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从香茅醛制取羟基香茅醛中,二乙醇胺和亚硫酸氢钠两种保护醛基法的分析和比较,指出二乙醇胺法具有收率较高、工艺较简单、污染较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研究影响合成产率的诸因素,如配料比、反应温度、时间、催化剂浓度等,确定了二乙醇胺保护醛基法合成羟基香茅醛的最佳工艺条件。同时证明,使用较高纯度的香茅醛,可得较高的产率。  相似文献   

3.
4.
用核磁共振法测定了香茅醛的含量,测定时不需称样,取1-2滴待测样,加入约0.5mL四氯化碳液,加或不加TMS,均可测试,取平均积分值,即可算出香茅油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用核磁共振法测定了香茅醛的含量,测定时不需称样,取1~2滴待测样,加入约0.5mL四氯化碳液,加或不加TMS,均可测试.取平均积分值,即可算出香茅油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催化香茅醛环化为(-)-异胡薄荷醇的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催化香茅醛环化为(-)-异胡薄荷醇的催化剂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报道以甘薯淀粉为原料,以高碘酸为氧化剂,氧化合成双醛淀粉的工艺条件和工艺流程。实验结果表明,在合适的条件下,所得样品中淀粉的双醛含量可接近100%,产品得率约为90%,氧化剂高碘酸的消耗量大约为理论量,且可通过电解再生,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以含磺酸基离子液体1-(4-磺酸基)丁基-3-甲基吡嗪四氟硼酸盐([4-sulfbmpyrazine][BF4])为酸性催化剂,以香茅醇、丙酸酐为原料合成丙酸香茅酯,采用正交实验方案对合成条件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以酸性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合成丙酸香茅酯的较优条件为:n(香茅醇):n(丙酸酐):n(催化剂)为50∶100∶1,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2 h,按优化条件进行验证实验,产品得率为95.3%.[4-sulfbmpyrazine][BF4]催化剂循环使用5次,催化活性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MHMO(Ⅰ)和MHMO(Ⅱ)两种方法,分析了二甲胺基共轭多烯醛分子的电子光谱、并同HMO法进行比较,提出MHMO法处理共轭同系列分子的电子光谱,计算出的波长和实验波长其结果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报道了利用香叶醇氧化制备(E)-柠檬醛,对五种氧化剂的反应条件和产率等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氯铬酸吡喀盐(PCC)具有较好的反应产率、温和反应条件和对反应物立体化学几乎无影响等特点,适合较大量的制备反应。  相似文献   

12.
香茅纯露抑菌性评价及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茅科、唇形科、伞形科等芳香植物叶片中精油成分制得纯露,观察纯露对所选的六种微生物的抑菌作用表明,该纯露具有较强的广普抗菌性。可以应用于足癣等皮肤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环状柠檬醛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柠檬醛为原料,经胺基化、环化和水解反应合成环状柠檬醛(α-、β-环状柠檬醛).在胺基化反应中,采用甲胺替代苯胺或乙胺,是合成环状柠檬醛反应的一次改进.通过这一改进,使反应产率有所提高,总收率大于65%,提供一条比较适宜的合成方法.因为β-环状柠檬醛是一种比α-环状柠檬醛更为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因此我们还可以采用化学方法把α-环状柠檬醛直接转化成β-环状柠檬醛.  相似文献   

14.
臭氧化法制取苯甲醛和茴香醛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根据臭氧氧化不饱和燃烃化合物分解生成醛酮的特点,对臭氧氧化肉桂油和八角茴香油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肉桂油臭氧化后得到得率的具有天然特征的苯甲醛,八角茴香油臭氧化后生成高价值的茴香醛 。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报道了利用香叶醇氧化制备 (E) -柠檬醛 ,对五种氧化剂的反应条件和产率等进行了比较研究 ,发现氯铬酸吡啶盐 (PCC)具有较好的反应产率、温和的反应条件和对反应物立体化学几乎无影响等特点 ,适合较大量的制备反应  相似文献   

17.
以香茅醇与乙酸酐为原料, 以NaHSO4·SiO2为负载型固体催化剂,采用微波辐射的方式绿色合成乙酸香茅酯.分别考察催化剂中NaHSO4的质量分数、反应时间、原料用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微波辐射功率等因素对酯收率的影响,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确定产物的结构.结果表明:合成乙酸香茅酯的最佳条件为NaHSO4质量分数为40%,n(酸酐)∶n(醇)=1  相似文献   

18.
气相色谱法测定茴香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8%OV-210为固定相,间甲苯酚为内标物,测定茴香醛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准确、标准偏差〈0.1%,回收率为98.2 ̄99.35。  相似文献   

19.
对聚乙烯醇缩丁烯醛进行的初步研究表明,聚乙烯醇不难进行缩丁烯醛化.高缩醛度的聚乙烯醇缩丁烯醛较易凝胶化,说明其分子间交联程度较高,可能的原因是作为α,β不饱和醛的丁烯醛与聚乙烯醇进行缩醛化反应时存在着1,2加成与1,4加成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