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利用剪切波各向异性推断地壳主压应力场: 以首都圈地区为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地壳中存在大量定向排列的微裂隙, 复杂的断裂构造和应力场控制了微裂隙的结构, 剪切波分裂可以揭示这种特性. 利用中国目前规模最大密度最高的区域地震台网CASN (首都圈地震台网), 通过剪切波分裂分析, 根据快剪切波偏振特性获得首都圈地区的主压应力场分布. 本研究得到首都圈地区的主压应力背景是北东85.7° ± 41.0°. 通过对比其他研究方法得到的华北地区主压应力场结果, 证明本研究得到的首都圈地区的主压应力场分布图像是可靠的. 虽然这是第一次尝试通过地震各向异性推断地壳应力场, 但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 适用于地震台网密集分布的地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许多学者再造了中国现代应力场。一般认为,该应力场与相邻板块的作用有关。但问题并未真正解决,例如,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向NWW-NW方向俯冲,何以能在华北地区造成NEE向的挤压应力场?本文在重新分析了中国东缘各段板块边界作用力和方向,运用数学模拟方法探讨中国现代应力场与相邻板块作用的关系,获得了若干新认识。 相似文献
4.
略论青藏高原的地壳构造和地壳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近年来我国地质工作者在青藏高原的地质调查和中法地质及地球物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地区合作研究所取得的科学成果,使我们有可能对青藏高原的地壳结构及其演化作出新的认识和解释。一、高原的构造格架新的资料进一步说明,青藏高原是由欧亚古陆和冈瓦纳古陆分割出来的一些不同性质的构造块体汇聚、拼合而成的一个构造集合体,四周被几个刚性地块所环绕,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构造系统。高原总的构造格局以几条近东西向的构造条块和大型断裂带相间列为特征,中部撒开,两端收敛,西端紧缩,形成“帕米尔构造结”;东部向南急转,形成南北向的“三江褶皱 相似文献
5.
6.
伦敦(伦敦新闻社报道):科学家们依靠能精密地预报地震的激光测量系统来工作。英国北部赫尔(Hull)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和联合王国皇家格林威治观测站(RGO)对激光系统进行最后的检验,以便能对围绕地球转动的人造卫星作出极其精确的测量。工作开始于1970年初,由应用物理系的斯坦脱·莱伍斯堆(Stuart Ramsden)教授进行,当时的研究工作主要在系统所需要的一些基本部件方面。这个科研项目在1979年11月进展最快,当时由联合王国的科学和工程研究协会(SERC)给予大学一笔约250,000英镑的费用来设计和建造人造卫星的激光测距装置。 相似文献
7.
8.
9.
青藏高原西部的地壳结构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利用措勤、洞错、改则、鲁谷到藏北三个湖附近的人工地震剖面,研究了青藏高原西北部的地壳深部结构与构造.结果表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为一向北陡倾的岩石圈深断裂,其南侧为一莫霍界面(Moho)深槽,并有地漫热物质向壳内的运移.冈底斯块体向北俯冲下插,羌塘块体向南被动仰冲,其间Moho界面被错断约10Km 相似文献
10.
恢复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造应力场的地质研究,长期以来,主要是在野外收集构造变形及岩石破裂等大量实际资料基础上,通过统计整理,用极射赤平投影等方法求主应力轴方位或其它参数,重建变形时期的应力状态。构造节理的统计测量,是最常用的方法,工作中十分强调所测节理的代表性和野外观察、分期配套的准确性以及测线、测点布置的合理性。但由于地质因素的复杂性以及受野 相似文献
11.
由好莱坞制作并于2008年上映的<地心游记>最近版本,运用3D技术将恐龙、水虎鱼和食人植物等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比凡尔纳的原著更加引人入胜.不过,科学家在2800米深的地下发现的一种细菌,据信在几千万年前与地面断绝联系后,以某种方式生存繁衍至今,其怪异程度与凡尔纳的描写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似文献
12.
地质体历经迭次改造而形成的综合构造形态,表现为地质体在不同地质时期承受某种构造力的作用,其各部分发生相对运动(形变、断裂以及沿断裂面的定向位移)的总和。而每一次运动而产生的构造形态,决定于该时期地质体所处的构造应力场(地质体内每点的应力状态);而构造应力场的状态,则决定于该时期地质体所承受的构造力的作用方式(作用力的大小、方 相似文献
14.
15.
鄂尔多斯东南缘地区的地壳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布置在鄂尔多斯东南缘地区的地震台阵记录的远震资料数据, 采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这一地区的地壳厚度和地壳结构. 研究结果显示, 各台站下方的Moho 震相可以被清楚地识别,Moho 深度向东南方向逐渐变浅, 从鄂尔多斯块体内部的43 km 一直减小到邻近秦岭北缘的30km 左右. 地壳结构和Moho 形态特征在横向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在研究区可以分为4 个部分: (Ⅰ) 在鄂尔多斯块体内部, Moho 平缓连续, 深度在40 km左右, 具有稳定克拉通地壳的特征;(Ⅱ) 渭河-山西地堑, Moho 出现上隆, 上隆幅度3 km 左右, 地壳减薄, 可能是由上地幔物质上涌引起的; (Ⅲ) 熊耳-伏牛山地区, Moho 平缓连续, 深度在36~33 km 之间, 往东南方向逐渐变浅,地壳结构相对简单; (Ⅳ) 邻近秦岭北缘的的河淮盆地, Moho 呈现出强烈的不连续特征, 横向结构差异明显, 平均深度约31 km. 另外, 位于构造边界的两个台站(st11 和st18)的下方, Moho 呈现明显的不连续现象, 可能受到边界断裂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东南缘地区地壳结构在横向上有很大的差异和变化, 对研究鄂尔多斯东南缘地区不同块体间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Griffith裂纹的非局部弹性解析应力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riffith裂纹问题是断裂力学的基本问题。自从断裂力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固体力学分支以来,Griffith裂纹的经典弹性应力场在裂纹尖端的奇异性一直是人们力图消除的问题。消除裂纹尖端应力场的奇异性,不仅对认识裂纹尖端的应力状态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更完备地建立脆性材料的断裂准则具有较大的实用意义。 美国学者Eringen、我国学者虞吉林、郑哲敏等,曾用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非局部 相似文献
17.
18.
黄河下游地区地壳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构造稳定性、地面稳定性和介质稳定性3个方面对区域内的构造活动、构造应力、外动力地质灾害和地表物质组成等影响地壳稳定的因素进行详尽分析,划定评价因子隶属度的空间分布;利用AHP法确定各因子的相互关系,运用模糊数学评价方法,通过ArcGIS软件的空间叠加和空间数据库功能,构建出基于GIS的模糊数学地壳稳定性评价模型.以此为基础,对黄河下游地区的地壳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黄河下游地区地壳稳定与不稳定区域的面积分别为48.72%和51.28%,二者基本相当.从各等级的数量关系看,稳定性中等的区域在总面积中占据主体,约70.58%.地壳不稳定区域呈带状分布,明显受区域构造断裂带控制;黄河下游河道穿越区域的地壳稳定性状态以不稳定为主,穿越不稳定区域的河段共计568.345km,占总长的78.93%.黄河下游河道沿线地壳稳定性较差河段集中于兰考与东平之间. 相似文献
20.
1972年召开的地应力会议发表了一篇探讨地震破坏模式的论文:“一个平面剪切破坏前的应力场”。该文认为地震孕育过程晚期,断层填充物失去了抗剪能力。地壳构造运动使断层增长的剪切荷载都集中在闭锁段上。由此可导出临震前地应力分布特征:离震源稍远处总有一个主应力指向震源(即闭锁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