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与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分别讲述了两个行动中的英雄如何与命运、与社会相抗争的故事。透过这两个表面相似的人物,我们可以发现导致这两种悲剧的分别是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现念,是中西方两种异质文化之间的差异。《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是源于古希腊的命运观,是命运悲剧;而《天龙八部》乔峰的悲剧则是源于中华民族的民族观,是社会悲剧。  相似文献   

2.
《俄狄浦斯王》集中了古希腊神话传说的三大模式:弃婴模式,国王与替罪羊模式,神谕模式,它特殊的谜语式结构与俄狄浦斯坚持查事实真相的精神刚好一致,而俄狄浦斯最后的悲剧却也正是古代希腊命运观中隐含的陷阱及英雄的特殊定位所致,从这个意义讲,俄狄浦斯的悲剧恰恰喻示了所有英雄神话在悲剧时代的破灭。  相似文献   

3.
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展现了在极端的情况下,无所不知的"时间"对人的碾压。其悲剧的内涵是展现人们所共享的朴素的伦理正义观。本文不仅揭示了这种正义观来源于俄狄浦斯家族触犯了人类社会文明时期逐渐发展出来的家庭(oikos)伦理禁忌;同时还试图表明悲剧通过对人与神的"时间"彼此对立的智慧性的截取,更加深层地凸显了这一道德隐喻。这是诗人特有的技艺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文章就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剧中主人公俄狄浦斯命运的独特性与典型性,剧中的特殊矛盾冲突以及该剧带给中国观众的文化震撼等方面,分析了该剧代表的古希腊悲剧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徐訏是一位深受基督教思想影响的现代作家。徐訏的小说创作与具有较强艺术魅力和巨大审美价值的《圣经》在艺术上有共通之处:一是徐訏小说对《圣经》故事的演绎;二是徐訏小说的情节结构原型与《圣经》的类似。  相似文献   

6.
《哈姆莱特》是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悲剧。造成悲剧的主要原因是他的廷宕。哈姆莱特为什么要延宕,在中外文学批评界争论和探索了几个世纪,没有定论。本文从宗教的角度对此进行了一定的探讨,阐述并论证了宗教思想是导致哈姆莱特延宕的关键因素;基督教义和《圣经》思想是他行动的指南,宗教信仰在很大程度上引发和促进了他的悲剧结局。  相似文献   

7.
《红字》中错综复杂的冲突是该部作品最为引人入胜的特色。各种人物之间的冲突和人物与社会之间的冲突相互作用,最终决定了故事的结局是悲剧。综合其他的批评方法对当时清教社会及其教义进行分析,将理清故事中的冲突,进一步探究悲剧产生的原因,从而更深地解读作品。  相似文献   

8.
《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的战争三部曲之一,以战争与爱情为双重线索,描写了战争中无处隐匿的死亡意识以及主人公亨利和凯瑟琳的爱情悲剧。故事的主题提炼、形象设定、结构安排和悲剧结局等都渗透着对死亡意识的阐释、对悲剧命运的反抗和对人类精神生存状态的担忧。故事的悲剧叙事是对战争时代悲剧现实的审美把握,体现了创作者的悲剧精神,促使我们更深刻地思考悲剧产生的根源,叙述悲剧带来的苦痛,探索人类文明的救赎之路,从而领会作品的艺术性与历史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9.
一在中国文学的传统中,情爱的表现虽然也呈现出种种复杂的景观,但就其主要倾向而言,却是缺少悲剧精神的。它在文学对情爱故事的处理上集中表现为以大团圆为结局的结构模式。这种倾向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上日益增强。在唐代传奇中我们可以看到《莺莺传》、《霍小玉传》等悲剧精神较强的作品,在宋代话本中也可以看到《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找不到美好结局的故事,元代戏曲中不乏悲剧题材,但除个  相似文献   

10.
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和中国现代悲剧《雷雨》在故事情节的设置、母题的选择等方面都有不少相似之处。本着重于两部作品在主题内容、人物形象方面的比较研究,借以阐述两在审美意识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