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郑达庸 《世界知识》2013,(17):50-52
1991年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轰炸巴格达,海湾战争爆发.2月,多国部队逐渐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消灭了伊拉克在科威特的驻军.2月28日,多国部队和巴格达宣布停火,海湾战争宣告结束.3月1日,国内给我指示:客居开罗的中国驻伊拉克使馆的“五人留守小组”返回巴格达.指令一到,刻不容缓.我和中国驻约旦大使张德良通电话,得知伊拉克驻约旦大使已经约见他,提出希望中国大使尽快返回巴格达.伊方表示,将协助中国大使一行返回巴格达.  相似文献   

2.
伊拉克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尽管伊拉克的公路、电讯设施、石油设施和军事工业发展迅猛,但其他许多方面譬如印刷业仍很落后,以致伊拉克的钞票和邮票大都在国外印制。我手中有本伊拉克邮政总局发行的集邮册,里面的邮票是海湾战争刚刚结束、我们重返巴格达时,托友人从邮政总局购买的。那是他们当时仅存的一小部分,现在早已是“孤本”了。它是海湾战争前伊拉克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一、为纪念“两伊战争”胜利日穴1989.8.8雪发行的纪念邮票,共两枚加一枚小型张。二、萨达姆49岁生日穴1986.4.28雪纪念邮票,共四枚。三、…  相似文献   

3.
《科技潮》2003,(4):20-23
美伊军力对比海湾地区还是开战了,短短几天的空中打击,便轻松地造就了“半岛烟都”一一巴格达。世人不得不承认拥有多维战斗系统让美国底气十足! 透视美军实力现代战争中侦察的首要地位是无庸置疑的,而美军在远距离侦察的精度方面更可谓首屈一指,“斩首行动”即是他们自信的表现。有超级间谍之称的侦察卫星在海湾战争中为美国提  相似文献   

4.
按照鲍威尔的说法,美国在1991年打海湾战争时有“五大理想因素”:理想的对手、理想的联盟、理想的设施、理想的战场、打了一场理想的战争。今天这些“理想”已所剩无几。理想的对手不再有当时萨达姆侵占科威特,声名狼藉,在国际上备受孤立,美国在道义上占据天时地利。今天美国要打伊拉克,却遭到众多阿拉伯国家的质疑。理想的联盟不再有海湾战争时,参战的有几十个国家,然而此次直到现在,德法仍与美国唱反调,日本也只是口头上表示支持。理想的设施不再有海湾战争中,美国之所以能风卷残云般地将伊拉克全部打瘫,主要  相似文献   

5.
空地导弹:美国的“幼畜”和斯拉姆榜上有名 1985年,伊朗使用“幼畜”击沉了伊拉克的一些舰船。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军大量使用“幼畜”导弹,日发射量高达100枚。在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期间,美军又大量使用了”幼畜”,而斯拉姆是美国海军根据1986年4月空袭利比亚的经验而研制的防区外发射对地攻击导弹,其使命主要是攻击近岸目标,如港口设施、停泊的舰船等,射程介于”幼畜”和空射“战斧”之间,  相似文献   

6.
郑达庸 《世界知识》2013,(15):52-54
郑达庸大使1990年底至1994年4月担任中国驻伊拉克大使。他赴任时,海湾战争即将打响;离任时,伊拉克仍被制裁封锁。这是一段见证历史、很不平凡的经历,郑大使据此写就了《三进巴格达——我看到的海湾战争》一书。本刊特意摘取了"每一进"巴格达的精彩亮点,以飨读者。——编者手记  相似文献   

7.
十年外交倒萨路在海湾战争尚未结束之际,美军方曾要求乘胜推翻萨达姆政权。但老布什担心继续战争会增加美军伤亡,导致反伊联盟解体。而且美国也认为如果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人独立或南部亲伊朗的什叶派上台对美国和西方更不利(这些组织既反对萨达姆政权,又反对美国等西方势力),于是美国没有乘胜追击。其实当时白宫还有一个想法,即认为萨达姆政权已处于危机之中,可以通过遏制和制裁使其崩溃。此后,伊拉克成了国际社会中的“特殊一员”。(一)核查:海湾战争结束后,联合国安理会于1991年4月3日通过了关于海湾地区正式停火的6…  相似文献   

8.
海湾战争炮火纷飞的场景留在了世界亿万人的脑海里。与此同时人们也把表现这些场景的电视屏幕右下角几乎永不隐去的 CNN 台标一同刻入了记忆中。在开战后的十几小时里,CNN 是独家现场报道海湾战争实况的电视网,它的三名记者阿内特、霍利曼和伯纳德·肖冒着枪林弹雨从开战第一天起就在巴格达拉西德饭店9楼的一个房间里不间断地进行战况直播,留下了有关这场战争的珍贵镜头。CNN 的全称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创办于1980年,总部设在亚特兰大。那时,它只是美国电视圈里一只不起眼的“丑小鸭”。可以说,CNN 的发迹起自近年的几次直播。  相似文献   

9.
海湾战争结束已4年有余,伊拉克却仍在为当年入侵科威特付出沉重的代价。巴格达的初春阴雨绵绵,两河流域大地仍笼罩着浓浓的寒意。如同阴冷的天气令人不适一样,伊拉克在国际制裁下处境艰难。国际制裁严厉经济困难重重巴格达曾是个繁华都市。70年代,巨额石油收入给巴格达带来飞速发展,那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的不夜  相似文献   

10.
准备了大半年之后,美英终于按捺不住,对伊拉克大打出手。战争爆发8天以来,美英联军不仅动用了强大的空中打击力量,而且在开战后立即投入了地面部队,一心想速战速决,用最短的时间消灭萨达姆,推翻伊拉克现政权,像上次海湾战争似的大获全胜。但战场形势并未向美国预设的方向发展,仗打得十分艰难。布什一方面要求国会追加747亿美元的战争拨款,一方面向伊拉克大举增兵,并告诫国人:“对伊拉克的战争比原计划的要长久。”仗打到这个份上,谁都可以看出,这次伊拉克战争根本不是1991年海湾战争的翻版。这次伊拉克战争与上次海湾…  相似文献   

11.
请您回答     
1、1月4日,39岁的—被任命为波兰总理.2、联合国关于海湾危机共有_项决议。3、l月14日,54岁的_当选苏联总理。4、1月17日,以美国为主的多国部队在巴格达时间凌晨2时40分向伊拉克发动了代号为“_”的大规模空袭,海湾战争爆发。《请您回答》答案1、扬·克日什托夫·别莱茨基2、123、瓦连京·帕夫洛夫4、沙漠风暴请您回答~~  相似文献   

12.
沃血伊拉克     
和平的最后一丝希望在黎明时远去3月19日夜(文中时间均为伊拉克当地时间),巴格达:一轮满月高悬漆黑的夜空,虽然白天的气温已高达30℃左右,但巴格达的夜仍能感到阵阵寒意,对许多人来说这又是一个不眠之夜。随着美国发出的48小时最后通牒期限的临近,空气中似乎已能闻到战争的火药味。突然,一声刺耳的尖啸打破了夜的宁静,随后巴格达传来巨大的爆炸声,橘红色的烈焰腾空而起,在黎明的昏暗中显得分外刺目。时针定格在20日凌晨5时35分。40分钟后,美国总统布什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战争已经打响。在被称为“斩首行动”的第一天空袭中,美…  相似文献   

13.
贵刊这两年登载的一些有关美国在海外驻军的文章,常有这样的表述:“美国的战略意图可能如海湾战争后将萨达姆作为一个棋子那样,实际上是想在海湾保持军事存在一样,在阿富汗以拉登作一个棋子,保持在帕米尔以西地区的军事存在”;“通过在阿富汗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军事存在,美国和北约大摇大摆地进入了俄罗斯的后院———中亚”;“美国与吉尔吉斯斯坦政府签署的供美军使用马纳斯机场的协定为期一年,美国军事力量在中亚的长期存在已经是既成事实”,“要看清这种危险性,即美国为了保持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很可能无事生非,台湾海峡就…  相似文献   

14.
海湾战争爆发后,踪迹难寻的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却出乎意料地于1月29日在郊区一间平房里接受了美国有线新闻广播网(简称CNN记者的采访。由于这是自海湾战争爆发以来萨达姆首次接受外国记者采访,便使CNN一时名声大噪。1月19日伊拉克曾命令所有驻巴格达的外国记者离境,然而却唯独同意CNN战地记者彼得·  相似文献   

15.
1991年1月17日凌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人们还处在香烟的睡梦中,几架外形奇特,颜色漆黑的飞机从基地起飞以后,悄无声息地进入伊拉克的领空,并突然出现在巴格达的上空,向着位于市中心的通讯大楼投下了精确制导的激光制导炸弹。  相似文献   

16.
智能建筑     
1984年,美国一家建筑公司在洽特福德市建成了一座大楼。他们对大楼内的空调、电梯、照明、防火、防盗等设施采用计算机进行自动监控,为用户提供语音通讯、文字处理、电子邮件等信息服务,被称为世界第一幢智能化大楼。由此,世界拉开了“智能建筑”的帷幕。智能建筑是现代建筑技术和现代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供电、空调、照明、电梯运行、防火、防盗和办公等各种设施的自动监控以及对图像、声音、文字、数据信息资源等的有效管理,为使用者提供多方位的信息服务,使之获得高效率、多功能、舒适安全的建筑环境。  相似文献   

17.
欧亚大陆曝出了一个“莫名其妙”的“死亡区”:这就是包括伊拉克、波黑、南联盟等被美英在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使用过贫铀弹的地方。在那些地方作过战的北约士兵回国后患了一种奇特的“海湾战争综合征“或“巴尔干综合征”。其中的一些人已被确认为死于白血病。欧洲舆论一片哗然,各国政府也陷于惊慌和混乱之中,纷纷向北约讨个“说法”。  相似文献   

18.
面对“非典”的突袭,我们应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应对?英国医生保罗·马丁所著的这本医学科普著作会给我们很多启发。书中认为,事实上,当我们紧张、焦虑或抑郁时更易成为病毒侵袭的对象。此书帮助我们从精神、心理上正确对待“非典”,并从而战胜它。书中谈到:在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伊拉克对以色列发动了一连串的导弹袭击。这些袭击导致许多以色列平民死亡。但其中大多数人并不是死于导弹的任何直接的对身体的伤害,他们死于与轰炸有关的恐惧、焦虑和紧张情绪引发的疾病。他们因精神活动而死。精神状态对身体究竟能影响到什么程度呢…  相似文献   

19.
美国是下了决心的,必欲去之而后快,但现在要先过大选这一关,动武可能将达到既定目标,也可能适得其反。海湾战争的硝烟散尽已18个月了,但海湾地区的局势并未因此而平静,舆论认为关键是美国和西方大国对萨达姆仍在台上很不舒服。为此,美国做了很多动作。去年3月,美国先是在伊拉克北部建立了库尔德人“安全区”,继之在核查小组农业部大楼风波中一再扬言不惜动武;紧接着,美国一手策划的“禁飞区”计划又告出笼……西方记者都评论说美国正不断地为搞掉萨达姆而向伊拉克施加压力。目标未变情势急迫美国在海湾的一个重要目  相似文献   

20.
1991年2月28日当地时间上午8点整,海湾战争宣告终结。由于空中力量的有力支持,多国部队地面部队只用了不到100小时就成功地将伊军驱逐出科威特,并俘虏伊军数千人。但是多国部队似乎没能“完胜”,萨达姆的共和国卫队就成功地从重重包围中脱身,撤回到巴格达,并重新集结,很快恢复了战斗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