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根据分子结构的特点,通过区分烯烃与烷烃分子中基团的差别,借助于拓扑方法探讨了烯烃的沸点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将烷烃沸点计算公式推广用于烯烃沸点的计算,提出了一种计算烯烃沸点的新方法。对201种烯烃的计算结果表明,沸点计算值与实验值的一致性令人满意,平均误差0.90%。  相似文献   

2.
烷基苯的沸点与分子结构之间定量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图论方法探讨了烷基苯的沸点与其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个既能合理表征烷基沸点与分子结构关系,又能准确预测沸点的定量关系式,计算结果表明,烷基苯沸点计算值都很按近实验值,平均误差0.05%。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拓朴方法探讨了直链烷基苯同分异构体的沸点与其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直接根据分子结构计算沸点的新方法,结果表明,沸点计算值都接近实验值,平均误差仅0.1395计算精度优于文献上其它方法。  相似文献   

4.
根据分子结构的特点,用拓扑方法探讨了直链烷烃的沸点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定量关系,提出能够精确计算直链境烃沸点的公式Tb=1053.34-943.14exp(-0.2184WK2/3)-36.33th(0.01932P3)。对甲烷到一百烷(C1~C100)的计算结果表明,沸点的计算值都很接近实验值,平均误差仅0.075%,计算精度显著优于文献方法,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卤代丙烷沸点的变化规律,发展了一种直接根据分子结构信息计算和预测卤代丙烷沸点的方法,对53种卤代丙烷的计算结果表明,点算值与实验值的一致性令人满意,平均误差1.18%,本文方法的提出,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卤代丙烷沸点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定量关系,而且为工程上提供了一种预测卤代丙烷沸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次用图论方法探讨了硅烷的沸点与其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个结构基础明确的定量关系。对硅烷的计算结果表明,沸点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的致性令人满意,平均差0.56%。应用本文定量关系,有仅能够预测硅烷的沸点,而且可以合理表征物质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计算烯烃沸点的新方法--结构信息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分子结构的特点 ,通过区分烯烃与烷烃分子中基团的差别 ,借助于拓扑方法探讨了烯烃的沸点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将烷烃沸点计算公式推广用于烯烃沸点的计算 ,提出了一种计算烯烃沸点的新方法。对 2 0 1种烯烃的计算结果表明 ,沸点计算值与实验值的一致性令人满意 ,平均误差 0 .90 %。  相似文献   

8.
本首次用图论方法探讨了硅烷、锗烷和锡烷的沸点与其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结构基础明确的、普遍适用于硅烷、锗烷和锡烷的定量关系。计算结果表明,沸点预测值都接近实验值。应用本定量关系,不仅能够预测硅烷、锗烷和锡烷的沸点,而且有助于揭示物质结构性能关系之间的奥秘。  相似文献   

9.
纯物质的常沸点汽化热是重要的基础物性数据。纯物质汽化热的计算,自1934年Clapeyron提出关于相变热的著名方程式后,相继提出了许多计算方法,比较公认的计算常沸点汽化热较好的是Riedel,chen和Vetere方程,但有时计算误差较大。 本文用分子聚集型维里状态方程改进剩余函数法预测纯物质的常沸点汽化热,推导出新的计算方程,预测了390种各类的常沸点汽化热,结果优于原剩余函数法。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用烷烃的分子量和烷烃分子中氢的平均正电荷分数为参数计算正烷烃沸点的一种新公式,计算结果与正烷烃沸点的实验值较好地符合。  相似文献   

11.
利用5A分子筛吸附正烷烃分离正构、异构与环烷烃,大大提高了分析精度。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部分实验进行了改进,采用冷凝回流装置,既提高了样品的回收率,同时也减少了轻烃部分的损失,分离效果很好。详尽地介绍了5A分子筛吸附分离饱和烃的实验方法,对拓展石油地球化学分析技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胜利减压二线油为基础油,并分别混入胜利减渣的饱和烃和芳烃组分,采用长岭炼油厂提供的工业2~#热载体,在固定流化床反应装置上进行渣油热接触改质反应试验。反应的原料和液体产物的色谱指纹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基础油反应主要是汽化,大分子烃反应以热裂化反应机理为特征,C_(25)以下饱和烃及3环以下芳烃热反应的转化率很低,面C_(25)以上饱和烃及3环以上芳烃则发生较明显的热裂化反应。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元素的Pauling电负性、原子成σ键的电子数,原子直接键连的氢原子数目和原子在形成离域π键时所提供的Pz电子数,定义了一种原子点价公式,构建了分子连接性指数.研究了饱和卤代烃、不饱和卤代烃和芳香族卤代烃对呆鲦鱼急性毒性、鲤鱼毒性、大型蚤毒性、鱼毒性、蝌蚪毒性、酵母菌毒性、呆头鱼毒性和大鼠毒性等十一项生物活性分别同饱和卤代烃、不饱和卤代烃和芳香族卤代烃分子连接性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分子连接性指数具有良好的结构选择性和性质相关性,可用于预测其它饱和卤代烃、不饱和卤代烃和芳香族卤代烃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4.
该文用分段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推导出计算饱和蒸汽密度的数学模型,在饱和蒸汽流量的测量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对应态基团贡献法估算芳烃衍生物蒸气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对应态基团贡献法与Riedel方程相结合,提出新的蒸气压估算方程用于芳烃衍生物蒸气压的估算.通过采用包括各类烃、含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卤素化合物等20类349种物质5254个数据点的回归计算得到的87种基团的贡献参数值,总回归误差为1.35%;对十一种芳烃衍生物蒸气压进行估算,获得总平均误差为2.16%.该方法既有对应态法简单的形式,又具有基团贡献法广泛的预测能力,仅需要物质的正常沸点数据,便可准确估算物质的蒸气压,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有机物物性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特超稠油水热裂解降粘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特超稠油开采难的问题,进行了无水及有水条件下超稠油的裂解实验,通过族组分、气相色谱仪及红外光谱仪对水热裂解反应前后稠油裂解降黏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稠油经过无水参与的裂解反应后,胶质含量减少,沥青质的含量大幅上升,芳烃的含量大幅下降,饱和烃含量略有增加。超稠油经过有水参与的裂解反应后,沥青质及胶质的含量降低,饱和烃与芳烃的含量增加。无水存在的情况下,超稠油在高温的条件下发生了裂解及聚合反应,且以生成沥青质的聚合反应为主,主要由芳烃及胶质聚合转化生成沥青质,稠油黏度增加。高温水参与了稠油水热裂解反应后,其中的聚合反应得到了抑制,促进了裂解反应的进行,使稠油的重质组分向轻质组分转化,稠油黏度降低。  相似文献   

17.
作者采用求算方程参数的新方法,对P-R状态方程进行修正,在极性组份饱和液体体积和饱和蒸汽压,以及相平衡计算上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应用分子结构信息计算芳烃密度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分子结构的特点 ,用染色矩阵和距离矩阵表征分子中基团的特性和连接性 ,通过对芳烃的密度与分子结构进行关联 ,发展一种直接根据分子结构信息计算有机化合物芳烃密度的方法。对 15 9种烷基苯、烷基萘和烷基联苯的计算结果表明 ,密度的计算值接近实验值 ,平均误差 0 45 6 %。  相似文献   

19.
碳四烃在吗啉中的相对挥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静态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下单一碳四烃与吗啉二元体系的压力组成曲线,与纯碳四烃的饱和蒸汽压曲线比较,吗啉大大降低了四烃的蒸汽压,并加大了烷烃对烯烃的相对挥发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薄层色谱应用于石油产品中烃类的分析。选择了合适的分离条件,从煤油、柴油和润滑油馏分中分离与鉴定了饱和烃、单环芳烃、双环芳烃、多环芳烃和极性化合物。应用薄层制备色谱,从柴油中分离出上述四种较纯的烃类。结果表明,此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分离快速、灵敏度及分辨率高、显色选择性大和所需费用低等优点,可用于油品的日常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