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了硫酸铵-金属氧化物在不同温度下焙烧的FTIR.结果表明,经硫酸铵浸渍的TiO2,Fe2O3和ZrO2样品,随焙烧温度的提高,硫酸根从游离状态转化为双齿键合状态,并配位至氧化物表面的金属原子,形成具有超强酸性的某种表面硫酸根对金属的配合物.而CaO,ZnO,La2O3,MnO2,Ni2O3和Mgo等则没有这种现象发生,说明硫酸根不能与这类氧化物发生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使用DTA,XRD,SEM和EDAX方法研究了氧化铝瓷基片和CaO/Al2O3/SiO2(CAS)系玻璃在高温下的相互作用,发现晶体同时从玻璃表面和氧化铝界面处形核并生长,中间仍是玻璃态,没有均匀形核,晶体从玻璃表面以枝晶状向玻璃内部生长,晶化层厚度大于氧化铝界面处晶化层厚度,氧化铝界面处晶化层主要是由氧化铝晶粒和晶粒间的一些其他球晶组成。非均匀形核的主要位置是晶核剂表面的结构缺陷,晶核剂具有选择性。非均匀形核速率更多地被动力学势垒ΔGD所决定,接触角函数f(θ)的影响较弱。母体玻璃相的化学组成对形核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辊轧成型工艺制备ZrO2/Al2O3复相陶瓷的性能及结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辊轧工艺,制成了素坯密度较高的氧化锆增韧氧化铝复合陶瓷,并对其性能和结构分别进行了研究。利用多种粒径的粉体混合,多种增韧方式来设计复相陶瓷的显微结构,得到了最佳配比和最佳烧结工艺条件下的ZrO2/nmAl2O3/μmAl2O3复相陶瓷。此陶瓷在1550℃下烧结,得到优良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  相似文献   

4.
氧化铝生产烧结熟料的标准配方规定CaO/SiO2=2.0,Na2O/Al2O3+Fe2O3=1.0,但我们用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分析我国联合法氧化铝厂的生产技术记录,表明上述标准准备配方仅对低铁熟料是合适的,对高铁熟料,用上述配方会导致Na2O溶出率显著下降,由此总结的数学模型表明,对高铁熟料,应采用高钙低钠配方,才能使溶出率最优,有必要这一经验规律作出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5.
碳化硅、氧化锆增韧氧化铝复相陶瓷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纳米氧铝粉中加入碳化硅晶须和纳米氧化铝粉,通过烧结得到细晶的氧化铝基复相陶瓷,达到了提高氧化铝陶瓷断裂韧性的目的.研究了Nano-Al2O3/SiC(w)、ZrO2复相陶瓷的烧结温度、晶粒尺寸、SiC(w)含量等对细晶Al2O3基复相陶瓷材料断裂韧性的影响.采用纳米Al2O3粉,可使烧结温度大幅度下降,在1600℃即可得到致密的细晶陶瓷材料.SiC(w)质量分数w为18%时可以得到较高的断裂韧性值,KIC=6.96MPa·m1/2.晶须增韧的机理仍然是晶须的拔出和断裂.加入ZrO2后,利用ZrO2的相变增韧的效果,可以使Al2O3基陶瓷材料的断裂韧性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硫酸铵法提取氧化铝作了简单的介绍。重点对该法的关键工序之一——氨中和气固分解作了较详细的试验和研究,得出了气固分解的最佳工艺条件,降低了硫酸铵法的循环液量和能耗。为酸法综合处理明矾石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WINDOWS的运行机制,讨论了在WINDOWS环境下如何利用事件驱动,应用程序接口(WINDOWSAPI)及动态链接库(DLL库)等功能解决贵州铝厂氧化铝厂的工控网络中的实时处理软件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氧化铝陶瓷的透光原理和影响透光性的若干因素。文中分析了光通过氧化铝陶瓷时损失的几个组成部分──吸收损失、反射损失和散射损失,以及这几种损失的基本规律,特别是气孔对于Al2O3陶瓷透光性的影响。文中结合研制透明Al2O3陶瓷的实验,从原料纯度、转相温度、外加剂、球磨工艺与烧成工艺等几方面分析了透光性的影响因素。介绍了由于使用MgO,La2O3等复合外加剂,提高了晶粒边界相的折射率,从而减少了散射,提高了Al2O3陶瓷的透光性。透明Al2O3陶瓷已在高压钠灯、电绝缘装置方面得到应用,今后在我国还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铝盐—醇盐水解工艺制取超微细氧化铝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验室小试采用醇化法制得超低纳、超微细氧化铝粉。产品氧化铝及其水合物粒度:0.025-0.15μm,Na2O:0.006%-0.0042%。  相似文献   

10.
系统地研究了Ba改性Al2O3在1150℃焙烧5h后的高温热稳定性及影响因素。用BET方法、N2吸附-脱附等温线和粉末X光衍射表征了拟薄水铝石的凝胶处理、高温热处理气氛以及Ba的量对氧化铝的表面积、孔结构和晶相的影响,结果表明,BaO的存在抑制了Al2O3晶粒的生长和a相变,并与Al2O3高温固相作用生成BaO.6Al2O3,随x(BaO):x(Al2O3)的增加,BaO的高温稳定作用加强,当zx  相似文献   

11.
γ—Al2O3陶瓷膜的制备及气体分离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异丙醇铝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备γ_AlOOH溶胶的影响因素,探索出了制备稳定、清澈的γ_AlOOH溶胶的最佳条件,并用Knudsen扩散和层流扩散原理描述了γ_Al2O3的气体渗透性能.分析了气体在具有不同微孔结构的氧化铝膜上的渗透性能,探讨了各种影响因素如气体的分子量、粘度以及压力、温度对膜的气体渗透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较系统地研究了(20-x)Li2O,xNa2O(K2O),5BaO,(10+y)B2O3,(10 +z)Al2O3,(55-y—z)SiO2玻璃的折射率、阿贝数、应力光学系数和密度的 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用氧化铝置换氧化硅后,玻璃的折射率、阿贝数和密度 降低,应力光学系数升高;用氧化硼替代氧化硅后,玻璃的折射率、密度和应 力光学系数随氧化铝含量的减少,由降低、恒定,转向略有升高;氧化钠或氧 化钾取代氧化锂后,使折射率线性降低,折射率改变值分别大于0.02或 0.03,应力光学系数升高,阿贝数则表现出不同的变化;最后从离子或离子结 构基因大小的影响讨论了玻璃中的混合位和混合碱效应。  相似文献   

13.
以堇青石为第一载体,涂覆氧化铝及掺杂稀土离子的氧化铝作为第二载体,La0.8Sr0.2MnO3为活性组分,二甲苯完全氧化为探针反应,用BET,XRD等技术研究了复合载体及其制成的燃烧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4.
氧化物陶瓷与Ag-Cu-Ti钎料的界面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氧化铝和氧化铬陶瓷真空钎焊时陶瓷与Ag-Cu-Ti钎料合金的界面反应,分析了加热温度(1073~1323K)和保温时间(0~3.6ks)对界面反应的影响规律,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陶瓷均与Ag-Cu-Ti合金发生反应,反应层厚度随着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对于氧化铝陶瓷,低子1123K时,反应产物为Cu2Ti4O和AlTi;在1173K以上温度时反应产物则为Ti2O、TiO和CuTi2,此时,反应层是按Al2O3/Ti2O+Ti0/Ti2O+TiO+CuTi2/CuTi2/Ag-Cu呈层状过渡分布,对于氧化锆陶瓷,在整个试验温度范围,反应产物均为γ-AgTi3和δ-TiO,反应产物也是按ZrO2/δ-TiO/δ-TiO+γ-AgTi3/γ-AgTi3/Ag-Cu呈层状过渡分布的.  相似文献   

15.
氧化物陶瓷与Ag—Cu—Ti钎料的界面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氧化铝和氧化锆陶瓷真空钎焊时陶瓷与Ag-Cu-Ti钎料合金的界面反应,分析了加热温度(1073-1323K)和保温时间(0-3.6ks)对界面反应的影响规律。扫描电镜和X射线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陶瓷均与Ag-Cu-Ti合金发生反应,反应层厚度随着漫画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对于氧化铝陶瓷,低于1123K时,反应产物为Cu2Ti4O和AlTi;在1173K以上温度时反应产物则为Ti2O,TiO和C  相似文献   

16.
自1972年日本学者Fujishima和Honda[1] 报道了在光电池中受辐射的TiO2 可以持续地致使水分解产生H2 以来 ,多相光催化技术吸引了科技工作者强烈的兴趣 .目前 ,在多相光催化反应所应用的半导体催化剂中 ,TiO2 以其价廉、无毒、光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好而备受青睐 .在使用TiO2 光催化降解有机分子时 ,以TiO2 纳米粉体[2 ] 或纳米膜[3] 的研究较为普遍 .本文报道以多孔阳极氧化铝为模板制备出TiO2 纳米管 ,以及TiO2 纳米管在光催化降解低浓度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SDBS)溶液方面作的初步研究结果 .关于多孔…  相似文献   

17.
以H3BO3-Na2CO3为熔剂,在铂坩锅中于1000℃高温炉中熔融氧化铝试样,用HCl浸取,加入SrCl2为释放剂,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法连续测定Al2O3中K2O和CaO的含量。该法分析标样符合允差要求,与标准方法测定样品数据相吻合。K2O和CaO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8%和1.6%,回收率分别为106%和95%。  相似文献   

18.
WS型氧化铝湿度计已研制多年,它可用于测定多种纯气体和电子混合气体中水分,其测定范围自-110℃~20℃露/霜点,相当于是1ppbv到1000ppmvH2O。氧化铝湿度计由三部分组成:湿敏元件,电子测量系统和读数系统组成,它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不需液氮县能连续监测等优点。湿敏元件是在铝片上用阳极法产一多孔氧化铝层,再在其上蒸镀一层很薄的金膜,这实际上是以铝为底板和以金膜为两电极,以多孔氧化铝为介  相似文献   

19.
物理法制备的纳米过渡金属催化剂上CO的氧化(Ⅱ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TEM、XRD等方法研究了蒸发法制备的纳米铜真空热处理后粒子尺寸及晶相的变化。将处理后的铜粒子负载于氧化铝上,考察了对CO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随真空热处理温度的增加,纳米铜粒子烧结程度增加,尺寸变大,催化活性下降,晶相也由Cu、CuO变为Cu2O。  相似文献   

20.
利用含有真核细胞复制起始区(OriginofDNAReplication)的Ors12DNA作为探针,检测了人血清中与Ors12DNA特异结合的蛋白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实验表明人血清中存在特异Ors12DNA结合蛋白。实验还对影响Ors12DNA与蛋白质最适宜结合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苯酚处理反应体系及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保护实验都证实了Ors12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存在。利用硫酸铵盐析及DNA亲和层析,对血清中的Ors12DNA结合蛋白进行了部分纯化,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显示,Ors12DNA结合蛋白为一组非均一的蛋白质,亚基分子量分别为64kD、44kD和24k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