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技术创新的知识空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编码、抽象和扩散所建立的三个知识空间为分析框架 ,分析了创新过程中创新概念产生、知识分享、知识扩散和知识转化的知识流动 ,揭示了创新过程知识管理的重点和内容 ,提出当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活动需要从观念和行动两个层面实现四个转变。  相似文献   

2.
知识民主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以来逐渐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但就知识民主的民主形式及特征还缺乏系统探讨。历史上民主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古希腊直接民主到近代代议制民主再到当代的协商民主。在知识社会中,依托于知识这一中心资源,需要发展一种在知识生产、传播和运用阶段容纳所有主体平等参与和理性协商的民主形式,即知识民主。知识民主具有三个典型特征:多元主体参与、理性协商和知识的平等共享。作为一种规范的民主形式,知识民主在实践过程中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A-U模型的三个阶段的划分为基础,以知识论和知识管理的相关研究成果为理论方法,分析了企业R&D过程中隐形知识、显形知识的分布、构成、转化及自适应、自组织倾向,认为在企业R&D过程中知识类型经历了一个可编码化和显形性逐步上升和提高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团队成员的遴选是创新团队建设的第一个环节。本文首先提出了将科研合作网络方法应用到创新团队成员遴选过程当中的思路,然后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4个机构在爆炸力学领域的科研合作网络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本方法在创新团队成员遴选过程中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从私人知识到公共知识的建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出现彻底击碎了"知识(含科学知识)是真理"的传统观念,完成了知识从"发现"到"建构"的变革,但在知识建构过程解释上仍然是混乱的不能系统回答的黑箱,主要是因为没能处理好知识建构的"科学化"与"社会化"两个环节的关系问题,两者混谈导致理论混乱,原因在"科学知识"被等同于"公共知识",根源于"私人知识"与"公共知识"及其互动关系理解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6.
从知识分类到知识地图:一个面向组织现实的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针对目前知识管理领域研究与实践脱节的现状,深入分析了组织中知识的内涵及特性,提出了基于显性/隐性、个人/组织、专门/综合三个维度的八种知识类型,并在此分类基础上构建了面向组织现实的全新"组图式"知识地图框架,以期能够架起知识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7.
技术转移中的知识流和知识产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首先从知识载体之间和知识载体内部两个角度,具体分析了技术转移中的复杂知识流,指出了技术转移过程中知识流的两种形态嬗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技术转移中的两个根本性问题,即由知识流的组织专属性的嬗变所带来的技术转移中权力的部分让渡,和由知识流从公共知识向私人知识的转化所带来的技术转移中利益的重新分配。论文最后从知识产权的规制和管理方面给出了促进技术转移、加速知识流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科技决策中的公共知识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实判断和价值分配是决策的两大基本要素,而知识是事实判断的基础。科技决策中,由于事实本身的多重维度以及价值与事实的缠绕,往往会出现多种关于事实判断的知识主张,理性的科技决策应当以"公共知识"作为决策相关事实判断的基础。公共知识是对决策相关事实的多维度的共识性理解,具有科学合理性、经济公有性和政治合法性。公共知识作为具有特定的认知方式和价值倾向的多元行动者相互博弈的产物,经历了提出、辩论、整合和合法化等生产过程。公共知识生产是高度制度化和组织化的社会行为,各个社会中都有各具特色的公共知识体系,可以从行动者及其角色等八个方面把握其特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A-U模型的三个阶段的划分为基础,以知识论和知识管理的相关研究成果为理论方法,分析了企业R&D过程中隐形知识、显形知识的分布、构成、转化及自适应、自组织倾向,认为在企业R&D过程中知识类型经历了一个可编码化和显形性逐步上升和提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团队是知识创造和创新的主体,其认知特征和管理模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团队认知与管理的基础在于团队知识的表征方式。在认知科学的视角下,团队心智模型和交互记忆系统这两种主要的团队知识表征方式有其特定的概念内涵,它们之间存在复杂的内在联系。在研究团队行为时需要越过具体的行为本身,探究团队知识表征的内在逻辑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