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旨在激发学生感受美的情趣,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提高学生创造美的素质,从而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树立追求完美人生的理想。  相似文献   

2.
对篮球教学中突出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进行了研究。结论:在篮球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有利于培养 学生的审美能力及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是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从教师自身、师生关系以及英语语言三方面探讨如何将美育渗透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以逐渐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探讨和阐述了体育运动中的美育,即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体育运动中美育的中心任务就是通过审美实践,美的创造及美感体会,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情趣,它是提高人的素质的一种方式;通过教师的审美教育,创新教学,表率作用,结合讲解示范,构建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来实施体育教学中的美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高尚情操。  相似文献   

5.
高校艺术体操教学中的美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艺术体操教学中的美育是以学生为对象,以美的形体,美的动作、美的音乐、美的语言等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指出搞好艺术体操教学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美学规律可以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美的熏陶,从而提高欣赏水平和审美素质,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热爱生活,创造美好生活,达到我们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文章从感受美、构建美的形象、创造美几个方面浅谈了美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相似文献   

7.
审美素质就是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审美素质是审美涵养和审美能力的有机统一。审美涵养是一个人内在的对于美的修炼和培养,审美能力是一个人外在的对于美的鉴别能力和表现能力。一个人只有具备较高的审美素质,才能有相应的审美能力。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的培养,就要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审美情趣是审美主体在美的欣赏和判断中所表现出的一种特殊的"判断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进行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审美实践中探索美的规律,开拓创造美的能力。全面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审美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8.
王振荣 《科技资讯》2009,(24):152-152,154
本文从写作教学的元素选择,分项写作审美教学实践,综合写作审美教学实践三个角度探讨中学写作教学的审美教育策略。以总结发现写作教学中的一般性审美教育规律,为一线教师的审美教学实践服务,为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服务。  相似文献   

9.
物理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主要是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将相关因素按美的法则构建为审美因素,重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审美创造力。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化学审美在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改造过程中的重要性.试图将美的哲学渗透于整个化学教学中,并引导学生去感受、鉴赏、探索、创造物质在化学领域中所蕴含的美,铸就学生美的人生态度,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1.
地理教学情境审美化,指有意识地按照美的原则,对认知型的、随意的地理教学情境加以审美转化,使其成为形真、情切、意远、富有自由想象与创造的愉悦教学空间,从而大幅度提高地理教学效率,并促进学生审美素质发展的一种教学设计思想和教学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小说最深刻的艺术魅力在于它能超越具象,传递丰富的审美内涵及深刻的哲理思考,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小说诗意化创造。小说诗意化创造,并不在于对诗歌意境的移植,而在于能否把这种移植融化在小说独具的写人叙事特长之中。小说诗意化创造主要表现为虚实相生、化情节为情趣、淡化人物、进行意象追求。  相似文献   

13.
政治课教学,作为向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手段,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高尚的道德修养,能深入挖掘政治课的审美因素,精心设计教学,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善于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挖掘教与学的矛盾中客观存在的美的属性,掌握美的规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高效化。  相似文献   

14.
编人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多是千古传诵的名家名篇,既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又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我们教师应该通过古诗教学,引导学生从古诗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让小学古诗教学成为美的教学,让小学古诗教学的课堂成为美的课堂,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美育.本文试从画面美、情感美、意境美、哲理美和语言美这几个方面来探讨小学古诗教学中审美教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正> 语文教学是美的事业,语文教材是一座美的宫殿,语文教师则应是美的使者。审美是一种复杂的高层次的心理活动,其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是创造美。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充分运用汉语这种具有丰富的美的资源的语种,展开优美的抒情和滔滔的雄辩,展示生动的审美场景,使美质像春风细雨般渗入学生心田,让学生体验美,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无论是识字教学、阅读教学,还是作文教学,只要语文教师具备  相似文献   

16.
编入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多是千古传诵的名家名篇,既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又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我们教师应该通过古诗教学,引导学生从古诗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让小学古诗教学成为美的教学,让小学古诗教学的课堂成为美的课堂,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美育。本文试从画面美、情感美、意境美、哲理美和语言美这几个方面来探讨小学古诗教学中审美教学的实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是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探讨了如何将美育渗透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以及逐渐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针对体育与美育的天然联系,指出体育是学校美育的重要途径,体育美和美育存在于体育中两方面,论述了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美育的必要性以及就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美育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及鉴赏美的知识和创造美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19.
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一切事物如能将美渗透其中,便会发出诱人的光彩,引得主体跃跃欲试,产生强烈的追求愿望。主体在感受某些美的事物时所积累的体验还会产生一种"迁移"作用,即把美的感受引人实践和主体生活的其他方面。[1」[3]作为物理教师要善于捕捉、提炼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美的因素,进而通过教学将美的因素渗人到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形成优良品格,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过程中。豆教师要以美的形象来感染学生教师作为学生的审美客体,处…  相似文献   

20.
由于现代社会生活的多样化,知识信息的广泛化,审美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美育也成为时代的客观要求。美是无处不在的,在英语课堂教学,我们应该充分发掘教学过程中的美育因素,让学生感受教师教学之美和教材内容之美,培养他们发现美、认识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