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1 毫秒
1.
在现行的财政预算科目中,科技方面的预算科目设置主要为两大块:一是科学事业费,二是科技三项费.在科学事业费中,主要是国有研究机构的工资费用支出,公用费用支出,以及少量的科研仪器设备购置等专项支出.在科技三项费用中,主要是中间试验费,重大科研项目补助费,以及新产品试制费用的支出.  相似文献   

2.
基于安徽省1999—2018年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数据,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分析安徽省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的关系.结果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即长期来看安徽省财政支农支出的增加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较为显著的挤入作用.建议加大安徽省财政支农支出,鼓励农村地区发展特色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以扩大安徽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3.
路程 《河南科技》2003,(10):13-13
在现行的财政预算科目中,科技方面的预算科目设置主要为两大块:一是科学事业费,二是科技三项费。在科学事业费中,主要是国有研究机构的工资费用支出,公用费用支出,以及少量的科研仪器设备购置等专项支出。在科技三项费用中,主要是中间试验费,重大科研项目补助费,以及新产品试制费用的支出。这种科技预算科目的设置,在过去计划经济的条件下,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特色,曾经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的新形势,这种科技预算科目设置的弊端愈来愈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4.
一、1998年全省科技工作回顾1、科技资源稳步增加,科技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科技投入持续增长,全年投入省本级科技三项费用7675万元,科学事业费106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和21%,省本级科学事业费和科技三项费用占省财政预算支出的比例近4%。...  相似文献   

5.
正2015—2017年,郑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财政科技投入分别为2 366万元、2 855万元和4 260万元,引导园区企业科技投入累计13.1亿元。园区内企业积极承担国家、省、市农业科技项目186项;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和科技攻关,推广新产品、新技术、新品种100多项;获得授权专利1 7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97项;获得科技成果168项、科技进步奖61项。通过大力推进农业科技示范与创新,郑州市农业科技知识产权创造与产业化水平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 “七五”期间,开封市农业科技工作紧密围绕当地优势资源的综合利用,重点抓好支柱产业和商品基地建设及粮棉油高产开发,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本地区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五年来,开封市农业科技项目总投资6243.73万元,其中科技三项费用投入231.9万元,科技贷款150万元。支持安排科技攻关,星火计划、“双高”开发等农业科技项目70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级30项、市级35项。据不完全统计,已有8项获国家  相似文献   

7.
一、"十五"科技工作回顾 "十五"期间,安阳市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科技三项费由2001年的420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2740万元,年均增长59.8%.累计争取到国家、省科技项目经费1410.5万元,市级财政累计投入科技三项费4844万元,带动社会科技投入10多亿元,新增产值30多亿元,科技进步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3%,科技进步与创新已经成为推动安阳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的财政教育支出,选取国内生产总值、年末人口数量、居民教育消费价格指数、财政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居民人均教育消费支出等主要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数学模型.运用软件Eviews进行求解,从经济和统计层面分别对结果进行了相关检验,并通过逐步回归法对模型进行了改进,使得预测精度得以提高.结果显示,国内生产总值、居民人均教育消费和财政教育支出呈现正相关,年末人口数量和财政教育支出呈现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正> 为了发展我省的科学技术事业,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不断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省政府决定:从一九八三年起,适当增加科技经费,扩大科技经费来源。一、每年从省财政预算支出中拨出百分之一的数额,做为重点新产品试制和技术开发的费用,用于重点新产品试制、科研攻关、技术转移和科研仪器设备购置,由省科委掌握分配使用。各级地方财政根据自己的财力情况,也可以拿出些钱作为  相似文献   

10.
李玉楠 《河南科技》2012,(15):12-13
<正>科技投入是衡量一个地区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科技创新的必要保障。在进行科技投入的比较分析时,必须明确区分两个概念:R&D经费支出额和地方财政科技拨款。R&D经费支出额是指统计年度内各执行单位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地方财政科技拨款是指统计年度内由各级财政部门拨付的直接用于科技活动的款项,包括科学事业费、科技三项费、科研基础费及其他科研事业费。  相似文献   

11.
2003年初,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要求.随后,全国各地相继展开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试点工作.2006年6月12日,河南省人民政府也下达了《关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选择经济发展较快、工业比重较大、财政保障能力较强、城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鹤壁、济源、巩义、义马、舞钢、偃师、新郑等7个城市为试点.  相似文献   

12.
财政科技经费投入是科技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河南省"十五"期间财政科技投入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加强财政科技经费管理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如何体现城乡统筹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农民人口在总人口中占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为此,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是农民人口在总人口中占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为此,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5.
最近,河南省创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区)复查委员会对 1993年度和 1996年度获得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称号的48个县(市、区)进行复查的结果揭晓,方城县荣获一类优秀名次。 方城县是1996年创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的。今年该县接受了省复查委员会的复查验收。3月20日按省里要求,该县就三年来科技工作先进县巩固提高情况向委员会进行了专题汇报。4月19日专家组到该县听取了有关单位1997年-1999年三年科技三项费用落实和使用情况的汇报,井进行了实地考察。经委员会综合评价,方城县被授予一类优秀前10…  相似文献   

16.
新型城镇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新型城镇化的背景,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山东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第一产业比重、农产品的对外开放度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负相关,而财政援农支出、新型城镇化水平、技术进步、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正相关。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提高山东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正>财政科技经费投入是科技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河南省“十五”期间财政科技投入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加强财政科技经费管理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高校人员费用支出所占教育事业费支出的比例居高不下,直接影响到教学业务费、教学设备费、图书购置费的投入和后勤条件的改善,制约了“公用经费”支出比例的增长,影响了学校各项事业按比例同步协调发展。如何控制人员费用增长,试就本人的工作实际和体会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高校人员费用的构成与现状高校人员费用的内涵是学校在教育活动中用于师生员工(含离退休人员)费用支出。根据现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教育事业费按其用途我们通常把会计科目中的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主要副食补贴、离退休费用、人民…  相似文献   

19.
志中 《河南科技》2000,(10):13-13
科技三项费用,系指新产品试制、中间试验和科学研究补助费。它是国家财政预算拨款,主要用于安排全国性的和具有地区特点的新产品试制、中间试验和科学研究项目。 在科技三项费用的使用管理上,国家早有明确的规定,要求“各有关部门在安排项目和分配经费时,要集中兵力打歼灭战,首先保证全国的科学技术重点项目和本地区、本部门的重点项目,不应分散使用资金,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各级科委多年来也一直强调科技三项费用要集中使用,保证重点项目,不要“天女散花”或日“撒胡椒面”。为此,把科研计划项目分为A、B、C三类(A类为重…  相似文献   

20.
国家科技部每年发布《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以下简称监测报告),围绕科技进步环境、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五项一级指标、十二项二级指标、三十四项三级指标提供了翔实的数据,用来评价、分析国家及区域科技进步状态。研究分析《监测报告》数据指标,对于我们科学地评价河南省的科技发展状况,正确认识与其他省份之间的差距,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