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梅关位于粤赣交界的大庾岭隘口,秦代称横浦关。自唐张九龄开通大庾岭路之后,梅关古道的文化内涵日益凸显,尤以关钥文化最为彰显。关钥文化主要体现在它的军事职能和区分夷夏分水岭的意义上。  相似文献   

2.
文章论述了茶马古道的由来和研究现状,论述了茶马古道和百越古道的区别,对百越古道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前瞻。  相似文献   

3.
茶马古道历史线路与旅游开发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马古道是中国历史上内地农业地区和边疆游牧业地区之间进行茶马贸易所形成的古代交通路线。它作为内地汉族地区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往来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沟通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方面发挥了十分巨大的作用。本文试图在认识茶马古道历史的基础上,探讨这条古代驿道的历史线路,并由此讨论对古道的旅游开发在旅游经济和旅游文化等方面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百越古道"是连接中国西南至南亚"茶马古道",是通往中国东南出海口和东南亚的古老通道。这条古道不仅是经贸之路,也是民族迁徙和交流往来之路。历史上,中国南方民族通过这一古道向东南亚扩散。我国南方与东南亚有20多个民族是"同根生的民族",还有很多民族是"跨境民族",这一民族关系格局的形成与这一古道密切相关。百越古道源远流长,先秦时期,西南、华南与东南亚和大洋洲交往频繁,为古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秦汉时期,百越古道初成格局。三国至唐宋,是百越古道大发展和鼎盛的时期。元至民国时期,百越古道继续发展与变革。解放后,百越古道获得了新生和繁荣。百越古道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为中国走向东南亚、走向世界,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通过追溯历史,考察百越古道在上述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面貌。  相似文献   

5.
茶马古道与茶马贸易的历史与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马古道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由于唐宋以后在这条古道上贸易的代表性商品是茶和马,故称之为茶马古道。这条古道上的茶马贸易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衰于清。它把西南地区的许多民族紧紧地系在了一起,加强了彼此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彼此的团结和友谊,巩固了祖国西南边疆,文章试图从多角度去把握茶马古道与茶马贸易的发展历程,挖掘茶马古道与茶马贸易所具有的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古道沧桑     
在独特的大理历史文化形成过程中,大理处于古代交通枢纽地位是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力图透过大理的古道.就古道对大理历史文化及民族精神的形成等问题,作粗略的描述和探求。归纳出大理古道的特点为地理的古道,历史的隧道和文化的通道。  相似文献   

7.
岭南走廊是历史上南北交流的必经之路,早在先秦时期已开始形成,走廊沿途遗留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运用"文化线路"这一世界遗产保护理论,使单个的遗产串联起来,有助于把过去对文化遗产的单体保护和聚落保护提升到整体性的保护层次,可更有效地保护和提升遗产价值。  相似文献   

8.
茶马古道历史线路与旅游开发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马古道是中国历史上内地农业地区和边疆游牧业地区之间进行茶马贸易所形成的古代交通路线。它作为内地汉族地区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往来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沟通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方面发挥了十分巨大的作用。本文试图在认识茶马古道历史的基础上,探讨这条古代驿道的历史线路,并由此讨论对古道的旅游开发在旅游经济和旅游文化等方面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乌迳古道位于南岭之大庾岭东部,是沟通岭南与中原、江南及对接海陆丝路的重要通道。乌迳古道文化圈是广东南雄东部以乌迳古道文化为内容的文化区域。乌迳古道文化具有自身的语言、风俗、民居建筑特征,是兼具移民文化、农耕文化和商贸文化于一体的区域文化,是以珠玑文化为代表的南雄古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韶关古道文化、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乌迳古道文化圈的探析,可以进一步推动和深化对韶关古道文化及南雄其他几个文化区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百越古道东自华南,西至川滇,它依托右江,水陆兼程,把滇黔桂粤几省联系起来,在此道上人员和物资流动频繁,催生了沿途地区各城镇商贸的发展,田东的商业发展即因道而兴,货畅其流,对田东的社会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七十三岁高龄的布根先生是一位生活在康区察瓦龙乡的老人,他自十九岁以来,就跟随当时的几位藏族富商往返于茶马古道,过着传统意义上的马帮生活,达七年之久。在此期间,老人以一个马夫的身份跟随商队先后去过内地五次,印度一次,拉萨两次,昌都四次等。老人家既熟悉茶马古道上过去的道路状况,又对行走于茶马古道上的马帮生活有着十分丰富而深刻的体验,是目前健在的茶马古道的历史见证人之一。作者受《西藏大学学报》编辑部的委托,对布根先生进行了专题采访。  相似文献   

13.
“京北锁钥”——古北口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北口,自古以来就是京北燕山山脉中的交通要冲,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是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和内蒙高原三大地区之间相互往来的的交通要塞之一。总的说来,每当燕山南北融于一体时,如战国、秦、汉、辽、金、元、清代,古北口就是中原势力防御北方民族的第二道关塞或北方民族南控中原的前哨,同时又是南北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而当燕山南北分属不同势力范围时,如北齐、隋、唐、明代,古北口就成为中原势力屯驻重兵守御或出击的前沿阵地和北方民族南下必争的战略要地。至明代,古北雄关的构筑可谓登峰造极,不愧“京北锁钥”之称。由于古北口战略地位的重要,历史上这里发生了许多次军事争战和友好的商贸、文化交往。  相似文献   

14.
明月峡古栈道是蜀道文化线路的主要组成部分,又是一处典型的文化景观遗产,具有独具特色的空间特征、建筑特征和文化特征。在古蜀道文化线路申遗的大背景下,需要加强对明月峡古栈道的整体性保护和预防性维护,坚持可持续开发理念,正确处理研究、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的运河是各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军事等诸方面的综合产物,它密切了各个地区(尤其是南北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影响了政治、经济、军事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根据各个历史时期古玉的形制、质地、造型、纹饰和加工工艺等特点概述了古玉的发展与其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17.
战国时诸子对文献的认识及分流别派,是文献分类思想的萌芽。古代文献分类正式出现在西汉,以刘歆所撰《七略》为标志,创立六部分类法。魏郑默制《中经》,开创四分法,《隋书·经籍志》正式确定四部分类法及经、史、子、集的部类名称。南宋郑樵首用十二分法并首创三级分类体例。清代《四库全书总目》采用四分法,表明四分法是中国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彭聪生 《山西科技》2010,25(2):148-149,153
文章阐述了公路工程监理的产生、发展、现状、趋势以及公路工程监理模式和监理工程师的职责、权利和工作方法,主要介绍了公路工程监理中的质量监理、进度监理、费用监理、合同监理和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工程监理在公路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咏史诗可以归纳为感史诗、述史诗和议史诗这三种主要类型,各自有其不同的历史阐释方式。感史诗更多依赖直观感悟的方式去理解历史、咏叹历史,侧重对历史的整体渲染和直觉判断;述史诗主要以一种克制隐忍的目光来捕捉历史、剪辑历史,委婉地传达诗人的复杂历史情绪;议史诗主要以理性思辨的方式来剖析历史、解读历史,惯于对具体的历史细节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反思。这三种咏史诗的历史阐释方式彼此相互纠结缠绕,体现出中国传统文人对于历史的复杂情绪和在历史观念上的矛盾与思想冲突,即在历史认知观上的"历史可知观"和"历史不可知观"的矛盾、在历史范畴观上的"历史有限观"和"历史无穷观"的争议、在历史本质观上的"史理本质观"和"史情本质观"的分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