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乡土民居述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乡土民居述要TraditionalChineseFolkHouses¥//单德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100084)一、我国传统民居类型丰富历史悠久我国是一个传统民居多类型的国家。“穴居”是中国最古老的民居。《易经》记载说:“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  相似文献   

2.
徽州民居是古建筑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至今仍保持着那些在上个世纪已经消失或改变了的乡村的面貌。江南民居和徽州民居同属于中原文化,有着相同的信仰对象和艺术审美情趣,他们本身在平面布局、建筑外形、结构用材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然而由于徽州文化更为内向、尚祖,徽州民居得以完整的保存下来,但是江南民居则因为被破坏或分化而不成气候。在整个中原文化的大基调下,徽州民居"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是现存古代民居中并不多见的。本文着重通过江南民居和徽州民居艺术手法的对比,研究它们文化传统和特殊艺术风貌,为更有效地保护我国现存的古建筑遗产提供一种思考的方式与参照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异彩纷呈,其中中国汉族传统民居在建筑文化遗产中又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是中国建筑文化中的重要构成;该文从汉族传统民居建筑的门窗、庭院、家具艺术元素方面阐述了汉族传统民居建筑的实用性、艺术性与文化性。  相似文献   

4.
在长期农耕社会中形成和传承的民居及居住民俗,是东方农业文明的载体,它们生动、形象、充分地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类型多样、形式考究的四川民居,为中国传统民居文化增添了辉煌.目前,中国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正处于前所未有的重要转型期,对传统民居与居住民俗如何有效保护、促进传承和不断创新,是一个不可回避的涉及理论与实践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院落民居形式多样,是中国悠久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共同作用的产物。本文通过分析三种最具代表性院落民居的设计,试图了解传统民居的建筑元素、影响因素以及其反映的本质哲学观,并提出对现代民居建设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济南传统民居及其环境特色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杨 《科技信息》2007,(8):114-114,86
本文从评析济南传统民居及其环境特色的目的意义着手,论述了济南传统民居的历史文化价值与保护重要性。继而,分别研究了济南民居和民居环境的主要特色,即既有北国的深厚纯朴,又具有江南水乡的轻巧灵透。民居及其环境是城市生活的载体,是物化了的历史与文化,研究民居及其环境的特色就是阅读城市历史与文化的过程。我们应该熟读自己城市民居的特色,因为这历史的符号将是城市化过程中我们回顾过去的镜子。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民居是劳动人民在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生活中提炼创造的,在此过程中,结合不同地区的传统文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出了无数优秀的民居建筑。如何传承这些民居建筑中的优秀文化,在现代环境设计中更好地服务于当今社会,是设计师应注重研究的领域和课题。本文以闽南民居的研究为着眼点,阐述学习传承传统民居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工具,住宅的首要功能在于阻隔外界,使自己的私密生活与精神气质有所依托。从中国民居的内部格局来看,把传统民居观念与新思想的居住格式相结合实现室内设计的创新意识,使我国民居的室内设计建设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实现生活水平现代化建设的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9.
丁海鹏 《甘肃科技》2012,28(7):137-138,128
我国地域广阔,由此形成了各类建筑体系.民居建筑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见证者.而合院式的居住布局形式则是我国民居建筑体系中的代表者.随着历史的推进,传统合院居住形式却未能随着历史的前进而前进,其布局方式、建筑形式等都似乎已经和当今的居住特性相冲突.那么,作为传承中国民居文化的代表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就此将这一点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浅议我国传统民居旅游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民居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具有独特魅力,开发价值较大。本文建议在查明传统民居基本情况后,根据实情、确定生命周期,相应进行不同程度的开发利用。以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1.
从闽南民居独特建筑风格的研究入手,分析地域文化对当地建筑的影响,以及对中国传统民居的继承与发展,从而确定保护传统、保护地域性建筑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陈颖  曹荣林 《河南科学》2010,28(3):360-364
针对城市建设中出现的"千城一面"问题,从分析中国传统民居的平面布局、建筑材料、装饰细部、建造手法的地区差异性着手,提出出现地区差异性的原因和所蕴藏的文化内涵,继而提出城市地域建设需要借鉴传统民居的建造手法来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的想法,最后提倡现代城市建设应尊重地方文化,与地域特征相协调,以此创造健康、优美、宜人的人居境域,促使生态、人性和文化和谐统一发展.  相似文献   

13.
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共同影响着传统民居形态的形成,其中,自然环境是传统民居形态多样化形成的物质因素,主要包括地理气候、地形、水的因素等;社会文化环境是导致传统民居形态差异的功能导向因素,主要包括民族、传统性因素、宗法制度因素、宗教文化思想因素、技艺因素、防御性因素等。自然环境诸因素和社会环境诸因素二者互动、动态融合,共同造成了传统民居形态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传统民居是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对形式的准确把握应站在对文化本质更为透彻理解的基础之上,本文以山西传统民居为例,从“天人合一”的哲学观,血缘与宗法,风水及阴阳理论3个方面论述了传统居住文化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民居的生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妍  张福昌 《科技信息》2009,(3):163-163
中国传统民居是中国建筑文化中的瑰宝,它朴素的建筑思想具有现代性的生态意义。为现代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6.
周雪凤 《工程与建设》2012,26(3):318-320
我国传统民居在当今城市发展建设中处于夹缝的状态,该文立足于体验式经济这一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探索了传统民居一种全新的、动态的保护方式——体验式开发,对开发模式、开发原则进行归纳总结,并就开发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对策,力求实现传统民居在当代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多重价值。  相似文献   

17.
试以民居住宅的文化词语为切入点,从汉语词语反映出来的民居住宅的文化观念、别有韵味的民宅名称来印证民居住宅发展的历史,探索汉民族的历史特点、审美意识和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使中国传统民居可持续发展,探讨了“天人合一”思想对传统民居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方法采用因果分析方法,阐释了“天人合一”思想与中国传统民居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论述了后者在当代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结果发现传统民居保护、更新与旅游开发之间存在高度关联。结论中国传统民居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许多矛盾,只有在“天人合一”思想指导下,对其采取开发、保护与更新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才能使传统民居得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刘柯 《科技资讯》2009,(6):225-226,228
本文从苏州传统民居门窗功能,分类入手,归纳和总结了苏州传统民居门窗装饰的营造工艺和装饰的题材,深入探讨了传统门窗所传达的文化心态,封建礼制和伦理道德,并试图从门窗折射出的空间意义和人文内涵中寻求借鉴,影响和启示中国现代本土建筑营造。研究苏州传统民居门窗装饰艺术有助于理解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并深刻理解建筑装饰对表达文化所起的重要作用,从中汲取有益营养,融古今文化于现代建筑中。  相似文献   

20.
传统建造技术在长期经验积累下,具有天然的"可持续发展"特征.通过对四川省丹巴县中路乡克格依村一栋传统碉房民居的具体建造方法和使用情况的研究,分析了其中传统技术建造手段的应用.从川藏地区丹巴民居出发,总结了民居传统技术建造的特点,分析了其中设计、建造与使用的生态性要素,并对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民居建造逐渐消亡的现象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