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青年科学》2013,(11):54-54
有一次芝加哥大学校长罗勃·梅南·罗吉斯在谈到如何获得快乐时说:“我一直试着遵照一个小的忠告去做,这是已故的西尔斯公司董事长裘利亚斯·罗山渥告诉我的。他说:‘如果有个柠檬,就做柠檬水。’这是聪明人的做法,而傻子的做法正好相反。傻子会发现生命给他的只是一个柠檬,他就会自暴自弃地说:‘我垮了。  相似文献   

2.
求异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形式。“发展和加强创见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认识技能,这才是教育事业的核心问题。教育学生怎样思考,而不是思考什么,应当成为教学活动中心内容。”(《心理学纲要(上)》,文化教育出版社,1980年第1版)时迄今日,求异思维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鲁迅先生有一著名论断:“凡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只是读者很不容易看出也就不能领悟。因为在学习者一方面,是必须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的。”(《且介亭杂文二集·不应该那么写》)接着,…  相似文献   

3.
正语文课上,斑马老师说:"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用‘一……就……’这个关联词来造句。哪位同学能先来造一个句子?"小猴站起来,说:"小花猫喜欢一个人玩玩具,别人来玩他就会生气。"斑马老师问:"小猴的句子造得对不对呀?"小猪说:"小猴造得对。他把关联词全部用上了,而且句子也合理,不是病句。"小松鼠说:"小猴造得不对。因为这里的‘一’是‘刚刚’的意思,而不是数字‘一’的意思。"  相似文献   

4.
钢琴教学不单是教手指的技巧,更重要的是一种很强的艺术思维活动。演奏者思维活动的能力不仅直接影响到对作品思想感情的表达,也影响到演奏技巧的发展与提高,自始至终引导着演奏的全过程。美国世界著名小提琴家海菲兹在关于《我怎样练琴》这篇文章中讲:“首先我研究这首乐曲,我把这叫作‘脑力劳动’,然后我练习它,我把它叫作‘体力劳动”’。他更多依靠的是头脑的能力,而不是生理的动作,他说:“事实上心理弄明白了,你就会了。”钢琴教学同样是首先要重视动手指以前的思维活动,要做到“心理弄明白”必须要对关系到教学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爱德华·卢斯。一名英国《金融时报》的记者。曾于2001年~2005年常驻新德里,娶了一位印度太太。写出一本《不顾诸神:现代印度的奇怪崛起》。他说。他想用这样的书名“抵消现在颇为流行的‘东方通’对印度的看法。因为西方人常说印度的力量之源来自其宗教传统,但我对此并不赞同”。中国的学者如何阅读这本书。为此我们邀请他们进行对话。——编者手记  相似文献   

6.
王恒 《科技馆》2004,(2):10-14
科技馆到底展出了什么,这似乎是一个不应该提出的问题,科技馆不展出展品还能展出什么呢?其实问题并不那么简单,丹尼洛夫就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应使展览能反映‘概念’,而不仅仅是‘物’。”这里的‘物’主要是指展品。科技馆的建立爆发了一场展品的革命,  相似文献   

7.
本书的作者五年前曾出版了一部批评民治主义的书,(1)从实际主义者的眼光批评民治主义对於‘通常人’的迷信。他认为民治主义者所谓‘通常人’并没有所想像的潜力,用教育的方法并不能令其发展成有用於政治社会的个人。所以他认为唯有放弃对於‘通常人’潜力的迷信,才能使得民治主义继续生存。 现在倡说这种学说的人,忽而出来为自由辩护。在这本书里他注意於实际政治问题的解决而不注意於自由的理论探讨。意大利的史家克罗齐(Croce)会从十九世纪的欧洲史实,倡说民治的精义与自由的精义是相互抵触的;‘自由是质量的,活动的,精神的宗貌,民治是…  相似文献   

8.
清人汪中揭示了“三”、“九”作为虚数的用法之后,学者们又相继考出“五”“七”“十一”、“二十六”、“七十二”等的虚指用法,此中,有的还进而探讨虚化的原由。有人从数字本身去寻求这种原由。樊縯说:“这种括约观念是将‘五’当中数,因为从‘一’到‘九’,‘五’在中间的缘故。因此就将‘五’以里的诸数看作小数,或作少的代表;‘五’以外的诸数看作大数,或作多的代表。”闻一多等也说:“在十为足数的系统中,五是半数,五减二得三,是少数,五加二得七,是多数。古书中说到‘三’或‘七’,往往是在这种意义下,作为代表少数或多数的象征数字的。”  相似文献   

9.
正当我在为学生的学习感到一筹莫展时,一位前辈给我送来了点石成金之术:“学生是夸出来的。无论他有多‘笨’,在你的鼓励下他会逐渐有了学习的动力,然后成绩将会慢慢上来了。”这办法灵吗?我努力地尝试着。  相似文献   

10.
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白宫新经济会议”上发表重要谈话,在发出“华尔街股市连年大涨的‘财富效应’会加速美国通货膨胀失衡风险”的警告后,美国“新经济”学派对他的观点提出了激烈的批评。 格林斯潘在肯定了美国10年来电脑等提高生产效率设备投入所带来的新经济贡献之后,警告说:美国就业市场紧俏的现象及庞大贸易逆差,它们所代表的潜在失衡压力,正威胁美国经济的未来繁荣景象。目前低到仅4%左右的失业率水准,迟早会低到某一点从而迫使  相似文献   

11.
谈意境(下)     
四、意境的优美与壮美 意境有优美与壮美之别。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境界有大小,然不以是而分高下。”王国维在这里所说的境界的大小,就是指意境的壮美与优美。他解释说:“无我之境,人惟于静时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人间词话》)他进一步举例说:“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空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人间词话》)“‘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悬明月’、‘黄河落日园’,此种境界,可  相似文献   

12.
智囊读书会     
《三千亿传奇——郭台铭的富士康》本书在大陆企业界和普通读者中引起不小的轰动,许多看过此书的企业界人士对书中的主要人物郭台铭产生了敬佩之情,对他从30万台币创业起家一直做到市值3000亿规模的艰险旅程非常“感叹”,也对书中提供的中小企业创业、发展和做大的经验兴趣倍增,特别是他如何面对全球经济不景气情况还能逆势成长奇迹,更是吸引了广大企业家的兴趣。这本书渐渐地有了“华人世界的杰克·韦尔奇自传”的美誉。张成谊等/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书友观点中小企业生存之道□ 梅梅郭台铭说:在我的领域,没有竞争对手。这是郭台铭…  相似文献   

13.
好梦银行     
懒蛋博士在童话镇开了一家“好梦银行”。“什么是‘好梦银行’呢?”懒蛋博士解释,“就是‘好梦的银行’。”大奇说:“请讲清楚一点。”“别的银行是存钱的,‘好梦银行’是存梦的,”懒蛋博士推推大眼镜,“如果你做了一个好梦,可以存到‘好梦银行’里。等你老了取出来重温旧梦,那该多么温馨啊!”“是啊,”大家点头赞同,“不过,还没老的时候能不能取出来呢?”“也可以呀,不过会损失一点利息。”懒蛋博士说,“这也是可以理解的:谁一辈子不碰上点烦心事呀。心烦的时候只会做恶梦,这时候把好梦取出来一温习,心情又好了。”这真是个伟大的发明,“…  相似文献   

14.
苏轼既是一位多能的艺术家,又是位高水平的艺术理论家。他对艺术意境理论就有不少精辟的论述,如概括意境本质,谓“境与意会”,要求艺术作品有“得之于象外”之美。在具体论述中,他不同意俗本改陶渊明“悠然见南山”为“望”南山,认为这一字之改,乃“神气索然”,意境全无。他说:“‘采菊东篱下,悠然望南山’,则既采菊又望山,意尽  相似文献   

15.
第197期《中国报刊报》上登了一篇题为《“偶尔”与“偶而”》的短文。文中说:“‘他常常写杂文,偶而也写点诗’。这里的‘偶而’是‘偶尔’之误。”作者还批评说,报刊上这种差错“并不少见”,“大都是作者写了别字,编者以错为正或未发现所致。”  相似文献   

16.
爱的魅力     
沈益亮 《奇闻怪事》2006,(10):31-31
有这样一则寓言:“智慧”、“成功”和“爱”这三位天使来到人间。一位母亲请她们到家里做客,天使对那位母亲说:“我们三位只能去一位,你回家商量一下,看选中我们中间的哪一位?”母亲和家人商量后决定把“爱”请回家:“哪一位是‘爱’?请进屋吧。”“爱”起身向屋里走去,奇怪的是另外两位也跟了进去,母亲很惊讶地问:“你们两位怎么也进来了?”答曰:“我们历来都是跟着爱的,哪里有爱,哪里就有我们‘智慧’和‘成功’。”有爱就有了一切。在童话中如此,在教育中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7.
董湘娥 《奇闻怪事》2007,(11):31-32
前几天,有一位调皮学生的家长又被班主任请到了学校,接受完班主任的“教诲”后,家长非常沮丧地带着自己的小孩准备回家,当走到学校建筑工地附近的时候,她指着一群汗流浃背的民工对孩子说:“你现在不好好读书,将来就会和他们一样干苦力,辛苦一辈子。”听到此话,我不禁有些感触:记得在农村读小学的时候,父母经常对我说:“现在不好好读书,考不上大学,就一辈子呆在农村穿‘草鞋’,想穿‘皮鞋’,必须好好学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黄婧 《华东科技》2007,(9):24-25
上海奉贤区青村镇镇长马建根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早黄桃锦香‘开头炮’,中黄桃锦园‘跟着跑’,锦绣黄桃‘抱住腰’,晚黄桃‘把龙梢’。”如今,桃香飘溢黄桃乡,锦绣黄桃进市场,这正是青村镇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9.
声音     
《科技潮》2005,(3):3-3
“科普明星的知名度还不够,我们的活动比不上‘时尚先生’的颁奖晚会隆重,这不是我们的错,不是我们的科普工作做的不好,而是我们社会的愚昧的追求。我们要勇敢地说这句话:科普工作者要能够像大众明星那样出名,一辈子做科普工作的老先生也要有‘小燕子’的荣耀。”在科学时报“读书杯”(2004)科普佳作评选颁奖会上,司马南在发言时说。  相似文献   

20.
胡适在《水浒传考证》中曾指责金圣叹的《水浒传》评点,充满“八股选家气”。“草蛇灰线法”,便是用来做这种指责的最重要的一条证据。他说:“例如圣叹最得意的批评是指出景阳冈一段连写十八次‘哨棒’,紫石街一段连写十四次‘帘子’(按,实为十六次)和三十八次‘笑’。圣叹说这是‘草蛇灰线法’!这种机械的文评正是八股选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