再次冲击了已停顿数月的巴以和平进程。以色列国内极为恐慌。以色列不仅立即取消了原定恢复的巴以谈判,并关闭加沙与埃及之间、杰里科与约旦之间的通道,对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实行“完全封锁”,而且还冻结了巴勒斯坦人上缴的、由以政府代为转交巴  相似文献   

15.
高尚涛 《世界知识》2023,(22):25-27
<正>巴以问题持续至今已逾百年,其内情错综复杂。中国本着客观公正、不谋私利、和平谈判、互利共赢的原则,提出了一整套既不使局势升级、又对解决实际问题有益的巴以问题外交政策,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巴以双方的尊重。当然,这一政策是在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完善起来的。  相似文献   

16.
正6月24日至28日,英国王室重要成员、王位第二顺位继承人威廉王子出访约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成为首位正式访问巴以的英国王室成员。访问期间,威廉王子在耶路撒冷和约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分别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巴勒斯坦国总统阿巴斯举行了会晤。但鉴于巴以关系紧张,且恰逢美国将驻以使馆迁至耶路撒冷引发巴勒斯坦人强烈抗议并进一步导致血腥冲突的敏感时期,威廉王子不得不在访问期间审慎而行。  相似文献   

17.
时事概览     
正美国迁馆激化巴以矛盾5月14日,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馆正式在耶路撒冷开馆。此举激化了巴以矛盾,给巴以冲突的解决制造了新障碍,也给地区紧张局势增添了更多不稳定因素。开馆仪式上,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过视频发表致辞称,美国驻以使馆从特拉维夫迁至耶路撒冷是一件早就该做的事。他宣称,美国仍"致力于促成(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持久  相似文献   

18.
美国当地时间10月15日至23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巴勒斯坦总统阿拉法特在美国总统克林顿和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直接参与下,在美国马里兰州怀伊种植园就以色列从约旦河西岸撤军等问题举行全封闭式的艰难谈判。会谈最终达成所谓“临时和平协议”,长期陷于僵局(长达19个月)的巴以和平进程得以重新启动。挽救《奥斯陆协议》的一次努力怀伊种植园的谈判是巴以美三方挽救《奥斯陆协议》的一次努力。众所周知,巴以1993年9月签署的《奥斯陆协议》,是有关各方和国际社会广泛承认的国际性条约。根据该协议,巴勒斯坦自治分三个阶段进  相似文献   

19.
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的马德里续会,经过三年的激烈争吵和反复斗争,终于在7月21日达成协议,并决定在9月7日至9日举行外长级的闭幕会议。马德里续会是欧安会的一次马拉松式的会议。它从1980年9月筹备会开始,到今年9月闭幕,花了整整三年时间。其时间之长,不仅大大超过1977年在贝尔格幕德举行的第一次续会,而且也超过1973至1975年在赫尔辛基举行的欧安会。这反映了续会面临的国际形势更加严峻,美苏之间的争夺更加尖锐复杂。目前,马德里续会的文件尚未发表。但从已透露的情况看,续会除重申欧安会最后文件的一些原则精神,表示愿意继续保持缓和进程,加强相互间的经济、科技合作,尊重人权和基本自由等权利以外,主要达成了以下协议:(1)1984年1月在斯德哥尔摩举  相似文献   

20.
巴以纷争不断,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等宗教人士都不可能置身事外,都必须为各自的信徒提供精神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