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形形色色的前兆现象作为地震预报的一种方法,发现了反复测定地表自然伽玛线分布这一方法。地震预报的基础,在于正确捕捉前兆现象。已经查明,存在各种各样的前兆现象,包括地表变形和倾斜,上下移动,地磁和地层导电率,地下水的水位和水质,土中气体等地震前的变化,动物的异常行为,地鸣、发光现象等也是前兆现象。  相似文献   

2.
《超光速膨胀现象》一文介绍了近年来关于超光速膨胀现象的观察结果,以及对此现象的两种解释,即相对论束流模型和引力透镜解释,最后还简单地讨论了超光速膨胀现象与快子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3.
林炳尧  潘存鸿 《自然杂志》2015,37(2):134-142
100年前,人们发现描述浅水和气体两种流动的方程有相同的形式,涌潮与激波有诸多类似性质,涌潮的研究因此获得很大进步。进一步研究后,逐渐了解两种现象的差别,于是,对两者的认识上升到新的阶段。回顾涌潮研究这段历程,了解到在探索新领域、新现象之初,可以用类比作为工具,借助于其他学科的方法推进对新现象的研究,到一定程度后,应该及时采用与已知现象相比较的方法,着重研究新现象的特殊性。通过“求同探异”,对新现象的认识必将更加全面、深入。  相似文献   

4.
浅谈市政道路维修和养护技术方面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作者多年的施工经验以及理论学习,分别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损坏现象、裂缝现象早期破坏成因和养护技术等4个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5.
从深入调查分析校园不和谐现象入手,分析了存在此现象的原因,并大胆提出了自己对积极构建和谐校园的见解和观点。  相似文献   

6.
到过海边的人,都会发现海水有周期性的涨落现象,每天大约涨落两次。海水这种有规律的周期运动。就是海洋潮汐现象。古人把海水白天的上涨叫作“潮”,晚上的上涨叫做“汐”,合称为“潮汐”。海洋中发生的潮汐现象被称为海洋潮汐。这是由于太阳和月球对地球各处引力的不同造成海水有规律周期性的涨落现象。  相似文献   

7.
油茶花芽过冷现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良文 《科学通报》1992,37(15):1415-1415
自从差热分析(differential temperature analysis,DTA)技术被证实能检测植物器官过冷现象以来,被子植物33个科和裸子植物一个科的240种植物已被发现具有器官过冷现象。关于越冬花芽花原基过冷的机理,有低水势、组织致密、冰晶成核因子多少和花原基基部冰晶扩展屏障等不同说法。后者较为普遍接受。本试验在单花原基的越冬油茶花芽中发现多次低温放热现象,同时发现离体的花瓣、雌蕊和雄蕊也具有低温放热现象,而鳞片无此现象,但鳞片的存在有助于花芽的进一步过冷。这些现象难于用屏障说法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8.
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增暖(简称El Ni(?)o现象)产生全球气候异常变化,早已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因此预测El Ni(?)o现象的发生、发展已成为当前气候预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在预测El Ni(?)o现象方面取得了重要进步,发展了多种动力和统计预测模式。这里值得一提的是Cane和Zebiak的简化海气耦合模式,该模式成功地预报了1986~1987年和1991~1992年的El Ni(?)o现象,但对1993~1995年的El Ni(?)o现象预测是失败的。至今,El Ni(?)o现象发生的预测还没达到令人满意的地步。  相似文献   

9.
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有些同学智力很好,原来的基础也不差,但因为上课时经常会出现这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以致严重影响了学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早已注意到这一现象并且有过很深刻的论述。让我们来学一学儒家经典《大学》,就会明白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和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
近几十年,人们在研究星系活动现象时,发现了喷流现象,这对研究星系活动现象的精细结构和能量转换机制有重要意义,《河外射电喷流》一文综合介绍了这一研究课题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朱本占  毛莉  范瑞梅  朱俊歌 《科学通报》2011,56(27):2283-2288
麦角硫因是一种天然的氨基酸类似物, 在生物组织和体液中通常以毫摩尔级的浓度存在. 尽管如此, 麦角硫因的生物学功能及作用并不完全清楚. 我们对麦角硫因对铜所致的DNA 和蛋白质氧化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扮演的角色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研究中采用了两种含铜的反应体系: Cu(II)/抗坏血酸体系以及Cu(II)/H2O2 体系. DNA 和牛血清蛋白的氧化损伤分别通过DNA 链断裂和蛋白质羰基化这两项指标来检测. 研究结果表明, 在两种含铜的反应体系中, 麦角硫因都能显著保护DNA 和蛋白质免于氧化损伤, 并且这种保护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效应. 与此相对照, 经典的羟基自由基清除剂(如DMSO 和甘露醇)尽管浓度高达100 mmol/L, 也只能提供很微弱的保护作用. 此外, 研究中通过紫外-可见以及低温电子自旋共振等分析手段发现, 麦角硫因能明显抑制铜催化的抗坏血酸的氧化过程, 并且还能与组氨酸以及1,10-邻菲罗啉有效地竞争络合一价而非二价铜离子. 从上述研究结果我们得知, 麦角硫因是一种天然的含硫抗氧化剂, 可以通过形成不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麦角硫因-铜的络合物形式, 从而达到有效抑制金属铜离子所致的对生物大分子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2.
空间微小碎片撞击对太阳电池表面损伤的评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等离子体驱动微小碎片加速器, 开展空间微小碎片撞击对太阳电池表面损伤的地面模拟实验, 得到了微小碎片撞击对太阳电池表面损伤的平均表面损伤系数和撞击损伤方程, 并分别提出了利用平均表面损伤系数和撞击损伤方程评估空间微小碎片撞击对太阳电池表面损伤的评估方法. 结合master2005空间碎片分布模式计算得到的空间微小碎片分布规律, 采用这两种评估方法分别对800 km轨道高度航天器太阳电池遭受微小碎片撞击引起的表面损伤率进行了评估. 计算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能够相互验证, 并且发现空间微小碎片撞击对太阳电池的表面损伤主要由5~500 μm碎片撞击引起.  相似文献   

13.
依据历年山区公路水毁资料,对山区公路的水毁型式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内在机理进行了整理归纳,提出了防治措施,对预防和治理公路破坏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便于对水泥路面病因进行分析、研究,制订维修和防治措施,为此按其病害的成因、表现形态、对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采用简明扼要的表述方式,分别从水泥砼路面病害的类型、裂缝产生的过程等对路面的质量影响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5.
关于混凝土衬砌渠道遭受冻害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气候是海洋性季风气候,属于季节性冻土地区,大部分地区在冬季存在混凝土衬砌渠道冻胀破坏问题。文章主要分析了混凝土衬砌渠道被冻胀破坏的几种形式和具体的成因,并提出防治冻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根据我国已建成通车的高等级公路的使用情况,从路基施工前准备、路基施工、台背处理、路面施工及路表面排水处理等方面分析了水泥砼路面破坏的原因及其防治。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沥青路面造成早期破坏的原因,并提出其防治措施和路面常见破损的处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牛平 《科学之友》2009,(3):20-20,22
文章针对线路路基轨道的病害,论述了当前快速化、重载化运输的条件下。根治翻浆冒泥病害的方法以及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国内钢桥面铺装的病害表现和原因,总结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就我国看近十几年来的强烈地震震害表明,分析了底层框剪彻体房屋的震害特点,提出了防抗震应符合的基本要求并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