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者按1991年4月14日张志公先生在为日本西光正选编的《语境研究论文集》写的序中说:“现在,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工作者认为,语言同语言环境的关系中存在着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这些规律一旦被揭示,对于人们认识语言,理解语言,掌握语言,研究语言,教学语言,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他们在尝试着建立语境学这么一门新的学科。”王占馥为本院中文系副教授。他一直致力于语境方面的研究。于1993年和1995年先后出版了《语境学导论》和《语境与语言运用》两本专著,为我国语境学新学科的建立作出了贡献。王占馥副教授现正在围绕言语情好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邵以倩  路玥 《科技信息》2010,(10):I0142-I0142
本文对翻译的跨文化语境系统及其移植以及跨文化语境的移植条件、移植方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从跨文化语境移植的视角对传统译学几个历史性学术之争重新进行梳理。文章还针对中国译学研究特征提出跨文化语境移植学说符合中国译学研究特征,跨文化语境移植翻译学派的构建对于中国译学的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3.
浅议语境理论在西方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佛雷格在《算术基础》一书的前言中提出了“语境原则”、马林诺夫斯基在给《意义的意义》一书写的补遗中提出了“语境”概念以来,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学者,如弗斯、韩礼德、莱昂斯、海姆斯、利奇、塞珀伯和威尔逊等人,对语境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主要是从社会语言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角度对语境进行研究,强调的是与社会环境相关的客观语境,关注和研究非语言语境以及非语言语境对话语的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4.
课程教学模式对开放教育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合同法学》教学模式对法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具有示范效应,开放教育语境下的《合同法学》教学模式应是适应成人学生多样化需求,培养学生能力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包含真、利、善、美、圣意蕴的《格萨尔》,其文化语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体现了藏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特性。《格萨尔》的文学翻译就是在原语语境和译语语境的共同制约下获得译文表达式的过程,也是译文随语境的变化而进行“适如其所译”的意义构建过程。如果对《格萨尔》语境的本质特征缺乏深层次认知,如果不充分理解《格萨尔》的文化语境,如果没有创造性思维,不会解读藏族人的心理结构,不了解《格萨尔》的艺术特性,那么,对《格萨尔》的翻译就有可能是“隔靴搔痒”式的“吃力不讨好”。  相似文献   

6.
语境就是语言的使用环境。有学者认为,语用学其实就是一门语境学。中外学者对语用学下的定义尽管多种多样,但大都是从语境这一因素出发。从语用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如语用含义、语言环境、前提关系、言语行为)诸方面看,语境都是最重要的。所以说,语境在语用学研究中占有核心地位作用。  相似文献   

7.
论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名与地名的翻译,有音译和意译两种方式。音译传“形”,意译传“神”。优秀的译,不仅能保持原语言的语言特色,又能最大限度地再现原语言的化内涵,达到化语境与语言翻译的统一。通过对《红楼梦》前三回人名和地名的两种英译本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学翻译,是化的翻译,是在化语境里的再创造,应做到诚信而不拘泥,空灵而不臆造。  相似文献   

8.
王晶 《科技信息》2012,(6):181-181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一部巨著,目前已有很多汉译本。在诸多汉译本中,王科一和孙致礼的版本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本文将从广义语境角度对两个译本进行对比研究,即:情境语境和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9.
从佛雷格在《算术基础》一书的前言中提出了“语境原则”、马林诺夫斯基在给《意义的意义》一书写的补遗中提出了“语境”概念以来,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学者,如弗斯、韩礼德、莱昂斯、海姆斯、利奇、塞珀伯和威尔逊等人,对语境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主要是从社会语言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角度对语境进行研究,强调的是与社会环境相关的客观语境,关注和研究非语言语境以及非语言语境对话语的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10.
传统语境观与认知语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群 《皖西学院学报》2004,20(1):128-131
语境对于研究话语的言外之意至关重要。本文对传统的语境观和认知语境分别作了介绍,并对两者的区别进行了讨论,从中得出结论:认知语境开创了语境研究的新阶段,从认知角度去探讨语境,解决了许多传统的语境观无法解答的问题。而认知语境观也有不足,突出表现在其完全否定具体语境的观点上。  相似文献   

11.
李旭东 《科技信息》2013,(2):238-238
本文从《涅榘经》的一个故事讲起,引出什么是语境,语境对英语阅读和听力的帮助以及生活中如何利用语境,参悟语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巴黎手稿》等马克思早期文本思想资源的深度发掘,实践关学为自己设定了一个独特的哲学语境:它以实践观念构建本体论基础,又在本体论基础上逻辑必然地确立起主体的价值向度。从这个意义上讲,实践关学本质上就是人学美学,后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的“超越”和新实践美学对实践关学的“突破”,其实都是在实践美学所设定的独特哲学语境中进行的。  相似文献   

13.
现代隐喻学研究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隐喻的生成和理解依赖于一定的语境。与静态的语言语境不同,非语言语境具有交际时的灵活性和不确定性,以及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因此理解隐喻就必须根据特定的交际情景以及民族文化背景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14.
从公文的角度,根据语用语境中的目的语境、交际双方关系语境、认知语境等因素,探讨了诸葛亮的《出师表》和李密的《陈情表》获得交际成功的原因.这种探索校正了从文学的角度总结"两表"成功之不足,同时回归到语言应用的本位.  相似文献   

15.
旨在联系传统的静态语境和现代的动态语境分析,认为传统研究虽采用静态方法,出现描写能力过强的问题,但取得的成就不容忽视,而以顺应和认知理论为代表的动态语境观正是站在传统研究的基础上才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完善语境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在中国古代论的现代转换的语境下,以《(红楼梦)评论》、《屈子学之精神》、《人间词话》为例,分析王国维在现代学批评方面的贡献。从而指出中国古代学论的现代转换之路。  相似文献   

17.
在后现代语境中,学阅读边缘化了,这是由于后现代的话语策略造成的一种结果,其解构、非中心化的企图使学阅读的经典性在学叙事和读层面从审美意义上剥落,学阅读成为一种拒绝和丧失的阅读。  相似文献   

18.
一篇文章或语篇无论在形式上或意义上都是一个整体。它们各部分之间或以逻辑的归纳、推理、演绎或以事件的发生、推进为线索,有机融合在一起。语境在理解和交际过程中愈来愈受到重视,甚至出现了一门新的学科语境学。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德春教授认为,语境是话用修辞的基础,语境由主观和客观因素组成,客观因素主要指时间、地点、场合、对象。语境的主观因素主要指说话人本身的因素,如身份、职业、思想、修养、性格、处境等。任何交际行为的发生都与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及背景联系在一起。每一项语义的展开和具体化都与语境或上下文相…  相似文献   

19.
袁雄 《科技信息》2009,(14):152-153
语境的研究开始从静态研究转向动态研究,其动态研究聚集于认知语境。本文以综观的视角对认知语境进行分析.探究认知语境的多维度互动性,即认知语境的信息互动性、认知语境的交际者互动性、认知语境的社会维度。  相似文献   

20.
语境与翻译     
“语境”即语言所处的环境,是人们理解和解释话语意义的依据。翻译中对上下文及更广泛的语言环境所确定的语境意义的研究是绝对不可忽视的,本文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探讨了语境困境在翻译中的作用,认为语境研究是正确翻译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