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文化批判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领域。他们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盛行的大众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控制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意识形态。在批判大众文化的同时,他们讴歌精英文化的乌托邦指向和批判功能。在当代社会,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一样,事实上也是一种意识形态。所以,通过文化批判实现社会形态的更替的企图是注定不会成功的,真正具有变革社会功能的,只能是具体的物质实践。  相似文献   

2.
文化批判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领域。他们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盛行的大众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控制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意识形态。在批判大众文化的同时,他们讴歌精英文化的乌托邦指向和批判功能。在当代社会,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一样,事实上也是一种意识形态。所以,通过文化批判实现社会形态的更替的企图是注定不会成功的,真正具有变革社会功能的,只能是具体的物质实践。  相似文献   

3.
大众文化的崛起与文化产业的兴盛带来了许多理论话题与现实问题。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带有鲜明文化革命色彩的传统批判理论曾盛极一时 ,是伯明翰学派与后现代主义诸家为大众文化批评带来的反拨和突破使其步入了多元共存的文化“后革命”时代。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的先后引进 ,刺激了中国大众文化批评的开展 ,也能解决一部分中国的大众文化现实问题 ;但要警惕和防止以“他者”的文化眼光来遮蔽中国本土的问题情境 ,或把西方社会的文化问题硬性移植到中国而变成“假想敌”。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理想中包含了一些深刻命题,并保持了历史的生命力。在近代以来的社会变革中,大同、小康、民生、和谐等都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含义,成为批判资本主义,追求社会主义的民族文化资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必须与传统理想现代转化相联系,也就使这些传统理想中的命题,成为其中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5.
平等观念的产生与发展,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古罗马的西塞罗到近代的洛克和卢梭,从权利平等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到了近、现代,人类对平等的追求又走进了只强调程序平等与大搞平均主义的误区。平等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有其自身运动规律。人们追求平等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有其运动规律。平等是一种社会理想,为实现平等,必须找到理想与现实的结合点。这个结合点就是没有阶级差别的差别。现实的平等只能在结果不平等条件下去追求机会平等,使前程对每个人开放。  相似文献   

6.
电视精英文化是精英文化在电视中的体现,宣扬一种普遍的社会理想,传播文明、弘扬社会正义,阐释人生信念,关注人的价值和人类的命运。电视传播的广泛性,本可以使电视精英文化更好地发挥导向作用,但现实是大部分电视精英文化栏目处于边缘位置,这一方面是由于当今社会正处于电视大众文化的狂欢时期,另一方面,电视精英文化节目本身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作为先进文化的代表和整个社会文化发展的引路人,作为精英文化生存的一种方式,电视精英文化在困境中要逐渐完善。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与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现代化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突出。中国的现代化文化建设是一个有机系统,其中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是最基本的文化要素。在当代中国的现代化文化建设中,必须努力处理好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关系,使每一种文化形态都肩负起自己的时代责任,以达成实现中国现代化文化建设这一共同的价值理想。  相似文献   

8.
马尔库塞作为西方社会批判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吸收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社会文化批判理论,这套理论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强烈批判,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对我国文化建设有着重要启示。当前,中国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文化标准化、商品化、过度娱乐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方向引导大众文化建设,重视文化创新,鼓励大众传媒正确引导大众文化消费,为大众文化消费注入更多的理性因素,以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大众文化。  相似文献   

9.
"真实的集体"作为一种价值目标和理想的社会状态是人类几千年来的梦想,其核心是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马克思的"真实的集体"理论作为无产阶级的一整套革命和建设理论,为我们今天正在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我国建立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政治制度为实现这一理想目标提供了现实可能。当前,我国正在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全国人民为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促进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而作出的现实努力。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讲是要追求一种促进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状态,"真实的集体"是其终极价值旨规。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视野中的大众文化批判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兴起与发展,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正在接受高等学校教育的大学生,而其影响并非都是积极的。高等学校教育有必要而且可能担负大众文化批判与重构这一时代所赋予的“新的重要使命”。大众文化与高等学校文化的疏离、高等学校教育的文化生态环境、大众文化对大学生身心发展负面影响是高等学校教育对大众文化进行批判与重构的重要原因。高等学校教育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高等学校教育新的文化使命、高等学校文化的特殊规定性使得高等学校教育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成为可能,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开放和教育对象的广泛性为高等学校教育对大众文化进行批判与重构提供了条件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李慧红 《科技资讯》2009,(15):225-225
中国传统装饰元素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蓝及浓郁的民族特色,在现代设计中备受设计师青昧。所以在新的时代下,有更多地设计师开始重视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结合点,不断创造出兼具现代精神和传统文化内涵的设计精品。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思想源泉,积淀着一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数千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维系着中华民族种族的延续和国家的统一与强盛。当今,中国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必须是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的传承与创新,中国文化建设需要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并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同时,基于传统和现实,中国的文化建设应当奉行中华文化为主体并尊重多样文化的政策,而不是实行多元文化政策。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莫里森的小说《最蓝的眼睛》中浓郁的非洲文化气息的评述,向人们展示出非洲传统意义上的上帝的形象与西方的上帝相去甚远,它在美籍黑人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剖析了莫里森的小说中非洲文化传统的深刻意义:如果黑人放弃自身文化,迷失在白人文化中,只能造成人生的悲剧。  相似文献   

14.
笔式中文电脑的笔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笔式中文电脑中的关键技术;电子笔硬件体系结构及原理,软件驱动体系等问题提出了中文笔式点字输入方法并阐述其特征,论述了笔作为一种很好的人机交互手段,在电脑中的应用将有利于发展中国的传统汉字文化。  相似文献   

15.
《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明清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和最重要的代表作。受其影响,明清时期历史演义小说繁荣兴盛,并在艺术形式、创作方法、思想倾向和人物描写方面,表现出一些共同的创作特点:章回体的艺术形式;以实为主、虚实结合与崇实翼史的创作方法;宣扬儒家学说的思想倾向;理想化与类型化的人物形象。这些创作特点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及思想原因。  相似文献   

16.
从词源学看,“传统”核心意义是“由昔而今世代传承”且具有范型意义的“伟大传统”,它使代际之间、历史之间保持了某种连续性和同一性,构成了一个社会创造与再创造自己的文化密码,并且给人类生存带来了秩序和意义.几大基本“传统”范式中,言、形与物是“时间距离遥远”的传统,与“文”相对,恰好是“great”和“little”相对应而被人忽视的不隐含价值判断的中性意义所在,和人类文明史整体视野对大小传统反转改造的立论基础.出土珥蛇、珥殃与文献、口传神话信仰遥想呼应,见证了大小传统互补互证.传统本质上是“过去”延传至今的述与见,是令人探寻历史奥秘的一种视角.  相似文献   

17.
Hardy's masterpiece Tess of The D'urbevilles depicts the heroine's miserable life,revealing out the objective cause of society reality and subjective cause of heroine's own character.Society objective reality cause is a hypocritical capitalism morality standard,heroine's own weck character is but:Dare to resist tradition morality being not able to shake off that,and whose double character were yoke her completely.  相似文献   

18.
从人类学角度解读传统叙事文本“桐叶封弟”和“司马牛致邑与珪”,可以还原珪玉在叙事结构中的中心地位,它反映了古代文化大传统——玉文化传统对文字文本的影响.珪是玉的一种,既是祭祀礼器,又是神性表征,同时起着沟通鬼神、权利通神的作用.玉是帝王权力表征中不可或缺之物.王权在现实中的凸显和强调,权力从抽象变的具体,都需要借助玉这个媒介.诉诸N级编码理论,实物“玉”从内容到形式恰当反映了原始先民的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它传达了超越文字文本的原始编码意义.由此形成的玉文化传统正是隐藏在文化表象后的古代文化大传统,即先于文字的大传统,也称一级编码.  相似文献   

19.
试论毒品犯罪案件中诱惑侦查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毒品犯罪案件的集团化、职业化、高科技化趋势明显,一些传统的“被动型侦查”措施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因此,在一定限度内,允许侦查机关根据一定线索,用诱惑的手段实施侦查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20.
民族健身操塑舞成操,融合了中西体育文化因子,寓民族传统体育于现代表演艺术之中,自成体系,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等的和谐共荣,也反映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方向.文章从生态文化的多维视角对民族健身操进行综合审视,从生态文化特质、文化生态及生态化发展三个方面认识其发展规律,揭示它在文化构成中多种文化元素间的相互作用,探索其发展思路,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