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立人"是鲁迅关于现代"人"独立人格和自主精神的一次伟大思考,也是中国知识界一次明确地 对自由解放、独立尊严的现代人本思想的呼吁和倡明。与两千年封建王权专制统治下中国读书人的一种对权势 的依附性人格相比,鲁迅的"立人"代表了一次伟大的精神自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鲁迅区别于中国历 史上传统文人,完成了自己由传统文人到现代知识分子的转变,而这一转交也同时预示着五四风潮中,中国现 代知识分子迎来精神自觉的一个新时期。  相似文献   

2.
"多元交互主义"与文化纠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元交互主义"是张东荪所提出的起独特的整合作用的学说。于"多元"中求"和谐",是张东荪的基本精神和基本方法,也是中国智慧传统的一种表现,骨子里是一种中国精神,外在表现是"古今中外"思想,尤其是西方思想皆为所用。它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复归了中国的智慧精神、完整的知识内涵和全面的理性精神,以广义的形式纠正了近现代中西方文化中科学和理性狭隘化的偏颇,成为文化"纠偏"运动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3.
花奎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4,(1):127-128,39
清初民窑青花的产生源自于中国画的美学精神,以崇尚墨色之美的"笔墨精神"为纲,具有中国画中的"天人合一"的儒家美学思想。但由于其创作形式中饱含工艺的成分,在表现手法上则比中国画多出一种"技"的层面的表达涵义,因而又带有"技进乎道"的道家审美创造。本文针对这两种传统哲学思想在清初青花山水中的体现方式,进行解构和分析,研究其美学精神气质中的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豪放"只是东坡词貌."骚雅"才是东坡词骨.苏轼"以诗为词"突破了北宋词所谓的传统,为宋词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概言之,东坡词中的"骚雅"所寄者乃是其生命精神.  相似文献   

5.
"亲亲相隐"是我国古代法制的一项基本原则,它在当代中国的存在仍然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故应对其予以重新分析和审视,实现其在当代法治建设中的创造性转换.  相似文献   

6.
陶林 《菏泽学院学报》2007,29(3):15-17,20
周恩来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理想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国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周恩来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其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主要包括以下九大方面:奋斗进取、善于学习、实事求是;和合、民主;创新、严于律己、人民公仆、无私奉献。对"周恩来精神"的解读,对于当今推进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的官德建设,抵制腐败的不正之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无疑都具有长远的重要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五四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特别是今年,正值五四运动90周年,关于五四的各种纪念活动和讨论异常热闹。在此背景之下,本刊特组织了一组关于五四,尤其是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五四新文学运动的笔谈,参与到这场声势浩大的讨论之中。针对近年对五四的某些偏激的质疑,诸如文化大革命中的打倒一切,与五四的反传统是一脉相承的;五四新旧对立的思维方式反映了一条破坏性的激进主义思想路线等等,陈国恩先生严肃指出:对五四的反思,有一个从什么立场出发的重要问题。海外新儒学宣扬中国传统文化,质疑五四,主要是从对抗西方话语霸权的需要出发,强调的重点是中国文化的民族特色,而不是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化。中国传统文化是农耕文明,它曾经有效,但在近代的失败难以避免,因为从它那里不可能直接发展出民主、自由、平等、个性等人类文明的普遍价值。在现代思想基础上利用或者改造中国传统文化,着眼点是中国的现实。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在这一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继承五四的精神,正有助于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批判性继承和创造性转化的重大目标。什么是五四精神?樊星先生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五四精神就是"少年中国"的精神,就是高举理想主义和理性批判精神的旗帜前进的精神,这种精...  相似文献   

8.
在20世纪,以满足市民"趣味"为创作目的的"海派"文学,其精神传统在市民文学中绵延不绝,新中国成立后,在文化领域努力对之进行批判与改造,这是基于对现实文化的深刻认识,同时也是国家的政治需要。虽说改造与批判简单粗暴,然而作为近代以来中国病态社会发育出的市民阶层文化的表征,以"海派"文学为精神传统的市民文学,其精神文化上缺乏独立与批判的现代意识,有着苟且和异化的局限也是无法回避的精神局限。  相似文献   

9.
白先勇与西方人道主义有着深刻的精神关联,其中朴素的人本主义观念直接形成了他以人为核心构筑自己艺术世界的文学观,存在主义具有的人道主义精神内涵使其在创作中执著于对人的生存形态的关注和思考,并由此体现出浓厚的生命关怀意识,基督教的博爱精神使其创作始终流注着一股悲天悯人的情怀。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的影响也使其小说创作中的人道主义具有民族的传统色质。  相似文献   

10.
以镇江的古今"科教三星"(祖冲之星、沈括星、茅以升星),南朝"文学双璧"(刘勰著<文心雕龙>、萧统主编<文选>),宋代"书画二米"(米芾、米友仁)为例,揭示其精神内蕴、概括其历史功绩、赞颂其高风亮节,总结出创新科技精神是镇江历史文化宝库中光芒四射的瑰宝,是镇江历史文化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镇江城3 000年连续不断的巨大动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社会尤其是秦汉以前的自杀观念与现代社会不同。从《史记》等文献中记载的自杀现象,我们可以发现古人更多地将自杀视为一种社会精神现象和文化行为,而不是将其视为一种反常的病理现象。了解古人的自杀观念,可以更好地使我们理解古人的精神世界,并且有助于我们反观自己时代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状况。  相似文献   

12.
正如尼采点明"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是西方哲学精神在前轴心期神话时代的渊源,"夸父精神"和"女娲精神"是中国哲学精神在前轴心期神话时代的渊源.夸父精神是一种阳刚进取的"非理性"精神,而女娲精神是一种阴柔包容的"理性"精神.这两种基本精神呈现为互补关系,共同构成中华民族哲学的二元一体格局.经过轴心时期的理性转换,尤其是经过周易哲学的话语转换,它们成为了中华民族哲学精神的核心精神.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社会大众优秀的民族传统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优秀的民族传统精神,在文学巨著《水浒传》中有着丰厚的蕴涵和积淀。《水浒传》描写叙述中展示出的起义者"等贵贱,均贫富"的生活追求,是中国古代几千年以来社会执着追求的政治平等、经济平均的社会理想在作品中的艺术体现;在作品主要人物身上焕发着的受到当时社会大众普遍肯定和赞扬的捍卫自身和他人生存权、生命权的坚强不屈的意志,见义勇为、锄强扶弱、维护社会是非正义的优秀思想品质和果敢行动等这些表现和作为,与政治经济诉求一样,也是古代社会大众民族精神在作品中的艺术再现。在建设强大、丰富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珍视和发扬《水浒传》这一文学瑰宝所蕴涵的优秀民族传统精神乃是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4.
“新红学”的基本构成是“实证与实录合一”.胡适以“科学精神”演述乾嘉学术方法,以“自然主义”、“自叙传”去演述传统的史学实录观念.实证研究体现一种科学精神,实录观念则是一种反科学的观念.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精神"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精神文明理论的最新发展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习近平从文化视角,揭示了精神的多重含义,包括精神标识、精神追求、精神命脉三个方面.习近平深刻阐述了精神的纽带和动力作用.习近平高度重视精神问题的两个缘由,一是为了解决党员干部精神缺钙的需要,二是为了构建国民精神家园的需要.习近平"精神"思想具有战略性、系统性、求实性、创新性等几大特征,表明习近平"精神"思想极具特色、极为出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鲁迅精神范式的形成,与其勇于接纳外来文化思潮密切相关,但中国传统文化对他的影响也不能低估.鲁迅的原初文化接受源应是越文化传统,这可以从其对越地前贤的歆羡与推崇以及越文化精神中的启蒙传统、"浙东硬气"文化人格等方面的自觉承传,得到印证.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论述了服饰中的民族元素可以分为两种。外在元素是视觉形象化的,内在元素是指服饰中内涵的精神,是无形的元素,是在特定文化环境中人类社会发展所积淀下来的观念。几千年的古代中国文明有着其独特的精神传统。  相似文献   

18.
《村庄权威与集体制度的延续》以北京市郊区一个"明星村"为例,论述了村庄权威以及集体制度的延续状况。中国的乡村政治总是与家族组织或文化保持着一种独特的、亲密无间的关系。柳村的个案表明,国家政权曾经希冀采用一种集体主义的意识形态去改变中国农民传统的家本位观念,但结果却适得其反,集体主义精神似乎又被吸纳、风化进家族主义的观念体系之中。从外表来看,柳村作为一个典型的、地方性的"明星村",自然有其独特之处,然而它也是中国农村地区数十万行政村集合中的一分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可谓是从现实生活立足的具有实用体征的内容与形式融和贯通的哲学思辨体系,更注重戏剧艺术理应遵循于特定的伦理学和美学的价值规范.可以说,"天人合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潜质",也是华夏审美文化的"中坚思维",它在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成为文化艺术精神流变的一种支配力量与文化底蕴,始终渗透于中国地方戏审美的诸多时空.因此,中国地方戏曲崇尚"天人同构"的自由、和谐、恒定、隽永的生命状态,并成为东方戏剧艺术苑囿中一朵靓丽的文化奇葩.  相似文献   

20.
"十七年"是我国话剧舞台形态与观念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话剧创作中对西方写实传统的汲取,对斯坦尼斯拉夫体系的借鉴与反思,对舞台民族化、风格化的追求和尝试,成为这一时期观念探索的重要特征.本文以"十七年"话剧的舞台呈现为个案,考察在写实传统的影响下中国话剧舞台从"生活化"到"写意化"形态的美学嬗变,并探究其观念上的成就与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