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世界知识》杂志的一名老读者。记得在1956年我12岁时,从《世界知识》上读到“怎样学习国际时事”笔谈会的文章,作者有刘思慕、李纯青、王铁崖、梅汝璈等专家。笔谈会向读者介绍学习国际时事的方法和体会。我如获至宝,把那些文章汇集在一起,保存至今。从1957年开始,我就坚持订阅《世界知识》,直到“文革”《世界知识》停刊。1979年《世界知识》复刊的消息传出时,我正在南京护理沉疴不起的父亲,我当即汇钱给泗阳的亲戚拜托他为我订阅《世界知识》。从那时至今我一直订阅这本我喜爱的杂志不辍。  相似文献   

2.
李长远 《世界知识》2014,(18):85-85
<正>接触《世界知识》纯属偶然。有天在旧书摊淘宝,随手翻了一本旧杂志,顿时被其内容吸引,蹲在地上一口气把一本杂志读完,当即毫不犹豫花五角钱买下这本叫《世界知识》的杂志,同时一元钱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如获至宝。恰逢报刊征订期,于是赶到邮局订阅,这一订就是30年,从未间断。上世纪80年代,我在哈尔滨一个外贸公司任董事兼副总经理,开展对苏边贸。不论是国内出差还是出访苏联,是商务洽谈还是在苏中友好馆演说,《世界知识》随身必带。因为  相似文献   

3.
我酷爱世界知识,渴求阅读《世界知识》杂志。却因本人和家属身体都不好,两个孩子考取在外读书,家境困难,无法订阅你们的杂志,内心焦急万分!这些年来在编辑部的关怀下,让我读上了最喜爱的《世界知识》,病中的我不再苦闷,不再孤独,对生活充满了信心,也增强了同肝病作斗争的勇气。我早就下决心用自费订阅2006年的《世界知识》。由于肝区隐痛不止,我担心肝病会病变,特地聚集了1000多元,在亲友的帮助下,专程去上海的肿瘤医院检查。结果未发现病变,我非常兴奋。但这一检查,花费不小,原来准备订阅《世界知识》的钱全用完了,我感到非常难过。《世界…  相似文献   

4.
读编往来     
编辑者:你好!我是一个18岁的高二学生,过去就听说过世界知识》这本杂志,可当时还不知在哪儿能买到。一天上政治课时,老师问我们订不订报刊,这时老师拿出了《世界知识》。我十分高兴,因为我想了解世界上的知识,也想拥有自己的《世界知识》杂志,我就第一个订了这本杂志。我很高兴,但我写这封信的目的是提一个建议:我觉得这本杂志出版得太慢了,十五天才能看到一本,我觉得不过瘾,获得的知识太有限了,等待的时间太长了。一期杂志看完了,下一期还未到。我有些等待不住了,时常把一本杂志翻看多遍。我想建议,能不能让刊期更短些!安…  相似文献   

5.
<正>我是中国最西部城市喀什的退休干部。1994年,我第一次在书报摊上看见世知,便被它吸引,20年来年年订阅,从未间断。世知使我学到许多世界知识。世知上发表的都是我国著名国际问题专家学者撰写的文章。他们就某一专题作潜心研究,研究得很深很透,读来深受启发。世知杂志每期都有一个"封面话题",针对当时国际重大议题作深入剖析与解读,都是当时热点话题。杂志中,我最爱读"封面话题"、"世界态势"、"中国周  相似文献   

6.
读者心声     
尊敬的编辑同志:您好!今天,一位你们杂志的忠实的读者,鼓足勇气拿起笔来向你们传递自己的心声。记得第一次与《青年科学》相遇,是在99年的夏天。有一次去一家书店买报纸,一眼就瞥见了她,《青年科学》是一本印刷不算精美的杂志,可是“青年科学”这四个字却深深吸引住了我,吸引我去认识她  相似文献   

7.
读者来信     
《科技导报》是我参加工作后比较喜欢的一本杂志,不过那已经是10年前的事情了。可以说,我从《科技导报》中获取了很多关于"三农"问题的知识和信息,也看到了《科技导报》的一份社会责任。但后来由于工作辗转,我没有连续订阅《科技导报》。今年,我抽空订了几期,一则是想从杂志中获取知识和信息,二是想看看我的"老朋友"在这几年的变化。但当拿到手时,我发现贵刊  相似文献   

8.
自从订阅《湖南安全与防灾》杂志后,我就与她成了好朋友,并积极给她投稿。  相似文献   

9.
编读情     
我建议…… 曹梦春(福建龙岩师专) 我是《知识经济》的读者,是一所高校的老师,我热爱您们的杂志。 起初,我只订了您们半年的杂志,但自从阅读杂志后,内心总有一股激昂的冲动,让我感到了知识给人的一种力量,以及所带来的财富。 贵刊内容丰富,有的催人奋进,有的拓宽知识,有的展现着世界的变化。因为这些,我又继续订阅了下半年的杂志。但我建议:①书中所出现的英文  相似文献   

10.
《友谊的春天》是近4年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派出的代表团及其成员出国访问后写下的作品的结集。集子共收录了散文、通讯、感想、诗歌80多篇,共约25万余言。集子内的作品,除了畅书国际旧雨新知与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外,还介绍了不少历史知识,如中外关系史、各国人民的发展史和斗争史、历史人物以及名胜古迹;它还描写了许多国家有趣的风土习俗和生活状况。故而,从某种角度来看,这是一本游记汇集或知识杂录。它使读者增知识、广见闻。这本集子的作者,名家新秀,荟萃一堂,颇有些耐读的作品。它对于文学爱好者、国际知识爱好者  相似文献   

11.
高三第一学期的一天,他带着泪痕走到我面前,并递给我一封信。这一次我终于了解了“真相”之外的真相。天哥:我奶奶走了,她是带着微笑走的,最后一段时间她很快乐。她最挂念的就是她孙子的前途,但现在她非常开心地走了,我有信心在每年的清明去向她汇报我的进步。  相似文献   

12.
回望·沉思第十一卷第二期一九四零年五月十六日出版第十一卷第三期一九四零年六月一日出版知音·挚友作为一名即将高考的高三学生,我感到了升学的压力和竞争的激烈。很多同学都不得不忍痛割爱,放下课外杂志,陷入题海之知识》是我最喜欢看的杂志,过去几年刊不三了,我只能挤出时间来阅读。我想,当我以后,无论在哪个城市,都会订阅《世界知关注世界,关注未来。———2004年2月致信本刊高一时,贵刊的一篇给“大国综合国力排座次”的文章深深地吸引了我,《世界知识》也从此走进了我的生活,即使是在现在繁忙的高三阶段,在有空闲时我也会时常看一看…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个高龄读者,老年病太多,本不能参与贵刊的调查活动,但还是忍不住写几句心里话。我作为贵刊的忠实读者,已有五六十年的历史了。远在日伪统治东北的1944年,那时持有《世界知识》者,就是“反满抗日”之罪,轻则定罪,重则杀头。当时我刚上中学,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我的监护人为躲避日伪的搜查在大批地焚烧《世界知识》,在浏览之中、惊吓之余,《世界知识》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解放后发现了贵刊就爱不释手了。转业到地方后,实行了工资制,自五六十年代开始便常年订阅贵刊,受益匪浅。文革后复刊后继续订阅,迄今从未间断。…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看到创富志是是《饮料兵法》那期,我找这样的杂志已经很久了。 看完就决定订阅,还买了2007年合订本。之后每个月就期盼你们杂志的到来,但最近两期让我等得着急。  相似文献   

15.
读编对话     
《科学世界》2010,(9):94-94
我是《科学世界》的忠实读者,第一次读你们的杂志是《圆中的玄机》,当时我一下就被神奇的圆周率吸引住了。《科学世界》激励着我求知的欲望。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时候,数学的最后一道压轴大题是有关不等式的,我运用了你们曾经介绍的欧拉公式轻松地解决了那道题。很多同学都被那道“超级拦路虎”困扰阻挠,而我却争得了许多宝贵的时间。《科学世界》对我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6.
这学期开学不久。我们斑一名刚刚转学来的女生李倩茹到办公室找我,她进来时.只有我自己在办公室。她那样羞怯,很不自在。我以为她是来问题的,没想到她小声对我说,她写了一首小诗,说着,顺手递给了我。其实那是一首只有我和她才称为“诗”的小诗,题目是《星星》。她是这样写的:“星星一闪一闪\我就静静地看\仔细看星星\星星慢慢地动\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17.
王英华 《科技信息》2006,(9):192-193
这学期,我担任五年级一班班主任工作。刚接班,学校就提出了各班要开辟第二课堂活动的要求。这对于我来说是一项新的工作,没有什么经验,还担心会不会影响第一课堂的教学成绩。学校领导发现这一问题,及时深入班级,深入课堂帮助教师解决开辟第二课堂的困难。大队辅导员宫桂廷老师也深入班级找寻解决的方法,为我们这些班主任开辟第二课堂活动提供理论依据。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我们一致认为开辟第二课堂活动不会影响第一课堂的教学,相反,还能促进学生的各科水平的提高,从而进一步强化第一课堂里的知识。下面我就谈谈怎样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  相似文献   

18.
编辑絮语     
我阅读《世界知识》是从1990年上高中时开始的,当时在校阅览室偶然见到这本杂志,一下子便被吸引住了,从此便喜欢上了它,从1991年开始订阅至今,期期不落。如今我已把它当成了自己的知己、生命的一部分。《世界知识》陪伴我成长,大量的阅读使我增长了不少知识。家人受我影响,也都  相似文献   

19.
读来编往     
读编对话我是《科学世界》的忠实读者,第一次读你们的杂志是《圆中的玄机》,当时我一下就被神奇的圆周率吸引住了。《科学世界》激励着我求知的欲望。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时候,数学的最后一道压轴大题是有关不等式的,我运用了你们曾经介绍的欧拉公式轻松地解决了那道题。很多同学都被那道超级拦路虎困扰阻挠,而我却争得了许多宝贵的时间。《科学世界》对我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20.
自从订阅《湖南安全与防灾》杂志后,我就与她成了好朋友,并积极给她投稿。一开始,我自认写作功底不错,没有认真研究学习《湖南安全与防灾》杂志,掌握新闻理论、专业知识和写作技巧,一心想急于求成。但多次投稿,不见回音。眼看人家的稿件一篇接一篇地变成铅字,而我却美梦难以成真,渐渐地心灰意冷了。我一无名师指点,二无伯乐举荐,以致一段时期以来,不愿当“看客”不甘失败的我,却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看客了,心中怏怏不乐。直到有一天,我的一位文友前来看我,递给我一本故事书,其中一则一个人站在河边,看到一条条肥美的大鱼在水里游,馋得直流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